?

遠程支教社區平臺設計與開發

2021-06-06 04:36張寶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1年4期
關鍵詞:教育均衡平臺支教

張寶

【摘 要】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決策部署,著力提升薄弱學校和邊遠地區學校的教學水平,北京市西城區通過設計開發西城教育研修網支教社區平臺,結合西城自身的教育優勢,運用合適的網絡研修工具和平臺為幫扶地區提供常態可持續的、有針對性的優質教育資源以及研修指導服務,以助力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關鍵詞】教育均衡;支教;網絡研修;平臺

北京市西城研修網自2004年建網以來,開展常規網上教研活動,累積優質教育教學資源45萬余條,探索了多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研修活動方式,同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與辦法。為響應西城教委結對幫扶政策,從2007年以來,先后對國內20多個地區開展遠程支教。但傳統支教方式是利用現有研修網平臺,支教地區與本區教研混合,沒有專門教研、培訓學習空間,功能沒有針對性,很多支教活動不便于單獨開展。同時支教人數過多,教師流動性大,使傳統支教活動很難持續性開展。如何結合西城自身的教育優勢,運用合適的網絡研修工具和平臺為幫扶地區提供常態可持續的、有針對性的優質教育資源以及研修指導服務?解決辦法就是建立相應的支教社區平臺。

明確建設目標,搭建支教平臺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決策部署,著力提升薄弱學校和邊遠地區學校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科學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19年,西城教委結合自身教育優勢積極參與、主動而為,建設可支持多個支教地區的社區平臺。通過支教社區平臺建設,借助信息化手段消除時間、空間的阻礙,開展教研活動、培訓學習和優質資源共享等,實現協同聯動,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努力縮小區域差距,服務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更多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通過建立網上支教研修社區,設計支教平臺功能和支教活動資源,為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助力。通過支教社區平臺可以為西城區對口支援的偏遠地區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豐富的研修活動、即時的交流互動研討等遠程對口支援服務,方便對口區域學校間的交流,針對偏遠地區的需要給予有針對性的幫扶。利用網絡研修社區將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網絡向教育資源匱乏地區擴散,讓解決優質資源不足的問題成為可能。有了社區平臺,西城的優質教育資源可以不斷地流向偏遠地區,有效提高偏遠地區學校義務教育辦學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大大促進偏遠地區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加快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

完善功能設計,創新研修模式

西城教育研修網支教社區實現了“互聯網+支教”模式,創建遠程支教新模式,實現支教進課堂(遠程課例觀摩、指導點評、教學示范、資源支持)、支教進學校(現狀與需求調研、指導改進)、支教進區域(現狀與需求調研、指導改進、引領示范、團隊合作、答疑互動、資源支持)。根據不同的遠程支教內容和學習方式需求,建立功能全面的支教學習支持平臺(社區),平臺功能如圖1所示。支教社區與現有西城教育研修網平臺實現資源和用戶的貫通,提供多種資源共享和推送方式,保證支教社區在需要資源時拿來即用。

西城教育研修網支教社區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滿足多樣化的社區學習交流空間

支教平臺提供個人空間、協作學習空間和公共空間,通過教師個人工作室、教研協作組和關注話題空間等,為教師個人和群體提供個性化學習、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的空間,提供相應平臺工具,支持各項活動的開展。

(1)個人工作室

每名支教教師有獨立的“個人工作室”,滿足教師個性化的網絡研修學習、網絡社交開展、資源存儲分享、創建課程和創建活動等,可以管理個人參與的活動、課程和各類資源。

(2)協作學習空間

協作學習空間是一個泛指的網絡虛擬學習共同體空間,以協作組的形式,提供符合教師研究學習特點的一系列研修工具。組織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與需求,構建多樣化的學習共同體。根據支教實際情況,可以建設以研修員為引領、以學科研究為主導的學科年級協作組;可以建設以骨干教師、名師為指導范例的名師/骨干協作組;可以建設以校本研修為主線的校本研修協作組;可以建設以課題研究為主的課題研究協作組等。協作組學習共同體中主要有組內公告、研修活動、研修資源、成員管理等功能。協作組有多種研修活動工具,支持自定義活動步驟工具添加,滿足不同形式的網絡研修活動,可以為組內成員提供經驗、知識、資源、課程等多維度的分享與交流。

(3)公共空間

在社區公共空間可以建立社區活動、社區課程和社區資源,以及社區會議、聽評課等,滿足社區中所有教師共同參與線上活動,在活動中可以進行互助答疑、同伴互動、學習分享、心得交流、熱點關注,對于有相同興趣愛好的教師,可以關注相同話題和社區動態,及時了解同伴發布的信息,共同參與話題和社區動態的交流。

2.功能豐富的研修支持工具

(1)社區活動工具

支教社區提供活動組織工具,包括添加各類資源、視頻會議、討論、簽到和任務布置等工具。利用這些工具,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研修活動和培訓活動,如互動研討、指導答疑、課例研磨等各類培訓,進行引領示范??砂床煌膶嶋H需求,靈活多樣地自定義組織研修活動環節和順序,并能對參與活動的教師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2)社區會議工具

社區會議工具是指視頻會議系統,支持多人同時參與互動視頻,支持在會議中進行留言討論,支持多種類型課件展示以及畫筆等常用功能,還可以進行簽到和會議參與情況數據統計。社區會議可以應用到專家培訓、雙師課堂、課堂觀察、案例點評、指導答疑、互動交流等教研和培訓中,特別適合遠程、分散的教師共同參與同一活動。

(3)社區網絡課程工具

網絡課程主要是基于資源的學習。支教社區的網絡課程通過與平臺的其他活動工具結合,支持課程評價和課程討論,使學習過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能夠開展精品課例、示范課例、系列課程、在線學習等課程模式。

(4)聽評課工具

聽評課支持“案例聽評課”“移動端聽評課”“遠程直播聽評課”三種方式,可以對所聽課程進行記錄,并進行多維評價和給出評課意見?!鞍咐犜u課”是指通過課堂實錄視頻進行聽評課,在視頻中支持標注提問方式、參與討論和對課程進行評價;“移動端聽評課”是指在課堂聽課過程中,在移動端通過文字、圖片或小視頻記錄課堂點滴,及時記錄、討論、共享所聽課程的要點,并匯總評課建議;“遠程直播聽評課”是在直播課堂中加入“教研聽課”功能,教研教師在看直播課程時,能夠記錄聽課體會,截屏保存,并進行評課討論交流、課后評價等。利用聽評課系統可以充分采集每位聽評課教師的真實想法,記錄和分享課程的閃光點,記錄每位教師和教研活動的軌跡,有利于聽課資料的長久保存和有效使用。

(5)社區問卷工具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需要調研各種數據,如教師現狀收集、各類統計數據的獲得,通過問卷調查,有利于對支教對象基本情況或支教內容有效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過社區問卷工具提供多樣的題型支持、靈活的問卷頁面設置、多種形式的數據收集方式,可迅速得到數據結果的分析統計以及多種形態的統計結果展示。

3.社區資源

支教社區的資源主要包括自建資源和推送資源。自建資源是指在社區活動過程中積累的各類活動資源。支教社區的資源工具支持文檔、圖片、音頻、多種格式視頻的上傳,可快速轉碼實現在線即時預覽。推送資源來源于西城教育研修網現有優質資源的推送,根據研修活動的需求將研修網原有資源推送過來,節省資源的制作過程,提升資源的應用效率。支教社區提供資源廣場,聚合展示當前支教地區中的所有資源。對于社區中大量的資源,支持按學科學段版本及資源類型、資源標題關鍵字來進行資源檢索和瀏覽,包含資源類型、標簽、學科學段、教材版本、年級/冊、單元/課等,方便教師查閱檢索與自己相關的資源信息。在資源的使用過程中,支持對資源的點贊、收藏、下載、分享、評論行為。

4.移動端APP

為滿足社區活動操作的易用性和靈活性,支教平臺提供移動端訪問功能(圖2),主要包含首頁、工具、協作組、評論、系統通知等幾項核心應用??梢栽谝苿佣耸醉撛L問與PC端同步的功能,第一時間查閱瀏覽和反饋平臺中的站內系統消息,列出教師參與的所有協作組,可以瀏覽公告、查看協作組的活動。社區活動可以直接查看用戶在平臺上參加和創建的所有活動,能在移動端直接進入活動,參與評論交流。評論功能可以確保自己的評論留言被回復,及時在評論中查看、交流。

5.分站管理設置

支教活動有時需要對應多個地區,每個地區支教所需要的資源和支教側重方式也不盡相同。為滿足多個支教地區的客觀需求,支教平臺后臺支持自主創建支教社區分站的功能,錄入包含支教社區的名稱、域名、網站相關LOGO等信息,能自動創建新的支教社區網站,并能自定義配置勾選各社區功能模塊,建立有針對性支教功能的支教社區分站。

6.與西城研修網互聯互通

支教社區上的一些研修功能是原西城教育研修網上沒有的,為使西城教育研修網用戶也能使用支教社區平臺的新功能,支教平臺設計之初,就要實現支教社區與現有研修網用戶和資源的貫通,研修網用戶可以直接調用社區的遠程直播工具、聽評課工具和問卷工具等功能,實現支教社區現有功能的同時,將研修網功能同步提升。

完善工作機制,有效組織實施

西城教育研修網支教社區平臺的創建和發展,得益于西城教委對西城支教工作的重視,得益于西城教委對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的落實。支教平臺由西城教育研修學院組織實施,2020年11月驗收完成。支教平臺不僅能對邊遠地區和北京的遠郊區縣支教,同時也可以使本區教師受益,新研發的視頻會議、聽評課等工具,也會擴展本區研修的功能,加強研修效果。

為保障支教社區平臺的正常運行,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如圖3所示,建立項目管理和實施小組,負責各項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將支教社區學員需求和培訓目標與項目實施小組溝通。通過區研修員和區研修管理處,提供研修資源和組織研修活動,為支教地區提供實用的支教內容。同時還要組織西城研修員和支教地區當地的教研員協同配合,共同設計、組織和參與社區活動,為支教地區提供有針對性、實用的支教內容。

通過建立支教社區平臺,可以有效管理支教用戶、組織研修活動和分享資源。通過網絡研修加強集體備課、研課交流,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網絡課程、同步課堂、名師課堂等對社區平臺內支教教師進行定向、長期的培訓和交流,滿足遠程支教地區需求。探索遠程協同教研、網上培訓的模式和方法,進一步促進不同地區間教師的經驗交流。支教平臺功能的發揮,還需要好的組織設計,與面授培訓結合,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指導,快速提升支教地區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支教地區教育的優質、均衡、健康發展,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學院

猜你喜歡
教育均衡平臺支教
海外支教 心靜如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糧儲扶貧 支教圓夢
我的泰國支教之旅
強抓學校管理,提升農村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網絡平臺支持《教育技術學》公共課實驗教學模式構建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以學霸講堂為依托的學生黨員學風引領平臺建設研究
基于教育均衡發展大環境下的高中語文“平等”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