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關系

2021-06-06 09:25趙玲玲王國勇
社會科學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群眾工作社會工作

趙玲玲 王國勇

〔摘要〕 社會共生論作為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社會理論,對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關系的本質概括和脈絡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在社會共生論視角下,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關系本質是共生關系,兩者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中因相互選擇與相互依存而形成共生,通過資源共享與在共生規范下協同互動而維系共生,并在不斷適應內外部條件變化中逐步改善共生,表現出由寄生逐漸走向和諧共生發展,最終實現互惠互利的最優共生狀態。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發展,促進著群眾工作的創新和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促使著群眾工作協同社會工作更加密切聯系群眾,不斷滿足群眾的現實多元訴求,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關鍵詞〕 群眾工作;社會工作;共生關系;社會共生論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21)02-0145-08

〔作者簡介〕趙玲玲,貴州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井岡山大學講師;

王國勇,貴州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貴陽 550025。

一、研究緣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是對過去中國社會治理實踐探索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社會治理發展創新提出的新目標和新要求。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是新時代服務型社會治理的兩種重要方法,前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取得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根本工作方法,后者是貫徹執行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強創新社會治理目標和任務行動體系的重要專業手段。正確處理好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關系,實現二者優勢互補,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運用社會共生論分析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相互關系,既是對二者關系本質的揭示和發展脈絡的探尋,也是該理論在社會治理領域中的運用嘗試,推動其從哲學論證轉向面向社會建設與改革現實,從目標描述轉向探尋目標達成的行動方式和策略。①

目前,學術界對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關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觀點:一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相結合,新形勢下二者相結合,有利于群眾工作創新和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②二是群眾工作借鑒社會工作,借鑒社會工作的目標理念、工作方法、職業素養、評估機制等能更有效地開展群眾工作。③三是社會工作嵌入群眾工作,社會工作只有嵌入群眾工作,才能促進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才能有效解決群眾工作中的問題,進而提升群眾工作的服務質量。④四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互融,群眾工作等同于行政性社會工作,二者實際上同屬一宗且有相似發展層面,可相互融入。⑤五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協同發展,二者互不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應該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⑥六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并存共生,社會工作體系在服務民眾方面與其他系統目標一致、要素相類、過程同構,從而應“合縱連橫”以跳出體系看服務,與其他系統并存共生,互動共進。⑦

綜上所述,對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間關系的探索有不同的理論視角,但以上觀點都未構建一個相對統一的理論分析模式來概括二者關系,涵蓋對二者關系的本質概括和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關系表述。社會共生論以社會共生關系為研究對象,是對一切社會關系的本質概括,能從理論上有效解釋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關系,揭示二者的關系本質和發展脈絡。因此,本研究從社會共生論視角出發,探討中國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共生機制和關系優化路徑,以期推進群眾工作創新發展和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進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理論視角:社會共生論

(一)共生概念

共生起源于生物學,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最早提出共生概念,認為共生是指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此后,共生概念隨著相關生物學家認識的深化而不斷發展變化,其被認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生物現象,并日漸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共生理念范疇和理論框架。生物共生論誕生以后,共生逐漸為社會科學領域研究者所關注,20世紀中葉以后,共生思想和概念開始被廣泛借用到社會科學領域。⑧在哲學意義上,共生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泛指事物之間或單元之間形成的一種和諧統一、相互促進、共生共榮的命運關系⑨;經濟學領域,共生是共生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境中按某種共生模式形成的關系⑩;社會學領域,共生是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關于資源所形成的關系,共生是個體、組織和整個社會的基本存在方式。B11可見,不同學科領域對共生概念的理解存在差異,但共通的是:共生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狀態或生存方式,是共生主體之間按照特定約束條件相互依存、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共進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平衡關系。

(二)社會共生論基本理論分析框架

社會共生論是胡守鈞教授于1998年提出的,他在生物共生論和社會科學領域對共生概念的解讀基礎上,將共生理論用于社會學領域,從社會哲學高度構建中國本土化社會理論。社會共生論是借用生物共生論的觀點來考察分析社會現象的社會理論。他認為,社會現象可還原為不同主體在特定約束條件下以某種方式共享資源的社會關系形式,這種社會關系的本質就是社會共生關系。B12社會共生關系是一種社會存在,遍布社會所有領域,不同社會層面的社會共生關系各有不同。以不同社會層面的社會共生關系為研究對象,是社會共生論進行社會研究的最本質特征。B13社會共生關系的基本要素、類型劃分、作用機制等構成社會共生論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

1.社會共生關系的基本要素

社會共生關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體要素、資源要素和約束要素。主體要素是人以及人的社會活動,包括個人、組織、地域環境、文化等構成要素。社會共生體不同,其共生主體則不同,如師生共生體、政府與社會組織共生體、城鄉共生體、社會制度共生體等共生主體各不相同。社會共生關系是社會系統中共生主體間結成的互動關系。資源要素是共生主體間共生關系的紐帶,能產生某些效能以滿足共生主體的需要,可分為外在資源和內在資源,包括物質資源、權力資源、社會資本資源等。社會共生關系實質表現為資源的交換與分配關系。約束要素是為了維持共生關系的相對穩定,各共生主體都必須遵守的規范和秩序,包括法律、道德、風俗習慣、宗教和約定等,是共生關系得以維持的基本前提。B14任何社會共生關系都是主體、資源和約束條件的互動結果。

2.社會共生關系的類型

社會共生關系是共生主體在特定約束條件下以某種方式分享資源的關系形式,反映了共生主體間的互動方式和程度。社會共生關系的類型較多,以主體間力量對比為指標可分為均衡共生關系、偏正共生關系和寄生共生關系,以共生受益分配為指標可分為互利共生關系、競爭共生關系、偏離共生關系B15,按主體行為方式可劃分為寄生、偏利共生、非對稱性互惠共生和對稱性互惠共生。B16社會共生關系是相對穩定的關系,但不是固定不變的關系,它會隨著共生主體性質、共生資源和約束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社會共生關系的理想狀態和實踐方向是和諧共生,即社會共生關系的演化旨在通過平等、合作、共進等方式使資源分配達成均勢,最終實現均衡或互惠互利的最優共生狀態。

3.社會共生機制

社會共生機制是在資源和約束條件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社會共生主體間的動態互動過程,回應的是社會共生關系因“何”形成、因“何”維系、因“何”改變等問題。社會共生關系因“何”形成,形成條件包括資源與需求的滿足、選擇的自由、共生主體的互動。社會共生關系因“何”維系,維系條件包括資源的相對穩定、約束條件的有效作用、共生主體的協同互動。社會共生關系因“何”改變,改變條件則是在現有約束條件下共生主體通過互動改變舊共生秩序并建立新共生秩序。因此,社會共生機制是共生主體間的互動,本質是協同與合作,前提是共生主體的自主平等。

在社會治理共生體中,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是共生主體,存在普遍意義上的共生關系。由此,本文基于社會共生論的內在邏輯,解構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分析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的作用機制,探討二者共生關系如何形成、維系和演化以及優化路徑。

三、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形成、維系與演變

(一)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之形成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的形成,是以二者作為平等的異質性共生主體為前提,在特定約束條件下共享資源,優勢互補,協同共進,從而形成相互依存的關系。首先,具備可共享的資源,能滿足二者共同發展的需要。其次,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相互選擇,這種相互選擇并非隨意選擇,而是與自身緊密關聯的主體被選為共生對象,且匹配度較高的主體會被優先選擇。最后,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在互動過程中基于特定約束條件形成相對穩定的平衡關系。

1.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異質性

(1)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內涵界定

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對長期以來群眾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法寶。廣義的群眾工作是指中國共產黨所從事的一切工作,它幾乎存在于所有與群眾相關的領域和活動中B17;狹義的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為了踐行其政治路線,從維護群眾利益出發所進行的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等工作的總和。B18社會工作源于西方,20世紀初期傳入中國,在中國從事職業化和專業化的助人服務活動。社會工作則被多元定義,包括社會工作是一門科學、一種專業、一種方法、一種社會制度、一種職業、一種服務、一種行動、一門藝術等。其一般性定義為“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的助人服務活動”B19,并被國內學者普遍認同??梢钥闯?,群眾工作的內涵較為廣泛但相對統一,社會工作的概念較為豐富多元。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狹義的群眾工作概念和社會工作的一般性定義。

(2)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差異比較

對比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概念,可以看到二者的差異,不僅存在話語表達體系上的差異性,還包括歷史緣起、歷史地位、價值理念、理論范式、工作目標、工作主體、組織載體、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過程、評價體系和發展問題的差異性(見表1)。B20這是一種基于不同社會制度價值和認知理念上的差異,也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對作為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方法論的不同詮釋。B21

2.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可協同性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具有差異性,但其本質都是“為人服務”。有學者認為群眾工作是行政性社會工作或者黨的社會工作B22,這種意義上的群眾工作服從于社會本身,順應社會發展的規律,體現社會發展的邏輯。B23因此,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中具有相通性,兩者在價值理念、工作目標、服務內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能優勢互補,具有可協同性。

(1)價值理念的協同性。群眾工作的價值理念包括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群眾利益至高無上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這些觀點無不體現中國共產黨自覺以人民為主體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源于西方社會工作實踐及理論概括,在西方慈善救助活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形成人道主義和助人自助等理念,既要求平等接納他人,更注重發現人的潛能和發揮人的能力,進而突出人的主體地位?,F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中西方優良傳統的某些共適性價值、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維護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使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具有契合性。群眾工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黨的領導,秉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血肉關系、舟水關系、根末關系等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建設提供引領,而社會工作的尊重、平等、保密、自決等價值理念為群眾工作理念提供補充,促進群眾工作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

(2)服務目標的協同性。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都是實踐性和服務性較強的工作。群眾工作的目標是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推動人的全面健康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工作的目標是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維護服務對象的根本利益,從而有助于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在降低社會風險的同時,實現社會公正和有序發展??梢?,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標:改善民生、實現社會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群眾工作通過政治動員和社會動員從宏觀層面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社會工作注重社會個體能力和潛能的提升,協助服務對象恢復社會功能,從微觀層面服務人民。因此,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在服務目標上具有可協同性,有助于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能更好地實現社會發展目標。

(3)工作內容的協同性。群眾工作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和服務群眾。群眾工作通過不斷創新組織形式,在平等自愿的原則上,科學地組織民眾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通過創新宣傳方式,引導群眾自覺實現黨和國家的目標任務;通過社會主義民主教育的方式,提高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法治意識;通過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轉變工作作風。社會工作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困難救助、矛盾調處、人文關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等??梢?,群眾工作作為一種社會動員活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而社會工作在服務個人需求方面更具有專業性。因此,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工作內容協同,可以彌補群眾工作過于注重宏觀發展和社會利益而忽視普通個體意愿的不足B24,同時可以促使社會工作關注社會宏觀層面的改變。

(4)工作方法的協同性。黨的群眾工作方法包括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循循善誘,說服教育;一般號召,個別指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抓兩頭,帶中間;典型示范;思想政治工作等。B25社會工作方法包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督導和社會工作研究等。群眾工作方法具有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特點,而社會工作方法具有規范性和系統性相結合的特點。群眾工作方法建立在工作人員與工作對象的深厚情感基礎之上,情感關系鮮明。社會工作方法建立在工作人員與工作對象的契約關系上,專業化和職業化特點鮮明。群眾工作和社會工作的方法協同,有助于提高社會問題解決能力,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沖突。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異質性是兩者獨立性和自主性的體現,也是共生主體相互平等的前提。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并非完全對立與相互排斥。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協同,既能促進其政治性和社會性的結合,又能滿足社會和自身發展需要,從而實現兩者的相互選擇。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通過組織化的黨群服務系統,在國家政治和社會治理之間形成較好的彈性,在最合適的實踐和最恰當的空間內解決相關問題。B26

(二)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之維系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發展是創新社會治理的必然趨勢和價值選擇,能夠更好地服務和滿足人民的共同利益訴求。因此,如何維系二者共生關系并使其保持相對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維系主要表現在資源的相對穩定、約束條件的有效作用和共生主體的協同互動三個方面。

1.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資源的相對穩定

新時代,社會治理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的社會環境和平臺,二者共享社會治理的相關資源,包括政治資源、經濟資源、社會資源、文化資源、技術資源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盉27可見,黨中央從制度層面肯定了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主體性、政府與社會的合作性以及二者責任的共擔性。隨著社會治理創新的深入,政府職能從傳統管理型逐漸向現代服務型轉變,政府不斷放權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由社會力量協同推進社會治理。政府的權力下放和經費投入,給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了空間和保障,使社會工作能夠共享社會治理資源。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可協同價值理念、工作目標、服務內容和工作方法等要素,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得以共生的內在資源。群眾工作的指導思想、知識體系、話語體系、服務宗旨、發展目標、服務等契合中國發展需要和群眾需求,在社會治理中被廣泛信賴和認同,具有先天優勢。其中,群眾工作的制度性優勢讓其能集中資源力量去回應社會需要和解決社會問題。群眾工作的內在優勢為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發展提供有益參考。社會工作憑借其專業技術優勢參與社會治理創新,促進社會治理的社會化、精細化和專業化,實現了專業知識和本土知識的有效對接和兼容。B28同時,社會工作是群眾工作所依賴的重要社會資源,是黨的群眾路線和社會動員傳統的現代化轉型的媒介,通過專業社會工作可以更好地發揮好黨聯系群眾、組織群眾、教育群眾和動員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優良傳統。B29

因此,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過程中,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享著社會治理的各種資源。隨著資源共享更加廣泛和深入,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將更加緊密持久。

2.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約束條件的有效作用

約束條件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得以維持的基本前提,一旦約束條件不存在或者失去效力,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便不存在。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的約束條件形成了二者共同遵守的共生秩序。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根植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盉30西方的專業社會工作進入中國必然要經歷一個本土化過程,只有符合中國的國情實際和政治要求才能在中國得以發展。B31因此,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只有立足中國現實,才能保障發展方向的正確性,才能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社會發展服務。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因其內在發展要求,形成符合二者發展規律的共生秩序。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會形成以自主發展為前提的共生秩序,即其共生發展是建立在尊重二者專業界限和專業價值觀基礎之上的。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相互適應,在維護二者自主性的同時相互接納和適應。群眾工作作為根本工作方法的地位不可動搖,社會工作逐漸被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服務社會,兩者不斷創新發展,共同服務于社會治理。在新時代,二者共同回應和解決中國現實民生問題,不斷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同時,二者以國家發展目標為目標,共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現實表明,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有其約束性條件:滿足中國現實需要、立足中國本土特色、尊重自主性、強化協同性等構成了其約束性條件,并形成了二者共生的相對穩固秩序邊界。

3.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關系的協同互動

在資源和約束條件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關系的協同互動是維系現存共生關系的重要機制?,F階段,傳統的行政化體制逐步減弱,群眾工作呈現出不均衡發展態勢,傳統的群眾工作方法難以滿足群眾的現實多元訴求,需要協同其他理念和方法來增強與群眾的聯系,形成一種資源整合、職能銜接且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的格局。B32社會工作與群眾工作之間要素優勢互補,具有可協同性,這強化了二者的內在聯系。在價值理念上,群眾工作為社會工作發展提供觀念引領和價值參考,社會工作為群眾工作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提供規范性和專業性借鑒。在服務目標上,群眾工作為社會工作提供了明確的目標旨歸,使社會工作的服務目標更加貼合群眾需求,促進其更好地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多元需求。在工作內容上,群眾工作不僅是科層組織的需求,而且更加關注微觀個體,社會工作則在滿足群眾微觀需求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宏觀社會發展。在現實工作方法上,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協同,豐富了社會治理方法,有助于克服群眾工作行政化傾向,有助于促進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發展。因此,二者的共生關系是協同互動的,不能用行政化的群眾工作去“形塑”社會工作,不能將社會工作改造成群眾工作,也不能用群眾工作約束社會工作、指揮社會工作和替代社會工作。B33否則,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將會解體。

(三)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之演變

社會共生關系的演變是隨著共生主體、共生資源和約束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共生主體間通過互動超越其所遵守的現有共生秩序邊界,建立新共生秩序,利益達到新的相對平衡關系。B34這同樣適用于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演變分析。隨著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不斷變化,二者的共生關系表現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對稱性互惠共生和對稱性互惠共生等四種關系形態。

1.寄生共生關系

共生主體的力量差異明顯,若寄主力量大于寄生者,寄主會向寄生者轉移資源,不斷促進寄生者發展并在一定條件下達到相對平衡狀態,這種關系稱為“寄生共生關系”。社會工作在中國得以恢復到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以前,隨著社會轉型不斷深入,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要求轉變群眾工作的工作方式,按照法治化、制度化和社會化要求進行社會管理。社會發展為社會工作提供了相應發展空間,社會工作在教育領域領先發展,但尚未在國家層面和全國范圍內展開。社會工作通過寄食群眾工作所分化出的資源而生存,但這種從寄主分化出來資源非常有限,導致社會工作的社會認可度較低,學界和政界對社會工作的概念較為陌生,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普及度不高且教育培養體系不健全,社會工作職業化體系缺失,社會工作作為寄生者難以展現其應有效益,除自身發展緩慢之外,還難以對群眾工作產生促進作用。群眾工作作為黨的根本工作方法,其地位不可動搖,社會工作從西方引進后全盤接收西方話語體系和理論技術,缺乏與中國實踐的契合,長期徘徊在社會邊緣。因此,寄生共生關系在特定約束條件下雖相對平衡但不能持久存在,社會工作如果不能助力群眾工作應對中國社會轉型的挑戰,自然而然地會“被無用”和“被取消”。

2.偏利共生關系

共生主體互動過程中的資源傳遞幾乎由一方全部獲取,各主體非同步優化,而是有利于資源獲取方的優化,這稱之為“偏利共生關系”。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隨著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的提出,群眾工作的政治職能向社會職能延伸,急需新的現代社會服務工作方法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黨和政府將社會工作納入國家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國家各項政策,社會工作發展獲得了大量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人才支持,制度不斷健全、機構不斷發展、專業人才培養能力不斷增強、工作崗位逐步開發、工作宣傳日益擴大。盡管社會工作獲得較大發展,但在以國家管理和控制為主的社會發展階段,社會工作在社會管理中力量微弱,仍然沒有發揮出“社會協同”作用。同時,因社會工作源自西方國家,在其本土化過程中從事群眾工作的主體極易出現被替代感,由此產生排斥、防范和顧慮社會工作的現象。

3.非對稱性互惠共生關系

共生主體的互動過程中資源傳遞呈非對稱性,即各主體都能從共生作用中得到資源,共生主體得以優化,但并非同步優化,這稱之為“非對稱性互惠共生關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治理概念的提出和社會治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實現了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理念變革,強調和保障了社會治理中多元主體的平等協商、合作共治。社會工作參與的社會治理是基礎—服務型治理,在這種意義上,社會工作對創新社會治理、建構社會治理體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35因此,社會工作在服務社會中享有更多的治理資源和更為廣闊的治理空間,并能合法有效地參與社會治理,如在社會服務、社區發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領域發揮專業作用。相應地,社會工作會不斷地充實群眾工作,包括服務理念的轉變、服務方法的創新、服務人才的補充等,特別是承擔社會服務職能的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和城鄉基層,可對其工作人員進行社會工作專業培訓或直接吸納專業人才來充實工作隊伍,通過優質專業服務贏得群眾認同并提升黨政服務形象。但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往往過度依附、迎合和追逐政治性,社會工作者往往“異化”為官僚社工。同時,群眾工作約束和指揮社會工作的行為時常存在,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受到限制,即政府在下放權力的同時加強了權力監管,專業性與政治性之間的張力一直存在??傊?,群眾工作借鑒社會工作以不斷創新,開始嘗試構建專業化的、規范化的群眾工作體系,盡管社會工作本土化不斷推進,但群眾工作仍處于主導地位。

4.對稱性互惠共生關系

對稱性互惠共生關系是共生系統中最理想的關系狀態,也是和諧共生的最佳表現形式。共生主體間雙向互動且相互作用力較強,互動中資源傳遞呈對稱性,各方都能從共生作用中得到資源并同步優化。要實現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對稱性互惠共生,社會工作要踐行社會治理理念、落實社會治理目標、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聚焦黨和政府關切的重大問題以及人民群眾的需要B36,更好地提供專業化社會公共服務。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更應在互惠共生中不斷促進共同優化,進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社會整合能力。

綜上所述,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在堅持自身規定性質下,根據社會發展變化以及自身發展邏輯,與時俱進實現共生發展,歷經寄生生共、偏利共生、非對稱性互惠共生和對稱性互惠共生等形式,并不斷從寄生共生關系向對稱性互惠共生關系演化。

四、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優化路徑

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關系優化關鍵在于走向和諧共生,即通過優化資源分配,最終實現互惠互利的最優共生狀態。

1.優化配置外在資源以促進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優化發展

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和“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的要求下,社會治理資源分配應更加科學合理地面向各治理主體,促進其優化發展。一是社會治理資源的計劃配置、市場配置與網絡化配置結合。優化市場配置,政府須加快調整與市場、社會的關系,從過去政府對社會治理資源的“獨攬”和對社會治理事務的“全包”逐步向社會轉移職能,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發揮市場與社會活力,更要重視和加強社會治理中各類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建設B37,發揮社會力量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加快網絡化配置,則要推進政府、市場、社會和公眾的協同共治,通過社會治理多元主體互動和平臺協作實現社會治理資源網絡化配置。二是社會治理資源的科學分配,促使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實踐中向更高層次優化發展,為其共生發展提供保障。社會工作應充分共享社會治理資源,深入開展專業實踐工作,不斷累積本土實踐經驗,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提升社會工作專業效能。群眾工作應不斷增強與社會聯結的能力,將群眾工作經驗上升為專業工作方法,組建專門的群眾工作服務機構,培養專業化和職業化的人才隊伍等,進而構建專業化群眾工作體系。

2.協同共享內在資源以培養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相結合的專業人才

新式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是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效能得以發揮的關鍵。在現有的人才系統中,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不懂群眾工作,懂群眾工作的黨政機關干部不懂社會工作,造成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中人才和知識疏離現象。因此,要發揮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共生效能,就要實現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內在資源協同共享。社會工作要分享群眾工作的制度資源優勢和本土話語體系優勢,群眾工作要分享社會工作的專業資源優勢和學科資源優勢,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和健全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相結合的新式復合型專業人才體系。如此,才能在跨文化比較過程中深入分析和總結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優勢與不足,才能實現內部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既在開展群眾工作時注入社會工作新活力,又在運用社會工作時促進社會工作本土化,加快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建設。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可從以下兩方面體現:(1)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建設方面,將群眾工作知識納入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而充實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知識。在社會工作評價方面,將群眾工作知識體系納入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大綱中,并作為社會工作考核的指標內容之一。(2)在群眾工作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方面,對承擔社會服務職能和任務的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和城鄉基層等工作人員提供社會工作知識教育,使其在掌握群眾工作方法的基礎上,能更好地運用社會工作知識和技巧開展服務工作。

3.有效整合內外資源以促進中國特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盉38同時,還強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體現繼承性和民族性、原創性和時代性、系統性和專業性等特點。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是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實踐領域,在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與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社會服務事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B39從中國社會福利、社會服務的改革發展實踐出發,運用中國本土群眾工作資源和外傳社會工作資源,能從中國改革發展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找出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并構建新理論。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優勢整合,可在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相共生的中國特色社會治理方式,體現中國特色、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

五、結論

社會共生論有效解釋了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關系的共生本質,較為完整地概括了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共生關系的發展歷程并指引兩者未來發展趨勢。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實現和諧共生,在社會共生論視角下,兩者應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存、協同共進與和諧發展,促進群眾工作的創新化和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逐步形成群眾工作協同社會工作的中國特色社會治理新方式。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的和諧共生,是基于兩者相對均衡的相互作用力,但在中國特色社會治理體系中,群眾工作作為黨的根本方法,一直處于主導地位,社會工作方法是協同角色,社會工作能為群眾工作提供多大的作用力有待進一步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

① 陳懷遠:《社會共生理論的建構矛盾與創生前景》,《江漢論壇》2016年第3期。

② 陳剛:《論黨的群眾工作優良傳統與社會工作創新》,《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③ B24 岳天明、杜文博:《群眾工作的社會工作借鑒》,《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

④ 李仁利:《堅持融入黨的群眾工作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的根本》,《中國社會工作》2017年第28期。

⑤ 楊超:《關系論下黨建社會工作的范式反思》,《社會與公益》2018年第9期。

⑥ B33 王思斌:《促進社會工作與黨群工作的協同發展》,《中國社會工作》2018年第25期。

⑦ 顧東輝:《本來與未來:社會工作中國體系及其建設策略》,《中國社會工作》2019年第13期。

⑧ 楊玲麗:《共生理論在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第16期。

⑨ 李思強:《共生構建說:論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35頁。

⑩ 袁純清:《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7頁。

B11 B14 B15 B34 胡守鈞:《社會共生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8、6-7、8、65頁。

B12 B13 胡守鈞、張鳳池:《以社會共生視角開展社會研究》,《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

B16 袁純清:《金融共生理論與城市商業銀行改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14頁。

B17 B21 陸士楨、洪江榮:《當代中國社會工作與黨的群眾工作》,《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B18 夏明、賀冰主編:《黨的群眾工作大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第68頁。

B19 王思斌主編:《社會工作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頁。

B20 主要觀點受井岡山大學張泰城教授啟發。

B22 張波:《社會工作視野下黨的群眾工作創新路徑探索》,《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B23 肖堃濤主編:《黨的社會工作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2頁。

B25 陳剛:《群眾工作方法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應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井岡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2014年,第1頁。

B26 鄒宗根:《利民為本:社區治理中的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融合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頁。

B27 B30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8、2-3頁。

B28 衛小將:《社會工作創新社會治理路徑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年第6期。

B29 郭偉和:《社會工作第四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社會工作》2019年第1期。

B31 馬志強:《社會管理創新進程中的“體用邏輯”——對社會工作發展的本土性解釋》,《社會主義研究》2012年第3期。

B32 李傳兵:《社會工作方法視閾下增強黨群工作協同性研究》,《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B35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創新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種基礎—服務型社會治理》,《社會工作》2014年第1期。

B36 徐蘊:《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建設》,《中國社會工作》2019年第13期。

B37 向春玲:《十九大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理念和新舉措》,2017年12月11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211/c40764-29697335.html,2020年10月26日。

B38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5月1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2020年10月26日。

B39 李迎生:《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建設初探》,《人文雜志》2019年第9期。

(責任編輯:陳 果)

猜你喜歡
群眾工作社會工作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群眾工作的形式與方法
互聯網環境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幾點思考
新媒體時代怎樣做好群眾工作
用法治思維創新群眾工作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做好群眾工作 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