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KAP模式護理干預對腹膜透析患者的應用效果

2021-06-07 08:03薛志杰王荔張洪艷孫麗佳劉鑒輝杜秀紅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 2021年6期
關鍵詞:腹膜滿意度疾病

薛志杰 王荔 張洪艷 孫麗佳 劉鑒輝 杜秀紅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腎內科 300211

0 引 言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組以腎臟結構和/或腎功能長期異常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其發病率不斷增加,已成為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慢性腎臟病發展到中晚期就會變為慢性腎衰竭,患者會因此失去所有的腎功能,對患者的生命產生威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之一,由于其安全簡便、操作方法簡單,患者可居家進行治療,且具有效保護殘余的腎臟功能等優勢,因此PD已成為治療慢性腎臟病5期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手段[1]。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信念(Attitute)-行為(Practice)(IKAP)模式是一種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被許多學者應用的關系理論。該理論體系的實施主要分為4個連續過程:信息收集、知識獲取、信念生成和行為形成。信息、知識、信念和行為之間存在著漸進的關系,IKAP理論的基礎為信息和知識是實際變化的基礎,而信念和態度是實際變化的驅動力[2]。之前IKAP理論很少用于PD患者的護理干預。

腹膜透析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適宜的干預對其非常有意義[3],有助于居家完成透析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從2020年就診于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腎內科終末期腎臟病行PD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擇120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60例)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IKAP模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于不同護理干預下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腎內科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PD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首次置管;年齡>18周歲;在患者知情同意情況下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沒有出現任何精神類疾病,可以配合治療;患者無其他系統嚴重合并癥。排除標準:不能按照要求堅持進行PD治療,不能按時門診隨訪復查的患者;同時行血液透析或近期內會接受腎移植手術的腹透患者等。運用隨機單盲法將120例P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56.16±10.25)歲;病程(4.56±1.34)年;原發疾?。禾悄虿∧I病1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2例,高血壓腎病20例。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56.27±10.34)歲;病程(4.71±1.34)年;原發疾?。禾悄虿∧I病1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高血壓腎病2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本次研究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IKAP模式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組建IKAP護理小組

由1名副主任醫師、1名臨床營養師和1名主管護師帶領4名腎內科腹膜透析??谱o士組成IKAP模式護理小組。1.2.2 實施干預

(一)信息

患者入院后收集其一般資料,評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需要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臨床各項指標,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遺傳病史等,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需評估患者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與腹膜透析治療的認知水平。

(二)知識

結合患者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相關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力和記憶力,護士應該選取淺顯易懂的語句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方法、并發癥、PD治療方法及疾病的護理措施等等,以提高患者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疾病知識和腹膜透析治療的掌握程度。小組成員需耐心而準確地解答患者有關疾病的各種問題和疑惑。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勇敢面對疾病且指導患者配合治療;護士應著重說明遵守醫生在飲食、用藥、各項檢查和治療指示的必要性,以促進患者的健康行為[4]。根據腹膜透析管理標準制定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手冊,內容包括患者每天的血壓、攝入液體量、尿量、透析記錄及超濾情況、服藥情況、體質量等;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記下食物種類和質量,向患者發放高鈉、高鉀、低鉀、高磷食品的宣傳海報[5]。要求患者嚴格按照要求將結果記錄在手冊中;告知患者控制癥狀、改善睡眠、調節個人情緒、減緩皮膚瘙癢的方法與技巧;指導患者透析管路出口處的日常護理及注意事項;通過建立“腎友之家”微信群、舉辦病友交流會等方法,促進患者之間分享生活體會,加強病友間的交流,及時對患者的錯誤認知進行糾正。在進行健康宣教的同時,重視對患者進行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的評估,使患者能夠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增強自我護理的能力。

(三)信念

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了解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患者知識的薄弱點再次進行加強健康宣教,促使患者認識到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和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配合以增加治療效果,通過加強指導護理,幫助患者逐步樹立信心,以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6]。

(四)行為

鼓勵患者與護士一起制定適宜的護理計劃及健康計劃,參與護理工作以提升患者的參與性和能動性,使患者能遵醫囑用藥,合理飲食,適宜運動,保證臨床護理的正確實施和干預效果[7]。告知患者遵從IKAP模式定期進行電話和微信隨訪并按時門診復查,持續6個月。

1.2.3 觀察指標

(一)兩組干預6個月后的指標比較

對兩組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的水平進行比較;綜合營養評估評分(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內容包括6項,每項按癥狀嚴重程度分為1~5分,分數越高表明營養狀態越差。

(二)對比護理滿意度

記錄常規護理患者與實施IKAP模式護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滿意度。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數據。所有變量均進行正態性檢驗,非正態變量則進行對數轉換。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干預組干預前、后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分析;頻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營養狀態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ALB、Hb、SGA評分水平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觀察組SGA評分低于對照組,ALB和Hb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營養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1)

表1 兩組營養水平比較(Mean±SD)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度為95%,對照組為78.33%,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3 討論

3.1 PD患者居家透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1 患者不遵守飲食原則

患者不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食用優質的蛋白質類食物,不了解腹膜透析后應食用優質的蛋白質的原因,且擔心多攝取蛋白質會加劇腎功能進展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營養不良是引起連續性非臥床PD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研究顯示低蛋白血癥是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可增加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合理的飲食結構能使患者保持健康和身心愉快。因此,護士不僅要指導患者正確的做法,還要告知患者這樣做的原因,使患者可獲得更多相關的疾病知識,從而加強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3.1.2 患者出現異常情況不能及時處理

出院前的宣教一般只涉及PD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患者的飲食原則,往往忽略對患者出現異常情況的處理方法的宣教,只有在患者發生狀況后才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由于很多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較低、擔心醫療費用等原因,所以在發生異常狀況時不能立即就醫,只有當癥狀加重才來醫院就診。通過電話、微信等延續護理可隨時給予干預,增加隨訪次數,可及時發現問題,并指導患者進行處理,加強宣教,以解決患者在治療中存在的問題,避免了時間和空間的影響。

3.1.3 量具使用不規范及對病情監測不重視

體質量、血壓、尿量、超濾量是反映身體液體平衡的重要指標,醫護人員應要求患者嚴格記錄PD患者自我管理手冊的內容,使其真正了解使用量具的重要性,用量杯準確記錄攝入液體量、尿量,正確稱重透出液的質量,使用3 g鹽勺控制鈉鹽的攝入量,增強患者規范使用量具的意識,及時反饋監測結果以便調整腹透方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3.2 IKAP模式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

在本研究中,分別對兩組患者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IKAP護理模式。6個月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SGA評分分別為(15.33±1.64)分和(13.07±3.06),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此模式能提高血紅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ALB)的水平。

3.3 IKAP模式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滿意度為95%,對照組為78.33%,觀察組患者能夠及時與護士溝通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患者更加相信護士,護患關系更加融洽。

4 結論

隨著慢性腎臟病發病率的不斷升高,此病已成為嚴重的泌尿系統疾病,最終惡化達到終末期,患者需長期的治療,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腹膜透析(PD)是慢性腎衰竭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可代替患者的腎臟作用,且操作簡便,患者可居家透析,同時護理干預也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8]。

近年來,IKAP護理干預模式成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在護理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完善的護理計劃,從而逐漸改變患者的認知和行為;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幫助患者養成按需用藥、飲食和運動習慣,為疾病的康復打下一定良好的基礎[9]。在PD治療過程中,患者營養狀況直接關系到其預后情況和生活質量,所以加強營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10]。營養不良是PD患者的一個突出問題,40%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患有營養不良,與一系列的并發癥有關,其結果可增加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11]。

研究顯示,護理事業需要創新管理,擴展服務,要以需求為導向,豐富護理專業內涵,護士參與患者營養管理是體現護理專業內涵、拓展護理服務領域的表現[12]。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可為將IKAP理論應用于PD患者的持續護理,研究團隊制定了一項持續、全面和有計劃的護理干預措施,可幫助患者獲得與其有關病因、癥狀和治療的知識,這種干預增強了患者堅持健康行為能力的態度和信心,有利于促進其康復行為。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干預后血紅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ALB)的水平及綜合營養評估評分(SGA)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且對護理滿意度也較對照組高,表明對于PD患者采用IKAP模式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而且可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13]。證明IKAP護理干預模式用于PD患者在改善其營養狀態和提高護理滿意度方面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腹膜滿意度疾病
進擊的疾病
尿碘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
易與豬大腸桿菌病混淆的腹瀉類疾病鑒別診斷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夏季養生之疾病篇
活血化瘀藥對腹膜透析腹膜高轉運患者結局的影響
山莨菪堿在腹膜透析治療中的應用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關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護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