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印度三果漿的傳入及其影響

2021-06-10 09:01楊崇仁張穎君
廣西植物 2021年3期
關鍵詞:絲綢之路

楊崇仁 張穎君

摘 要:三果漿(三勒漿)為源于印度的傳統果藥劑,由使君子科植物訶子和毛訶子,以及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等三種植物的果實為原料制作而成,是著名的藏藥基礎方,也是印度阿育吠陀傳統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代表方劑。三種植物同時錄入《中國藥典》,余甘子列入我國藥食兩用植物目錄。中古時期,三果漿隨著中外文化的頻繁交流及絲綢之路的開通傳入中國,而今只在古代文獻中留下蛛絲馬跡。近年來,隨著對民族醫藥的深入研究與開發利用,對藏藥三果漿的研究有越來越多的報道。該文運用民族植物學和人類文化學相結合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歷史植物地理學的調查研究,對古籍文獻進行了梳理,并考證了其植物基源,以期探討三果漿傳入我國的路線和時期。結果表明:三果漿主要由古代栗特商人帶入我國中原地區,并且隨著佛教的東向傳播而傳入的時間更早。同時,在藏族地區,古代中國西藏象雄王國與古印度的原始交流,也是三果漿傳入的途徑之一。三果漿的基源植物在不同地區有一定的差異和替代品,主流原料則均為訶子、毛訶子和余甘子,三種基源植物在我國均有分布。如今,三果漿作為藏醫藥瑰寶在我國逐漸普及。

關鍵詞: 民族藥, 三果漿(三勒漿), 絲綢之路, 訶子, 毛訶子, 余甘子

中圖分類號:Q94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142(2021)03-0334-06

收稿日期:2020-04-08

基金項目: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20FA018)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 Plan of Yunnan Province (2020FA018)]。

作者簡介: 楊崇仁(1942-),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資源、植物化學和民族藥研究,(E-mail)cryang@mail.kib.ac.cn。

通信作者

Introduction of triphala liquid from ancient India and its influence

YANG Chongren*, ZHANG Yingjun

(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 China )

Abstract:Triphala liquid is a traditional fruit medicinal prescription originated from India. It composes of the fruits from Terminalia chebula, T. bellirica, and Phyllanthus emblica three medicinal plants, belonging to Combretaceae and Euphorbiaceae families respectively. Triphala liquid is the most famous and basic prescription in not only Tibetan medicine, but mostly frequent used in Indian Ayurvedic medicine. All the three original plants are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among which P. emlica is included in the medicine and food plant directory of China. Triphala liquid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middle ages with the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Now, there are left only traces in ancient literature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edicine, more and more articles reported on the research of Tibetan medicine triphala liquid. By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combining ethnobotany with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the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plant geography, the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for their real, and the base plant sources of triphala liquid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ute and period of triphala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iphala liquid and its basic and original plant material was mainly brought into China by the ancient sogdiana (suliya) traders. It was even earlier having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with the spread of Buddhism. Moreover, the primitive religious exchanges between ancient Tibetan Katao dynasty and ancient India was also one of the ways to introduce triphala liquid into China. The original plants of triphala liquid might b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however, the main materials were Terminalia chebula, T. bellirica and Phyllanthus emblica. All the three species are distributed in China. Nowadays, triphala liquid become gradually popularized in China due to its importance and position in Tibetan medicine.

Key words: ethno-medicine, triphala liquid, silk road, Terminalia chebula, Terminalia bellirica, Phyllanthus emblica

三果漿(三勒漿)為源于印度的傳統果藥劑,由使君子科植物訶子和毛訶子,以及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等三種植物的果實為原料制作而成。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印度阿育吠陀醫學主要論著《遮羅迦集》和《妙聞集》中已記載了三果漿(陳明,2014)。中古時期,隨著中外文化的頻繁交流和西域飲食文化的傳入,三果漿作為從絲綢之路傳入中土之珍品被認識和接受,盛唐時期曾風行一時,宋元以后逐漸淡出中國社會,而今只在古代歷史文獻中留下蛛絲馬跡。近年來,隨著對民族醫藥的深入研究與開發,對藏藥三果漿的研究有許多報道。

本文應用民族植物學和人類文化學相結合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歷史植物地理學的調查研究,對古籍文獻進行了梳理,并考證其植物基源,理順源流,以期探討三果漿傳入的路線和時期,以及三果漿對我國文化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本草考證

通過對照藏藥古本記載和藏藥植物資源資料,對三果漿的主要基原植物訶子、毛訶子和余甘子,進行對比和名稱、產地、真偽、性味功用等方面的考證,并與藏藥標準中的基源植物和藥材進行比較,分析其異同。

1.2 古籍文獻研究

運用民族植物學和人類文化學相結合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歷史植物地理學的調查研究,查閱了與三果漿相關的古籍文獻和資料,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梳理和比較分析,考證和探討三果漿傳入中國的路線和時期,以及對我國文化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三果漿及其植物基源

三果漿是古代印度的傳統果藥飲品,是由訶梨勒(訶子)、毗梨勒(毛訶子)、庵摩勒(余甘子)三種果實制成的飲料。在印度阿育吠陀傳統醫藥文化中,三果是最著名的常用藥物之一,也是日常食用的果品和咀嚼料(陳明,2012,2014)。訶子、毛訶子和余甘子在唐朝時期均已載入《新修本草》,元代《食物本草》中也收錄了“三勒”?!吨袊幍洹吠瑫r收載了訶子、毛訶子和余甘子分別做藥用;由三果組成的藏藥三果湯,又名哲布松湯,是藏藥中最常見的基礎方,也是印度阿育吠陀傳統醫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代表方劑(楊繼家等 2012)。

2.1.1 訶子 訶子(Terminalia chebula)為使君子科欖仁樹屬喬木,分布于熱帶亞洲,包括尼泊爾、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緬甸,以及中國云南西南部(德宏、臨滄),主產喜馬拉雅南坡(吳征鎰等,2003),又稱訶梨、訶黎、訶梨勒、訶黎勒、訶藥勒、克地老和咳地佬(云南騰沖)等。梵文haritaki,火羅語arirak,波斯語halila,阿拉伯語halilaj, ihligat。在三果中,訶子是使用頻率最多的藥物(陳明,2014)。

訶子在絲綢之路沿線、以及吐魯番和敦煌出土的藥方殘片中大量出現,是西域藥物市場的熱銷貨,按粒記量,較為貴重(陳明,2014)。訶子同時也是佛教僧尼自備的常用藥,為佛醫的常用藥物,在佛經中常有記載。漢譯佛經將haritaki譯作“呵梨得枳”,稱“此果為藥,功用至多,無所不入”。訶子隨佛教的傳播,秦漢時期已傳入我國,東漢張仲景著的《金匱要略》(219年)和晉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狀》(304年)均有記載。在廣東的寺院中,種植有引入的訶子。訶子炮制在中醫典籍亦多有記載,并載入《中國藥典》,但中醫方劑和配方使用不多,未列入中藥材大品種。在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名錄中,訶子肉排名102,僅在4種中成藥中出現(楊崇仁等,2016)。

訶子為著名藏藥,藏名a-ru-na,漢譯名阿如熱、阿肉拉(楊競生,2017)?!对峦跛幵\》《四部醫典》等古代藏醫藥典籍均有記載。藏族史詩《格薩王傳》中有“征服四百種疾病時,柯子來做藥中王”的記載?!端牟酷t典系列掛圖》將訶子分為那木加訶子、布木吉鎮訶子、稍西訶子、都孜訶子、吉合邁訶子、排西訶子、格木保河訶子等種類,可能是因來源不同,或果實成熟度與加工方法不同所致(Yuri et al, 1992; 楊競生,2017)。藏青果(西青果)系訶子未成熟的幼果用水燙后曬干的產品。訶子的變種絨毛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var. tomentella)及同屬植物銀葉訶子(T. argyrophylla)在云南代訶子入藥。變種絨毛訶子亦收錄于《中國藥典》中,用作訶子。西藏南部墨脫有將杜英科植物滇北杜英(Elaeocarpus borealiyunnanensis)的果實作訶子用的(張宇等,2019),維吾爾民族藥用恒河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var. gangetica)作藥用。

2.1.2 毛訶子 毛訶子(Terminalia bellirica)與訶子同屬于使君子科欖仁樹屬, 分布于東南亞熱帶地區,主產于印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緬甸、老撾等地,是中國云南南部熱帶季雨林的常見上層樹種(吳征鎰等,2003)。毛訶子與訶子的主要區別在于果實密被銹色絨毛。毛訶子是分布廣泛而多變異的多型種系,有具腺毛訶子(T. bellirica var. glandulosa)和月桂訶子(T. bellirica var. laurinoides)等變種。毛訶子別名:毗梨勒;梵文vibhitaka, bahira;孟買語bahada, vahela;泰米爾語tbnrik-kby;泰盧固語tbndra-kbya;孟加拉語baherb, bohorb;印地語bhairb, bahera, barib;旁遮普語bahirah, bahira, bahera。漢譯佛經稱為“鞞醯得枳”或“毗鞞得迦”(陳明,2014;楊競生,2017)。

毛訶子在隋唐時代傳入中國?!蹲C類本草》《新修本草》,以及《南方草木狀》均有記載,認為其功用與訶子和余甘子相同。毛訶子是藏藥常用藥物,藏名帕孺拉(pa-ru-ra-)(楊競生, 2017)。西藏南部墨脫稱為巴如熱(ba-ru-ra),并將毛果柿(Diospyros variegate)(柿樹科)和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漆樹科)的果實作毛訶子的代用品(張宇等,2019)。作為藏藥配方藥物,毛訶子也收載于《中國藥典》中。

2.1.3 余甘子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為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按新的APG系統,已歸入葉下珠科),廣泛分布于熱帶亞洲,常見于西亞、南亞以及東南亞各地,印度和中國分布最廣。我國長江以南從西南至東南沿海地區均有分布,包括中國的云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海南、臺灣等。中國云南常見于海拔1 200-2 200 m 山區,特別是干熱河谷兩側的疏林和山坡向陽坡地,有的地段形成優勢灌叢或小喬木林居群(吳征鎰等,2003)。余甘子是分布遼闊,變異性大的多型性物種,其生態型既有灌木,也有喬木;結實多少和果實性狀大小與其生態環境和樹齡密切相關,而性狀特征趨同性明顯。

余甘子又名滇橄欖、馀甘、榆甘子、喉甘子、油柑、油柑子、牛甘子、橄欖、土橄欖、魚木果、望果等;由印度名翻譯來的譯名有庵摩勒、阿摩勒、阿沒勒、庵磨羅、庵摩落迦、阿摩落迦、阿末羅果(大唐西域記)等。印度各地稱呼不一,梵語amalaka(amara為芒果), amlaki, dhatri, dhatriphala, adiphala;北印度語和孟加拉語amla;印地語aonla;泰盧固語amalakamu和usirikai;旁遮普語amolphal;孟買語avalkati;泰米爾語nelli;古吉拉特語 amali;此外,孟加拉語amlb, bmlaki;尼泊爾語amla;伊朗語amuleh;波斯語amola, amala;英語Indian gooseberry。譯名庵摩勒、阿摩勒、阿沒勒和庵磨羅,可能來源于北印度語和孟加拉語;漢譯佛經譯作庵摩落迦、阿摩落迦和阿末羅果,可能來源于梵語(陳明,2014)。余甘子為常用藏藥,藏語稱究孺拉(居如熱、久孺拉、居如拉)(gyu-ru-ra, ju-ru-ra, skyu-ru-ra)(楊競生,2017)。西藏南部墨脫有將刺苞省藤(Calamus acanthospathus)(棕櫚科)的果實作余甘子的代用品(張宇等, 2019)。

余甘子在印度傳統醫藥生命吠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印度神話中的仙藥,也是印度醫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之一,以及婦女和兒童醫療保健常用的藥物(楊崇仁,2018)。在印度醫典《醫理精華》中含有庵摩勒的藥方非常多?!蛾绕艜窔埦硎珍浀?90個藥方中用庵摩勒的25個方(陳明,2014)。余甘子隨佛教和三果漿傳入中國,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并載入《中國藥典》。中國南部地區民族民間長期使用本地產的余甘子保健消炎。目前,余甘子已列入我國藥食兩用目錄,多用為健康產品的原料(楊崇仁等,2016)。自古以來,中印雙方均將余甘子作為長生果藥用于保健,具有驚人的一致性(陳明,2014)。

2.2 三果漿考源

2.2.1三果漿源于古印度 三果漿是古印度醫典中最常用的神效果藥漿,其得名來自印度文化。漢譯佛經的三果名是梵語triplate的意譯,即三種果藥(myrobalans)。這三種果藥分別為訶梨勒、毗梨勒和庵摩勒。三勒漿的名稱則是來自波斯,勒是吐火羅方言中這三種水果各自名稱的最后一個音節(陳明,2014)。吐火羅語是中亞印歐語系語言(Edward,2005)。波斯語中,與訶梨勒、毗醯勒、庵摩勒對應的詞分別為hahla, balila, areola,有相同的結尾音節la。漢語中的三勒可能來自受吐火羅語影響的波斯語詞,均與波斯文化有密切關系。

古代印度的果漿品種繁多,不同種姓使用的飲品也不相同。三果漿是不含酒精的飲料,佛教興起后,屬于佛教之盡形壽藥的果藥類,為印度僧人用于療病和養生的常備飲品,僧人念經喉口干時服用,可潤喉生津止咳和提神醒腦。在佛教經典律典中有許多關于三果的記載。在密教文獻中,三果漿作為儀軌用物;不空譯《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云“以安悉香酥,和三果漿,燒念誦,一切人皆敬愛”;《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卷2用三果配制延年方;《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用三果配制眼藥。三果漿可作為原料配制各種飲品和食品:《遮羅迎本集》中有三果長年方、三果煎、三果酥、三果散、三果油、三果酒、三果糖漿等;《妙聞本集》中也有三果酥;《八支心要方本集》中有三果長年方、三果酥和大三果酥;《善見律毗婆沙》卷11提及穌毗羅漿,在三果的基礎上添加多種藥食制成,是五世紀或以前佛教寺院配制的常用藥漿,被譽為諸藥中第一。此外,三果汁還可以作為染料染制僧衣(陳明,2014)。

三果漿(三勒漿)既是清涼可口的果汁露,也是治療腹瀉、咳嗽等疾病和增強體質的常用果藥。晚唐時期韓鄂編撰的《四時彙要》記述了三果漿的制作:“造三勒漿,訶黎勒、毗黎勒、庵摩勒,已上并核用,各三大兩,搗如麻豆大,不用細,以白蜜一斗,新汲水二斗,熟調,投干凈五斗中,即下三勒末,攪合勻,數重紙密封。三、四日開,更攪,以干凈缽拭去汗,候發定即止。但密封。此月一日合,滿三十日即成。味致甘美,飲之醉人,消食下氣。須是八月合即成,非此月不佳也”。

2.2.2 三果漿傳入中國

2.2.2.1 栗特商人將三果漿傳入中國 古印度的三果漿沿東西方向傳播,西至阿拉伯、波斯及羅馬。古印度與波斯的交流早于與中國的交流。中古時期,中亞和南亞伊斯蘭化,三果漿為無酒精飲料,適合伊斯蘭教義。古代波斯為阿拉伯大食王國,保持著食物療法的傳統,三果漿既能入藥,也能作漿,且不含酒精,由于三果漿飲料頗受歡迎,因此在中亞地區流行,成為阿拉伯文化產物。絲綢之路開通后,波斯是印度與中國交流的中轉站,三果漿入唐的途徑雖史無明載,東向傳播途中,在于闐、吐蕃、敦煌等地均留下許多遺跡,在已出土的文物殘卷中有不少的記載(陳明,2014)。三果合用入藥方,不僅在印度本土醫藥古籍,而且在絲綢之路的胡方中亦常見。

“赤腳波斯入大唐”,三果漿最早為胡人進獻的貢品。隋唐時代進入中原的胡人或波斯人,大多是栗特商人。栗特人是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珊河流域的古老民族,屬于伊朗文化系統。在地處歐亞大陸、東西往來的主要干道上,栗特人是善于交往和貿易的民族。四世紀初,栗特商人已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貿易網絡,中古時代栗特人長期控制著東西方的貿易(榮新江,2014)。栗特商人帶有伊朗和中亞的文化特點,經營香料、藥物、珠寶和貴金屬等,豐富了中國社會的物質文化。他們有的還代表西域各國,向朝廷和官員貢獻禮物。三果漿作為珍貴的禮品和商品,被栗特商人帶入中原地區。古印度的三果漿在阿拉伯文化的影響下,進入中國并改稱為三勒漿(陳明,2012)。

隋唐之際栗特商人進入中國被稱為胡商或波斯人,他們在漫長的商路上跋涉,跨越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將三果漿從西域傳入中國。作為珍貴的貢品,三果漿被獻給隋唐宮廷和達官貴人,成為異域文化的代表,以及與葡萄酒媲美的類酒,流行于上層社會?!昂訚h之三勒漿”是唐代皇室御用的外來高端珍稀佳釀。三果漿時興一時,曾有唐代宗用三果漿宴請大學士的故事。三果漿及其制作方法由胡商從波斯傳入,因此中古時期有三果漿“法出波斯”之說。作為異域飲品的代表,三果漿成為唐代皇家貴族和上層社會炫耀的外來高端珍稀佳釀(陳明,2012)。

2.2.2.2 三果漿隨佛教傳入中原 如前所述,“三果”經由佛教傳入中國的時代,要早于波斯商人傳入三勒漿數百年,在佛經中多有記載。漢譯《孔雀王咒經》及其對應的《梵文孔雀明王經》中可以找到對應“三果”的詞語為triphali。六朝的漢譯律典《毗尼母經》中出現治病所需的“三果:呵梨勒、毗醯勒、阿摩勒”之名。三果漿成為中土寺院秘制的珍貴健康飲品?!澳芗宕宋丁钡纳吮妒茏鹁?,士大夫“爭投飲之”(陳明,2014)。三果作為佛教圣藥甘露丸的原料,成為佛教儀軌的重要貢品。后世由于三果原料不易得到,這一寺院飲品文化逐漸流失,而一些寺院則作為秘傳藥方珍藏。

2.2.2.3 三果漿傳入西藏 近年的考古發現,吐蕃之前的象雄王國是西藏最早的文明中心。象雄王國是西藏西部的松散游牧部落聯盟,在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七世紀創造了約一千年的古代西藏燦爛文明。藏北高原遼闊的天然牧場和因流動而遷徙的部落,促進了象雄與周邊地區的交往和商業聯系。象雄創造了最早的文字,是藏文的前身。象雄是雍仲苯教的發源地,苯教逐漸與佛教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象雄的原始醫藥是藏醫藥的前身(石碩,1994;張云和石碩,2016)。早期藏醫藥典籍《月王藥珍》和《四部醫典》繼承了象雄雍仲苯教醫藥學傳統,記載了三果和三果漿,稱其“主治瘟疫、紊亂熱癥、促使熱癥成型”。在象雄早期族群的原始宗教交流中,雍仲本教就與印度原始宗教有聯系,三果漿可能通過喀喇昆侖山山口,經印度西北部克什米爾、拉達克和巴基斯坦,從古印度直接傳入古西藏象雄王國族群,并在早期藏醫藥中應用?,F代藏語稱三果漿為“哲布松”,不稱為三勒漿,說明三果漿是直接從印度進入的(張云,2017)。三果漿是藏醫藥的重要藥物,三果漿及以三果為基本原料的制劑受到重視,并在內地逐漸普及。我國藥典已收載三果漿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一冊》(2015年版)。

2.2.3 三果漿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唐以后,三果漿曾一度走下廟堂,受眾人群逐漸廣泛。海上貿易擴大了進口,三果漿制造亦曾興起一時。五代至宋以降則僅記載于歷史文獻中。元代阿拉伯飲食文化流行,三果漿因再次成為元朝貴族階級的時尚飲品而一度重現世間。但此后,三果漿作為真正的飲品卻曇花一現,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三果漿以果飲著稱于世,極少入藥作漿,故傳統中醫古籍記載無多。孫思邈在“麇角丸方”的服法中以“空腹取三果漿以下之”,將三果漿作為藥引而用之。三果漿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僅留下了歷史的記憶。

三果漿時興一時,從唐宋文人留下的詩詞中可見一斑。初唐詩人沈詮期有“仙人六膳調神鼎,玉女三漿捧帝壺”的詩句(《嵩山石淙侍宴應制》)。清陳元龍輯《格致鏡原》引楊慎《升齋外集》云“唐代宗以三勒漿賜太學諸生,其光色灼灼,如蒲桃桂醑,味則溫馨甘滑”。描述了三勒漿在宮廷和王公貴族中享用盛況。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居易每十齋日在會,常蒙以三勒湯代酒也”之句。

3 討論與結論

三果漿逐漸從中國社會淡出,未能在民間廣泛流行,與我國人們的品飲習慣以及自古以來的中國酒文化有關,也與三果漿的三果原料產于熱帶地區以及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不易收全有關。三果漿隨著佛教傳播,遠渡日本,至今在日本正倉院仍然保存著三果的三種藥材。

三果漿除了在藏族地區直接從印度傳入以外,主要從印度傳入阿拉伯后經絲綢之路進入中國。三果漿在我國少數民族醫藥中亦有應用,如在維吾爾族、蒙古族、回族、羌族、門巴族、珞巴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壯族,以及朝鮮族等民族醫藥中的應用,顯然是受到藏族醫藥文化的影響。

三果漿主要由古代栗特商人帶入中原,同時隨著佛教的東向傳播而傳入我國,且時間更早。在藏族地區,古代西藏象雄王國與古印度的原始交流,是三果漿傳入的主要途徑。三果漿的基源植物在不同地區存在一定差異和替代品,但主流原料則均為訶子、毛訶子和余甘子,三種植物在我國均有分布,主產于熱帶地區。隨著我國對民族醫藥的進一步重視和深入挖掘利用,三果漿作為藏醫藥瑰寶在我國逐漸得到重新認識和普及。

謹以此文紀念藏藥資源研究先驅楊競生先生。

參考文獻:

CHEN M, 2012. Method from the Persian: An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Sanlejiang [J]. Historical Res, 1: 4-23.? [陳明, 2012. 法出波斯: 三勒漿源流考 [J]. 歷史研究, 1:4-23.]

CHEN M, 2014. A study of the Siddhasdra, an Indian Sanskrit medical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59-60.? [陳明, 2014. 印度梵文醫典《醫理精華》研究 [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59-60.]

EDWARD S, 2005. Foreign civiliz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M]. Translated by WU YG. Xia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97.? [愛德華·謝弗, 2005. 唐代的外來文明 [M]. 吳玉貴譯.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7]

RONG XJ, 2014. Medieval China and Sogdiana culture [M].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379.? [榮新江, 2014. 中古中國與栗特文明 [M]. 北京: 三聯書店: 379]

SHI S, 1994. A history of the eastward expansion of the Tibetan civilization? [M]. Chengdu:Sichu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石碩, 1994. 西藏文明東向發展史 [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WU ZY,LU AM, TANG YC, et al., 2003.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angiosperms in China [M]. Beijing: Sciences Press: 580, 680-681. [吳征鎰, 路安民, 湯彥承, 等, 2003. 中國被子植物科屬綜論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580, 680-681.]

YANG CR, XU M, SONG H,et al., 2016. National essential dru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J]. Modern Chin Med, 18(11): 1037.? [楊崇仁, 許敏, 宋暉, 等, 2016. 國家基本藥物與中藥資源 [J]. 中國現代中藥, 18(11): 1037.]

YANG CR, 2018. The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and India in the middle ages? [J]. Asia-Pacific Tradit Med, 14(1): 1-9.? [楊崇仁, 2018. 中古時期我國傳統植物藥與印度的交流 [J]. 亞太傳統醫藥,14(1): 1-9.]

YANG JJ, ZHANG Y, JI J, et al., 2012.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and modern research overview of triphala in Tibetan medicine and Ind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J]. Modern TCM-Mat Med-World Sci Technol, 14(1): 1311-1315.? [楊繼家, 張藝, 冀靜, 等, 2012. 藏醫藥與印度傳統醫藥對三果湯傳統應用及現代研究概述 [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14(1): 1311-1315.]

YANG JS, 2017. Chinese Tibetan medicinal plant correction [M]. Kunming: 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 32-33.? [楊競生, 2017. 中國藏藥植物資源考訂 [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 32-33.]

YURI P, GYURRNE D, FERNAND M, 1992. Tibetan medical paintings (Illustrations to the blue beryl treatise of Sangye Gyamtso (1653-1705) [M].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 Text, 25: 17-24

ZHANG Y, SHI S, 2016. General history of Tibet, Early Stage [M]. Beijing: China Tibetology Publishing House.? [張云, 石碩, 2016. 西藏通史, 早期篇 [M]. 北京: 中國藏學出版社.]

ZHANG Y, 2017. Ancient Tibetan and Persian civilization [M]. Beijing: China Tibetology Publishing House.? [張云, 2017.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M]. 北京: 中國藏學出版社.]

ZHANG Y, FU Y, YANG LX, et al., 2019.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herbs of traditional Tibetan remedy “triphala” in Medog County,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J]. Asia-Pacific Tradit Med, 15(8): 44-48.? [張宇, 付瑤, 楊立新, 等, 2019. 西藏墨脫產“藏藥三果”品種鑒定與考證 [J]. 亞太傳統醫藥, 15(8):44-48.]

(責任編輯 蔣巧媛)

猜你喜歡
絲綢之路
2016年《絲綢之路》文化版總目
新疆向西開放度與經濟增長灰色關聯分析
古代絲綢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聞傳播活動
絲綢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業國際化發展對策建議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
淺析“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發展
“絲綢之路經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的思考
情灑西域,奠基樂史
中國“絲綢之路”迎來復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