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有效構建方式

2021-06-12 07:22蔣夢卿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有效閱讀教學方法閱讀教學

蔣夢卿

【摘要】構建有效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認真鉆研教材,并對課程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根據教材中的重難點,帶領學生一同分析題目,劃分段落,并在此基礎上積極聯系學生生活,讓語文學習實現多元化、立體化。本文圍繞如何構建一年級閱讀有效課堂展開了討論,分析了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中的功能以及教師所要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閱讀;教學方法

在學生正式接受語文教育的第一年,教師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帶領學生走進語文知識的大門,據此,教師要分析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特點入手,圍繞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轉變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在閱讀教學中,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把握學生對文章主題和文章大意的了解情況,促進學生在閱讀過后能夠對文章產生印象,并且通過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索,如分析段落大意、探討題目的意義,讓學生在閱讀時積極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強化生活與語文之間的聯系,減輕學生的閱讀障礙。

一、分析題目,把握閱讀主題

文章題目是文章內容的主要觀點,分析題目有助于學生明確文章主旨,找到文章中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事情,傳遞的精神或思想表達的情感等。對于一年級的課文來說,大多數課文都能夠從題目的分析中找到閱讀主題,有助于學生根據題目去分析課文主要內容,也有助于學生根據主要內容去提煉和概括題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題目的分析,讓學生明確文章要表達的主旨,并通過點明主旨的句子,讓學生進行課文分析,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知,也促進學生學會從題目分析文章主題。

例如,《小猴子下山》的教學,教師先從動物朋友小猴子圖片的展示,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然后,通過課文內容的范讀,學生聆聽清楚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促進學生聽到有趣的故事后有想自己閱讀的沖動。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課文中描寫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讓學生討論與交流文章的主題,從小猴子下山后經過的地方,讓學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節。又如,《端午粽》這一節課帶領學生認識了端午節的粽子,教師展示了端午節的習俗活動,在閱讀課文之后,教師共同欣賞端午節的視頻,感受端午節的氣氛。教師再次將教學引到題目的分析上,組織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粽子的口味,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分析問題,探索文章想要表達的主題,并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讓學生的閱讀視野變寬。

二、劃分段落,了解文章大意

段落的劃分,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也是學生分析課文的必經過程。在劃分段落時,學生首先要明確課文的書寫順序,并根據全文內容找到劃分段落的依據并進行分段。比如,課文中描寫了一件事情,必然包括起因、經過與結果,事情的經過要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又比如,作者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寫作的,學生就可以根據課文中出現的不同時間完成段落劃分。不同文章在段落劃分時所采取的劃分依據不同,教師要恰當指導,并促進學生掌握正確劃分段落的方法。

例如,《棉花姑娘》這篇課文就是通過棉花姑娘請求不同的動物給自己治病的經過,整個文章在寫作時也體現出來了事情的起因、經過與結果。如第一自然段棉花姑娘的心情,并且指出棉花姑娘希望自己的病能夠治好,再接著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分別是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與棉花姑娘之間的對話,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也可以發現他們的目標害蟲不同,第六自然段則是整個事情的結尾,棉花姑娘的疾病得到了醫治。因此,教師可組織學生根據這件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與結果進行劃分,并根據經過中的發展過程,組織學生分析事情的經過,讓學生能夠在劃分段落之后,根據事情經過找出能夠幫助棉花姑娘的動物,增加學生在分析文章時的邏輯性。

三、聯系生活,增強閱讀印象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課文與學生實際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把閱讀活動與知識經驗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將課文中的語言符號,變成學生可理解的動態圖像,學生才能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教師在設計語文課堂時,要促進學生從課文的學習過渡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從有限的課堂學習空間走向無限的實踐天地,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廣度。

例如,在教學《比尾巴》時,為了讓學生抓住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以比較的形式為主線,調動學生比較不同動物尾巴的積極性。同時,這首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為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還引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探討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生活經驗的引入,讓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變高,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動物的不同特點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夠深入理解課文中所描述的尾巴特點。

四、結語

總之,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入手,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一同分析題目掌握閱讀主題,并根據段落劃分的過程,組織學生完成自主實踐探究,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并借助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調動,讓學生的學習經驗成為學習課文的跳板。

參考文獻:

[1]干芳潔. 有效提高一年級語文閱讀課的實踐性[J]. 新課程:小學, 2017(8):1.

[2]李秀娟. 一年級學生語文課堂中閱讀習慣的培養[J]. 新課程(教研版), 2019(8):154-155.

猜你喜歡
有效閱讀教學方法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