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案例分析與研究

2021-06-12 08:58陶敏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新課標

陶敏

【摘要】在“雙減”的時代背景下,筆者立足于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新課標要求,在作業設計上進行了嘗試與探索,提出了三點作業設計所遵循的原則:1、要指向目標,讓作業具有有效性、普適性;2、要指向思維,讓作業具有探究性、挑戰性;3、要指向能力,讓作業具有多樣性、實踐性。并分別針對三種原則結合具體的作業設計案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雙減”;新課標;作業設計

2021年8月,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一系列政策、法案、措施的推行,社會所期盼的教育減負真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新修訂的《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1版)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根底課程,具有根底性、普及性和開展性。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根底知識和根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理論才能;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開展false。這對我們這些一直從事義務教育段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減負”的同時要保證教學效果,除了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外,作為課堂的有效補充與鞏固——作業,如何布置作業,布置多少作業,成了教師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然而,自“雙減”以來,為了減輕孩子們過重的作業負擔,很多教師確實減少了作業量,由原來的兩本練習變成一本練習;由原來的多種類型的作業變成單一類型的作業;由原來的必做作業變成自愿完成的作業,這些措施確實起到了“減負”的效果,但卻沒有達到“增效”的目的,導致很多家長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因為“雙減”導致孩子成績的下降。安徽省教育廳為了貫徹文件精神,深入研究作業功能,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舉辦了全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我也積極地參加到比賽中來,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與實踐,提出幾點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感悟與做法:

一、指向目標,讓作業具有有效性、普適性

初中是義務教育段,教育的對象是所有適齡青少年,而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有對基本的概念、定義、定理的理解,有根本技能、運算法則的掌握與熟練運用,如果一味地從“量”上做減法,只能在“質”上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們要依據課程標準、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自身特點,精心、細致地設計每一次作業。要讓每一次作業都精準地指向教學目標,使作業成為課堂的有效補充,適合大多數學生鞏固、內化、熟悉當天或者近一階段的學習內容。

以下是本人在新授了滬科版七年級下8.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這一節后設計的課后作業:

《8.1冪的運算》從地位上來看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它是高中指數運算的基礎,對于初一的學生而言,它比七年級學習的其他運算都要難,一下子學習三個運算法則,學生容易混淆,容易記錯,要熟練法則的同時還要靈活運用,這本身對學生的要求就比較高。在課堂上我是邊講邊練,對于課堂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了歸納整理,在設計課后作業時的原則是指向當天的教學目標,兼顧課堂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對于之前與之相關的內容進行覆蓋與綜合。

本設計前4題練習是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剛剛學習的冪的乘方和積的乘方的運算法則,同時對于學生錯誤率較高的帶負號乘方的題目提高了出現的頻率,讓學生課后多加練習。第5第6題是三個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讓學生在認識熟悉法則的基礎上能夠看到題目就知道選用什么樣的公式,對于錯誤選項也能排除干擾,提高冪的運算的綜合運算能力。第7題是冪的運算法則的逆運算,這對法則的靈活度要求更高了,是本篇設計中稍微有點拔高的題目。

按照這樣的設計,從難度上來講,符合考試大綱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從完成時間上來講,學生課后最多只需30分鐘就能完成。從達到的效果上來講,作業的針對性很強,直指課堂教學內容,易錯的題也統統練了一遍。8.1節全部上完5個課時,每次課學生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加上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的消化與鞏固,錯題歸納整理訂正,根本無需再額外添加其他練習,學生就能夠學得既輕松又扎實。

二、指向思維,讓作業具有探究性、挑戰性

新課程標準(2021版)指出,數學課程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更應適應學生個性開展的需要,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開展false。學生在初中階段對數學學習的要求是不同的,基礎差點的學生目標是達到中考要求,數學思維好的學生想通過三年的積累參加重點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試??紤]到學生不同的個性開展的需要,我在每天的常規作業之后,針對有更高需求的學生設計了“每日一題”,內容偏向于對當前學習知識的深入拓展,滲透各種數學思想和方法,指向思維能力的訓練,具有探究性與挑戰性。該項作業不要求必須做,作為選做題,給有需要的學生完成,處理辦法是在延時服務課上抽5-10分鐘的時間師生互探。

比如在學生學習滬科版七年級下《8.1冪的運算》期間我出了一道這樣的“每日一題”:a,b,c均為不等于1的正數,且a-2=b3=c6,求abc的值。當時在講解這道題時班上學生都炸了,氣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活躍,同學們紛紛介紹自己的方法,起碼講了6,7種。我總結了主要有三種解題方法:統一變量法、配湊法和特殊值法。在常規的冪的運算的基礎上,配合一些基本技能的介紹與滲透,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相比常規課和常規作業,學生更喜歡這樣的課和這樣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更具挑戰性,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生會更有成就感,加之課堂上和同學們共同探討不同的解題方法,互相比較各自方法的優缺點,收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贊賞,學生對這類探究性的作業越發感興趣,本來“每日一題”這樣的作業全班只有十個左右的學生完成,經過這一波操作,同學們都想有露頭的機會,紛紛跟著一起完成,班級學習數學的氛圍也因此項作業的布置變得濃厚了很多。

三、指向能力,讓作業具有多樣性、實踐性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除了要符合新課標、新教材的要求,還提倡布置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提升和實踐操作性的作業。作業的形式要力求多樣,除了可以布置一些書面作業、口頭作業、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外閱讀及操作作業,讓各種作業相得益彰,要讓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在滬科版七年級上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本章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同時學生在小學期間已經學習了簡單的統計學知識,對這部分內容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我打算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整個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于是在新授了5.1節“數據的收集”后,我就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社會調查的作業: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調查、收集學生在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的有關數據。同時要求必須通過實際調查收集真實的數據,為了讓本項調查具有可操作性,我還特意花了一節課的時間為學生選擇的調查對象給予了一定的指導。在新授了5.2節“數據的整理”后,我又布置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之前整理的數據分組整理,列出統計表的作業。在學生學習了5.3節“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課堂上,我讓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數據的特點以及每組研究的方向,互相討論選用合適的統計圖,并親手繪制統計圖。在當天課后我布置了如下作業:有能力的學生在課堂基礎上完成調查報告,內容包括:(1)調查課題及目的;(2)調查方法;(3)搜集到的數據;(4)制作統計圖;(5)結論。這項作業在我這一波的操作下,學生已經在課前和課堂上完成了大部分,只需簡單整理就可以形成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動手、動腦,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不僅收獲了新知,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與素養,這種實踐性的操作作業學生都高呼:再多來幾波吧!

以上是本人自“雙減”以后在作業設計上的一點嘗試。我想,國家提倡“雙減”,目的是想課內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外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規范教育行業,減少教師在教學中的隨意性和低效性。針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教師通過有效的作業設計,在減少作業數量的基礎上,提高作業質量,在多元化作業形式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素養的提升。這樣,“雙減”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初中數學課程標準(202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初中數學課程標準(202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頁C456DD7F-AFFB-4310-B21F-8B806E91A804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新課標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