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的發展與傳承

2021-06-24 11:00郭曉光
關鍵詞:紅山文化民俗體育傳承

郭曉光

摘 要:紅山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了東北地區該時代文化的最高水準。在特殊生態環境、政治、經濟與民族文化的影響下,紅山文化孕育出了具有獨特色彩、形式多樣的子文化——民俗體育文化。它作為一種娛樂、健身強體的形式,給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尚現代體育運動,民俗體育的傳承人和參與者越來越少,民俗體育的發展傳承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弘揚紅山文化,促進紅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的傳承與發展,就必須對紅山文化中的民俗體育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探索出一系列科學化的發展機制與實用性的傳承策略。本文首先對絢麗多彩的紅山文化及其民俗體育進行了分析,然后探索了紅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的發展機制,最后對紅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的傳承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紅山文化;民俗體育;發展;傳承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1)04-0010-05

具有五、六千年歷史的紅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南部與遼寧西部,處在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銜接地帶。紅山文化是由中國細石器文化與仰韶文化相互影響交融形成的一種文化,彰顯了早期人類的文明。在紅山文化背景下,滋生了各種各樣的子文化,民俗體育文化就是其中一種。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是在特定的生態地理環境、特殊的政治歷史時代下發展而來的,它主要的目的是強身健體,提高生活的趣味性。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由幼稚走向成熟,在社會體育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在科技、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現代體育獨占鰲頭,且由于民俗體育具有一定的傳承性、民族性與地域性,其發展空間日益縮小,傳承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弘揚紅山文化下民俗體育的文化精神,構建民族民俗體育文化共同體,更好地發展與傳承紅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體育是當代相關學者與工作人員的一項歷史重任。

一、絢麗多彩的紅山文化及其民俗體育

(一)絢麗多彩的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這一名稱由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尹達先生于1954年提出,是對大興安嶺南緣和燕山北麓之間的西遼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地區文化的統稱。我國考古學家梁思永于1930年提出要將其作為專門課題進行研究。五年后,正式對該地區開展發掘工作。對紅山文化的發掘研究證明,中華文明的源頭是多中心的,除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還有西遼河流域。紅山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將華夏文明向前推進了約一千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源頭”。

在紅山文化時期,由于地理位置復雜多樣,銜接著北方內陸與渤海,這里不僅有原始農業,還有游牧、漁獵業,因而形成了多樣化的經濟結構和生產模式。以紅山文化為中心的地區雜居著多種民族、融合著多種文化,該地區的先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著早期的中華文明。在眾多代表紅山文化的物質載體上,手工業是重要形式之一,且其發展程度在該時期是最具先進性的。這一時期的手工業主要突出體現在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形式上。石器與陶器主要是作為生活用具,有石杯、石杵、石刀、磨盤等磨制石器與細石器,有斜口器、筒形罐、甕、帶蓋罐等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玉器主要用于祭祀,多做成鳥、虎、魚等小型動物的形象或雕刻成龍鳳的形象。在建筑上,以大型公共祭祀建筑為主,有宗廟、積石冢、金字塔式建筑等,清晰地表現出了當時的民族聚落、社會等級意識、宗教信仰與祭祀禮儀制度。

(二)紅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體育

紅山文化時期形成了種類多樣的子文化,也孕育出了極富地域性、民族性與獨特性的民俗體育文化。在紅山文化時期,經濟形態以農耕為主、游牧與漁獵經濟并存,手工業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經濟形態決定了人類的勞動方式,而勞動與體育密不可分。下面對紅山文化民俗體育中的布魯、搏克、賽馬、采珍珠與打口袋進行簡單介紹。

1.布魯。布魯與當時的狩獵密不可分,是作為一種投擲工具使用的。布魯形似鐮刀,主體為木制。布魯有兩種比賽形式:投遠與投準。投遠的勝負由投擲布魯的距離決定,有徒步進行和上馬進行兩種形式;投準的勝負由投擲布魯的準確度決定,即以打中目標最多者為勝。

2.搏克。搏克即蒙古式摔跤。搏克與原始狩獵形式密不可分,先民與牲畜的徒手角力以及頻繁的軍事戰爭促成了最初的搏克形式。搏克對參賽選手的著裝有一定要求,參賽人數不限,但一定為偶數,實行單淘汰制。

3.賽馬。賽馬與原始的游牧經濟形態與頻繁的戰爭密不可分,廣闊的草原更是為賽馬的展開提供了條件。蒙古族常用善長跑、耐受力強的蒙古馬進行比賽,主要是速度與耐力的比拼。

4.采珍珠。采珍珠是滿族一項富有競技性與趣味性的民俗體育活動形式。它源于原始的采珍珠活動,以繡球作為珍珠進行投接,雙方對戰,每隊7名成員,分三個區域:內場區、封鎖區與得分區,以采得珍珠計分,在規定時間內分數高者為勝。

5.打口袋??诖怯刹伎p制而成的內裝有雜糧的正方體體育游戲器具。參賽人員分為兩組,一組站在相距一定距離的兩端投擲口袋,另一組站在中間躲口袋,被擊中的人要罰下場,組員要通過接口袋的形式為其增加上場的機會,直到全部擊中,兩組人員便交換場地。

二、紅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的發展機制

紅山文化區域中的民俗體育折射著紅山文化的文明發展,反映著該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宗教信仰與民族精神等內容,富含濃郁的地域性與民族性。發展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有利于促進現代人對紅山文化的認識,熟悉先民創造發展的歷史,增強民族認同感與民族精神。因此,發展紅山文化的民俗體育尤為重要。在現代社會,紅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體育要建立科學的發展機制,這樣才能跟時代步伐,獲得可持續發展。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引領作用

政府是地區發展的引領者,應充分發揮政府的管理、協調、指導和服務等功能,立足于資金、設施、制度和環境等方面,全面推動民俗體育的發展。在資金方面,應加大民俗體育項目的投入力度,提高民俗體育的財政扶持力度,對相關的民俗體育組織或機構實行財政補貼政策,鼓勵和放寬各種社會資金注入民俗體育文化產業當中,擴寬民俗體育發展的融資渠道。在設施方面,要提升基本的公共服務水平,優化設施布局,提高交通的便利性與地區旅游接待的能力,搭建適合開展民俗體育活動的場地,更好地推動全民民俗體育健身活動。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民俗體育方面符合地域性與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規,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使民俗體育充分融入全民健身計劃之中,獎勵和表彰對民俗體育文化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到民俗體育的發展建設之中。在環境方面,要增強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工作,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科學規劃民族特色村鎮的建設,發展生態經濟,為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播構建良好的環境基礎。

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要與地區的發展相融合,政府在構建資金、設施、政策法規等硬性扶持系統的同時,還要與區域內各個行業進行溝通協調、優化配置,樹立“共生共贏”的合作意識,創造良好的共生條件,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立一種連續性的互惠共生模式,促進與社會各項事業的融合發展。地方政府應創建具有典型性的民俗體育基地,以此引領其他民俗體育組織的發展,與社會體育協會、體育組織或企業進行合作,建立長效的共享、共同發展的機制,以社會體育產業經濟推動民俗體育的發展。

(二)實現自身的創新發展

隨著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多,通過休閑體育來實現強身健體、塑形養生的需求逐漸增強,但在審美情趣上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紅山文化下的休閑體育必須進行創新,在以傳統民俗體育藝術形式為核心的基礎上充分融入新時代氣息,貫穿現代化的技術手法,整合現代化的審美元素,使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

對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進行創新,要以傳統的民俗體育文化為核心,把握民俗體育的文化內涵、民族韻味與個性特征,在不脫離民俗體育核心文化的條件下融入現代審美觀念,創新性地借鑒、整合現代體育的運動形式、訓練手法等,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增加民俗體育項目的趣味性。在對民俗體育的創新上,可針對具體的運動項目對體育用具、運動形式、比賽規則等進行創新。在體育用具上,可在裝飾上融入現代化的審美元素,也可在制作上融入現代科技增加體育用具的趣味性與科技性。在運動形式上,可增加運動項目、提高運動難度等。在比賽規則上,可減少規則的嚴格性,增加運動的趣味性。

(三)構建與旅游業結合的產業化機制

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應以深厚的紅山文化與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依托,結合地區的民俗文化特色,積極導入市場,構建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產業化機制,創建民俗體育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全面有效的生產、運營、銷售、盈利模式。

在這一機制下,首先,要完善紅山文化地區旅游業的基礎硬件,完善景區景點基礎設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性,健全景區周邊的大型購物廣場、住宿、餐飲等,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優化串聯周邊相關景點,創建以中心輻射周邊的旅游路線,吸引旅游者,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其次,要充分利用紅山文化地區的地理條件與民俗文化開展體育文化旅游節,如開展那達慕、賽馬、賽駱駝、搏克、射箭等特色體育旅游活動項目,并給予旅游者參賽的機會,提高旅游者的參與性。再次,在發展民俗體育旅游的同時要與地區內的民族工藝品產業、民族文藝商演與工藝展覽等靈活搭配,在旅游項目中積極融入民俗體育元素,拓展民俗體育的表演市場,不斷延伸產業鏈,開展諸如民俗體育用品、民族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等相關產業,強化體育賽事旅游整體形象的包裝、宣傳,打造民俗體育產業品牌。最后,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加強民俗體育活動管理的法律化、規范化,尤其是具有危險性的民俗體育項目必須要制定一定的行業規范,不僅要提高體育用具的安全系數,還要有專業人員的陪護與指導,同時還要必須配備相應的救護醫療隊伍以及應急措施。

三、紅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的傳承策略

以人類活動為載體的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它主要依靠一代代的傳承才得以發展延續。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主要依靠口傳身授的形式發展延續,隨著現代社會文化朝著多元化與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紅山文化下民俗體育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為了使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在現代化社會中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科學性的傳承策略。

(一)整理、收錄與推介民俗體育項目

目前對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研究尚不均衡也不透徹,有的區域或少數民族的民俗體育研究相對空白。為了保護這些瀕臨失傳的民俗體育項目,就要深入到紅山文化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研究,不僅要用傳統的書面形式記錄收集原始材料,還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使這些活態的文化形式生動地記錄下來。由于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項目眾多,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歷史性與地域性,因此對收集到的民俗體育資料要進行分類式研究,可針對某一典型民俗體育項目的開展專題研究,對類似的民俗體育項目開展系列化研究,還可結合民俗學、社會學、藝術學等開展綜合研究。

對于收錄的民俗體育項目要實行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的管理,積極申報國家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納入法制化的管理體制中。已經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有搏克、珍珠球、秧歌、跳板等,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開魯太平鼓舞、冰上阿日嘎、蒙古鹿棋、查瑪、啪日吉游戲等。但這些在紅山文化民俗體育中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沒有被發掘出來。因此,要加強紅山文化民俗體育項目的申報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依靠人民群眾的保護與傳承才能代代相傳,為了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應大力對紅色文化民俗體育進行宣傳推廣,采用報紙、雜志、書籍、電視、博物館展覽等形式進行宣傳,擴大紅山文化民俗體育的知名度,提高群眾對紅山文化民俗體育的認識。還可將具有競技性、技能性強的民俗體育項目納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如珍珠球、花樣跳繩、馬術、跳板等,使其打破地域的限制,“走出去”以充分弘揚紅山民俗體育文化,促進紅山文化地區民俗體育事業的發展。

(二)構建校園民俗體育教育傳承基地

校園是實現民俗體育傳承的重要陣地,因此要將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納入校園教學體系之中,使其在持續性、常態化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的弘揚與傳承。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項目眾多,技術難度各異,在民俗體育的篩選上,首先要選擇安全系數高的民俗體育項目,其次要選擇趣味性高、實用性強、健身性高的民俗體育項目;在民俗體育項目的安排上,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教學環境、師資情況等合理安排民俗體育活動,形成符合由小學到大學各個年齡階段認知規律的課程體系。

在開展民俗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開展民俗體育實踐課程,還要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實行多學科協同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在理論層面上可由介紹該民俗體育的特征、規則、發展歷史等逐漸深入到其文化內涵、民族風格上,在實踐層面可由簡單易學的項目發展到技術難度高、競技性強的項目。除了納入校園的體育教材之中,還可利用課間操、校園運動節、校園競賽表演等形式對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進行推廣,鼓勵學生參與到民俗體育的傳承體系之中。

在教材方面,學校要在充分研究紅山文化民俗體育的基礎上編寫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民俗體育教材,對民俗體育項目進行合理的創編,制定科學的民俗體育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民俗體育教學時間,充分實現民俗體育的健身性與娛樂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團隊協作能力。在師資建設方面,學校要對相關教師開展關于紅山文化下民俗體育方面的培訓工作,聘請相關的專業人才舉辦講座,對學生進行民俗體育項目的訓練與指導,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民俗體育的技能技巧,深切地感受到民俗體育文化的藝術魅力。

(三)運用現代科技對民俗體育進行保存與推廣

隨著社會現代化技術應用的普及化,民俗體育應突破傳統的傳承方式,積極利用現代化技術對民俗體育進行宣傳推廣,提高民俗體育的“能見度”,實現對民俗體育的“活態”保存。在現代社會,電視媒體、手機媒體是民俗體育文化傳承最為重要的踐行者,要充分利用這些主流媒體開展紅山文化下民俗體育的傳承工作,引導群眾的民俗體育文化意識,構建民族文化認同感。具體來說,可利用電影、論壇、微博、微信、抖音短視頻、互聯網直播等形式宣傳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結合現代音視頻技術、VR技術、3D技術,制作關于紅山文化下民俗體育題材的微電影、微視頻,制作益智娛樂類的電子游戲等,使群眾更全面、更詳細地了解民俗體育。此外,還可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對民俗體育進行處理,全面介入民俗體育的采集、整理、傳播、服務等領域,建立民俗體育數據資源庫,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提高群眾獲取信息的便利性,從而廣泛地推廣紅山文化下的民俗體育。

注 釋:

陳望衡.專題:紅山文化[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20(01):4.

黃鑫.內蒙古東部古代民族體育初探:紅山文化中體育因素調查研究報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2):193-195.

矯佳博,胡立虹.民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以內蒙古地區那達慕大會為例[J].體育時空,2018(17):111-112.

徐慧穎,李曉霞.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體育賽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幾點思考[J].體育世界,2013(12):12-14.

楊海鵬,張亞榮,斯力格.紅山文化民俗體育透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10):130-132.

季磊.蒙古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高校體育教學相融合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120-121.

李雪,宋智梁,李同彥.蒙古族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06):28-29.

(責任編輯 徐陽)

猜你喜歡
紅山文化民俗體育傳承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