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分析

2021-07-16 05:48張保明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幸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張保明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即是幸福教育,同時幸福教育也是大學生與提升幸福的保障。本文主要對思想政治視域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大學生幸福教育的含義,并提出了思想政治用于視域下大學生幸福教育的方法,希望能起到一些參考與幫助的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幸福教育]

在大學校園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和國家賦予高校教師的重任,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因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幸福生活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所以學生自己的幸福生活觀現狀并不是十分的理想,這時就要求高校必須以高速發展的時代相結合,創新思路,打造幸福共同體,大幅度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指數,讓大學生真正的感到幸福,并進一步的創造了幸福?;诖?,本文下面將對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的重要性

1.1將幸福作為基礎、引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當中所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思想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確突出將以人作為根本,將服務于人作為主旨,對人的思想進行進一步的培養與引導。而幸福教育的主要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表現為引導個體朝著積極、陽光的方向所發展和前進,幫助人形成良好的品德與修養,并讓其感覺到幸福,促進人全方面的發展。

幸福與幸福感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并不是某些人可以強加在身上的,是要通過真正的實踐與體會去創造來的。將幸福作為的基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可以改善大學校園的教學環境與氛圍,同時也會激發出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過程當中真正的感受和幸福感。

此外,通過老師正確的啟發與引導,讓大學生對自我進行分析、研究、認知,進一步的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1.2幸福教育與傳統美德相符合、提升學生的社會道德水準

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為幸福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儒家學者認為:幸福永遠潛藏在人的內心當中,是道德不斷健全的結果。幸福教育就是讓大學生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實踐當中進一步的獲得幸福與幸福感,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出更有意義的事情,提升社會的幸福感。

1.3幸福教育關注于道德修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最主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追求幸福,但是根據有關調查發現,現階段都有很多的大學生對于幸福的理解出現了很大的偏差,例如:只懂得一味的索取,不知道付出,并不愿意與別人分享合作成果等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開展的過程當中,要將自我擴展的德育進行完美的解釋,轉變大學生錯誤的定性思想,將他們都培養成為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的方法與策略分析

2.1提高老師的幸福指數、運用老師的力量提升學生的幸福指數

高校當中所展開的幸福教育,最終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感知幸福的能力,同時還要加深在獲得幸福當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這種能力他們會漸漸的從老師的身上所獲取來。在高校當中想要進一步的增強大學生的幸福感,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來獲得,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師具備更高的幸福能力,才能去感染學生。老師的幸福能力越高,那么他能給予學生的幸福能力也就越強。因此,將老師的幸福能力與學生的幸福能力結合在一起,勢必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2教學過程當中融入家長的力量

孩子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精心照顧與幫助,同時家庭也是一個人幸福成長的搖籃。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談舉止都會對孩子的身心產生深深的影響?,F階段我國家庭當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結構的類型、家庭的朋友圈、家庭的文化、家中發生的各樣事情都是孩子學習的內容,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身心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高校中的教師要與家長經常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在相互平等、相互尊敬的情況之下,共同分享學生在家庭與學校當中具體的生活與學習情況。

其次,就是還要多鼓勵家長主動參與到校園當中所舉辦的教育活動當中去,讓家長以直接參與的方式,不但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學習生活,同時還能大幅度的拉近家長與學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學校、家長、學生共同攜手走向幸福之路。

2.3通過啟發與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幸福

幸福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培養人幸福的能力,在具體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幸福能力的培養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不斷的總結和學習,并且還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綜合討論,例如:在進行教學2018版思想政治理論內容時,要將課本當中較為抽象的知識與生活實際、典型的案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讓自己與學生的心靈產生碰撞和共鳴,提升自己教學的質量。當老師的教學質量一旦提升,學生自然會學會和感受到幸福,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也會為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努力奮進。

3結束語

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培養大學生的幸福作能力是各高校所面臨的最富有挑戰的課題,同時也是艱巨而光榮的,是新時代賦予各高校偉大的使命。因此,各個高校一定要加深理解與重視,將家庭、社會各方力量的作用全部融合進來,共同打造幸福共同體讓新時代的大學生健康、幸福的成長起來,為實現我國的偉大復興夢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曦,劉波嬌.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幸福教育[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6,35(02):103-106+115.

[2]陳學寧.積極心理學視閾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路徑研究[J].校園心理,2019,17(06):469-470.

南昌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猜你喜歡
幸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職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幸福教育課程:兒童個性發展特需
如何創造幸福的教育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