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強軍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

2021-07-16 08:16胡小清蔡圳陽張桐楊露賀少華聶玉崧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胡小清 蔡圳陽 張桐 楊露 賀少華 聶玉崧

[摘? 要:習近平強軍思想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軍隊建設提出的偉大構想與實踐,其核心要義“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研究習近平強軍思想對于指導高校思政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強軍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挑戰,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軍隊的建設。2013年習主席提出“要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強軍目標,2014年強調“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并鄭重寫入黨章,為新時代我軍黨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形成,歷經從重大論斷到思想體系的升華,既是理論發展自然的歷史進程,更是理論創新自覺自為的過程。

一、習近平強軍思想產生的背景

首先,世界正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國際秩序進入了解構與重建期,大國關系、國際秩序、地區安全無不經歷著深刻調整,國際社會處于何去何從重大關口。特別是2020年以來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關系尤其是大國關系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自身利益,罔顧世界發展潮流與國內民眾反對,悍然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企圖在各方面遏制中國的發展。特別在軍事上,頻頻制造事端,企圖拖住中國發展的腳步。雖然世界大戰可避免,但小戰不斷、沖突不止、危機頻發的局面以及我國面臨的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必須要有強力的軍事保障才能確保安全的發展環境。

其次,我國正處于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國已于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GDP逼近美國的70%,在軍事實力上也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中國正在由大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發展。但是,我們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國家安全風險增大,如強敵遏制關、祖國統一關、周邊穩定關、利益拓展關等,如何跨過這些門檻,必須擁有強大的軍隊,而這個軍隊必須是能打勝仗的軍隊,否則就會像我國近代史上一樣,再一次被西方列強阻斷了。

第三,我軍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變革。發端于上世紀70年代的世界新軍事革命正加速推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軍事高技術日新月異,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智能化戰爭已初現端倪,且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積極搶占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這場世界范圍內的新軍事革命,覆蓋了戰爭和軍隊建設全部領域,直接影響國家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關乎國家的戰略主動權和國家安全。

二、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大意義

(一)體現了我黨為建設一支強大人民軍隊的不懈追求

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提出軍隊建設的目標和要求。毛澤東提出新中國要建設一支強大的國防軍。鄧小平提出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江澤民提出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推動了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胡錦濤提出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原則加強軍隊全面建設,要不斷提高新世紀我軍歷史使命的能力。習近平提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對我軍建設目標任務的新概括新定位。

(二)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貫建軍方略

自建黨之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就把創建人民軍隊作為武裝革命的首要問題。他提出黨指揮槍、“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懂得軍隊的重要性不易,建設一支真正的人民軍隊更難。從三灣改編開始,就確定了黨指揮槍的原則,規定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把黨支部建在連上,在連隊設立連長指導員,營部設立營長教導員,團以上單位設立政治委員,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唯一宗旨。我軍無論在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在和平時期,始終遵循這一宗旨,從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三)體現了我黨對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特點的深刻把握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這大變局下,各種國際力量加快分化組合,大國關系進入全方位角力新階段,圍繞權力和利益再分配的斗爭十分激烈。我國加快向海外擴展和延伸,國際市場、海外能源資源等問題凸顯,海外安全風險不斷上升,對我國安全戰略全局的影響更加突出。強軍目標直面當前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體現了我黨對新形勢新特點的深刻把握和對軍隊建設發展現狀的清醒認識。

(四)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強國夢蘊含強軍夢,強軍夢支撐強國夢,富國和強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更加需要強大的軍隊和鞏固的國防作支撐。習近平指出,現在雖然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和選擇增多了,但千萬不能忘記,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的手段。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三、習近平強軍思想對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

習近平強軍思想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不但是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南,而且對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有很好的理論與實踐意義。近年,多數高校在軍事理論課程體系中增設“習近平強軍思想”專題,但這還不夠。軍事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環,在當前專業教師及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應更多地借助信息化手段來推進。

(一)有利于為黨育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中,“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我軍誕生以來,正是在黨的絕對領導下,才有了光明的政治前途,才從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發展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人民軍隊。正是有了黨的領導,我軍才有了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可以讓高校更加清楚為誰培養人以及培養什么樣的人。面對新形勢,習近平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復興路上,我們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愿看到我國走向復興,處處針對我們,甚至派間諜滲透到相關部門。而極個別科研人員為了一己私利,非法出賣國家機密文件,或為他人竊取資料提供方便,這些嚴重損壞了我國安全和利益。青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各高校應加強習近平強軍思想學習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覺悟,讓他們在金錢誘惑等糖衣炮彈面前能夠堅守底線,保持堅定立場,不做出危害祖國和人民安全利益的事情。

(二)有利于為國育才,促進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中,“能打勝仗”是核心。習主席強調,軍隊首先是一個戰斗隊,“一旦發生戰事,軍隊必須能決戰決勝。如果軍隊在戰場上打不贏,那是要產生嚴重政治后果的!”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只有練好本領、能戰方能止戰。研究習近平強軍思想,可以讓高校更加深刻反思,促進思政教育改革,從而不斷完善思政教育體系,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所謂人才,僅有“德”不夠,還必須有“才”、必須“德才兼備”,只有足夠的水平和獨擋一面的能力,能夠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上得去、完得成任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標與指向。所以,高校在思政教育中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明白,只有練就真實本領才能打勝仗。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科技換代加快,經常是某項新的科研成果出來,未等到其投入生產,一項更為先進的技術便被開發出來。在當今大國博弈中,誰掌握了核心科技,誰就掌握了競爭力,國家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主戰場,承擔著提升科技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責任。在世界各國博弈的舞臺上,高校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三)有利于為民服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中,“作風優良”是保證,是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作風建設直接關系軍隊形象和戰斗力。習近平強調,軍隊必須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始終做到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可以讓高校在思政教育時,著重加強對學生的群眾路線教育、實事求是教育,讓學生明白我們黨是人民的政黨,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利益為中心、服務人民。服務無大小,學生們在學好知識的同時,要積極主動擔當,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人民子弟兵甘于奉獻、不畏艱險、勇于拼搏的精神。要用生動事例教育學生,人民的幸福才是最大的追求,從而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科研中,能牢牢把握住這一準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做危害人民利益的事。

四、習近平強軍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創新實踐

習近平強軍思想本身就是一門思政課。習主席說,要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和思政理論課教師主力軍作用,理直氣壯地建設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因此,要積極創新,科學地將習近平強軍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體系中。

(一)聽黨指揮——全面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

高校思政教育,首要的是必須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高校的任務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接班人。只有確保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培養出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的合格接班人,才能承擔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擔。要提高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自覺、政治擔當和政治能力,切實提升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科學決策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升高校黨組織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與戰斗性,發展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以政治性為核心要義引領好高校組織協同育人工作。

(二)能打勝仗——以改革創新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我軍建立以來,正是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才得以發展壯大。在戰爭時期,面對裝備上的極大劣勢,我軍充分發揮改革創新精神,用游擊戰、麻雀戰與敵人對抗,創新性提出“三三制”戰法,最終贏得勝利。改革開放以來,我軍加強了現代化軍隊建設,大力投入研發,取得了喜人成果。特別是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提出以來,我軍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各種新型武器裝備輩出,讓世界矚目,而這些都是科技創新的成果。高校思政教育更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白儎t通”,各高校不斷查漏補缺,從而完善其思政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2016 年版).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6:55.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8.

[3]胡小清.非軍事院校之軍事理論課改革探微[J].科教導刊,2018(10):108-109.

[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年,第二十三、二十四講,第261頁等.

作者簡介

胡小清(1965-),女,湖南長沙人,中南大學材料學院副研究員,從事高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政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蔡圳陽,中南大學材料學院講師;張桐,中南大學材料學院輔導員;

楊露,中南大學材料學院輔導員;

賀少華,中南大學武裝部講師;

聶玉崧,中南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生。

論文來源:中南大學黨建重點項目“新時代高?;鶎狱h組織育人功能提升路徑研究”(DJY202002);2020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隊伍建設項目。

中南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83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