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邑城山水,蘊達內里

2021-07-16 11:42朱燕馬雪婷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新模式互聯網

朱燕 馬雪婷

[摘? 要:本文將以“互聯網+”為背景,即墨古鎮為例,從我國即墨古鎮發展現狀出發,對古鎮發展建設進行研究和討論,提出打造“公眾傳播主體”“多方位傳播內容”“新媒體傳播媒介”的新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即墨古鎮;新模式]

一、“互聯網+”時代下即墨古鎮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古鎮開發的熱度持續升溫,對古鎮復興研究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 但存在著古鎮環境受到破壞、旅游資源受利用不當、各主體分別行事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開拓新的理論視角,探尋古鎮復興的內涵與路徑。

(一)救火式的奔走跑不贏古鎮消散的腳步

1.古鎮的大量消失:古鎮的自然老化和人為的拆除開發導致近年來我國的古鎮破壞嚴重。短短五六年時間,中國古鎮就消失近半,令人震驚。這種現象比喻成“文化悲劇”。這些蘊含著豐富農耕文化元素的古鎮,有著數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長時間歷史的古鎮,見證著中國農業文化、古代建筑和民俗、民風的演變與發展,但在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建設中頃刻崩潰于推土機下,實在令人痛惜。

2.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破壞:傳統的古鎮保護往往以村落物質環境保護為主,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實質保護途徑。即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以后,村落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抽離出村落環境,移至博覽園、博物館、陳列館或藝人工作室實施“去鄉土化”保護

3.古鎮造血能力不足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古鎮旅游熱近年來持有較大熱情。但是古鎮開發存在著開發意識和力度不夠、缺乏新意、配套設施不夠完善、資源缺乏整合等問題。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有一些古鎮僅依靠政府資金過活,沒有“造血”功能,自身不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和維護,陷入了生命周期不長的困境中。

4.古鎮各產業孤立發展:長久以來,古鎮得不到深入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產業孤立存在,未形成聯動效應。

(二)互聯網+世代的到來

從21世紀開始,我國文化產業正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機遇期,新一輪文化投資的高潮即將到來,國內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呼聲日高,措施迭出,成果可喜。

同樣,對于古鎮也不例外。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利用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特性,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關于古鎮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實現營銷的智慧化、服務的智慧化和管理的智慧化,利用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各種媒體將古鎮的核心概念推廣,促進古鎮轉型升級。將文化創意產業與互聯網相結合,使其成為互聯網+戰略下的物聯網。

二、“互聯網+"時代下即墨古鎮形象傳播的新模式

基于互聯網高效率、高精度、時效性和互動性強等特點,現階段我們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獲取古鎮最新資訊,掌握客戶信息,了解國家政策;多向聯動,聚焦古鎮保護的痛點和難點,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共享古鎮信息。運用互聯網跨界合作,汲取眾家優勢實現古鎮文化和產業的綜合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一)打造“公眾傳播主體”新模式

在過去即墨古鎮的傳播主體主要包括:當地政府、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等。然而這三方面對文化古鎮形象傳播的影響并不完全相同。隨著“互聯網+'的影響,政府和社會的影響有所削弱,當地公眾不斷發聲,增強了自身在形象傳播中的效力。

過去即墨政府是文化古鎮形象傳播最主要的管理者,在所有即墨文化古鎮形象傳播主體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政府既是文化古鎮形象傳播的“掌舵人”,又是信息傳播的“把關者”。在“互聯網+”時代,公眾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一些旅游App的走熱.讓即墨古鎮通過旅游在移動網絡終端和互聯網平臺上被更多的人認識。

(二)打造“多方位傳播內容”新模式

即墨古鎮形象傳播,既包括對文化古鎮形象的傳播,也包含對文化古鎮形象識別要素,比如建筑、自然、環境、美食、人文等的傳播?!盎ヂ摼W+”時代,為即墨古鎮信息傳播提供了內容的延伸,文化古鎮在新平臺的基礎上,可以擺脫同質化的束縛,致力于自我形象獨特性的打造和優勢資源塑形性的挖掘。讓傳播內容不斷得以更新和豐富的同時,還能實時接收社會公眾意見,不斷完善即墨古鎮管理體系和宣傳體系。

(三)打造“新媒體傳播媒介”新模式

即墨古鎮形象傳播媒介是傳播古鎮形象的工具。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可以讓傳播內容不斷得以更新和豐富。是承載古鎮形象的方式,是即墨古鎮形象得以形成的橋梁和工具?!盎ヂ摼W+"構建的一種新的媒介系統是一種寓大于小的生態戰略。由于具有大眾傳播媒介的時效快、無縫連接、打破時空限制等特性,網絡媒體、手機移動終端、數字電視為代表的新媒體也逐漸被應用于即墨古鎮形象傳播活動中。通過打造即墨古鎮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網頁等方式以多角度、多層面、多方式宣傳即墨古鎮。

(四)打造“上主下輔”傳播環境新模式

“互聯網+"環境下,即墨古鎮將線下傳播環境下的許多傳播過程轉移到了線上進行,由具體的傳播載體環境變成了虛擬的平臺展示。通過互聯網的高清圖片、FLASH、音頻以及視頻就足以讓即墨古鎮形象完整得到展現,形成了“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新傳播環境模式。

三、結論

邑蘊古鎮創意傳播公益組織充分利用了最新最受關注也是最方便最透明的互聯網技術,打造了即墨一流古鎮信息傳播的共享平臺,為青島市即墨區政府提供了創智服務。下一步,我們計劃繼續利用利用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特性,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關于其他各個古鎮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實現營銷的智慧化、服務的智慧化和管理的智慧化,將文化創意產業與互聯網相結合,使其成為互聯網+戰略下的物聯網。

參考文獻

[1]唐鴻,劉雨嬪,麻學鋒.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效應評價:以張家界為例·經濟地理,2017, 37(2): 216-223.

[2]汪芳,孫瑞敏.傳統村落的集體記憶研究:對紀錄片《記住鄉愁》進行內容分析為例.地理研究,2015, 34(12): 2368-2380.

[3]楊燕,互聯網+背景下的四川古鎮旅游品牌塑造的現狀研究2019(31):53-55.

基金項目:青島科技大學2020年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邑蘊古鎮文化創意傳播公益組織(S202010426088X)。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 青島? 266061

猜你喜歡
新模式互聯網
中職“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訂單班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禮儀文化引領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