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

2021-07-21 18:43李明梁列峰李梅
中國藝術 2021年2期
關鍵詞:孟菲斯藝術設計意大利

李明 梁列峰 李梅

摘要:意大利“孟菲斯”設計集團的設計理念完全符合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后現代主義的某些思想內核,其形式怪誕不經、象征意味濃厚,摒棄了現代主義設計美學的宗旨與價值觀,旨在成為社會反響與文化意義的表達。本文主要從20世紀下半葉的后現代設計藝術中探尋“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的具體表現形態和思想內涵。通過分析20世紀80年代“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的興起以及對“孟菲斯”的形式特征、設計語言和設計動機的探究,以“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的視角對“孟菲斯”的設計創作進行深入剖析。重新解讀“孟菲斯”設計的藝術價值與社會探討方式,揭示了“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的發展方向,再現出“孟菲斯”的復雜性與矛盾性。

關鍵詞:“孟菲斯” “怪誕與反現代” 埃托雷·索特薩斯 意大利 藝術設計

意大利“孟菲斯”設計集團的設計理念完全符合羅伯特·文丘里后現代主義的某些思想內核,形式怪誕不經,象征意味濃厚,摒棄了現代主義設計美學的宗旨與價值觀,旨在成為社會反響與文化意義的表達。那么“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物質外殼與思想內核又是如何具體表現的?它對20世紀末的藝術設計與社會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以及對現當代的設計有何啟示?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其可以更好地拓展設計理論思想,更好地為設計生態服務。意大利設計同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設計之間有著深層次的聯系,“孟菲斯”核心人物埃托雷·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引領風潮,“孟菲斯”無形的設計觀打破了“現代主義”的固有觀念,即限制性的設計思維?!懊戏扑埂钡摹肮终Q與反現代”設計觀其實是把設計作為一門全新的語言,試圖重新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生活服務,并嘗試解決社會問題。重新解讀“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來認識設計其實是一種敘事與探討社會的方式,從中可以發現其對設計藝術的當代意義。

一、“怪誕與反現代”思潮的來襲

當現代主義設計的理想情懷因為流于形式而日漸式微時,一些設計師開始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毫無人情關懷和裝飾趣味提出了質疑和批評。1966年,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羅伯特·文丘里在其“后現代主義宣言”著作《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中提出:“我喜歡雜亂無章的生動,反對顯而易見的統一模式?!睘榇?,意大利設計界也開始響應反現代主義運動,抵制單調乏味的生活方式,以及設計“冷漠”與功能單一的產品,并重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先后歷經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反主流設計與激進設計,20世紀80年代的反設計(后現代)運動。在不同于現代主義的新設計語境下,意大利引領新時代的設計趨勢和潮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孟菲斯”設計小組掀起了一場反現代主義設計的高潮。[1]

“怪誕與反現代”源于現代主義內部的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絕對理性的反叛。20世紀60年代,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在題為《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游戲》的演講中,反對秩序與僵化、偏執崇拜與權威,主張自由與活力。該思想由于符合當時歐美社會的思想,以及受到20世紀60年代大眾藝術的影響,便很快得到廣泛傳播。這場文化思想革命很快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西方社會掀起了一股浪潮,影響了眾多人文社科和意識形態領域。美國當代建筑評論家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后現代建筑語言》一書中,不僅從專業的角度還從大眾的角度去評價和理解這種“奇特性”“通俗性”“多元性”和“折中性”。這種思想觀念勢必會與藝術設計產生強烈碰撞,藝術設計不可避免地受到“怪誕與反現代”思潮的影響,在當時的設計作品中常常出現“夸張變形、超前時尚、新穎奇特”的反現代風格。

20世紀60年代的波普設計,20世紀70年代的激進設計,20世紀80年代的“孟菲斯”,意大利在反現代的設計道路上始終主張個性、風格、理念、美觀、文化,并刻意弱化功能與理性。而作為意大利反現代設計高潮的“孟菲斯”,也從未公開明確地表達過它的設計思想內核與形式風格,但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后現代中有關“怪誕與反現代”的設計觀?!肮终Q”不是無厘頭,也不是信手拈來,更不是粗俗隨意,而是以此折射出某種內涵或其他象征意義,且具有藝術的社會性、表達性、多元性、審美性等多重價值理念與美學宗旨。開放的設計思想使“孟菲斯”反對以往的理性說,主張鮮明的感性設計觀。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怪誕與反現代”設計運動最為活躍的時期,這是由于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新銳設計師對現代主義的抵制,形成了嶄新、獨特的審美意識和設計觀。特別是意大利的前衛設計師們堅決反對將設計視為產品市場營銷的工具或手段,主張應該利用設計強化產品的創造轉化能力與文化價值。意大利歷經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經濟的高速發展,并在20世紀70年代完善大眾傳媒、青年文化和女性主義,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社會文化由此發生了改變,而設計觀念也追隨時代的腳步逐漸從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邁進,使大眾消費與流行文化盛行。[2]由此說明,青年人的個性追求激發了設計界對傳統設計的反思,“孟菲斯”的產生是社會與時代發展的結果,而非“逞一時之快”。

二、“怪誕與反現代”物質外殼的表現

20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由于發達的工業生產力與雄厚的資本實力,所以快速步入了豐裕社會階段。人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饒有趣味的變化,受新事物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社會節奏開始加快,由于個人自由表達的需要,每個人都想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致使時尚、前衛、潮流變得非常重要。意大利設計師也向全世界展示他們的設計風格,將“怪誕與反現代”的設計理念應用于藝術設計作品中。以埃托雷·索特薩斯為核心的“孟菲斯”設計集團,在此基礎上又融合了米蘭波普藝術、20世紀初的裝飾藝術、英國工藝美術、東方藝術以及第三世界的傳統藝術和古代文明中的經典形象[3],設計出了新穎而又漂亮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快樂、舒適,但從深層意義來看這是對固有觀念的挑戰,是一份視覺詩歌式的“政治宣言”。

1981年9月,“孟菲斯”的設計作品入展米蘭家具博覽會,展品多數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制作方式(“孟菲斯”后期設計也有批量化生產),體現出與現代主義設計迥異的設計方式和創作思維,在物質外殼上表現出絢麗多彩的裝飾和怪異的造型。這些作品讓參觀者既覺得稀奇古怪又感覺輕松愉悅,因此受到大家的喜愛。[4]在這里,“怪誕與反現代”無處不在,“理性與功能主義”已成過往,新穎、奇特、個性、裝飾、象征以及隱喻成為“孟菲斯”設計舞臺上的主角,從形式上確立了“怪誕與反現代”的設計觀。

埃托雷·索特薩斯于1981年設計的卡爾頓(Carlton)書架系列產品,可謂“怪誕與反現代”的典型代表,它與傳統的功能性設計背道而馳,色彩絢麗的圖騰式書架并不僅是單純地擺放書籍,更是為了在空置時也能擁有美感?!肮终Q與反現代”設計觀的融入使人們不再將它視為簡單的使用產品,而是具備“多種功能”的設計藝術品,包括其所傳達的象征意義以及審美價值,打破了實用藝術的局限,兼具純藝術的特征,從而使產品增添了許多“新功能”以滿足人們或設計師的精神追求。又譬如“孟菲斯”的燈具設計不僅滿足了照明這一基本功能,而且還滿足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燈光中散發出神秘的氛圍,因此,同純粹的照明設備相比,“孟菲斯”設計的燈具更像是夢幻般的藝術品。從“孟菲斯”的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出以下特征:第一,“孟菲斯”的作品富有創造力和娛樂性,并且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受不同時代、民族和地區文化的影響)。第二,“孟菲斯”的設計不僅體現出一種新的審美觀,而且是一種藝術化的表達,因此其設計的產品常常被博物館收藏,成為藝術品。第三,拒絕“高雅品味”的審美追求和功能主義的設計原則,自由地運用造型元素和材料進行實驗性的設計創作。第四,“孟菲斯”的激進設計顛覆了現代設計的原則和審美標準,并吸收了波普藝術等流行藝術與文化元素,其設計既不是專門針對大眾消費者,也不是只面向社會精英,既不拋棄傳統,也不忽視當代,既運用新材料和現代工藝,也注重傳統材料及其工藝。[5]

“孟菲斯”團隊所設計的產品,顏色鮮艷亮麗、用色大膽,色彩明快、鮮艷奪目,突出表現色彩個性富有的文化意義?!懊戏扑埂睂ι试O計的態度是極其感性的,因此在色彩上呈現出非理性與“反現代”的特征。這樣的色彩設計在“孟菲斯”看來是產品設計物質外殼的保證,也是一種人與產品、設計、設計師、社會乃至自然之間相互交流感情與認知的媒介,是設計師表現自我的重要部分。這種色彩個性與“怪誕”賦予了產品組合特征與人文含義,其色彩表現形式引發大眾對于設計的嶄新思考,也對當代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

“孟菲斯”的設計師們在產品材料的選擇上沒有任何限制,既有廉價的塑料復合制品,也有昂貴的木質材料,天然的、人造的、傳統的、現代的、俗氣的、貴重的,各式各樣的材料相互搭配,無所不用,以至于形成多樣化的質地,從而在產品材料上體現出“怪誕與反現代”的設計觀。三聚氰胺塑料膠合板作為最受“孟菲斯”喜愛的材料之一,因其紋樣種類繁多、色彩豐富鮮艷,被大量應用在餐廳、酒吧等娛樂社交場所,也常用于餐室家具、家居臥室和客廳設計。[6]“孟菲斯”通過這類所謂的“俗氣”材料塑造出一種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風格,以此向人們展示樂觀向上、活潑灑脫的生活態度。

三、“怪誕與反現代”思想內核的表現

“孟菲斯”的設計作品天真自然,總體呈現出獨特的個性情趣,由此衍生出產品設計諸多方面的創造性。那么這一切“怪誕與反現代”現象背后的思想內核是什么?具體又該如何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講,“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是一份正視社會問題的“政治宣言”,是對社會現實、社會階級化及其所掌控的權利結構的批判。正如埃托雷·索特薩斯在《人—超越—形式》中所敘述的那樣:“如果有更多幸福和善良的人們,如果達官貴人們是朋友,而非主義……如果他們能夠同心協力……那么,我將感到由衷的欣慰?!彪m然這種幻想不切實際,過于理想化,但追求“美好世界”的愿望卻在“孟菲斯”的家具設計中得以實現?!懊戏扑埂钡脑O計師們消除了等級制度下產品設計的差異化,這得益于“孟菲斯”的設計理念與方法。譬如將低級材料與高級材料混合使用,這是因為“孟菲斯”團隊懂得如何將低級和高級材料結合,形成新的文化內涵,了解大眾為何把艷俗的色彩和塑料制品看作粗俗簡陋的象征,為何把名木裝飾或大理石視為財富與權力的象征,于是以“高低搭配”來平衡、協調等級關系。正如學者周國平先生在《人生哲思錄》中所敘述的那樣“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作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

“孟菲斯”在反對等級制度設計理念的指引下,有些產品甚至讓人們難以區分所使用的材料是高級材料還是低級材料,單一的家具或許就會表現出各式材料并置的特征。這種反等級制度的設計就會形成兩個特點:第一,材料與材料之間的矛盾。某種珍貴而稀有的材料可能與彩色燈泡、色彩艷俗的塑料混合使用,當這種高級材料與低級材料共同使用時自然就會有所貶值,且整個燈具也會降低層次,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以往被忽視的那些低級材料所帶來的美。第二,材料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臥室在那個時代通常代表著財富與地位,同大理石材料有著同樣的意義,是最重要的房間,里面必須擺放名貴家具或使用高檔材料。但“孟菲斯”在反等級制度設計思想的驅使下,打破了臥室設計固有的觀念,他們設計的家具一反傳統,色調鮮艷、樣式怪誕、荒謬滑稽。這些低檔材料的文化內涵同臥室環境的地位形成對立。這種設計削弱了臥室環境的嚴肅性和階級性,相反,可以使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輕松愉悅、自然隨性。

在反等級制度思想的指引下,“孟菲斯”實現了某些既定的設計目標和理念,但面臨的問題也接踵而來。雖然采用了諸如塑料膠合板之類的廉價材料,但“孟菲斯”所設計的產品價格依然昂貴,這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代表著財富與地位,等級差異化也隨之而來,社會中的低收入者往往難以購置,這與“孟菲斯”團隊最初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對此,“孟菲斯”寄希望于通過擴大自身影響力,以大規模批量化生產降低價格,來實現設計理想?!懊戏扑埂钡摹肮终Q與反現代”設計觀蘊含著對社會等級制度的批判與嘲諷,同時也賦予了當代設計新的寓意和內涵,通過反等級制度設計下的矛盾性與復雜性特征,就能夠理解“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

四、“怪誕與反現代”的社會影響及啟示

“孟菲斯”興起與式微的根源在于個性化的強調。其設計的產品采取低產量生產方式,使一部分“新潮流”的追逐者,以獲得“孟菲斯”的產品為榮。這樣的社會連鎖效應使得“孟菲斯”逐漸突破設計思想限制,不斷開發,設計更加自由新穎的產品,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風險,這也是留給當今設計發展的寶貴啟示。

作為短暫性的設計思潮,“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卻意外地收獲了社會的認同,在社會文化大變革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懊戏扑埂毕盗挟a品的“怪誕與反現代”特質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因而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設計表現具有學術化傾向,于是展覽館或書籍、海報等成為他們的輿論陣地。

“孟菲斯”的設計觀對現代西方社會的物質文化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其設計作品不僅在西歐各國巡展,也在亞洲和北美等地區展出,國際傳媒也為“孟菲斯”的展覽做足了宣傳。西方設計師與生產制造商通過傳播媒介和展覽平臺對“孟菲斯”的設計展開借鑒和學習,研究其更加豐富的設計內涵,并將這些設計內涵融入面向市場的生活產品。因此,“孟菲斯”的設計觀很快被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商品,大到家電的設計,小到食品的包裝設計,都有著“孟菲斯”的風格。[7]

“怪誕與反現代”的設計作品讓許多生產商獲得豐厚的效益,同時也為歐美時尚設計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許多人感受到生活的愜意。在美國的大型潮流商場中,類似“孟菲斯”的產品隨處可見;在歐洲,各式各樣的服裝、室內陳設和家具都能明顯看到“孟菲斯”的影子,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的設計也深受“怪誕與反現代”的影響。在這中間,既有設計大家,也有年輕一代的設計師,他們并非完全模仿“孟菲斯”,但他們的設計作品同樣“怪誕與反現代”,充滿了想象力,那些裝飾品、家具、服飾等總會令我們耳目一新?!懊戏扑埂敝两袢陨羁痰赜绊懼麄€設計界。

“孟菲斯”對現當代和未來設計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它的設計觀豐富了設計的新內涵,塑造出的產品是蘊含信息的流通載體,是新時代文化體系所建構的思想符號。它不僅具有使用與審美功能的雙重價值,更具有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營造出積極的生活態度,這對于當今設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五、結語

20世紀80年代,“孟菲斯”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是那個時代人們最為喜愛的先鋒藝術風格。由于“孟菲斯”的設計理念過于激進,最初人們認為其華而不實,缺乏生存基礎,[8]只為迎合潮流的趣味性產品,其后日漸式微。[9]盡管如此,“孟菲斯”所表達的“怪誕與反現代”設計觀和美學原則卻早已慢慢融入消費者與設計師的心中,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也是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設計風格之一。

“孟菲斯”在“怪誕與反現代”的設計實踐中,無論是在物質外殼的造型、色彩、裝飾、材料等表現形式方面,還是在文化精神內核上都構建了許多嶄新的設計觀念,極大地豐富了后現代主義設計的語言,開創了突破清規戒律的開放性設計思想。重新認識“孟菲斯”的設計觀,不應僅限于設計方法的范疇中,而是可以作為一種生活敘事的態度與探討社會的方式來解讀。設計可以探索人類的精神世界,從而擴大我們的認知領域,這是設計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打開思想天窗的重要推手。

注釋:

[1]梁梅.意大利設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8.

[2]楚小慶.大眾消費還是精英設計?——索特薩斯20世紀50至80年代的產品設計取向[J].裝飾,2013(03):70-71.

[3]BURNEY J.Ettore Sottsass:design hero[M].New York:Tap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91:105-106.

[4]Labaco T.Ettore Sottsass[J].Modernism,2006(09):78-79.

[5]同[2],第70—71頁.

[6]同[4],第71—72頁.

[7]楚水.后現代主義的裝飾藝術[J].裝飾,1994,(01):15-17.

[8]Memphis(Memphis resource pack)[M].London Design Museum,2001:1.

[9]項錫黔.否定與超越——論孟菲斯的基本理念與設計語言[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4(03):8-12.

猜你喜歡
孟菲斯藝術設計意大利
秋日物語
“孟菲斯風格”元素在視覺識別系統中的應用
中俄古巴馳援意大利“打臉”西方
Live In Memphis
書封與現代藝術
意大利
前人栽樹
河北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辯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