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東方視覺特色的影視美術設計教學改革探究

2021-07-21 18:43楊晨曦
中國藝術 2021年2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

楊晨曦

摘要:本文以中國美術學院所倡導的“視覺藝術東方學”為學術引導,結合實際市場需求和教學資源,以“傳統藝術修心、現代視覺修身”為學術基礎,發揮美術類院校的人文與審美優勢,依據影視劇方向和影視廣告方向在影視美術設計上的行業差異,以教學邏輯、內容與方式的改革為探索主體,立足造型藝術,嫁接多元學科,將教育與產業資源整合,強調實踐力和產業銜接力,形成一套更為明晰且更具針對性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以期培養出真正能夠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具備高端審美和創作能力的影視美術設計人才。

關鍵詞:視覺藝術東方學 影視美術 人才培養

一、東方視覺特色的時代語境與教學環境

1.時代語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等多次會議上提出,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立中國精神之魂、興文化自信之風、扎時代生活之根。在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文藝創作方向指引下,中國美術學院以“視覺藝術東方學”為學術旗幟,立足于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與踐行當代先進文化兩大基礎,構筑當代中國藝術創作和教育新體系。[1]本次的教學改革以此為學術基礎,探究東方視覺特色在影視美術設計的教學中應該如何展開。

2.市場需求

市場目前對影視美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影視劇和以影視廣告為代表的短篇幅影像兩個方向。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每天有至少10個,最多40余個電影、電視劇同時開拍。若以此數據為參考,放眼全國,影視劇對于影視美術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數據傳輸技術的發展,以影視廣告為代表的短篇幅影像傳播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影像的制作也都離不開影視美術設計工作。例如,近年來隨著浙江影視廣告產業鏈的愈加成熟,經常出現一個美術組同時跟進幾個影視廣告的美術設計工作現象。

3.教學資源

目前,全國設有影視美術設計教學的主要有電視電影類、傳媒類以及美術類高校。整體而言,影視美術設計的基礎教學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比較完整。另一方面,我國影視業近年的快速發展,也為影視美術設計教學提供了更多的產業信息和實踐平臺。

美術類院校在美術等領域具有明顯的人才和資源優勢,但是,在影視教學方面與電影類、傳媒類的院校相較,存在著發展時間短、產業鏈相對薄弱等問題。解決這些具體問題,成為這次教學改革具體踐行的落腳點。

4.教學問題

(1)影視美術設計的涵蓋范圍非常廣,在美術類院校開設的影視美術設計課程容易停留于美術本體,弱化影視美術設計與劇作、導演以及其他影視相關內容的聯系,本次教學改革強調影視美術設計與影視相關的其他行業的關聯性,精準對位產業所需崗位職能,強化專業定位。

(2)影視美術設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是目前美術類高校的影視美術設計教學受限于課時與課程設置模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不少障礙,所以往往只能用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任務,造成教學內容固化,與行業需求脫節。本次改革試圖拓展教學實踐更多的可能性。

(3)影視美術設計行業需要各種制作技巧來完成大量的落地工作,所以人才培養非常容易進入純技能的培養誤區。如何依托美術類高校人文與造型藝術優勢,培養有能力擔當整體影視美術策劃與概念設計的、具有較好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影視美術設計智創人才,亟待得到重視與解決。

二、教學改革的方法與途徑

影視美術設計在影視劇與影視廣告兩個行業內有諸多差異。影視劇的美術設計一般來說,周期長而且分工明確,從前期概念設計到現場執行,基本都是團隊作業。以影視廣告為代表的短篇幅影像,影視美術設計具有短頻快的特點,一個2至3人的核心設計組配合一個道具組即可滿足一個廣告的美術需求。目前許多開設影視美術設計課程的高校也都基于二者的行業差異,將二者的教學內容加以區分。

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讓教學內容與成果落地。本教改組結合美術類高校的自身優勢,在統一教學原則的前提下,以兩條教學邏輯線展開一系列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根據具體的課時分配,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兩個方向的教學特點更加明確化、精細化,形成適用于美術類高校影視美術設計的教學模式和特色。

1.從實際需求出發,完善教學邏輯

影視劇方向在原本的課程大綱上更強化和明確了影視劇美術的培養方向,并且根據自身的教學和產業資源優勢,融入東方學語境,在傳統題材方面做深做細。課程設置以影視美術概論為理論引領,將電影前期概念設計、影視場景設計與制作、數字繪景與特效制作等作為核心課程,特設民居建筑考察、民族服飾考察等特色課程,輔以分鏡課、制圖課、電腦輔助設計課等工具課程,以行業訴求為導向,以行業發展為助力,以辦學特色為優勢,形成一套層次明晰、目標聚焦的教學邏輯。

影視廣告方向則以影視美術設計課程為核心,將影視廣告美術所涉及的多個方面緊密結合到視頻廣告制作、微電影廣告制作等課程中,并且設置影像圖形語言、廣告畫面設計、片頭字幕設計等特色課程,利用美術學院設計等優勢學科的教學力量,將影視廣告美術與各類商業設計接軌,輔以分鏡課、影視特效等工具課程,形成一套實用性強、強調設計綜合素質的教學邏輯。

2.加強東方視覺特色的基礎性培養

“傳統藝術修心、現代視覺修身”是以“視覺藝術東方學”為學術基礎,對影視美術設計的具體視覺培育進行定位。結合影視美術設計的教學需求,在下鄉采風課程中,培養學生對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建筑樣式構造特點和民族服裝的資料搜集與圖紙測繪能力。通過走訪、參觀、訪談、記錄、繪圖等多種手段,完成各地不同建筑設計和服飾素材的搜集與整理工作。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擷取自己感興趣的一手素材,感受和體味空間及其周遭環境的萬千氣象和內在意義。用親歷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活態的民族與傳統文化,并將自己的調查結果運用到相關的策劃、設計課程中,形成調研的二次深化和視覺轉化。

利用人文學科優勢,在日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調動歷史學、藝術學、民俗學等學科,用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知識來拓展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審美意識。有意識地引入具有東方視覺特點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課程中不斷累積對于東方視覺的不同維度和層面的研究。

3.引入實際項目,合理安排教學

由于影視劇的美術設計有項目周期長、涉及面廣、工作強度大等特點,很難直接與課堂教學內容無縫對接。在教學周期內,項目組教師將前期調研和初期概念設計引入課堂,憑借自身的行業經驗,以真題真做的態度讓學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課程訓練。如此一來,行業標準也成為學生作業水準評測的標準之一。同時,在實際項目中不少學生都迸發出創意火花,且不斷與行業標準磨合,為將來投身行業穩步接軌。

在課程中,教師以短期考察的形式帶領學生了解行業制作方式和部門分工等情況,返回課堂后進一步推進概念設計的訓練。再利用假期帶領部分概念方案被選中的學生跟隨教師進組,輔助工作組將方案深化落地,完成從概念到成品全流程體驗。

影視廣告方向的影視美術設計相對周期較短且可操作性強。這兩年廣告制作資源從滬、京等地回流,許多一線品牌的廣告攝制在杭州完成,這給現場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因此,影視廣告方向的影視美術教學以學生們觀摩為主,適度參與為輔,緊跟課堂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參觀影視廣告行業標準影棚、美術道具生產場地等。若遇到適當的機會,可讓學生參與到一些真實案例的影視美術設計的執行工作中,讓學生感受片場執行工作的效率與強度。在此基礎上,教師將各類廣告賽事引入課堂。在課程設置方面,盡可能地按照從創意到執行的生產邏輯來安排課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廣告創意做影視美術設計,并將攝制完成的廣告片與美術概念設計進行對比,找到概念與執行之間落差產生的原因。通過幾輪課程的訓練,使學生遞進式地完善自身的影視美術設計與執行能力。

4.探索影視美術設計教學的更多可能性

利用各種論壇、學術交流以及周遭的產業資源補充、完善課堂教學。在這其中有兩點嘗試較有探索性。

首先,將已在業界做出成績的學生請回課堂,由教師引導,與學生進行小組式座談交流,畢業生帶來一線業界情態和創作感受反哺課堂。這些畢業生中有好萊塢特效制作的影視后期從業者,也有處于行業的一線影視廣告導演、美術指導,以及常年在國外專業數字繪景公司工作的繪景師等。這一教學措施,不僅讓學生接觸到影視美術設計各環節的最前沿信息,而且通過這些畢業生的示范,助增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這些畢業生的從業感觸,也為教學改革帶來了最直接的信息。

其次,將日常教學總結后,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攝制并上傳至“中國慕課網”。教師在本專業教授相關課程時,利用線上課程規律性的測試環節,與線下教學形成互補,特別是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效果良好。

最后,線上課程還可讓本校其他專業的學生,以及外校相關專業的學生選修,事實上擴大了教學受眾。線上課程中大部分案例來自教師以及畢業生在業界實踐的實際案例,課程內容生動、詳細且具有極強的示范性。

三、具有層次感的東方視覺教學特色

通過教學改革,教改組初步梳理出了分別著眼于傳統與當下以及未來的、具有一定層次感的影視美術設計教學方面的經驗。

1.打造傳統文化的時尚感

項目組教師利用自身的產業資源,逐步在傳統文化相關題材的影視劇中形成其作品特點和行業影響力。例如,從早期的《白蛇傳說》到近期的《陳情令》,系列打造具有時尚感的傳統題材影視劇,觸動當代觀眾的視覺神經。這些影視劇近年在觀眾中多次引發熱議。項目組教師將此優勢帶入教學中,使教學特點愈發鮮明,學生的學習目標愈發明確。同時,教師通過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促使自身對項目內容的縱向深入研究,真正做到教學相長,貫通產、學、研。

2.傳述時代精神的自信感

項目組教師響應時代需求,多次擔當各類型弘揚時代精神的影視廣告的主創,在主旋律的影視廣告創意、攝制以及教學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教學過程中,項目組教師鼓勵學生創作時代需要的作品,憑借自身的創作經驗為學生的作品創作掌舵引航,做好時代的發聲人。并且積極與權威媒體合作,組織優秀的學生作品投放于各類公眾平臺,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有更深度的社會參與感。例如,中國美術學院與浙江報業集團達成合作,就“五四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綠水青山理論踐行十五周年”等主題達成合作,將影視美術教學融入其中,讓主旋律作品呈現出多樣的自信與美感。

3.探討東方語境的未來感

項目組教師基于學院“視覺藝術東方學”的學術研究,依托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畢業季、青年藝術周等大型學術活動,緊密結合影視美術的概念設計教學,探討立足于東方語境的影像的未來感,帶領學生利用影視美術課程,在聲光電、實景特效實時合成等方面做了很多新的探索。帶領學生共同實現視覺奇觀,展現了學院師生獨特的想象力和藝術表達力。

教學改革成果不僅實現了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課堂作業水準的提高、學生作品的屢屢獲獎,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畢業后進入行業,行業對學生素質的反響和評價。

從近年畢業生的業界表現來看,教學改革獲得了一定的成效。影視劇方向的影視美術設計的人才素質優勢已經逐漸顯露,畢業生陸續充實到由教師領銜的創作團隊中,形成風格明顯的人才梯隊,師生所參與的影視劇頻繁成為熱播劇,團隊成員也屢次成為媒體采訪的焦點。其他學生也在不同的劇組中擔當美術師甚至是美術指導,在劇組中獨當一面。

在影視廣告行業的影視美術設計的畢業生,已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力量,由于審美素養高、美術設計綜合能力強,受到業界歡迎,贏得良好的口碑。部分畢業生還自建影棚、實景棚,加強了在行業內的硬件競爭力。

綜上所述,本教學改革項目實施近三年,依據影視劇方向和影視廣告方向在影視美術設計上的行業差異,發揮美術類院校的人文與審美優勢,以東方視覺特色為研究重點,以教學邏輯、內容與方式的改革為探索主體,立足造型藝術,嫁接多元學科,將教育與產業資源整合,強調實踐力和產業銜接,形成了一套更為明晰且更具針對性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以期培養出真正能夠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具備高端審美和創作能力的影視美術設計人才。本教改項目或可為國內已具備或者準備開設類似專業的美術類院校提供借鑒的范例,促進我國影視美術設計教學的多元發展。

本文為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學改革項目“建構東方視覺特色的影視美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浙教辦高教〔2018〕92號)。

注釋:

[1]許江.構建藝術東方學 筑就文藝學術高峰[N].光明日報,2017-11-24(06).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
情景教學法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基于“創業崗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從美術創作論人才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完善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