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反思與構建

2021-08-26 08:52盧怡
求知導刊 2021年16期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多元化

摘 要:小學是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也是為未來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重要時期,但傳統的教學課堂與教學評價存在著教學評價主體、對象單一,重視終結性評價,忽視形成性評價等問題,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極為不利。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改革,教育部門對教學評價體系也有了新的要求,中小學教學評價體系逐漸從單一走向多元化。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6-0006-02

引 言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體系也在不斷發展和變革。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學評價體系作為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在不斷發生革新與變化。

一、對傳統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反思

(一)教學評價主體及內容單一

教學評價旨在對教學結果做出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等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而傳統中小學評價體系中的評價主體一般只有學生和教師,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既是評價的主體,又是被評價的對象。但從評價主體的涵蓋范圍來看,不含第三方,所以較為單一,且雙方的評價積極性并不高。學生評價教師過于拘謹、缺乏經驗,加上很多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其評價可借鑒意義不高;教師評價學生有時流于形式,缺乏對學生群體差異性的考量。加之雙方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不高,很多評價內容浮于表面,發揮不了真實作用[1]。

(二)以考試及分數為主導的評價方式和標準

傳統中小學的教學評價方式和標準主要是考試和分數,并且將其作為教學評價的終結性評價。將考試及分數作為學生或教師的一項考核標準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分數是一個量化且直觀的數據,且我們也從來沒有否認過這一數據的重要性與直觀性。但我國的教育大背景是應試教育,高考也被視為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考試,所以對學生分數的重視及追求,也影響著我國中小學義務教育。許多家長與教師在潛意識里,也將分數作為評價教學質量好壞的唯一標準。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啟蒙時期,不應讓學生被分數束縛和左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應是第一位的。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人們用于交流溝通的工具,很難去標準化、量化,而書面成績體現得更多的是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應試能力,不能直觀地體現一個人真實的語言應用能力[2]。

(三)課堂教學評價重教輕學

傳統課堂教學一直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一般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所學知識。而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一般包括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效果等幾個方面,有的還包括課堂結構、教學設計、課堂氣氛、能力培養、師生活動和教學基本功等內容。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將教師視為課堂的主導者,“尊師重道”也植根于我們心中,學生往往就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人們普遍認為只有教師教得好,學生才能學得好。我們承認,教師的教學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學生學習能力跟不上或者不匹配,一樣會徒勞無功。所以,我們不能只是一味地看重教師的教學,忽視學生的學習。正是因為傳統課堂教學評價重教輕學、重知識輕能力,所以現在我們一直在提倡課堂要以學生為本位,而不是以教師為本位。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發展趨勢

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發現問題與不足,使其糾正錯誤后,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僅僅流于表面與形式。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習評價作為教育領域重要的部分,也受到信息技術的顯著影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從服務教育教學拓展為服務育人全過程。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評價體系經過不斷變革也逐漸變得多層次、全面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評價主體逐漸多元化

我們上文提到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具有單一性、不夠全面和多樣化的特點。從教育的整體性而言,人們過于重視教育部門對教學的整體性評價與規劃,但政府部門的評價也是從全體出發做出的一個大體的評價。所以,學校不應只注重政府部門的整體性評價而忽略了社會其他方面的評價,為增強教學評價的多樣性,應多多接納社會第三方的評價。甚至有學者認為,凡是教育權益者,都可以作為教育評價的主體。而從學校內部來說,大多數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還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評價只占很小一部分,缺乏客觀性與真實性。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中小學英語的教學評價主體應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專家點評及學生家長的參與等。有的人認為,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因為年齡過小,不夠成熟,所以不適合參與教學評價。但筆者認為,不能因為學生年齡小就遏制學生正在形成的評價判斷能力,而且沒有能力的形成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如果小學階段學生判斷評價能力不足,我們可以適當降低學生主體評價比重,但決不能拋棄,而且學生自評和互評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其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家長和專家這樣第三方的參與,對教學評價來說更是尤為重要的。很多人把教育的任務全都歸于學校,但殊不知,家庭與社會教育同等重要。所以,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教育進步的一大體現[3]。

(二)評價對象逐漸多元化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很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應試能力的培養。在高考這一大背景的影響下,我們會發現我國的學生往往更勤奮踏實,但缺乏創造力,思維有時不夠活躍。這就與傳統的教育培養模式及教學評價體系有著很大的關聯,說明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忽視或者輕視了這些能力的培養。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全面型、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這里的全面型,不僅僅指擁有知識的豐富性,更多的是指人各方面的能力,如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領導能力、組織能力、道德品質等。我國一直強調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大多時候我們只注重智的發展,而輕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思想道德、思考能力、創新能力這些雖然一時無法表現出來,但對學生整個人生的長遠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小學的教學評價對象也不應限制在成績這一個方面。同樣,中小學英語的評價對象不應只有書面英語應用能力,還應包含最基本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評價方式逐漸趨于多元化

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都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標準。而我們在上文中也提出,這樣的終結性考核雖然可以直觀地反映學生階段性的知識掌握情況,但這樣的評價方式太過片面。雖然成績可以量化,但學生的個人心理、情感價值及性格等是無法進行量化的。因此,我們需要引入定性評價方法,即采用觀察、訪問、參與和經驗等方式獲得相對應的評價資料。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類的學科,需要學生長期積累與使用,英語成績的提高很難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短期內英語成績的變化也很難直觀反映學生真實的英語能力?!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明確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使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一致。

三、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

終結性評價是對教學結果最終的評價,而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教學評價和教學一樣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所以,教師要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尤其是對英語這樣語言類的科目,形成性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終結性評價一般是指最后的考試考核,而形成性評價可以包括自評與他評。他評又可分為教師評、學生評和家長評。我們應注意形成性評價的重點不在于成績,而在于尋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與長處,并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這就是說,除教師、學生外,第三方也可以參與到教學評價中,從而增強評價內容的多樣性與客觀性。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的結合,提醒教師與家長既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要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多方面考查學生,密切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通過多次評價,推動學生的發展。

(三)開展特色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可以通過激勵評價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只有擁有了學習的信心,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但切記,激勵評價不等同于盲目夸獎,教師應關注學習個體的差異,實施分層測試。多元智力理論告訴我們,不能用同一標準去對待所有的學生,因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性。教師不能因學生達不到一個統一標準而否定一部分學生。所以,教師應進行分層測試,關注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幫助。

結? ?語

教學評價不僅是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還能發現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彌補不足,發掘學生的潛力,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件事情,逐步實現教學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參考文獻]

吳秀蘋.英語教學中評價體系的構成探討[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1):176-177.

白顏鵬.如何構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J].才智,2020(10):170.

陳衛星.我國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評價體系的變革研究[J].中國教師,2018(08):15-19.

作者簡介:盧怡(1988.2—),女,河南鶴壁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鶴山區教育先進工作者,鶴山區教學教研先進個人,優質課曾獲河南省二等獎、鶴壁市二等獎、鶴山區一等獎。

猜你喜歡
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多元化
探討構成因素在當代雕塑語言中的多元化體現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關于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幾點思考
如何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
正確處理英語詞匯教學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專業化PK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