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2021-09-10 17:59李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大數據

李佳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愈發普遍地應用于教育。教育信息化2.0是指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開啟智能時代教育。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級,是要實現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本文是在進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中,以“三角形中位線”為例進行教育信息化2.0探索的實踐與反思。

【關鍵詞】大數據;多元化展示;未來課堂;初中數學教學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決策部署,根據《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總體部署,服務國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大戰略,教育部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以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促進了課堂轉型,提高了課堂效率,但教學并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傳統教學中的優勢應在傳承中發揚光大。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才能使課堂錦上添花。本文以“三角形的中位線”一課為例,將筆者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實踐與反思,與大家交流與分享。

信息技術準備

“三角形的中位線”這一節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八年級(下)第六章“平行四邊形”第三節的教學內容。三角形中位線是三角形中重要的線段,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質定理,它是對已學過的平行線、全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知識內容的應用和深化,對進一步的幾何學習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判定兩直線平行和論證線段倍分關系時常常用到。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全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角形中位線的概念和性質。通過前置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操作、歸納、推理和論證能力,但在數學意識與應用能力方面尚需要進一步培養。筆者日常授課常采用平板電腦授課,因此學生對于平板電腦操作及未來課堂平臺基本功能使用較為熟練。

基于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學情,本節采用的具體信息技術為未來課堂平臺和希沃白板,運用其截圖發題、屏幕推送、學生投屏等功能。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微能力點:技術支持的測驗與練習、數據可視化呈現與解讀、技術支持的展示交流。

1.技術支持的測驗與練習

本節課中主要通過未來課堂平臺的發布電子作業功能來體現這一微能力點。教師在備課階段根據學習內容提前設置好課堂檢測的題目,并根據上課時間設置作業發布的時間,如本節課根據課程設計設置了兩次電子作業,一次是課堂引入后,一次是新知講解完。因此,第一次電子作業設置的發布時間為上課后1分鐘,第二次電子作業設置為上課后10分鐘。

特別說明的是這兩次電子作業均設置為選擇題。目的是為了系統能夠直接批閱,這樣既能夠提高統計效率與反饋速度,同時也及時獲得可視化結果,優化評價方式與評價成效。

2.數據可視化呈現與解讀

當學生完成電子作業后,系統自動批閱立即可以得到以下數據:學生提交情況、學生完成情況、學生耗時情況。

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得知每個題目的正確率和錯誤的學生,從而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助于教師實時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調節教學進度。

3.技術支持的展示交流

本節課主要采用的展示交流工具為希沃白板與未來課堂平臺。本節設計了三種展示交流的方式:第一種是依托希沃白板,上講臺交流展示;第二種是依托未來課堂平臺推送+學生投屏并進行交流展示;第三種是依托未來課堂截圖發題+學生投屏并進行交流展示。

學習活動設計

1.課堂翻轉,引入新知

課堂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三角形的三條重要線段,并提問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又稱為什么?請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洋蔥學院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尋找答案。觀看完視頻后,完成對應的電子作業檢測。

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通過觀看視頻進行課堂翻轉,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微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快掌握三角形中位線的概念。之后運用未來課堂平臺推送電子作業,通過生成的數據,可以實時分析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這有助于老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調節教學進度。例如本次電子作業的正確率都接近百分之百,通過數據分析,學生們對該知識點掌握很好,也反饋了該知識點比較簡單,因此我便直接進入了下一環節的探討學習。

2.小組討論,講解新知

課堂活動如下。

(1)在學生掌握三角形中位線概念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問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三角形的第三邊存在什么關系?怎么證明?

(2)在學生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后,繼續播放微課視頻,請學生在微課中尋找答案。

(3)微課播放完后,請學生在小組交流,上臺運用希沃白板展示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證明思路。

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學生在獨立思考有所結果的前提下,觀看微課尋找答案,既能驗證答案,又能讓學生再度思考學習。此外,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思考其他方法,最后運用希沃白板上臺展示,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思維邏輯,同時也是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養與展示。

3.新知講解,信息化反饋

課堂活動如下。

(1)在學生基本了解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若DE、DF、EF都是△ABC的三條中位線,那么△DEF與△ABC存在什么關系?學生通過屏幕推送+學生投屏展示并交流。

(2)通過未來課堂平臺發布第二次電子作業,檢測學生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掌握情況。

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學生通過未來課堂平臺推送+學生投屏功能進行課堂展示,投屏功能可以快捷、直觀地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

教師通過電子作業生成的數據,了解每個題目的作答情況,實時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掌握較差的知識點著重講解。例如,本次電子作業,通過數據分析,第三題的正確率明顯低于其他題目,于是我展開了該題的具體數據,進一步查看具體哪些學生回答正確,誤選答案是什么,并進行了針對性地講解。

4.課堂練習,運用新知

課堂活動如下。

(1)教師講解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應用的例題,并板書過程,強調書寫格式。

(2)教師通過未來課堂平臺的截圖發題功能發布課堂練習,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完成課堂練習。

(3)學生結合未來課堂平臺的學生投屏功能在座位上展示講解。

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先通過講解例題并板書解答過程,強調過程的書寫格式,再通過課堂練習進行檢測與鞏固。通過未來課堂平臺截圖發題+學生投屏功能,學生可將自己的解題過程直觀地展示在教室白板上,教師可進行詳細的點評講解。有助于糾正學生在書寫方面的問題,同時也節約了學生講解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學設計特色與創新

在本次教學設計中就傳統數學課堂教學而言,有了以下特色與創新點。

(1)大數據學情分析,創建學生電子錯題庫。課堂上運用電子作業代替紙質作業,能及時生成數據,提高統計效率與反饋速度,同時及時獲得可視化結果,實時反饋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運用大數據分析學情,優化評價方式與評價成效。此外,學生的錯題還會被系統自動歸入“錯題本”中,建立電子錯題本。

(2)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展示平臺。傳統的課堂交流展示主要為:一是學生在座位上口述思路想法,教師在黑板上輔以板書;二是學生在講臺上板書講解。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給學生更加多元化的展示平臺;一方面新奇的展示方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其注意力;另一方面運用信息技術可在座位上直觀、具體、快捷地展示學生的思路、板書,其他學生也更容易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

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反思

在本次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中,筆者深刻感受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

(1)電子作業結合大數據分析,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教學調整;電子錯題本的建立有利于學生后續錯題重做。

(2)分層學習任務有助于教師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無論是課前、課中、課后,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分層電子作業或者分層布置微課任務,從而達到個別輔導、個別培優,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

(3)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查詢到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試卷、課件、微課、賽課視頻等,大大地減輕了備課負擔。

(4)信息技術的運用更大程度地開發了學生的主動性,更加能體現新課標倡導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筆者也在本次實踐中發現了不足和需要改進的部分:一是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經驗不足,教學與技術的結合不夠嫻熟與自然。在教學中體現為切換不同信息手段的時候不夠流暢。二是缺乏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的嘗試。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將繼續進行教育信息化2.0的教學探索,為教育創新發展獻力。

作者單位:重慶市字水中學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教學大數據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有效策略分析
淺談如何提高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
探究初中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方法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