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

2021-09-10 07:22錢春芳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高效課堂構建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及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知識點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索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法治及德育教育知識,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格。本文對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對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治教學水平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有所助益。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4-0019-02

引 ?言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旨在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道德意識及公民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特點,吸納新的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1]。體驗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主張課堂教學要體現互動性、靈活性,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修養及法治意識等得到全面發展。

一、體驗式教學內涵

體驗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主張通過創設和營造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動情境、良好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通過有效的體驗式教學,實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快速理解與掌握,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人的大腦由左右腦構成,而體驗式教學意在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對學生的左右腦進行充分開發和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將學生的主觀意識與客觀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復雜的知識簡潔化,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并在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積極性。

二、體驗式教學對優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體驗式教學的主要作用是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關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和思考,使學生形成獨立的認知與判斷,進而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新思維。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學習興趣濃厚,還會在思考中發現新的問題,激發探究問題解決方法的意識。在這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從新的角度對教學內容形成自我認知與見解,從而促進智力的開發,培養探究精神及創新思維[2]。

例如,在教學“試種一粒籽”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提前準備幾?;ㄉ撞⑵浞N到花盆中,每天為其澆水、培土,觀察花生的生長情況。在花生種子生根、發芽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都做了哪些事,產生了什么結果,為什么,還可以種植哪些植物的種子。在這種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學生開始進行系統的思考,并嘗試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形成質疑意識、探究意識和創新思維。而這種意識和思維的形成,會推動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不斷探索,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體驗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個體體驗,是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尊重與落實[3]。這種教學理念有別于傳統教學中“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教師由以往的教學主講者,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調者,學生能夠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體驗、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我是安全警示員”一課時,教師可以以情景劇的形式,模擬小河邊、馬路上、家里廚房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讓學生針對如何提醒其他同學注意安全、不要做出危險行為等展開情景劇表演。學生在表演中會思考在上述地方有什么危險因素、正確的做法是什么,以及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應當怎么做。這樣,學生就可針對具體場景提示:“請不要在河邊打鬧”“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提醒媽媽做完飯要及時關閉燃氣閥”“如果有小朋友落入水中,要盡快尋求大人幫助或撥打急救電話,而不能跳入水中救人”。這種場景模擬和語言交際,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了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設計趣味化的教學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導入設計,通過采取生動而富于趣味性的教學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例如,在“小水滴的述說”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小水滴的旅行過程,使學生了解水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人們的哪些行為會造成地球上的水資源減少,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水在人類生活中都有哪些重要作用?你在生活中發現身邊有哪些不正確的用水行為?正確的做法應是什么?這種導入式教學,能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求知欲,促使他們發揮想象力,在問題的引導下展開學習與創新性思考,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設計啟發性問題,使課堂教學順利推進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并展開積極思考的主動性,教師應圍繞各教學知識點,設計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踴躍表達,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維,進而推動課堂教學優質、高效地進行。例如,在教學“清新空氣是個寶”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大氣污染、河流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等現象的視頻,并設計一系列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什么是環境污染,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被污染的案例,這些污染現象與人們的生活有關系嗎,人們的哪些生活習慣和不文明行為會造成環境污染等,通過這種環環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人類行為與地球環境的關系。同時,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結合教學點組織課外活動,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在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的學科。因此,這一學科教學也應圍繞生活實踐而展開,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組織相關課外實踐活動,以密切學生與社會、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能力。例如,在“清新空氣是個寶”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到廣闊的社會與大自然中開展調研活動,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空氣污染現象羅列出來,并分析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及解決辦法,促進學生學習、實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在道德與法治傳統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有所忽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例如,在“我們公共場所”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播放一段學生在報告廳觀看電影時大聲講話的視頻,之后,引導學生思考:“你聽到影片中的主人公在講什么了嗎”“如果你在影院看電影時身邊有人大聲講話,你會有什么感覺”,從而使學生明白在公共場所要保持安靜,不要打攪到別人,這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和文明表現。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結 ?語

綜上所述,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注重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完善,以更好地發揮體驗式教學對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梁宇寧.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75-76.

孫錦慧.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8(25):61-62.

王愛媛.再談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應把握的三個基點[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1(Z1):18-20.

作者簡介:錢春芳(1973.3-),女,江蘇蘇州人, 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道德與法治教學。

猜你喜歡
高效課堂構建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淺析初三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做法與思考
基于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育高效課堂構建研究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分析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會計課中的應用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