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因地制宜開展角色游戲

2021-09-10 07:22吳巧芬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因地制宜角色游戲幼兒園

摘 要:現階段,仍有不少幼兒園受園所結構的限制,存在幼兒角色游戲空間不足的問題。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地開展角色游戲呢?筆者將從游戲內容生成、游戲空間創設、游戲材料準備三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幼兒園;因地制宜;角色游戲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4-0069-02

引 ?言

角色游戲是幼兒時期最典型也是最有特色的游戲,它具有社會性、操作性及創造性的特點,能促進幼兒語言、創造力等多方面的發展。不僅如此,角色游戲還能通過角色扮演、想象、模仿等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掌握生活技能[1]。

一、角色游戲特點分析

(一)生活經驗是源泉

角色游戲實則是幼兒對現實生活做出的一種積極且主動的反應[2]。在游戲過程中,主題角色及材料的使用無不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在“醫院”這一游戲中,“醫生”會用聽診器給病人看病,會說出“平時注意多喝水”“打一針,好得快”等貼近生活的語言。這就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在游戲中的代入感就越強,其角色扮演的水平也就越高。

(二)想象力是支柱

豐富的想象力正是幼兒寶貴的財富。角色游戲的模擬性和互動感較強,因此,游戲的過程也是幼兒思維發散與創造力重組的過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幼兒對角色的想象。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語言、動作等表現出對角色的認知。其次是對材料的想象。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將材料想象成具體的物品。最后是對情境的想象。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創設一定的情境。

二、因地制宜開展角色游戲的具體策略

(一)結合一日活動,生成游戲內容

1.關注興趣,順應需求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建議教師“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日常游戲中,教師應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讓幼兒獨立完成某些事情。例如,在“小手真干凈”的健康活動中,A幼兒對B幼兒洗手的方法不認同,表示自己從電視里學到了“七步洗手法”,能將手洗干凈。于是,筆者讓她演示了一遍。其他幼兒對比了兩種洗手方法,發表了各自的看法。C幼兒認為,“七步法洗手”能洗干凈手上的細菌;D幼兒認為,已經習慣了原來的洗法,改不了……這時筆者問:“怎樣才能讓大家把手洗干凈呢?”A幼兒提出自己愿意教其他幼兒洗;B幼兒表示要回家練習,多練習幾次就會了……而筆者也順應了幼兒的需求,準備了幾個“小老師”貼牌,每天在分點心前和活動后請幾位“小老師”分組帶領、指導其他幼兒洗手。時間一長,越來越多的幼兒學會了“七步洗手法”。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可能生成游戲內容。作為教師,我們要結合日?;顒尤プ⒂變旱呐d趣點,回應幼兒的需要,從而發現生成角色游戲內容的可能。

2.挖掘延伸,資源整合

幼兒園的任何活動都包含游戲這一因素,有隱性的,也有顯性的。因此,教師要去辨別、挖掘、提取一切可利用資源,使其為游戲服務,成為有價值的游戲內容。例如,在小班下學期,我們開展了“糖果樂園”的主題活動。幼兒在手工坊參加“糖紙變變變”活動時,通過印、畫,制作了很多糖果紙。投放到活動區域后,糖紙更是實現了量產,且幼兒的創作熱情讓筆者吃驚。于是,筆者問幼兒:“這么多糖紙能用來干什么呢?”幼兒很快給出了建議——包糖果。于是,我們一起討論了糖果用料。之后,我們找來了橡皮泥、泡沫玉米粒、圓柱狀插塑、紙芯筒等作為糖果替代品,在班級里建立了一條“糖果生產線”,生成了游戲“糖果工廠”,后期還增設了“糖果展示區”,用來展示幼兒制作的“糖果”。

幼兒小、中、大班是一個系統的、連續的學習發展過程,而每個年齡階段的游戲都是上一個階段的延伸與發展。因此,教師要學會整合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使游戲活動得以延伸。

例如,在中班上學期,筆者在角色區設置了“娃娃超市”,在糖果區投放了小班時期幼兒制作的各式糖果(教師挑選保留的部分糖果)。幼兒都很樂意來“超市”買糖果,很快糖果就缺貨了?;顒咏Y束后,筆者提出問題:這怎么辦呢?幼兒想起了小班的“糖果工廠”。在幼兒的提議下,我們重新開辦了“糖果工廠”,并陸續增加了糖果品種。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區域活動,筆者適當提高了糖果制作難度,如讓幼兒制作棉花糖、棒棒糖等?!肮S”與“超市”建立了供應鏈,生成了新角色,如超市采購員、廠長、工人、糖果設計師等,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幼兒角色的分配壓力,一舉多得??梢?,教師要為幼兒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給他們創設真實的情境,調動其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二)因地制宜,盤活游戲空間

1.班班合作,提高班級區角利用率

場地小的幼兒園,無法設置大型的游戲區或游戲室。為滿足幼兒游戲需要,該類幼兒園可探索兩個平行班進行班班合作,如在中二班設置服裝店、銀行、娃娃家,在中一班設置糖果廠、超市等,結合各班級區域環境,充分利用兩個活動室及室外公共區域,盤活空間、材料,提高班級區角利用率,營造大型幼兒游戲場所。

2.科學安排,輪流使用游戲空間

在實際參觀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幼兒園即便有大型游戲室,在設置多個娃娃家與配套設施后,仍顯得擁擠,且A地與B地之間距離太近,真實感不足,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游戲樂趣。班班合作、輪流使用公共區域等措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東東家在A班,丁丁家在B班,丁丁要到東東家做客,就要抱著孩子到B班,這樣的一段距離,讓串門有了真實感。當前,連江縣大多數幼兒園規模為8個班或12個班,按照兩班一組,每周可輪流使用1~2次公共區域(游戲室),活動時可實現幼兒跨班級交往合作,這有利于幼兒社會屬性的發展??紤]到游戲安全性,根據幼兒人數,每次活動可安排2~4名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游戲。教師作為觀察者,可借助游戲觀察平行班幼兒,發現、調整本班與他班幼兒的差距;還可以通過討論、共同調整游戲材料等,在教學上互相促進。

(三)跳脫“制作”定式,拓寬材料來源

另外,我們還觀察到手工制作的游戲材料易損壞。雖然我們強調要愛惜玩具,但還是有玩具被弄壞,教師仍然需要花費時間與精力修補或重新制作。幼兒對角色區的成品材料的興趣遠不如低結構材料。比如,理發店里沒有風的吹風機、美食街上夾到嘴邊就要放下的蛋卷,像這樣的玩具,玩過幾次之后,幼兒就慢慢失去了興趣。面對這一情況,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1.結合區域活動,制作游戲材料

耗時、易損壞是手工材料最顯著的特點。教師可根據需要的材料調整區域活動內容,建立角色游戲的用品供應鏈,如糖果工廠與糖果店,讓游戲之間形成良性循環。

2.結合線上線下,選購游戲材料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早已不滿足于手工制作及不能實際操作的游戲材料。目前,線上線下幼兒園用品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教師提供了便利。但是,這對教師的選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選購材料時,必須做到一看廠家,二看原材料,三看安全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根據游戲需要進行選購,如醫生套裝、能發光的手電筒、能調節溫度的體溫計,因為這些會讓“醫生”扮演者與“患者”有角色的真實感。立足幼兒實際、結合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游戲材料,是游戲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結 ?語

綜上所述,作為教師,我們要深諳幼兒的心理需求與實際發展的需要,樹立游戲化教育理念,認真組織好角色游戲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合作者、引導者與啟發者的身份適時介入游戲,推動角色游戲深入開展,進而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發展。

[參考文獻]

柳依萍.角色游戲中材料的有效投放[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3):57.

伍少芬.淺談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角色游戲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6):185-186.

作者簡介:吳巧芬(1980.7-),女,福建連江人, 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因地制宜角色游戲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因地制宜 張弛有度
幼兒園角色游戲組織優化的實踐研究
游戲精神引領下的角色游戲改革研究
角色游戲中發揮幼兒自主性研究
侯俊明教授運用肝胃同治法治療乳痛癥經驗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