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珠江沿江城市空間分布及特征

2021-09-11 21:57何一民陸雨思
史學集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干流空間分布清代

何一民 陸雨思

摘 要: 珠江是中國第三大江河,珠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城市興起甚早。宋以前,珠江水系城市由于受自然地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相比黃河水系、長江水系城市發展滯后。清代,珠江城市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城市數量增多,城市空間分布奠定了現當代珠江城市空間分布的基本格局。近水筑城是普遍現象,但珠江城市的近水性與黃河水系有一定區別,珠江水系河道至明清已經基本穩定,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因而相比黃河水系城市,珠江水系城市更具有近水性,臨江城市和近水城市數量相對較多。珠江水系與其他水系不同,是復合型水系,共有三條干流和若干支流,每條干流的自然地理環境都不同,故而城市分布也不同;另外,每條干流不同江段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城市分布也有很大差異。本文通過對相關地志資料的梳理,考察分析了清代珠江各段沿江城市的分布及特征。

關鍵詞: 珠江;清代;城市;空間分布;干流

水是生命之源,而河流則是城市之母,歷史上所有城市的興起與發展無不與河流有著直接關系,依河筑城是世界城市發展的普遍規律。① 珠江流域作為中國第三大江河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和城市。珠江② 發源于云南省烏蒙山系,自西向東流經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6省,分8個入??谧⑷肽虾?,是中國境內河流長度排名第三的大江,其流量僅次于長江,是黃河流量的7倍;其流域面積在中國境內大約44萬多平方公里。但由于受珠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歷史、政治與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珠江流域城市發展極不平衡,宋以前,珠江沿江城市本文主要以珠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沿江地帶為空間界定,即以珠江的三大干流——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與西江的五大支流——北盤江、柳江、郁江、桂江、賀江為歷史空間研究范圍,將珠江干流或支流兩岸50公里范圍內的帶狀區域,統稱為珠江沿江地帶。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術界還無人對珠江流域城市分布進行系統研究。 與中原地區城市相比,發展相對遲緩,除珠江下游外,珠江中上游地區的城市數量相對較少,規模較小。南宋以后,隨著北方人口南遷,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南北交通改善,珠江流域得到較大開發,沿江城市相繼興起和發展。清代是珠江流域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清中期,珠江流域城市由于商品經濟發展,交通條件改善,出現較大發展,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城市數量增多,城市規模擴大,尤其是珠江中上游城市增加較多,城市空間分布由此發生較大變化。但珠江與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不同,是一個復合型水系,主要有三大干流,即自西向東的西江,自北向南的北江和東江。珠江三大干流分別發源于不同的山區,河流走向不盡相同,在地理上自成一體,各有若干支流,最終匯合于珠江三角洲,分多個出??诹魅肽虾?。此外,珠江的支流甚多,共有大小河流774條,其獨特的地理格局對于沿江城市分布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因而珠江城市的分布既與中國其他大江大河城市分布有著共性,也有很大的差異性。清代珠江水系城市出現較大發展,奠定了現當代珠江水系城市分布的基本格局。由于清代珠江水系三大干流城市的發展和分布受自然環境、地形條件、交通區位、政治條件、區域經濟腹地及歷史因子等多重影響,各有差異,分布極不平衡,故而研究珠江水系沿江城市的分布除了對其進行總體考察以外,還需要分水系來進行分別研究。

一、清代珠江水系城市距離河流的位置與關系

珠江水系三大干流的上、中游河道均蜿蜒穿流于峽谷山地之中,由于珠江流經地區的地質條件較好,河道形成發育一直比較穩定;下游河道在歷經不斷演變之后,至明代趨于穩定,三角洲平原也基本定型,清代以后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河流改道現象,總體河道都較穩定。 鄒逸麟、張修桂:《中國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10-423頁。 因而清代珠江水系城市城址并無因河道改變而發生變化的現象,城市的近河性特征較為明顯,大致可以分為臨江及近江兩大類型。筆者根據《大清一統志》對珠江水系各級城市距離河流的位置進行了統計(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除外 珠江三角洲河網交織密集,又南面向海,故置于后文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中討論。 ),原則上以城市靠近干流的距離為準,無與干流位置的記載則以距離支流位置為準,只有18個城市的距河距離沒有明確記載。具體參見下表。

根據上表統計,珠江水系有88個城市分布在距離干流(支流)50里范圍內,其中距河1里范圍內的城市有62個,即有近47%的城市都沿河岸分布;其次,有4個城市分布在11~10里范圍內,有5個城市分布在距河10~20里范圍內,有17個城市分布在距河20~50里范圍內;另有22個城市分布在距干流(支流)50~100里范圍內,有23個城市分布在距干流(支流)100~300里范圍內,其中有8個城市距離河流位置遠達200里以上。具體到不同區域城市距離河流的位置關系而言,珠江上游城市普遍距干流(支流)河道較遠,距河20里內的城市僅8個,20~50里內的有9個,50~100里內的有8個,另有15個城市距河距離達100里以上,而珠江離河200里之上的城市幾乎都位于上游地區,數量達到6個。珠江中下游的城市則距河均較近,大部分城市集中分布于離河100里的帶狀區域內,又以離河1里的沿江兩岸為主,數量達57個,距離河流100里以上的城市僅8個,僅中游有2個城市距河200里以上;下游則沒有離河200里之上的城市,且距河100里以上的城市僅2個。

珠江水系城市距離河流的位置基本上遵循上游遠于中游,中游遠于下游的空間分布規律。珠江城市之所以出現以上這種現象,與不同河段的地形地貌有著直接的關系。珠江三大干流流域上游多高山峽谷,中游為山地丘陵,下游多低緩的沖積平原,總體上呈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因此珠江上游及中游部分江段所經過之處多峽谷或叢林山地,沒有建城和發展農業的空間,因此修筑城市缺乏地理條件和經濟腹地支撐。珠江干、支流中下游沿岸地勢平緩,多平地,北回歸線橫貫珠江流域中部,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日照充足,溫暖多雨,水源豐沛,物產富饒,適于農業發展,為城市的形成創造了條件,而臨江的地段多平坦開闊,有著筑城的有利條件,水陸交通也較為便利,故而珠江臨江城市分布形成了兩種模式,一為大江大河交匯之城,一為沿江岸修筑臨江之城。

(一)大江大河交匯之城

大江大河交匯之城是臨江之城的一種類型,與其他臨江之城略有區別。大江大河交匯之處,一般都是自然地理單元的重要節點,不僅擁有豐富的水源,而且也易形成沖擊型平地,地勢較為開闊平坦,往往也是扼據水陸交通要道的重要樞紐,故而大江大河交匯處多成為城市選址的理想之地,中外很多重要城市都選址于大江大河交匯處。清代珠江水系大江大河交匯之處多筑有城市,而且往往是重要城市。如西江水系中,西江干流與郁江交匯處筑有潯州府城、與桂江交匯處筑有梧州府城,郁江上源左、右江匯合處筑有南寧府城,桂江與支流平樂江交匯處筑有平樂府城;北江干流上源湞水與武水匯合處筑有韶州府城;東江干流與支流西枝江交匯處筑有惠州府城等,具體參見下表。

從上表統計來看珠江干、支流交匯處的12個城市中有7個都是行政級別較高的府級城市,這些城市一般都具有重要的地理區位,建城歷史悠久。如潯州府城為黔、郁兩江環抱,“山水奇秀,勢若游龍”,“就形而設,因勝而制”;(清)魏篤修,(清)王俊臣纂:(同治)《潯州府志》卷三《形勝》,清同治十三年刻本,第12頁。 梧州府城襟帶黔、桂、西三江,“眾水灣環,百粵咽喉”,“形勝寶甲于他郡”;(清)吳九齡修,(清)史鳴皋纂:(乾?。段嘀莞尽ば颉?,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第1頁。 左、右江交匯處的南寧府城,“兩江之所,包絡地方數千里,蠻峒三十六,而總其樞于南寧,是以內制諸蠻,外控交阯,于斯為重地云”;(清)金 钅 共修,(清)錢元昌纂:(雍正)《廣西通志》卷七《沿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6頁。 桂江上的平樂府城,漓江自北蜿蜒而來,至邑境匯荔、平諸水,得以“下控三江,上通省會,不可謂非康莊也”;(清)黃大成纂修:(康熙)《平樂縣志》卷二《形勝》,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第1頁。 北江上游的韶州府城左挾湞水,右帶武水,“昔稱湖湘唇齒,交廣咽喉,規形勢者,咸以為上游要害焉”;(清)張希京修,(清)歐樾華纂:(光緒)《曲江縣志》卷三《輿地書一·形勢》,清光緒元年刊本,第5-6頁。 東江下游的惠州府城臨東、西(西枝江)二江,據勝甲于天南,“沃野千里,號為名郡,層巒疊巘,列峙屏垣,廣澤雙江”。(清)劉溎年、(清)鄧掄斌纂:(光緒)《惠州府志》卷二《輿地·形勝》,清光緒十年刊本,第1頁。 此外,右江上游的百色直隸廳在清代改土歸流后政治地位的提升,即與其占據重要地理區位有關。百色之地本當極邊,萬山重疊,但有右江與泗城水交匯,“惟廳治濱江,源岀云南土富州,下達南寧匯于郁水”,“山田借溪澗,資灌溉濱江”,而廳治以外的其他地方,四鄉皆不通舟楫,(清)陳如金修,(清)華本松纂:(光緒)《百色廳志》卷三《輿地·水利》,清光緒十七年刊本,第1頁。 故而清代為加強對該地區的管轄,于此設直隸廳,從而推動百色城市得到較大發展。

(二)沿江岸修筑之城

珠江水系臨江修筑的城市數量甚多,因為城市沿河岸修筑,既有取水、灌溉、交通之利,也有以河作為天然防御屏障的安全考量,因而清代珠江水系城市除修筑于大江大河交匯處外,多沿江岸分布。根據本文統計,在珠江三大干流及西江一級支流距河1里范圍內修筑的城市共有41個,具體參見表3。

以上城市皆為清代珠江臨江修筑之城,距江岸1里以內。這些城市雖非選址在大江大河交匯處,但多位于水陸交通交匯處,也有不少城市附近多有中小支流匯入珠江干流或主要支流。值得注意的是,西江干流沿江岸分布的城市不多,但其重要支流的沿江城市數量較多,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柳江沿江城市數量分布最多,達9個;其次,西江干流最大支流郁江沿江城市也多達8個;另外,西江水系一級支流桂江的沿江城市數量也較多,共有5個。這幾條重要支流沿江地區皆地理條件較優,生態環境較好,農業較發達,人口較密集,故而城市數量相對較多。清代珠江干、支流沿江城市大多數建于清之前,清朝建立后則沿其舊制。這些臨江沿岸城市多數為縣級城市,但也有部分為府級以上的重要城市,如廣西省會桂林,廣西柳州府城、太平府城,云南曲靖府城,廣東肇慶府城、南雄直隸州城等都臨江而建,因水而興。桂江西岸之省城桂林臨桂江而建,“山川奇甲天下,人文特盛他州”;南盤江西岸之曲靖府“背山面河,浩渺平原,千村煙火,繞郭星羅,形勝甲于諸郡”;郁江上源之太平府城,據左江之中流,“麗江橫貫其中,向東北流,劃分全縣為天然兩界,東南大部平衍溪澗之水,頗資灌溉,田畝尚多”;西江下游北岸之肇慶府城因“連五嶺,控三江,形勝屹然居高而扼要”。(清)蔡呈韶修,(清)胡虔纂:(嘉慶)《臨桂縣志》卷一《疆域》,清嘉慶七年修光緒六年補刊本,第17頁;(清)毛玉成修,(清)張翊辰纂:(咸豐)《南寧縣志》卷一《地理第一·疆域》,清咸豐二年鈔本,第6頁;吳龍輝修,張景星纂:(民國)《崇善縣志》第一編《地理·地勢概況略》,1937年鈔本,第55頁;(清)馬呈圖纂輯:(宣統)《高要縣志》卷二六《舊聞篇二·雜錄》,1938年重刊本,第14頁。 清代,珠江流域新增重要城市也有臨江而建的,如都江廳城、古州廳城和下江廳城分別為雍正年間設置,龍勝廳城則于乾隆年間修筑,皆臨江分布,其中都江廳城位于都江東岸,“鄙江流環,山勢截嵲”;古州廳城位于柳江南岸,“三江瀠環,襟帶楚粵,生苗巢穴,為黔省東南鎖鑰,新疆第一要區”;下江廳城位于柳江北岸,“玉帶環流,水帶山接,兩粵之興軸”。(清)鄂爾泰修,(清)杜詮纂:(乾?。顿F州通志》卷四《地理志·形勝》,清乾隆六年刻嘉慶修補本,第17頁;(清)余澤春修,(清)余嵩慶纂:(光緒)《古州廳志》卷一《地理志·疆域》,清光緒十四年刻本,第7頁;(清)俞渭修,(清)陳瑜纂:(光緒)《黎平府志》卷二《地理志·疆域》,清光緒八年黎平府志局刻本,第45頁。 龍勝廳位于柳江上源支流桑江,其地“崇山萬疊,峭壁千尋,而寬平廣闊之處甚少”,(清)周成之纂:(道光)《龍勝廳志》卷一《山川形勢說》,清道光二十六年好古堂刻本,第8頁。 與外界交流僅靠桑江河道維系,故乾隆六年(1741),清廷于桑江南岸設廳建城,“伐木開山,工至鉅也”。(清)楊維青撰:《龍勝理苗廳新建城堡管房等工程碑》,黃鈺輯點:《瑤族石刻錄》,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頁。

清代珠江水系城市距離河流的位置表明珠江水系城市具有較強的近水性,由此可從中窺探沿江城市與河流之間的二元關系:一方面,城市較強的近水性體現了珠江是沿江城市賴以形成與發展的生命線,不僅奠定了沿江城市人口增長與農業發展的基礎,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交通便利和經濟動力;另一方面,城市的近水性也說明清代珠江的水、旱災害很少對城市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珠江水系相比黃河水系,河流災害對城市的破壞和制約要小得多。此外,清代珠江水系還有數十個城市分布在距離干、支流沿岸1里以外的近河地區。由于珠江水系各大河流系統所處自然地理環境不同,故而城市分布與特征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對不同河流分別進行考察。

二、清代西江水系城市分布及特征

西江為珠江的主流與正源,亦是珠江水系的最大干流,在漢代稱之為牂舸江,亦名郁水,以泿水入焉,又名泿水,“漢之牂舸江,亦名郁水,以泿水入焉,又名泿水,自廣西入肇慶府封川縣會賀江,又東過肇慶府至三水縣,西南會北江,又東南過廣州府城南會東江入?!?。參見(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四○《廣東統部》,《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第8797頁。 “源出馬雄,古隸牂牁,今屬曲靖”。曲靖市地方編纂委員會編纂:《曲靖市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13頁。 清代,西江橫跨云南、貴州、廣西、廣東四行省。西江走向與黃河、長江一致,自西向東,由云貴高原經廣西盆地到達廣東珠江三角洲出海,自源頭云南馬雄山至廣東思賢滘河段總長2075公里。 西江全長2214公里,其干流流至廣州三水思賢滘處與北江匯合,其下即屬珠江三角洲河網區,故本節僅論及思賢滘以上河段的2075公里。 其中上游河段最長,由南盤江與紅水江組成,跨云、貴、廣西三行省,河長1573公里,北盤江為其主要支流;黔江與潯江為西江中游河段,流經廣西行省,其支流柳江、郁江是珠江最大的兩條支流;西江三水河段起始為下游,自廣西向東南流至廣東行省,主要支流為桂江和賀江。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薛建楓主編:《中國江河防洪叢書·珠江卷》,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頁。 西江在珠江三大干流中所跨地域空間最廣,地理條件復雜多變,造成各江段的地形地貌、河流狀況等有較大差異,受這些差異性影響,城市分布亦各有不同。其具體建置城市統計及城市分布圖參見表4及圖1。

(一)西江上游城市分布及其特征

清代西江上游干流稱南盤江、紅水江,以支流北盤江匯入處為分界。南盤江上游稱交河,源出云南沾益州西北九十里之花山,南入曲靖府府治南寧縣,又南流入陸涼州,折西入路南境曰大池江,西南流至宜良城東經澂江府府治,又向南流界臨安府與廣西直隸州,稱鐵池河,自臨安府阿迷州折東北經廣西直隸州至貴州興義府與廣西泗城府界河始稱南盤江,(清)官修:《清朝通志》卷二七《地理略·水道四》,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第6897頁;龍云、周鐘岳纂修:(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二七《地理考七·江河》,1949年鉛印本,第15-16頁;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第八冊,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第48-51頁。 總長914公里,至清末沿岸共分布有24個建置城市,其中有5個府級城市、19個縣級城市。這些城市中有17個沿南盤江干流分布,分布密度為19個/百公里。南盤江上游流經的云南高原,散布有數量眾多的“壩子”,這些“壩子”為“山間中小盆地”,即分布于高原、山地之中。地勢相對平緩開闊,眾多高原湖泊縈繞其間,面積較大的壩子多開發為云南高原上的農業生產基地, 童紹玉、陳永森:《云南壩子研究》,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頁。 人口密集,農業發達,工商業興盛,由此孕育了數量較多的城鎮聚落,包括沾益、曲靖、陸涼、宜良等重要府州縣城。南盤江中下游所流經之地以貴州境內為主,地勢縱坡很大,河道下切強烈,形成多處峽谷、險灘,水流湍急,故而沿岸沒有開闊空間,人口稀疏,城鎮極少,僅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分布有貴州興義府城和興義縣城及廣西西隆州城。

南盤江在貴州興義府境與北盤江交匯后為紅水江河段?!凹t水江,一名紅江河”,(清)金 钅 共修,(清)錢元昌纂:(雍正)《廣西通志》卷一七《山川》,第3頁。 由西隆州入廣西行省,東經泗城府與慶遠府后,流入東蘭州境,再向南流入思恩府境,又折東北流入思恩府、慶遠府境,再經遷江縣北流入來賓縣境,在柳州府東南與北來的柳江相匯,河長659公里。紅水江河段多巨石橫砌,故而江水怒濤奔激,泥沙泛濫,“夏秋水紅黃而難飲,春冬水清淺而難行,中有險灘十五處,皆極高險,大小舟無敢進者”。(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六五《思恩府》,第9388頁。 紅水江洶涌的水勢無法發展水上航運,而渾濁的水質和兩岸陡峭的地勢使得沿岸難以適合人居,因而紅水江沿江分布僅10個建置城市,其中只有1個府級城市(泗城府城),而沿紅水江干流分布僅有羅斛廳、東蘭州、那馬廳、上林、遷江、來賓6個城市,城市密度不到10個/百公里。這些城市大都選址在離紅水江河道較遠的地方,只有下游的遷江縣城與來賓縣城選址在距紅水江干流較近的南、北岸丘陵平原地帶。

由此,西江上游干流沿岸至清末分布有6個府級城市、29個縣級城市,共35座建置城市,其中有5座府級城市與18座縣級城市沿南盤江—紅水江主干流分布, 府級城市分別為:曲靖府、澂江府、臨安府、廣西直隸州、興義府;縣級城市分別為:沾益州、陸涼州、羅平州、平彝縣、宜良縣、路南州、寧州、阿迷州、彌勒縣、師宗縣、興義縣、西隆州、羅斛廳、東蘭州、那馬廳、上林縣、遷江縣、來賓縣。 城市密度約為15個/百公里。

上游支流北盤江河長444公里,“源出宣威州西南四十里,曰宛溫水”,左岸有可渡河自貴州威寧境東南流而來會,乃成北盤江,龍云、周鐘岳纂修:(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二七《地理考七·江河》,第17-18頁。 經貴州大定府東南流,界安順府與興義府后在貴州、廣西交界處與南盤江交匯。北盤江河段亦山勢險峻,多峽谷、瀑布、險灘,有“奔沸之形,淜湃之勢”,河面狹小,“江廣三十余丈,水深無底”,(明)徐弘祖:《滇游日記八》,《徐霞客游記》第8冊上,清嘉慶十三年葉廷甲增校本,第581頁;(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六五《思恩府》,第9940頁。 沿岸共分布有11座縣級城市,其中盤州廳、鎮寧州、普安縣與歸化廳距河很遠,故支流城市密度約為16個/百公里。雖然北盤江城市分布密度較干流集中,但沿岸都為行政級別較低的縣級城市,無重要府城分布,也沒有沿河兩岸分布的城市,其下游河流比降有所放緩,據資料記載在清代已有木船通行。 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貴州省志·地理志》下冊,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14頁。

總的來看,西江上游的城市普遍距河較遠,僅有曲靖府、沾益州、陸涼州、宜良縣、遷江縣、來賓縣6個城市位于干流兩岸,城市多位于干流上流與支流沿岸,分布不均且較為分散,尤以紅水江河段城市密度最為稀疏,航運的匱乏使得該河段城市之間缺少聯系與交流,具有同許多大河上游河段相同的地理特征。然而,西江發端于云貴高原,上源處于中國的第二級階梯,不同于發源于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的黃河、長江水系,其沿岸雖多高山峽谷,但落差相對較小,加之南盤江上游多平原盆地,故西江上游的城市多集中于南盤江—紅水江的中上游河段,并分布有重要的6座府級城市。此外,河流交匯處往往是城市選址的主要依據,但受地理環境的限制,偌大的上游干流在三江交匯處并沒有城市分布,其中位于南盤江與紅水江交匯地帶的凌云縣距南盤江140里、距紅水江150里,(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六六《泗城府》,第9402頁。 離河很遠。

(二)西江中游城市分布與特征

西江中游河段主干流為黔江—潯江河段,穿流于廣西行省。紅水江與柳江在柳州府與潯州府府界相匯后始稱黔江,黔江入武宣縣西又東南經潯州府城東北,在城東與郁江匯合,為潯江。(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七○《潯州府》,第9462頁;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第八冊,第46-47頁。 潯江東下經藤縣直至梧州府城,此即為西江中游干流河段,全長294公里。西江中游干流兩岸崇山峻嶺、峽谷險灘眾多,在桂平縣西北60里處有大藤峽,“峽中之水,皆夾山澗而下,砱砑嶻蘗最為險惡”。(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六《廣西一》,清稿本,第3524頁。 潯江段的江面雖逐漸寬闊,但在藤縣東60里仍有赤水峽,“峽南有巖,高50余丈……中有金環灘”。(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六九《梧州府》,第9442頁。 因此,西江干流受地形制約,很難有開闊的空間,故而沒有建城的地理條件,至清末沿岸只分布有潯州府城與武宣、平南、藤縣3個縣城,這4個城市位于廣西盆地,其經濟腹地多為地勢開闊的丘陵平原,耕地較集中,農業較發達,故而這些城市規模相對較大。此外,在潯江的幾條支流沿岸還分布有永安州城、岑溪縣城、北流縣城、容縣城。

西江中游支流柳江與郁江分別是珠江水系最大的兩條支流。柳江位于西江干流黔江北岸,與之成垂直狀態,自北向南匯入黔江。郁江位于西江干流潯江南岸,大致與潯江干流平行,自西北東流最后北注于潯江。柳江,其源曰福祿江,自貴州獨山州經永從縣向南流入廣西懷遠,又南入融縣東為融江,經柳州府城南合永福、雒容之水,過象州入潯州府武宣縣境。(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九《廣西四》,第3591頁。 全長755公里,沿岸分布有柳州府城和慶遠府城以及20個縣級城市,其中貴州的荔波縣城、廣西河池州城、思恩縣城、天河縣城及慶遠府城均位于右側支流龍江沿岸,義寧縣城、永??h城及中渡廳城則位于左側支流洛清江沿岸,其他14個城市分別位于柳江干流沿岸,城市密度約為19個/百公里。柳江主要流經廣西丘陵平原地區,中下游水勢平緩,農業與水運發達,人煙稠密,常年可通舟楫,是連接貴州與廣西的重要航道。但柳江自柳州府城以下江段“曲似九回腸”, 出自柳宗元“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詩句。參見(清)金 钅 共修,(清)錢元昌纂:(雍正)《廣西通志》卷一二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第1頁。 河道彎曲,沿岸缺乏開闊的地勢,故柳江府城以下江段沿岸較少有城市,僅有象州1個城市。

郁江,是廣西行省境內西江南岸的一條江流,上承左、右二江。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七三《地理志二十·廣西》,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2312頁。 右江上源西洋江,源出云南廣南府寶寧縣,為滇、桂兩省之分界,東流入廣西省境后,折東南經奉議、隆安入南寧府城;龍云、周鐘岳纂修:(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二七《地理考七·江河》,第15頁。 左江西北之源于龍州高平之水,東北流經崇善、新寧入南寧府城,與右江相匯為郁江;郁江自南寧府東入永淳、橫州及貴縣,又東經潯州府城南至城東,與黔江合為潯江,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第八冊,第46-47頁;(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七○《潯州府》,第9462頁。 長1145公里,至清末沿岸分布8個府城與17座縣級城市,其中16個城市沿郁江干流分布,16個城市分別為:廣南府城、富州廳、西林縣、百色直隸廳、恩隆縣、奉議州、隆安縣、龍州廳、太平府城、左州、永康州、新寧州、南寧府城、永淳縣、橫州、貴縣。 城市密度約為14個/百公里。郁江自古以來都是廣西東南的富庶之區,水運條件良好,左江上源靠近熱帶,盛產甘蔗等經濟作物,右江下游及郁江沿岸地勢平緩,河谷寬廣,農業發達,糧食產量高,為了便于灌溉、用水及航運,近1/2的城市都位于河流兩岸。共有11座建置城市沿郁江兩岸分布,分別為西林縣、白色直隸廳、奉議州、隆安縣、龍州廳、太平府城、新寧州、南寧府城、永淳縣、橫州、貴縣。 郁江上流二源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郁江的橫州河段又水湍灘險,有“牛練灘在永淳縣南十七里,烏蠻灘在橫州東六十里,皆極險”,(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五七《羅定州》,第9482頁。 故城市分布較少,較為分散。

西江中游河段干流短,支流長,故城市多沿兩條支流分布,干流城市則數量較少。雖然西江中游地勢較為開闊,水勢相對平緩,但是整個中游流經地帶石灰巖廣布,喀斯特地貌尤為突出,沿岸有眾多的峰林、丘陵、溶洞、淺灘,層層阻隔,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城市分布在整體上非常松散,城市密度與西江上游相當。不過西江中游干、支流的城市分布雖然稀疏,但較上游分布較為均勻,并通過發達的航道基本形成了一個以干流城市為中心相互聯系的放射狀空間分布體系;同時,相較于上游干、支流交匯處基本無城市分布的情況,中游各干、支流交匯處都有城市分布,三個交匯點共有宣化、桂平、象州、武宣4個城市,其中有2個為行政等級較高的府級城市,另有柳城與藤縣位于其他支流與干流的交匯處。左、右二江交匯處為南寧府城(宣化縣),郁江與黔江交匯處為潯州府城(桂平縣),柳江與紅水江匯合處附近有象州和武宣縣,龍江與柳江交匯處為柳城縣,繡江入潯江處為藤縣。

(三)西江下游城市分布及特征

西江下游河段自廣西梧州府會黔、郁、桂三江之水東流,入廣東肇慶府封川縣匯合賀江,流入西寧縣東北50里與德慶州分界后,再東流經東安縣北60里入肇慶府境,又東流經廣州府三水縣境,全長208公里。三水縣以下即為珠江三角洲河口區。(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五七《羅定州》,第9247頁。 西江下游沿岸地勢平坦,形成河谷平原,人口密集,農業發達。清代,西江下游水運繁忙,是上連桂、滇、黔、湘,下通粵省和南海的重要水運干線,沿岸分布有3座府級城市,5座縣級城市,城市密度約為38個/百公里。其中,梧州府城、封川縣、德慶州與肇慶府城都位于西江干流兩岸,羅定直隸州、西寧縣城、東安縣城及新興縣城則分別位于離西江南岸不遠的水陸交通要沖之地。以上各城分別成為西江下游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地,尤其是梧州府城扼桂、潯、西三江總匯,控廣西內河水陸運輸之咽,在清末成為珠江流域僅次于廣州的第二大內河港口城市。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第八冊,第44-45頁。

桂江古稱漓水,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七三《地理志二十·廣西》,第2294頁。 其源出桂林府興安縣陽海山,由靈渠經靈川縣東北,南流經桂林府城,繞城東北又南流經陽朔縣,東入平樂府城南,又南經昭平縣東后南至梧州府城與潯江交匯,全長436公里。清代,桂江北接靈渠,通長江可抵南京;南入蒼梧,可達廣州,桂江兩岸石壁森立,峰巒回繞,“舟行屈曲石穴間”,其江中并無翻流之石、直瀉之湍,(明)徐弘祖:《粵西游日記一》,《徐霞客游記》第3冊上,第196頁。 適宜水上航運,故舟楫往來繁忙,承擔著湘、桂、粵等多地的糧食及商品運輸。桂江沿岸分布有9個城市,除廣西省會桂林外,還有1個府城及7個縣城,城市密度約為21個/百公里,其中廣西省會桂林及平樂府城、興安、靈川、陽朔、昭平等6個城市都分布在桂江與支流交匯的近河處。

賀江即古之封溪水,又稱臨水,源出廣西平樂府富川縣界石龍山,東南流經賀縣城東,南入廣東肇慶府開建縣西,又南經封川縣西10里注入西江,(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四七《肇慶府》,第9054頁。 長338公里。其流經區域系石灰巖廣布的低山丘陵地帶,地面多奇峰,江下多險灘,位于賀縣東南八里的龍門灘,“水深百尋,湍流涌激”。(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七《廣西二》,第3554頁。 由于地勢條件的制約,沿岸僅有富川、賀縣、信都廳、開封4個縣城,城市密度約為12個/百公里。不過,賀江是農業時代中原南下嶺南的重要古水道,4個城市都近水分布于河流兩岸。

西江下游河段沿岸城市主要沿干流集中分布,兩大支流與干流的交匯點與中游相同,都有城市分布,其中桂江與潯江交匯處為梧州府城,賀江匯西江東10里處有封川縣城。西江下游城市分布相比中上游又具有自己的特征,即其城市分布的近河性特征明顯強于中上游,下游城市多位于干、支流兩岸,其中干流與桂江的城市約一半以上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賀江的4個城市則全都沿江岸分布,其近河性比例達100%。

綜上所述,清代西江沿江城市有較大發展,城市的近河特征較為明顯,其中,西江干流沿江分布有35個建置城市,城市密度為17個/百公里,同時,在西江干流沿岸的19座府級以上城市中,超過1/2的城市都沿干流分布,即重要城市多位于干流附近,而縣級城市則主要集中分布于西江各支流沿岸。此外,清代西江不同江段的城市分布各有特色,上游城市多沿河呈帶狀分布,相對孤立,中、下游城市則以干、支流交匯處為中心點呈放射狀分布,并通過發達的水陸路交通與各城鎮鄉村建立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系。從城市分布密度來看,西江中上游城市分布較稀疏,下游城市則較為集中,下游的城市密度為上中游城市密度的2倍之強。

三、清代北江、東江城市分布及特征

北江與東江為珠江的另兩大主干流,分別發源于湘、贛南端,主要流經廣東一省。由于湖廣地區的地勢北高南低,導致二江流向與東西流向的西江不同,其中北江大致呈南北流向,東江則偏東北—西南流向。北、東二江的河流長度遠較西江更短,且所流經地區的地理單元較西江相對簡單,故而沿江城市的分布情況也就沒有西江復雜。

(一)北江沿岸城市分布及特征

北江是珠江水系的第二大河流,古稱溱水,經唐代兩度開鑿大庾嶺道后,北江可經大庾嶺通道與贛江相接,成為溝通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天然通道,東南亞諸國來華使者多取道北江水路進入中原,清代北江也成為百粵之要道。清代加強了對北江的治理,在北江兩岸修筑了初具規模的堤圍,解決了沿岸城鄉的水患,保證了航運暢通,因而清代北江城市有較大的發展。北江沿岸建置城市統計及城市分布圖參見表5及圖2。

從上圖可知,與西江水系相較,北江水系城市分布的近河性特征更加明顯,79%的城市都位于江河兩岸,其中城市等級較高的韶州府城位于湞、武二水交匯處, 其中信豐、臨武、宜章、南雄直隸州、始興、樂昌、韶州府、英德、清遠9座城市位于干流沿岸,連山直隸廳、連山直隸州、陽山、懷集、廣寧、四會6座城市都在支流沿岸。參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第八冊,第44-45頁。 有著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

(二)清代東江沿岸城市分布及特征

東江,一名循江,為珠江的第三大河流。農業時代,東江同北江都是溝通嶺南與中原的主要交通水道,且其水質非常優良,“水常清,冬夏不改”。(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四五《惠州府》,第8962頁。 唐以前,東江航運已經開發,有船只來往上、下游間運輸各類物資,到明清時期東江水運愈趨興盛,政府在沿岸設有多個水路驛站。 成曉軍:《近現代東江社會變遷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119頁。

東江長520公里,在清代亦主要流經江西和廣東兩行省,其源有二,一出江西贛州府安遠縣,南經定南廳流入廣東惠州府龍川縣;一出贛州府長寧縣東,稱尋鄔水,尋鄔水西南流至龍川縣與西河合為龍江,為東江上游,地形以山丘為主,水淺河窄;龍江西南流入河源縣界匯合新豐江,南經永安縣西百里,左岸為丘陵,右岸為平原;其水繞惠州府后,東西流過博羅縣,南入廣州府,匯西、北二江入海。(清)穆彰阿、(清)潘錫恩等撰:(嘉慶)《大清一統志》卷四四五《惠州府》,第8962頁。 東江建置城市統計及城市分布圖參見表6及圖3。

從上圖可以窺見,東江城市也具有較突出的近水特征,58%以上的城市都沿江岸分布,其中中下游城市的近水性明顯強于上游地區;但與北江水系城市相較,東江沿江分布的重要城市較少,府一級的城市僅有惠州府城1個,另10個城市皆為縣一級城市,其中心城市的經濟腹地不及北江及西江水系,從而影響了東江沿江城市的整體發展水平。

由上可見,珠江三大干流的城市分布既有共性也各具個性。從共性來看,三大干流沿江城市都有較強的近水性特征;從個性來看,珠江三大干流以西江的長度為最,是北江長度的443倍,東江長度的399倍,且西江的支流數量最多,支流長度亦長,有的支流甚至遠超北江和東江干流,因此西江沿江城市數量遠多于北江、東江水系,其干、支流沿江共分布有121個城市,而北江干、支流分布有19個城市,東江干、支流分布有11個城市,可見西江城市數量是北江城市數量的637倍,東江城市數量的11倍,從而也使得西江的城市分布遠較北江和東江復雜。

四、清代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及特征

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臨海南部,由西、北、東三江及流溪河等大小河沖擊而成的西北江三角洲與東江三角洲兩部分構成。 吳尚時、曾昭璇:《珠江三角洲》,《嶺南學報》,1947年第1期。 “三江周匝三垂,南則濱大海,謂之三江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廣東一》,第3363頁。 即今珠江口。珠江三角洲的地形以沖積平原為主,間有低山丘陵,三角洲上河流縱橫交錯,土壤肥沃,又為亞熱帶氣候,日照、降水、熱量充足,利于耕作,農業發達,在歷史上開發較早,經濟富饒,為魚米之鄉。宋元明清時期是珠江三角洲開發發展的重要時期。自宋以后,北方人口持續的大規模南下,南遷移民“多數向沿海地區開發,直至明清時代近六百年,將珠江三角洲開發成一塊土地肥沃、物產豐盛的富饒地區,創造了移民開墾的奇跡”。 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組編,黃偉宗、司徒尚紀主編:《中國珠江文化史》上冊,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頁。 有研究者經過充分論證表明南宋至明清,在歷代人民的努力開發下,珠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富庶的、穩定的三角洲。[美]馬立博著,王玉茹、關永強譯:《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81頁。 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區北通中原,南連東南亞,其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在全國的政治、經濟地位逐漸加強,經濟發展尤為迅速,耕地、人口俱增,由此推動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發展,故而清代珠三角的城市數量大增,規模不斷擴大。何一民、陸雨思:《清代珠江沿江地帶城市數量與規模的變化》,《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1期。 ?珠江三角洲建置城市統計及城市分布圖參見表7及圖4。

清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共有各類建置城市17個,其中省會城市1個(廣州),府級城市1個(赤溪直隸廳),另分布有縣城15個。除上圖所示行政建置城市外,由于清代珠江三角洲農業與手工業的高度商品化,以西江東西干線和北江南北干線為主線的水運商路十分興盛,不僅珠江三角洲的行政建制城市手工業和商業出現較大發展,而且還興起了為數眾多的工商業市鎮,并形成了以廣州為核心,以南海佛山、順德陳村、東莞石龍、新會江門四大名鎮為支點的珠三角市鎮群,其中以佛山鎮發展最為顯著,“工藝之目,咸萃于此”。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1840-1949)》第一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590頁。 清代佛山鎮的手工業以冶鐵業最為發達,商業則執珠江三角洲商貿之牛耳,且躋身于天下重鎮“四大聚”之列。珠三角的各類市鎮與建置城市共同構成了聯系緊密、互動頻繁的珠江三角洲城鎮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點是每個城市都基本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或于河流交織之處,或依江臨海,成為連接江海運輸的樞紐。參見下表。

由上表可知,廣州府城集江海交匯的地理優勢于一體,大海環其東,眾水匯于前,“土野沃餃,綱維嶺海,保障東南”。(清)郭爾、(清)胡云客纂修:(康熙)《南??h志》卷一《形勝》,清康熙三十年刻本,第1頁。 “境南瀕海,東可以至倭國,西可以通西番,此海中往來之道也”。(清)阮元修,(清)陳昌齊纂:(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一《山川略二·廣州府》,清道光二年刻本,第6721頁。 廣州在清代不僅是廣東的省會,也在清中期成為中國對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廣州有著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珠江之東、西、北三江大川,皆匯于廣州府地,北江南流至府城西南與西江水遇,匯為巨澤,又有東江自東而來,至廣州府城東南與北、西二水并會,是為三江口;南海在廣州府城南,水路僅百里,(清)阮元修,(清)陳昌齊纂:(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一《山川略二·廣州府》,第6720-6721頁。 有大通港等良港,奠定了廣州在珠江水系的中心城市地位。此外,晚清時期新設之赤溪直隸廳城也具有良好的近水性,三面瀕海,“地處東偏面海環山”,東南海道與香山縣屬洋面接界,距香山澳門港口120里,東北海道則與新會縣屬洋面接界,距新會之江門鎮140里,形勢扼要。 王大魯修,賴際熙纂:(民國)《赤溪縣志》卷一《輿地志·疆域》,1920年刊本,第7頁。 珠江三角洲其他縣城亦近河通?;蚺R海,如順德、香山、新會三縣城位于珠江口西岸,新安縣城則位于珠江口右岸。良好的區位條件也使得珠江三角洲成為晚清時期西方列強覬覦之地,自南向北開放了香山縣的香洲、新會縣的江門、順德縣的甘竹商埠和三水縣,這些開埠城鎮與廣州、香港、澳門共同構成珠江三角洲對外通商城鎮體系。

結 語

臨河近水是農業時代所有城市的共同特征,但不同水系的城市各因地理條件及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其分布有很大差異性,同一水系的城市因不同區位在空間分布上也各具特征。就珠江水系而言,清代珠江水系三大干流及支流城市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總體上呈現出上、中游城市密度低、分布分散,下游城市密度高、分布較集中的特點,空間分布和發展極不平衡,這種分布現象與其自然地理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珠江上中游流域90%以上的面積都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形成峽谷、溶洞、淺灘等天然阻隔,從而使得珠江干流(主要是西江干流)上中游沿岸地表破碎、零散而不規則,這樣的地形條件與地理基礎決定了清代珠江三大干流上中游沿岸城市密度小、分布分散等空間特征。西江下游干流、北江干流及珠江三角洲的地貌多為平原丘陵,地勢平緩,具有良好的地理區位因素,對內對外交通便利,農業經濟發達,手工業和商業興盛,人口密集,因而城市及市鎮數量遠較上中游多,城市分布密集。其次,清代珠江水系重要城市多呈臨江和近河分布特征,根據本文統計,珠江沿江的30個府級城市中,有18個府級城市都位于珠江干流或重要支流的沿岸,清代位于珠江沿江干、支流沿岸的府級城市主要有:曲靖府城、廣西直隸州城、慶遠府城、潯州府城、百色直隸廳城、太平府城、南寧府城、桂林府城、平樂府城、梧州府城、肇慶府城、羅定直隸州城、韶州府城、南雄直隸州城、連山直隸廳城、連山直隸州城、惠州府城及廣州府城等。 另外的12個府級城市多選址在距河不遠的近河地區,由此揭示了農業時代大河文明與城市文明之間的互動關系。

此外,清代珠江各干、支流交匯處與城市空間分布形成了較好的對應關系,即江河交匯處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往往成為水陸交通樞紐,故而成為重要城市選址的重要空間,珠江干、支流交匯處多發展成為等級較高的府級城市,即是一個重要明證,如西江干流與五大支流交匯處即孕育了南寧府城、潯州府城和梧州府城,而韶州府城、惠州府城、廣州府城都位于干、支流交匯或河網交織處。

清代,中國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九大江河水系,而九大江河水系以長江水系城市發展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最高。 何一民、李馨妤、念新紅:《清代江河水系城市分布及特征》,張利民主編:《城市史研究》第40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10-127頁。 清中期,唯有珠江水系城市整體發展水平可與長江水系城市比肩。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有共同之處,在清代都得到很好的開發,尤其是清乾隆以后,清朝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對外口岸和外貿中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成為推動珠三角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但清代珠江水系城市分布相比長江水系更加不平衡、不充分,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廣州、佛山外,其廣大的上中游地區未有全國性的大城市分布,而長江水系上游分布有成都、重慶,中游分布有武漢三鎮、長沙,下游分布有江寧、蘇州、上海等全國性大都市,尤其是清后期,由于中國被迫對外開放,長江的區位優勢更加突顯,長江的開放開發優先于其他江河,清中期一口通商制度下珠江作為“黃金水道”的地位被長江所取代,上海、南京、蘇州、漢口、宜昌、重慶等長江沿岸城市因開埠通商而得到快速發展,廣州也因此失去了全國對外貿易的中心地位,珠江水系城市發展水平逐漸落后于長江水系城市。但是由于近代以后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廣州、南寧等珠江城市在成為開埠通商城市的過程中也得到較大發展。事實上,近代中國的對外開放具有雙重效應,一方面意味著中國向半殖民沉淪,另一方面也使中國打破了對外封閉隔絕的狀態,使開埠通商城市被納入到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之中,與世界海洋經濟發生了空前未有的交往、聯系,推動了這些城市的結構和功能改變,推動了這些城市早期現代化的發生和發展。

珠江水系城市與黃河水系城市相比,數量雖少于黃河水系城市,但其城市分布受河流制約因素的影響遠小于黃河水系城市,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清代黃河水系城市分布多受自然環境惡化,河流頻繁改道泛濫,經濟重心與交通路線重心進一步南遷東移等因素影響,呈現出整體衰落的態勢,特別是黃河下游由于多次發生變動,經常出現大規模水災,始終未能形成穩定的三角洲開發區,從而沒能形成大型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有清一代,黃河水系不乏重要省會城市分布,但始終未產生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超大城市。近代以后,黃河由于不能通行海船,從而失去了與世界海洋經濟發生直接聯系的歷史機遇,黃河水系城市的發展也因此大受影響。而珠江水系城市卻因與世界海洋經濟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其總體發展趨勢是向上的,盡管落后于長江水系城市,但隨著中國不斷開放與發展,珠江流域的后發優勢也逐漸彰顯,故而20世紀以后珠江水系城市出現了超越黃河水系城市的發展態勢。

責任編輯:孫久龍

猜你喜歡
干流空間分布清代
白龜山濕地重金屬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來源分析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淺談清代宮廷樂舞的主要類型
江蘇省臭氧污染變化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