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學科育人的幾個視角

2021-09-15 01:29張金勤朱宇
江西教育B 2021年9期
關鍵詞:路程字母育人

張金勤 朱宇

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育人”,這是所有學科共同的核心任務。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數學理應體現立德樹人導向,寓育人目標于學科教學之中。育人目標不是空談,要滲透到實實在在的教學實踐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課堂是學科育人的主陣地。那么,怎樣發揮數學學科特點,發掘育人關鍵元素,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育人,實現教書與育人的和諧統一呢?在此,筆者輯錄幾位數學名師的教學案例片段,與讀者共同分享他們在教學中把握育人契機,讓數學學科立德樹人功能真正落實的教學智慧。

【片段一】學科知識的視角——系統認知,整體建構

許衛兵(認識面積)

師:怎樣計量,才能知道面積的大小呢?

生(齊):定標準,去測量,得結果。

師:很好。這是計量的步驟,也是測量的方法。今天,我們在學過計量時間、長度、質量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一種新的計量——

生(齊):面積。

師:那你覺得面積和時間一樣嗎?和長度一樣嗎?和質量一樣嗎?

生:都不同。

師:千金難買回頭看。計量長度時,用含有刻度的尺子去測量,尺子上的刻度,實際上就是測量用的標準。先定下標準,然后去測量,就能知道實際長度了。這樣一比較,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每一個時間單位,其實也是標準,用時間標準去測量,最后得到多少時間。

生:計量質量時,我們也先定了質量的標準才能測量,最后得到有多重。

師:面積、長度、質量、時間,它們雖然看起來都不一樣,但是在數學上,我們把它們都叫作計量。所以,看起來我們學習了很多內容,實際上——

生:實際上學得很少。

生:它們之間都是相通的、有聯系的。

【賞析】《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把每堂課教學的知識置于整體知識的體系中,注重知識的結構和體系……”碎片化的零散堆砌不符合數學知識體系嚴密性和系統性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許老師抓住知識點間的縱橫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和認知建構,促進學生思維水平自動化程度的提升。許老師站在系統的、結構的高度,從本課的計量對象——面積,擴展到長度、質量、時間等其他計量對象,以整體關聯的視角,啟發學生感悟到面積、長度、質量、時間,它們雖然看起來都不一樣,但是都經歷了“定標準,去測量,得結果”這幾個步驟,在深化概念理解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完善與發展。這樣的處理,讓學生得到了宏觀的、結構化的引導,由衷地感受到知識是會“生長”的,主動求知的積極情感被充分激發,課堂由此充滿了張力。

【片段二】學科技能的視角——激發興趣,張揚個性

潘小明(角的度量)

教師出示練習紙,讓學生獨自嘗試測量∠1的度數并做記錄。學生在投影儀上演示,量得∠1是30°。

師:有沒有量出的度數不是30°的?

生:我量出的是150°。

(許多學生認為錯了,該生也發現自己是看反了)

生:我發現好像是31°。

(教師讓該學生在投影儀上演示,該學生可能想要證實自己的31°是正確的,將一條邊往31°刻度線靠,其他同學紛紛指出下面的邊要對齊)

師:還有不同答案嗎?有沒有32°的?

生:我開始量出的是32°,我想確認一下,再量了一次,發現剛才的一條邊沒有對齊,應該是30°。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他開始量出的是32°,為了確認一下是否正確,他又量了一次,結果量得是30°。那我就不知道到底是第一次的32°對,還是第二次的30°對?

生:第二次的30°是對的。

(教師讓學生在投影儀上進行演示)

生:我前面不小心量成了32°,后來我再量時發現沒對齊,應該是30°。

師:你說的對齊,是指要對齊哪些東西?

生:先要把這個孔與角的頂點重合。

師:這個孔就是量角器的什么?

生:是量角器的中心。

師:既要將角的頂點與量角器的中心對齊,又要把角的一條邊與0刻度線對齊,然后,看另一條邊對準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賞析】數學學習的價值不僅在于習得學科知識,還在于掌握學科技能。學科技能是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技能的掌握,是成就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教學中,潘老師沒有直接帶領學生學習量角的方法,而是本著“理解量角器原理”與“掌握量角方法”兼顧的原則,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量角,啟發學生反思出現不同答案的原因,自發尋找“對準”“重合”等關鍵要素,自主歸納量角的步驟和方法。從上述教學片段中,我們不難看出,潘老師精心組織實踐操作,秉承“差異性”和“個性化”的育人理念,引導學生充分經歷度量工具形成的過程,不斷進行對比分析,促進學生對量角本質的理解,為下節課畫角技能的習得打下基礎。技能訓練不能把學生當作亦步亦趨的“操作工”,要追求方法的深刻性、本質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實質性提升,培養學生自信、自主、獨立的精神品質。

【片段三】數學思想的視角——聚焦本質,著眼長遠

周衛東(常見的數量關系)

師:老師開車從蘇州到海安,汽車的速度是90千米/小時,時間2小時,路程是多少千米?

生:90×2=180(千米)。

師:感謝你們幫老師算出了蘇州到海安的路程是180千米。如果老師開摩托車要幾小時?摩托車的速度是60千米/小時。

生:180÷60=3(小時)。

師:如果將來開通了動車要幾小時?動車的速度是180千米/小時。

生:180÷180=1(小時)。

師:你們都是怎么求出時間的?

生:路程÷速度=時間。

師:看來根據路程和速度就可以求出時間了。

師:那如果要求速度呢?

生:路程÷時間=速度。

[ 速度 時間 路程 動車 180千米/時 1小時 180千米 汽車 90千米/時 2小時 180千米 摩托車 60千米/時 3小時 180千米 ]

師:觀察上面這張表格,你們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我發現速度×時間=路程。

生:我發現路程相同,速度不同所用的時間也不同。

生:路程不變,速度越快,時間越少。

師: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所需時間越來越短,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有沒有發生變化?

生:沒有。

師:都是路程=速度×時間。

【賞析】“常見的數量關系”是蘇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正、反比例函數的重要基本模型。教學中,周老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豐富學生對“路程、時間和速度”三者之間關系的感知,在此基礎上通過理性的思考抽象出三個量之間的關系的模型。在層層深入的對話中,創設了路程不變、時間隨著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教學情境,含而不露地進行了函數思想的啟蒙,其價值已經超越了知識的理解與模型的建構。抽象思想是數學的基本思想之一,學生從量或形的視角,認識、分析客觀事物,抽象出某種數學模型,這個過程與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完全一致,教學中,周老師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在促進學生對數量關系理解的同時,抽象、函數思想等數學素養的培育也落到了實處。

【片段四】數學文化的視角——培根固本,豐厚底蘊

蔡宏圣(用字母表示數)

師:下面一個練習是“編故事”,故事的主角是a×4。老師先做個示范。如果a表示一本數學書的重量,那么a×4就是?

生(齊):4本數學書的重量。

師:而且是4本同樣的數學書的重量。下面,哪個同學來編?

(學生用a代表各種數量,說了a×4的意思)

師:既然大家把a×4講得這樣豐富多彩,老師就講個這方面的歷史故事。

(學生鼓掌)

師:在歷史上,對于數量和數量之間的關系,我們人類最初是用文字表示的。

(課件出示:單個重量×4,單個價錢×4,每班人數×4。其中“重”“價”“人”用紅色標出)

師:這樣表示比較煩瑣。后來,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想到了用縮寫的方法來表示。這里的“單個重量×4”,取“重”發音的第一個字母,表示成“z×4”。那么“單個價錢×4”和“每班人數×4”怎樣用縮寫的方法表示?

生:j×4和r×4。

師:丟番圖用字母的縮寫來表示數量間的關系,雖然簡潔了,但每個字母都表示特定的意思,不能把z×4和j×4混同起來,所以,并沒有給數學家研究數學帶來更多的簡便。到16世紀,法國數學家韋達想,如果把各種情境中字母表示的特定意思都去掉的話,不都是一個數和4相乘嗎?

(課件中的“z×4”“j×4”“r×4”依次變為“□×4”)

師:所以,韋達就表示成了a×4,這里的a還是特定的意思嗎?

生(齊):不是!

師:對,字母a已經不表示任何具體的意義,和這里的小方塊一樣,只是一個符號而已。(板書:符號)自從韋達把字母當作符號來表示數之后,許多數學難題得到了解決,數學獲得了飛速發展,韋達被稱為現代代數學之父。

師(稍做停頓):從丟番圖用縮寫的方法表示數到韋達把字母當作符號來表示數,用了整整1200年!

(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驚呼)

師:同學們,我們只用了40分鐘就跨過了人類認識提升的1200年歷史,你們的表現是最棒的。

【賞析】無數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科文化之于育人,就如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通過學科文化的路徑來培育學生,實質就是“育其根”。教學中,蔡老師放手讓學生“編故事”,充分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概括性,還原從“具體對象”到“字母式子”的抽象過程。在此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呈現從丟番圖到數學家們1200多年所走過的抽象表示數的歷程。特別是“我們只用了40分鐘就跨過了人類認識提升的1200年歷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神奇魅力。層層遞進的精彩演繹,學生感受到的不是枯燥無味的歷史記錄,而是洋溢著探索精神、彰顯著人類智慧的不平凡的歷程。此時的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更有對數學這一學科的價值認同,對數學精神、數學美的深切感受,數學學科文化素養得到了提升。

以上幾位名師的教學片段告訴我們,在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中育人,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旨歸,將數學的思想和思維方法、數學的精神和品質、數學的文化和價值,潛移默化地落實到數學學習活動的各個層面,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實驗小學 江蘇省高郵市天山小學)

猜你喜歡
路程字母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多走的路程
緩存:從字母B到字母Z
多種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字母派對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