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改進探究

2021-09-22 20:42王偉健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突出問題小學科學應對策略

王偉健

摘要:實驗是科學學科形成與發展的基礎??茖W規律、科學定理、科學概念等的提出與建立,都離不開科學家們所進行的大量科學實驗。因此,作為科學學習的有力組成部分,實驗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一直以來都備受科學教育工作者們的高度關注與重視。身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我在自身的科學教育實踐中注重科學實驗教學工作的展開,但是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科學實驗教學的質量不高,學生的科學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自然也流于形式。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科學實驗教學經驗及經歷,針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與方式方法進行初步分析與探索,旨在創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形式,優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效率與質量,推動小學生科學素養及能力的更好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突出問題;應對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還不夠成熟,知識體系尚處于初步構建中,對自然與世界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更需要教師的引導。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認知世界的重要學科,新課程制度改革要求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重,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開展教學工作,這是教學改革的相關要求,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問題與挑戰。雖然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提高對學生群體的重視程度,但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針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問題,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充足的科學實驗

科學本身就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學生在科學學科中所學到的知識實際上都可以在實際中找到痕跡。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小學科學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當有意識地積極挖掘學生現實生活中所蘊含的豐富科學資源,以此為契機創設學生所熟悉的、倍感親切的學習情境,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感知到科學學習與自身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在迸發出持續科學學習與探索熱情的同時,全身心地融入高效的科學學習活動之中。我在自身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也會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素材與資源進行科學實驗操作,這也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響應。例如,在教學《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蠶的生長變化》《蛹變成了什么》,特別是《蠶的一生》這一單元的知識時,我便引導學生在家里嘗試利用易得的容器進行蠶的養殖。學生在家庭中待的時間也非常長,在充分的時間內從最開始入手,一點點認真觀察,觀察蠶這一動物短暫一生各個階段的成長經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科學實驗熱情明顯增強,他們對科學實驗的觀察積極性大漲,更為重要的是在該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到的“蠶”的相關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這便是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學生們進行充足的科學實驗,帶給我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積極意義與價值所在。

2結合實驗內容,創新實驗實施方法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背景下,教師要打破教材文本的束縛,突破應試教育的桎梏,創新實驗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創新實驗方法,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創新,進而發展學生的智力。為此,在具體的教學實驗中,教師可以從實驗材料、實驗步驟等角度入手,改變實驗材料,創新實驗步驟,進而達到創新實驗的目的。以教科版小學四年級教材內容為例,在進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實驗的時候,可以知道實驗材料有:透明玻璃杯,水槽,冷水,熱水等,實驗過程主要是質量體積相同的方糖在冷水和熱水中的溶解過程。為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新:選取不同的質量體積的方糖放入冷水或熱水中,以此來探究物質本身的因素對其溶解快慢的影響。又如在進行實驗“辨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時候,可以知道具體的實驗材料有:食用油,肥肉,花生米,白紙,面包,饅頭,馬鈴薯,碘酒,滴管,酒精燈等。為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更換實驗中的食品材料,以此來給予學生新鮮的感覺,讓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實驗的感覺,不會有按照教材進行復制的心情。這樣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實驗效果。

3自主實驗協同操作

教師在實驗教學改進優化中,應當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是新課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讓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學生才能放手大膽操作。當然讓學生成為實驗主人公,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任學生自行操作。教師需要在旁協助,講解實驗的標準流程和方法,引導學生用小組合作方法模擬實驗,特別是自主分配合作,提升學生合作能力與默契性。學生在自主實驗中,動手實踐,對知識建立深刻印象,鍛煉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學生主動嘗試才能將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即便學生的操作失誤,同樣也會成為學生的寶貴經驗,可以避免學生后續再犯,實現學生實驗能力培養,增加學生實驗知識認知。配合小組合作方法,學生交流經驗和心得,相互借鑒對方的學習思路,減少實驗錯誤發生概率,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協調能力、合作水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品質。如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實驗中,教師提前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之后為每個小組安排一名能力比較出眾且具有領導力的學生作為組長。正式實驗前,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煮餃子、煮雞蛋的視頻,學生觀看視頻中看到餃子剛放進鍋里的時候,沉在水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后,餃子浮了起來,學生感到十分神奇。此時教師引出本節課的知識點: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情況,之后拿出各種各樣的材料,先讓學生猜測沉浮情況,再請各個小組上講臺選擇想要用于實驗的材料。之后學生拿著實驗材料展開實驗。學生拿到泡沫板、紙殼、鐵塊、木片、一把石頭、一把食鹽、兩個大燒杯以后展開了實驗。有的小組使用不同材料的橫向對比實驗方法,即一個燒杯里面放置泡沫板,一個燒杯里面放置鐵塊,之后觀察哪一種材料可以沉浮。有的學生使用縱向對比方法,將兩個泡沫板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觀察增加多少塊石頭以后,泡沫板才會沉入水底。

結語

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應該遵照課標要求,以學生為重,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設計實驗環節與實驗內容,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學實驗,在必要的時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科學原理的講解,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力,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高志勇.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創新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19):269.

[2]李青玉.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創新教學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38):320-321.

猜你喜歡
突出問題小學科學應對策略
大學生跨欄常見錯誤技術現象分析
河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關于精準扶貧的幾點思考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于語文寫作教學的研究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