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體育文化”視域下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內涵解析

2021-10-09 18:41陳加峰王芳
體育教學 2021年9期
關鍵詞:多樣化初中體育

陳加峰 王芳

摘? 要:本文以海派體育文化的視角,對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緣由、理論基礎、內涵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解析,并對教學實踐點進行了構建和設計,提出了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多樣選擇、多種方法、多元評價的教學設計實踐點,以指導初中體育教師進行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關鍵詞:海派體育文化;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內涵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9-0057-03

上海市教委基于國家體育課程改革需求及上海市體育教學現狀,提出了“高中體育專項化、初中體育多樣化、小學體育興趣化”的課程改革思路,簡稱體育“三化”教學改革。2012年上海市率先啟動了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經過兩年試點后,2015年啟動了上海市初中體育多樣化、小學體育興趣化的課程教學改革[1]。初中體育“多樣化”上承高中體育專項化、下啟小學體育興趣化,成為整個“三化”體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何為初中體育“多樣化”?其內涵及理論基礎源自哪里?體育教學中如何去實踐落實?關于這些問題,各試點學校都參照市教委的指導建議進行摸索和探索,并沒有專門的內涵解讀和實踐模式。上海市第四期雙名工程高峰計劃體育基地以海派體育文化的視域對上海市“三化”體育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實踐研究,從理論層面對“三化”的內涵進行了解讀,從實踐層面構建上海市“三化”體育教學的創新模式,使得“三化”體育教學能夠真正地落地實施。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以海派體育文化的視角對初中體育“多樣化”內涵進行分析和解讀,以指導體育教師更深入理解和認識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內涵,以此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

一、初中體育“多樣化”的緣由

(一)多元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在多元化的時代中,人才具有個性化、差異化的特質,多元的人才支撐和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培養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根據人才培養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多樣的教育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才能適應多元化時代的需求。因此多樣化教學是多元化時代下教育培養模式的新需求。

(二)學生差異性群體特征的需要

學生具有身體素質的差異性、性別差異性、興趣愛好差異性、年齡層次差異性、心理發展差異性等復雜的特征,需要體育教學具有多樣性,讓學生具有可選擇性的學習,才能滿足學生體育學習的需求。

(三)體育教學中“五育”融合的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提出,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拔逵辈⑴e的提出豐富了學科育人的內涵,拓寬了學科育人的外延[1]。體育學科本身就是“五育”中體育的主陣地,同時在其余四育的育人中,也有其特有的優勢。體育具有以德揚善、以智啟真、以體強身、以美塑心、以勞立行的價值和功能。實現“五育”的融合需要多樣的教學內容、需要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需要多樣的教學評價手段,體育教學中的“五育”融合需要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

(四)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需求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體育教學改革要更新教學觀念、創設新型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組織形式、構筑新型教學評價體系;要求體育教學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特點進行體育教學,要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學習動機,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課程標準的提出為多樣化教學理念的提出和多樣化教學方案的設計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理論基礎

(一)后現代主義理論

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在西方社會廣為流行的一種哲學和文化新思潮。其哲學代表人物包括???、德里達、羅蒂等人,其觀點都強調“差異性”“多元性”“多樣性”“他異性”“異質性”等后現代原則,表明了從“一元”向“多元”方向轉變的理念。后現代主義理論對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重視個人選擇和參與,崇尚創造性、差異性、多樣性、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等方面。后現代主義理論的特點主要在重視差異個性多元而非本質權威“一元”;重視過程而非結果;重視生成而非預成;重視人的不確定性,反對人的各種形式的預設。(二)多元智能理論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的觀點主要是每個人都擁有包括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內省智能等在內的八種智能?;诙嘣悄芾碚?,學校教育也應開發學生多樣的智能,幫助其發現個人愛好與職業方向[2]。教育應該在全面開發人類多元智能的基礎之上,充分考慮個人之間的差異,發展不同階段和專業知識的多樣化,激發每個人的潛力。

三、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內涵解析

(一)初中體育“多樣化”基本概念

初中體育“多樣化”是指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開展以多個運動項目、多種基本運動技能、多種身體練習方法、多渠道運動體驗的體育教學創新模式,其教學方法和手段力求體現活潑性、針對性、體驗性,旨在建立起相對穩定的教學過程結構和相應的方法體系。通過“多樣化”教學,學生能保持運動興趣,增強自主鍛煉的意識,具備一定的體育愛好或特長,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發展和提高,充分發揮體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

(二)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內涵

1.“多樣化”應該理解為教學方法、課程內容、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多樣化。

2.“多樣化”教學符合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需要教師面對具有復雜多樣性特征的群體,針對個體差異進行體育教學。

3.“多樣化”教學強調學生在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習,要經歷多個運動項目學練經歷和體驗,這不僅是發展他們多項運動能力、提高機體機能的最佳時期,更是自主鍛煉及習慣形成的關鍵期。

4.“多樣化”教學改革蘊含著初中體育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在多樣化中凸顯上海特色。

四、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實踐點構建

初中體育“多樣化”既是小學體育“興趣化”的導引,也是高中體育“專項化”的前提。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應在小學體育“興趣化”的基礎上,兼顧“體育中考”的特殊需求,開展多個運動項目、多樣練習方法、多元評價方式為主的教學改革實踐,初步形成初中體育“多樣化”(圖1)。

(一)多樣選擇

“多樣化”教學強調初中階段學生要經歷多種運動項目的學習和體驗經歷,通過多種運動項目學習和經歷,發展和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心理層面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而體育興趣的培養和體育習慣的養成卻具有唯一性。讓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都具有體育學習的興趣,具備體育學習的能力,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初中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體育項目具有多樣性,不同項目也具有各自的項目特點,因此多樣的選擇是解決差異的個體與目標唯一性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

1.項目多樣選擇

項目的多樣選擇是在尊重教材要求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和學校特色課程等,開展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習和體驗,以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需求。項目的多樣選擇能夠真正體現出從學生不同興趣愛好出發,能夠真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和運動習慣的培養。

項目的多樣選擇能夠挖掘和融合學校的課程資源,從而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能夠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能推動學校傳統項目、特色項目的更好發展。

2.器材多樣選擇

器材多樣選擇,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要求和差異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適宜或者喜歡的練習器材。比如籃球教學中,每個學生的手具有大小的差異,因此在器材方面可以提供不同型號的籃球,提供給學生選擇的機會和權力,在尊重人的基礎上,更有利于球性的掌握和練習。這種開放、包容的練習方式,也是獨具上海特色的海派體育文化的重要體現。

3.同伴多樣選擇

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是需要同伴相互配合同時完成的,比如籃球、足球具有對抗性的球類項目,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隔網運動;還有很多運動項目是需要相互幫助進行學習和練習的,比如體操類項目的保護與幫助等,因此練習同伴總是伴隨體育運動之中。面對練習和學習的同伴,初中生性格的差異性、思想的不成熟性、人際交往能力的薄弱性等因素會經常干擾和影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緒。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同伴選擇,給學生提供多元的交流合作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需要,又是海派體育文化的開放性、創新性、多元化的重要體現。

(二)多種方法

體能的發展、運動技能的掌握有其固有的生理發展規律,需要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體育的練習又難免枯燥和乏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一環。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需要多樣化的方法才能使課堂高效。多種方法主要包括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練方法、多種教學組織方法三個方面。

1.多種教學方法

科技的發展和多樣智能器材的出現,改變了以往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這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視頻、圖片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動作技能的要點;借助智能芯片教師可以實施運動強度、密度檢測;借助多樣的輔助器材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動作技能的學習等,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動作要領、加速動作技能的掌握。

2.多種學練方法

任何體能的發展、動作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都需要一定練習量和強度的保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突破自己的生理極限,需要不斷進行練習以形成正確的神經肌肉反應,這些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意志力和專注力。通過多種學練方法,能夠保持學生學練的新鮮感和專注力,提升學生學練的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多種教學組織形式

海派體育文化追求開發性、多元化、創新性、時尚性等特點,而體育教學中的“五育”融入需要學生敢于探索、嘗試和超越等好的品質,也需要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分享,而實現這些教育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需求設計不同的場景和教學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帶給學生多樣的體驗感和多樣的學習經歷。比如教學中的跨班級教學、跨年級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更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要與教學目標相適應和匹配,多樣的教學必然需要多元的評價。多元的教學評價可以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促使培養學生正確的目標導向,也會更加激勵每一個學生的上進和超越。

1.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結合

數據是反映體育成績的一個標準,但從體育教育維度來看,并非唯一的標準。學生在個體、體質、性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定量評價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體育意識的導向,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努力程度、課堂表現等,通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結合,在促進學生體育成績提升的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的動力,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即時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的結合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階段性評價是我們常用的評價手段,能夠及時了解學生一段時間的體育成績。但是僅僅通過階段性評價很難關注到每堂課的學生學習表現。比如課上學生在完成一個動作或者練習的時候,學生需要對完成情況有一個了解,以便接下來的練習會更有針對性。這時采取即時評價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對學生肯定的評價能夠起到對學生鼓勵的作用,指出學生的錯誤,能夠及時幫學生進行糾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采取即時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的結合,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自評和互評的結合

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顛覆了傳統的由教師單一進行評價的模式,這是學生主體地位體現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自我評價和互評,能夠更直接地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存在感。學生的這種主體感更能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的動力,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不管是自評還是評價他人,首先要知道評價的要點在哪里,如何去評價,這是推動學生去主動學習的核心要素。自評和互評的結合,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練習現狀,也能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現代體育課程發展的需要,是初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需要。同時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上承高中體育“專項化”,下啟小學體育“興趣化”,是上海市體育“三化”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也彰顯了上海開放、包容、時尚的海派體育特色。

參考文獻:

[1]李奕.“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J].中小學管理,2018(10):16-18.

猜你喜歡
多樣化初中體育
物理復習課堂中復習內容的設計*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如何在初中體育中有效開展健美操教學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數學問題解答方法多樣化探討
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