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育研究

2021-10-14 09:46鄧開連劉肖燕陳根龍劉曉潔華一村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關鍵詞:實踐體系創新人才應用型

鄧開連 劉肖燕 陳根龍 劉曉潔 華一村

【摘要】闡明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從實踐環節組織管理機制和多層次立體化實踐環節——實踐教學、創新實踐平臺、課外科技活動、雙師制度、創新創業、多元化評價體系、創新實驗班、國際化等方面提出了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對策,以期為國家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他山之石”。

【關鍵詞】高層次? 應用型? 創新人才? 實踐體系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high?鄄level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s expounded. From the practice link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multi?鄄level stereoscopic practice link?鄄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double teacher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diversifi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novation experiment clas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high?鄄level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tone of other mountains” for cultivating national innovator.

【Keywords】high-level; applied type; innovative talent; practice system

【基金項目】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項目“電子技術A”(SKC20-20);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課題(編號:GJEL18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編號:6170309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7-0001-03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國際貿易競爭日趨激烈、金融發展日趨完善、軍事國防投入越來越大,各個國家都在加緊發展本國的高新科技、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防軍事等重要領域。無論是哪個領域,最終都歸結為人力資源的競爭、特別是大師級高端型領軍人才的競爭。如何才能發展和培育好本國的人才,涉及到很多領域。其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只有把教育的各個環節協調好、培育好,形成一個良好的造就大師級的人才體系,才有可能培養出各個領域的服務于社會的高層次人才。教育系統中,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高等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科學技術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的重要教育環節。和國外高等教育相比,國家在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優勢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其中,典型的表現就是“錢學森之問”。如何借助高等教育培養服務于社會各個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需要不斷學習、更新高教系統中的不利于人才發展的環節和因素。在應用型科技人才緊缺的情況下,尤其需要重視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實踐環節。高校培養體系中,實踐環節的設計、更新、增強等方式能夠促進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育。

1.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高層次創新人才是對經濟、科技等產生重大影響、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從外延上講,高層次創新人才是那些從事知識創新的拔尖人才、從事技術創新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從事知識傳播的教育人才和中介服務人才及從事知識和技術應用的人才,高層次人才具有稀缺性、創新性、影響廣泛性、責任重大性等特點,研究生教育培養的人才屬于高層次的創新人才[1-3]。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產生是基于企業事業單位等實際需求,應用型創新人才是專門相對于學術型研究人才提出的,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質的人才,創新人才更強調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特別是創新思維,應用型人才更強調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4-5]。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主體為了實現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和一定的培養制度保障下設計的。由若干要素構成的具有系統性、目的性、中介性、開放性、多樣性與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關人才培養過程的運作模型與組織樣式。人才培養模式由人才培養理念、專業設置模式、課程設置方式、教學制度體系、教學組織形式、隱性課程形式、教學管理模式與教育評價方式等八大要素構成[6]。因此,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指為各行各業培養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較強的人才體系的運作模型與組織樣式。這里,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對象主要是優秀本科生和所有的專業學位研究生。

2.實踐環節組織管理機制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本科不牢,地動山搖”。比如國內的中國科技大學,重視本科教育,本科生理論基礎非常扎實,本科生的地位非常高:導師非常關注學生的發展,定期詢問進展,每周一次組會,講解前沿科研論文和項目完成情況,學校的硬件平臺上基本保證,不讓學生有后顧之憂,重要的設備比如服務器等,建立一個學院共享的集群,對所有學生開放。以學科為導向,建立各學科的課題組,教學教授和教學科研教授需要堅持教授治學、帶頭動手做項目、參與企業項目,主動帶本科生的基礎性、專業性實驗,有的作品可以做成精品,提煉出來,反饋到教學中,促進實踐教學的更新。實驗教師應增設名額,明確實驗教師的職責,增設設備維護等環節的技術人員,加強青年實驗教師的培訓力度。實驗室的管理方式可以借助于高科技,比如網上預約管理,對實驗室和部分設備進行改造,學生可以自主預約時間進入實驗室實驗,通過網絡控制時間和管理設備。加強學風建設,營造學生動手實踐學習的氛圍,特別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國外課堂上,學生都很積極回答問題,勇于提出不同見解,國內很容易出現老師問問題,學生極少愿意回答的現象。對學生宿舍進行定時的斷網、斷電,教學樓上課期間進行斷網,加強班風建設,比如以班級為單位增設自習時間,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享有自由討論交流時間。盡量為學生創建良好的硬件教學環境,比如天熱時刻,盡量給學生提供有空調的教室學習。教學大教室,最后幾排座位的學生看不清黑板和PPT的,可考慮側面增設投影儀等措施。規定新進老師必須帶實驗,須在實驗室待一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須在實驗室待二年時間。

3.多層次、跨學科、跨院系、跨專業的立體化實踐環節

3.1 實踐教學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滿堂灌、照本宣科”式教學、實踐教學單一、驗證型實驗過多、理論實踐脫節、實踐課程學分偏低、實驗指導書內容陳舊、實踐內容簡單、實踐環節教師不足、有些實驗過于簡單、實驗器材陳舊、實踐和專業脫節嚴重、課程安排不合理、實驗關鍵環節缺乏有針對性的深入分析和練習、有些實踐過程缺乏應用背景并過于復雜化等現象。應加大實踐教學比重和難度,形成基礎、專業、綜合、應用、設計、探索等多層次多元化的實驗課程體系,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增設實踐選修課,特別是跨學科的實踐課程。允許學生進行預修課程的提前選修。減少驗證型實驗,加大虛擬實驗教學力度[7-8]。

開放部分實驗室,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實驗進入實驗室進行設計、研究,由學生獨立完成或者助教全程輔導。實踐教學,PPT或者實驗,增加互動環節和案例分析,綜合性實驗需要結合工程背景進行設計。部分實驗,需要增加難度,促進學有余力的學生創造力的培育。實踐教學應緊密聯系理論教學,教學教師緊密把握整體進度,不能讓實踐環節提前進行。專業或綜合實驗設計報告,可以采用“設計說明型”格式,并增加成本、能耗、項目分工說明、改進方案、環境影響等環節。及時更新實驗指導書內容,內容應貼近工業應用、符合專業方向或跨學科跨專業的需求、儀器器材等要符合當前發展需求。多給予學生設計實驗、探究課題的機會。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需要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進行全程輔導,把握好實習、畢業設計的各環節,允許學生出錯和失敗,畢業設計不一定要做出來也不一定要寫成論文,注重學生探索、研究、實踐的過程考核。同一門課程的所有教師統一考核評定標準。給予學生、教師一個更好的交流互動學習平臺,比如臺灣逢甲大學的ilearn學習系統。

3.2 創新實踐平臺[9-10]

根據學科、專業發展需求,結合本碩博一體化建設發展情況,建立功能明確、設備齊全、師資充足的多層次創新實踐平臺,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A實踐平臺側重于驗證性實驗和基礎實驗;專業實踐平臺基于實際應用需求,結合專業發展方向側重專業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專業實習等;綜合開放實踐平臺側重于課外設計性、探究性、創新性實驗,給予創新型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一個拓展訓練的空間;創新實踐基地是給學有余力或喜歡動手實踐的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管理的平臺,同時為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等項目提供場地;科學研究基地為本科生提供基礎的科研訓練,為研究生、博士生提供高水平、高強度的科學研究,是學科帶頭人、創新團隊,科研團隊等自主管理的基地,比如中國科技大學,要求各個實驗室向本科生開放,實驗室老師向本科生介紹自己的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吸引他們加入實驗室,大力提倡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學習,這一措施使得大部分學生大三都進入了各個實驗室提前進行科研訓練;協同創新中心是基于工業需求、企業人才需求、高校人才培養等多種因素建立的聯合培養基地,中心為企業輸送專業對口的人才,為高校培養人才提供豐富的資源,整合了高校的科學研究、發明專利、優秀學生等資源優勢和企業的資金充足、工程技術等條件,促進了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聯合實驗室建設,尋求和本專業密切相關、能夠長期發展合作的大型企業,為學生提供工業級并可以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平臺,和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為學生的專業認識、專業實習、校外實踐等應用性較強的實踐環節提供訓練的拓展平臺;創意空間或學習中心,為跨學科跨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交流、探討、學習的機會,在這里,學生能夠不受限制任意發揮想法并能夠初步實現自己的想法。另外,為保障創新實踐平臺的有效運行,應健全創新實踐平臺的管理機制、負責機制,規范不同功能基地的進入標準和實踐操作規范流程。成立第三方檢查機構,定期檢查各個實驗室和基地,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比如重大儀器校內、校際等共享機制,加強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落地生根。建立教學科研互通機制,設立專項資金,長期支持各級創新實踐平臺的發展,比如追蹤全世界最好的前幾名大學對應的實驗室,由基礎不斷向前發展,最終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3.3 課外科技活動[11-12]

建立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多學科的科技類社團,對大一新生進行科技創新基地、科技社團的宣傳和科技作品的展示,對大二的學生進行招募、選拔,形成興趣小組,分流進入不同的科技創新項目組,由學長一對一指導,對輔導工作的學生給予創新學分獎勵或者抵扣實踐類的選修課程學分,每類課題組配備一名指導教師,教師職責是集中培訓和對特殊難點的解析,定期舉辦興趣小組會議,定期舉行科技類講座,豐富學生基礎課程外的專業知識。增設課外科技活動的選修課程,加深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理論知識,設立專項基金用于課外科技活動,對優秀的作品給予展示和宣傳,對完成作品的學生和指導教師給予獎勵。設置專崗專人管理科技創新基地。建立校內網絡平臺,平臺上設置科技創新活動專欄,包含科技創新論壇、作品分享、問題答疑等板塊。健全院級、校級、省級、國家級多層次的學科競賽選拔培養機制,使人人都有參與學科競賽的機會,都有創新創造的空間。把歷屆最好的作品、設計、算法等記錄收藏好,積累經驗、建立知識庫。完善科技活動儀器設備的租借制度、選拔機制、評定標準等事宜。

3.4 雙師制度

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離不開實踐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但是實踐豐富的高校教師比例比較小,建立雙師制度,實現二元化結構發展是策略之一。比如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工程碩士培養等需要雙師機制的支持。高校需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政策,設立專項資金,引進企業、研究所、事業單位、大型國企等實踐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等,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待遇,來校進行定崗教學,同時也可以聘請一部分大型企業的工程師等到高校兼職教學,鼓勵高校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或者去企業對口專業工程實踐(至少一年實踐時間)或去國外進修學習先進的管理、設計、工程等經驗,兩條腿走路,豐富實踐教學環節。引進新教師,聘用體系應增設工程實踐背景考核指標,比如德國引進教師時,對工程實踐背景要求很高[13]。貫徹新進教師沉淀到實驗室的工作制度,增強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

3.5 創新創業

創新創業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而創新人才又是國家建立創新型國家體系中的關鍵。目前高校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項目申報,但是有些創新項目課題是教師科研項目中的一部分,偏向于理論研究;有些創新項目課題偏難,導致學生最終放棄。學生自主設立課題或給定偏向于應用型的課題,由有經驗的指導教師進行適度審核,最終評審立項的創新項目,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實施,實施過程進行中期考核和經費的審查,項目結題時進行答辯、考核、經費的審查,對于好的項目給予獎勵和孵化培育,對于沒有完成的項目,重點考查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的培育,允許學生創新失敗。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統籌規劃創業項目,對創業項目進行孵化、培育、引導等,給予人力、財力、物力等支持,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建立校內創業孵化基地,對接校外孵化基地、科技園、創業公司等,建立高校、企業、政府三方互動機制,給予創業學生最大力度的優惠政策、資金支持、人脈資源的協調等。對于在校生,給予其充分自由時間(比如只要其課程學分修滿即可給予畢業)。例如東華大學立足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將創新創業教育全方位融入到學校教育各環節,秉承“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的校訓,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積極營造“有創意、善創意、能創造、敢創業”的文化氛圍,實現100%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覆蓋。

3.6 多元化評價體系

教職工方面,根據崗位等建立不同類型的評價考核體系,評價體系不能過于單一,加大實踐性、創新性、應用性、管理性、技術性、文化性等考核指標的比重,比如注重發明專利、應用型科研項目、實踐教學、課外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等負責教師的獎勵[14]。學生方面,根據學科、專業等建立不同類型的多元化評價考核體系,注重實踐過程、創新創業、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技術創新、文藝創新、管理創新、跨學科跨專業課程選修學分等考核指標,加大創新學分獎勵機制,創新學分可以抵扣其他類型的選修課程學分。參加國家級的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競賽等獲得國家級一等獎、二等獎、省級一等獎或有發明專利授權或有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的學生給予保研,但是不占用保研名額;獲得二等獎、三等獎的學生可以申請抵扣實踐類選修課程的學分并給予一定的保研加分比例,完成科研項目、創新項目、創業項目、課外科技創新項目、設計大型綜合實驗、設計研究性探索性實驗、企業實習項目、自主選定課題或某些復雜工程問題等任意方面課題的學生可以申請不撰寫畢業論文,僅參加畢業終期答辯。與行業建立密切關系,邀請第三方機構、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工程師等定期來校進行評價考核體系的考察和修訂[15]。

3.7 創新實驗班

建立多元化立體式的創新實驗班,實驗班面向全校學生,實行學生自選、教師自薦,學院組織評審考核,指導教師一定要有工程實踐背景或者行業背景,擁有科研應用型的項目將優先考慮。對于交叉學科,復合型人才培育的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各個學院的地位平等,實驗班的導師必須要有科研項目,優先考慮有交叉學科科研項目的導師入圍,實行導師聯合指導。允許實驗班的學生選擇跨學院跨專業的課題,打通學院之間、專業之間的壁壘,確保學生有極大的選擇權,同時保證畢業質量。比如東華大學近幾年分別建立了民用航空復合材料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知識產權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實驗班等。

3.8 國際化

教師方面,引進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工程背景的學科帶頭人,設立專項培養基金,鼓勵青年教師到國外進修學習、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參與國際科研項目、申報國際科研項目、短期去國外創新基地交流學習等。學生方面,和國外建立聯合培養機制、鼓勵學生到國外學習、支持學生參加國際會議、引導學生參加國際暑期班學習等。課題體系方面,對于有特色優勢學科,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吸引國外留學生交流學習,建立國際暑期研修班,建立國際探索課程,舉行大型會議等。在外語必修課上,實現分級分類的培養制度,對部分優秀學生開放“免修不免考”制度。增設專業英語課程,加強國際化交流與學習,部分課程實現全面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張鳳華,張體勤,姜道奎.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內涵與特征及需求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33(1):12-14.

[2]陳堅,劉建國.應用型創新人才與培養目標定位分析[J].成才之路,2015(17):8-9.

[3]張興琳.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C].浙江: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浙江工商大學教學改革論文集,2011.

[4]張學洪.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5-6.

[5]張兄武.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3):9-11.

[6]董澤芳.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界定與要素解析山[J].大學教育科學,2012(3):30-36.

[7]王開宇,程春雨,金明錄.遠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242-245.

[8]孫建林,贠冰,姜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相互融合協同發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9):208-210,214.

[9]王香婷,李明,石超.深化實驗教學改革 培養創新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124-126.

[10]樊華,陳偉建,張進,等.電子電路(電路分析與模擬電路)課程的貫通教學與實驗平臺建設[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3(2):150-153.

[11]張學洪.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5-6.

[12]趙云娣,肖 看.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4):415-417,420.

[13]劉獻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7(10):1-3,12.

[14]吳愛華,侯永峰,郝杰.完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J].中國高教研究,2017(12):44-48.

[15]龍國智.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現狀評析[J].改革與開放,2011(2):173-174.

作者簡介:

鄧開連(1984年-),男,安徽六安人,工學碩士,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電子技術與系統、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實踐體系創新人才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談中職德育課程實踐內容體系的建構
面向復雜工程問題的計算機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課后延續教學模式在單片機課程中的應用
民族院校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