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依托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2021-10-22 07:55王法剛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機械化農作物生長

王法剛

(諸城市農機農經發展中心,山東 濰坊 262200)

1 信息技術對于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家所生產出來的糧食,要確保每一個人都可以吃飽飯。但是,目前在農業方面,我國的信息技術并不能為農業生產帶來更多的便利性,而且許多的農業工作者沒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先進技術。信息技術促進人類的生活,目前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方向,在如今的社會大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有效結合,可以快速促進農業的發展,幫助農民獲得更多的農作物產量,進而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提升生活品質。但是,目前我國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并沒有辦法將信息技術與農業做到高度統一,這就無法為農民謀福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作物的生產效率。

利用信息技術去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可以全面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要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對于我國農業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已經有了一些機器可以幫助實現農業信息化技術,比如,自動收割播種機、土壤營養監測儀以及航空駕駛播種機等,這給我國農民種植農作物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對于我國社會大環境而言,很多農村的青壯年都選擇了去大城市打拼,這就導致在農村沒有過多的勞動力,無法大力推進農業的機械化發展。對于一些面積十分巨大的土地管理方面而言,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引進機械化的生產,是提升農業發展現代化的重要促進措施。而且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融入高效的信息技術,可以大力提升農作物的產量,確保產品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土壤合理利用,同時可以起到保護資源的作用,為農業工作者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2 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 缺乏技術過關的工作人員

全面提升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并在其中融入高效的信息技術,前面仍有漫長的農業轉型發展道路,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去開拓。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屬于農業與信息技術連接的主要媒介,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專業能力,可以從根本上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快速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而言,由于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都選擇了外出務工,這導致大部分地區的農活都缺乏強壯的勞動力,而且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也沒有優秀的技術人員去促進。同時,很多工作人員都只是有專業的知識,而缺乏實際的經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并不能夠及時地解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甚至技術人員與農民之間的溝通都會受到限制,就更無法為農民提供高效的信息技術服務,使得我國基層農業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限制,更加阻礙了農業發展信息化、機械化的進程。而且,很多的農業技術人員并沒有經過統一的培訓,他們的水平是不一致的[1],再加上各種其它輔助因素的影響,為了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而打造的高素質技術人才隊伍是十分困難的。

2.2 農業機械種植的形式化

我國屬于土地大國,這意味著我國有足夠的土地資源,更意味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信息技術與農業的有效融合,可以快速提升農業活動的開展進程。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要求在具體農業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的結合可以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是,在目前的現實情況中,很多農業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都沒有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去支持工作。對于基層工作者而言,他們不能夠把先進的農作物生產技術傳授給農民;對于農民而言,他們對于農業機械化的認識十分淺薄,并不全面,他們認為傳統的農業生產手段是足夠的,自動化生產反而不會取得很好的成效。這導致很多地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提出的機械化生產,便一直處于一種形式主義的狀態,嚴重阻礙了基層農業機械化、信息化建設。

3 依托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具體措施

3.1 加強電子設施的利用

為了確保農業機械化水平可以得到快速提升,農作物產量可以不斷增加[2],科技人員,就要學會使用電子儀器密切監測農作物的生長動態,控制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循序漸進地增加信息技術的控制范疇,保證相關的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可以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應用。一旦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出現問題,技術人員要第一時間作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及時化解危機,這會讓農民從心底里認可農業發展的機械化與信息化,進而推動農民自覺地加入到農業發展智能化的生產活動過程中去。為了更好地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狀態,相關的科技人員可以依據產品的具體需求,適時調整參數設計,利用高效的技術去輔助監測活動。目前,人工智能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相關的AI技術也在各個行業中都得以體現,參數化的設計理念在不斷普及,很多研發出來的農業機械產品都進行了相關的參數設計,專業的農業知識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會讓農業機械的參數化設計更加完善,同時可以保證機器能夠得到大力推廣。

3.2 做到人機合一

為了確保農業機械化水平可以得到大力提升,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在農作物生產的現實狀況里,做到人機合一,提升與機器的配合力度[3]。目前,利用信息技術去設計一款可以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態的儀器,已經不是什么難事,有些先進的儀器,還可以根據每日監測的情況,智能化地得出產品日后的生長態勢,這就屬于工作人員與機器之間的良好溝通,可以有效地解決農作物所出現的各種生產危害問題,確保農作物能夠健康成長。同時,也可以引導著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朝著更加正確的方向前進,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大力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并取得一定的社會收益。

利用監測體系去收集農作物的生長狀況,主要是檢測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水分、營養狀態與葉綠素的含量、根莖的位置是否發育健康等多方面情況,依據這些內容,儀器可以精準地判斷農作物的健康程度,并預測其產量。我國很多的科學技術人員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可以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設計出參數檢測裝置,預測空間里農作物的營養分布情況,并判斷是否需要提高施肥的力度,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人機配合,同時,也屬于我國農業發展的巨大進步,不僅完美地詮釋了信息技術與農業發展的結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效,而且也幫助我國農業邁上另一個新的高度。

3.3 全面掌握農業發展的具體情況

農民只有全面了解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主要信息,才可以依據具體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補救手段,這是確保農作物可以健康成長的主要手段。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主要信息有土壤是否具備足夠多的營養,氣候是否符合農作物的生長狀態,是否有足夠的水源,農作物本身的生長是否健康[4]。這些信息體現在不同的維度,并且變化性極強,想要一次性地觀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時,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將智能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農業機械化管理過程中,時刻收集農作物的生長信息,幫助農民快速判斷具體情況,并采取實際行動。而且,當農作物成熟以后,進入收獲季節,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去控制農業機械設備,代替人力,節省了許多的工人支出成本,也能夠有效地緩解在收割過程中造成的糧食浪費問題,最大程度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導航技術與農業機械的有效結合,可以利用自動轉向技術實現控制,機器可以根據人設定的路線自動行駛,這屬于我國農業機械導航技術的巨大進步,這一儀器可以對果園配藥與采摘工作進行精細的管理與操作,可以節省許多勞動力支出[5]。

4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農業機械化的進程需要信息技術的大力支持,而農業趨于機械化,可以給這一行業帶來極高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節約許多成本,減少一些資源的浪費,在具體轉型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在多個角度、多個方面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率,確保社會大眾可以認識到機械化生產的重要性,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發展阻礙問題,使農業可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同時,可以大力提升土地的產量,增強農業工作的質量以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對于其中出現的任何問題,相關部門都要及時作出調整,認真完善,全面提升機械化水平。

猜你喜歡
機械化農作物生長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碗蓮生長記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生長在哪里的啟示
生長
《生長在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