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平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思考

2021-10-22 07:55張翠英普金安魯金華李繼芬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中藥材彝族品種

張翠英 普金安 魯金華 李繼芬

(1.新平縣經濟作物工作站,云南 新平 653499;2.新平縣種子管理站,云南 新平 653499)

1 產業發展現狀

1.1 種植規模壯大,效益明顯

近年來,在新平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各項措施的落實,新平縣中藥材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20年末,種植面積達1420 hm2,產量844.65萬kg,產值突破1億元。效益增長明顯,成為山區農民經濟增長、脫貧致富的優勢產業。

1.2 中藥材品種不斷更新優化

據1983年玉溪中藥材資源普查的結果,分布在新平縣的中藥材有170個科屬627個品種,其中屬國家重點普查品種有207種(植物類198種,動物類8種,礦物類1種),民族地方中藥材有420種(植物類412種,動物類8種),中藥材資源總儲量達54萬t,品種資源豐富。近年來,經過品種的不斷更新改良,篩選出了適宜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高效的露水草、龍膽草、重樓、三七、黃精、石斛等品種。

1.3 種植區域向優勢區集聚

目前,全縣種植中藥材有11個鄉鎮(街道)、57村(社區)、4541戶。中藥材種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1500 m以上的建興鄉、者竜鄉、水塘鎮、漠沙鎮、平甸鄉等哀牢山高寒山區和半山區一帶。

1.4 中藥材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

以藥農和專業合作社為支撐,云南共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興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平健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一批產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據統計,全縣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經營主體共有10 個專業合作社,8個種植基地,6個公司,1個專業技術協會。形成了“合作社+農戶+基地”“公司+農戶+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龍頭企業+公司+農戶+基地”等多種生產運營模式,形式多樣的經營模式,規避了市場風險,保護農戶利益的作用逐漸增強。

1.5 中藥材產業品牌特色逐漸形成

近年來,在全縣中藥材經營主體的不斷努力和探索實踐下,建興鄉露水草種植、提取穩步發展,并逐步形成了產區優勢和特色;漠沙鎮引進云南共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蘆薈加工廠,年產值200多萬元,帶動蘆薈種植58.47 hm2,實現產值849萬元。此外,積極引進發展了重樓、黃精、滇龍膽等適宜于產業種植發展的中藥材大品種,種植規模較大,產業前景廣闊。建興鄉按照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種植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重樓,為把馬鹿社區老箐小組打造成重樓莊園奠定了良好基礎。新平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一方面得到幾個重點鄉鎮產區農戶的認同,另一方面得到玉溪市及全省中藥材行業產業的關注和認可,產區影響力逐漸起步形成。

1.6 中藥材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構建

新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平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明確由縣農業農村局作為主管部門重點負責中藥材產業建設,并制定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依托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組建了新平縣中草藥種植專業技術協會,配合縣農業系統開展技術培訓與技術指導,提供種子種苗,為農戶提供種植、采收、初加工等技術服務。全縣以農業系統及社會化服務系統的中藥材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構建。

2 發展優勢

2.1 生態環境條件優越

新平縣作為云南省中部偏西南,地處哀牢山中段東麓的熱區資源型經濟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大磨巖峰3165.9 m,最低海拔漠沙鎮南蒿村422 m。氣候受海拔差影響,全縣形成河谷高溫區、半山暖溫區、高山寒溫區3個氣候類型。2020年年平均氣溫18.5 ℃,年最高氣溫33.8 ℃,年最低氣溫2.8 ℃,全年總降水量880.4 mm,總日照時數2108.0 h。新平縣面向滇中經濟圈,連接滇南、滇西南,區域中藥材產業發展要素資源豐富,交通條件不斷優化,擁有成為區域重要物流集散中心的重大機遇,國際地緣優勢明顯,與東南亞國家相連,為新平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空間。獨特的地理區位條件、豐富的氣候資源,構成新平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獨特的生態環境條件優勢。

2.2 中藥資源種類豐富

哀牢山中部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條件孕育了新平縣豐富的中藥資源種類。據1983年玉溪中藥材資源普查結果,全縣有中藥資源170個科屬、627個種,其中屬國家重點普查品種有207種(植物類198種、動物類8種、礦物類1種),民族地方中藥材有420種(植物類412種、動物類8種),中藥資源總儲量巨大。建興鄉、者竜鄉、水塘鎮、漠沙鎮等鄉鎮中藥材產區產業基礎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新平縣中藥資源種類豐富,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豐富的中藥資源種類為新平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因庫”。

2.3 彝族傣族醫藥文化獨特

彝族是新平縣的主體民族。截至2017年底,彝族人口達18.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29.2萬人的63%。新平屬滇南彝的集聚地,彝族火把節、彝族煙盒、彝族花鼓舞文化等彝族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彝族生存繁衍過程中積累、創造了豐富的醫藥資源,《尋藥經》等醫藥彝文古籍具有較高的研究利用價值?;ㄑ鲎鳛橹袊鲎宓囊粋€獨特群體,服飾斑斕、色彩絢麗、銀飾琳瑯滿目,具有較強的民俗旅游開發潛力。新平縣是著名的“花腰傣之鄉”,80%的花腰傣聚居在新平縣內。獨特的彝族傣族醫藥文化資源為新平縣發展中藥材產業提供了產業發展的空間。

2.4 健康生活目的地產業融合發展條件凸顯

作為滇中地區重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新平縣旅游資源豐富,哀牢山及茶馬古道、花腰傣民族文化、磨盤山體育養生、褚橙莊園等系列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響亮、特色鮮明。通過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區,提高供給質量,積極順應消費升級需求,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特色節慶活動豐富多樣,宣傳營銷創新推進,旅游市場繁榮活躍,接待游客4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7.5億元。優質的健康生活目的地資源,以中藥材為重要載體的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條件凸顯。

3 存在的問題

3.1 中藥材品種多且雜,沒有主打品種

中藥材種植品種多,種植重點品種不突出,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品種少;良種和新品種選育滯后,品種混雜,缺乏主打品種。野生資源經掠奪性開采,瀕臨滅絕。

3.2 組織化程度低

中藥材生產主要以家庭分散經營為主,規模小,資金少,抵御風險能力弱,參與中藥材生產經營的龍頭企業和規范化的專業合作社少,中藥材生產組織化程度低,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

3.3 營銷體系不健全

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銷售手段單一,銷售主要以家庭和小的藥材收購商為主。產地加工、包裝與儲存基本上由廣大藥農與廣大個體商戶自行完成,倉庫以民宅為主,操作以手工為主,加工以清洗、晾曬、熏蒸為主,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少。產區中藥材的市場占有率較低,與云南省首批認證“云藥之鄉”的產區地位不匹配。

3.4 產業資金投入不足

新平縣中藥材種植區域多為高原山地,坡度普遍較陡,基地水利、道路、排灌系統等基礎設施薄弱,加之中藥材投資成本高,期限長,藥農資金周轉困難,近幾年政府雖然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扶持,但對新植扶持、育苗基地及示范園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均投入不足,導致新技術推廣應用難度大,制約了藥材產業的高效持續發展。

4 有關建議

4.1 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產業布局

縣人民政府應成立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機構,落實人員和編制,制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并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以建興鄉發展中藥材為突破點,以點帶面覆蓋全縣,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品牌。

4.2 合理謀劃布局,促進規模發展

一是充分利用閑置土地,適度規模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逐步擴大產業種植規模,培育種植大戶;三是積極鼓勵專業合作社和種植能手建立高標準的生產示范基地,以建興鄉作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合適當地自然環境的重樓、黃精、露水草、滇龍膽等藥材,不斷提高生產的規?;?,充分發揮規模經營優勢,把建興鄉建設成輻射到周邊各縣的中藥材集散地。

4.3 強化技術支持,確保服務到位

整合收購加工企業和農技推廣部門資源,共同負責技術培訓、指導和示范,確保各項重點技術環節服務到位。

4.4 加大投入,落實各項措施

一是加強與企業對接,通過資金或土地入股、參股的辦法加強與企業的對接,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二是多方吸納各類資本投資,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主通過流轉土地建立規模生產基地。三是轉變經營機制,提高生產經營水平,通過多種渠道培養一批高素質經紀人,條件成熟的可建立協會,引導農民自覺走向市場。同時引導有經驗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逐步擴大種植面積,培育種植大戶,充分發揮適度規模經營的優勢。四是強化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和發展,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發揮規模優勢,增強抵御種植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五是積極探索“企業加基地帶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不斷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

4.5 開發保護并舉,謹防資源潰絕

開展瀕危藥材資源調查和保護,建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避免掠奪性采收。

猜你喜歡
中藥材彝族品種
云上黑山羊品種介紹
彝族海菜腔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河灘地建起中藥材示范區
哪些土雞品種長得快來錢快
彝族蕎粑粑
云南彝族傳統武術溯源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狗狗的常見品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