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

2021-10-22 07:55張曉艷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田塊高標準農田

張曉艷

(四川涪圣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四川 綿陽 621000)

1 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原則

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原則首先應嚴格遵循科學化、合理化原則,做好項目整體的規劃設計工作,編制完善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提升各方面設計工作效果,以保證項目工作的有效性、可行性,最終達到預期理想目標[1-3]?;拘栽瓌t與合法性原則作為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的重要工作原則,能夠確保規劃設計工作的有效落實[4]?;拘栽瓌t要堅持合理利用土地,在滿足保護耕地的基本要求上,規范開展規劃設計工作,以充分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并且基本性原則還要求要遵循統籌安排、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規?;_展土地整治工作[5]。因地制宜則是要根據項目區的地質特點、田塊特點,采取有針對性規劃措施,促進農田規劃設計順利開展[6]。

2 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規劃措施

2.1 明確農田規劃設計工作目標

目前,統籌兼顧、分類實施是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該進行綜合評估,按照農田特點、氣候條件等開展規劃工作,合理建設高標準的基本農田[7-8]。

2.2 明確農田規劃設計工作標準

2.2.1 土地平整標準

明確農田規劃設計各個方面的標準是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保障[9]。土地工作主要有土地平整措施、土壤改良措施、灌溉與排水措施、田間道路措施。首先,土地平整措施要明確土地平整工作標準。田形調整應盡可能集中連片,連片田塊的大小和朝向應基本一致;田塊的大小依據地形進行調整,原則上小彎取直,大彎隨彎。農田的田塊方向不僅要滿足耕作長度的要求,還要滿足光照時間最長、受光熱量的最大要求,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能良好的生長環境。

2.2.2 土壤改良標準

土壤改良在土地平整后增施商品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改善土壤土質[10]。土壤改良本著“分級培肥,一年項目支持,多年持續提升”的原則,制定科學的、經濟的、先進的、完整的、有效的技術措施和實施細則。在秸稈全量還田基礎上,施用商品有機肥1500~7500 kg/hm2加菌肥150~750 kg/hm2;或生物有機肥1500~8250 kg/hm2。

2.2.3 灌溉排水規劃設計標準

灌溉排水必須依照國家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山坪塘、攔水堰、提灌站、灌排渠等。參照相關標準要求,灌溉率應在80%以上并且排澇效果較好,特別是在暴雨季節[11]。如果突發暴雨,最好在當天就能將水排出,以免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如果在初期規劃時就出現排水方面的問題,那么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BIM建模技術等對產生排水問題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然后探尋解決辦法,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排水系統規劃設計符合相關標準。規劃設計時應根據灌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確定。為了便于管理,節省工程量,又能適時滿足各用水單位的灌溉要求,一般采用輪灌方式進行配水。

2.2.4 田間道路規劃設計標準

高標準農田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生產與運輸,道路承擔著農作物的生產與運輸,十分重要[12]。為此,建設高標準農田必須重視道路的規劃設計,嚴格把控道路寬度、修復、建設材料、材料質量等。道路在平面和縱面上由直線和曲線組成。在設計布置平曲線及豎曲線時,要確保平面順適、縱坡均衡、橫面合理。并且平縱面線形要與周圍環境、地形、地物等相協調??傊?,通過嚴格明確道路規劃設計標準,切實保障道路的規劃設計符合相關標準,確保道路建設工作穩定開展,為高標準農田作物的生產與運輸提供堅實基礎保障。

3 完善整體布局結構

高標準農田建設必須考慮整體布局結構,將效益最大化。為此,必須在規劃設計時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結合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發展規模、氣候條件、地理環境、水源條件等,然后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體規劃布局,使高標準農田整體布局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后能夠發揮最大作用,促進農業經濟穩定發展[13]。在實際工作中,應按照土地利用需求、田塊布局設計、灌溉排水要求、道路設計要求開展整體規劃設計工作。土地利用要注重維護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原則,綜合開展農田、水利與道路的整治工作,為農田作物生長與生產運輸提供良好的水利條件與道路條件[14]。整體布局田塊規劃設計工作,合理布局所有田塊,使所有田塊都能有效利用。規劃設計排水系統時可以將抽排方式與自排方式結合。灌溉系統則可以利用自流引水形式和局部提水形式,在農田原有的溝渠上進行灌水工作。農田灌排水設計必須嚴格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將灌排系統有機整合,設計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灌排水系統。確保農田灌排水良好運行,避免出現灌排水問題,為農田作物生長提供穩定的水資源保證。道路設計應維持現有道路形狀,在此基礎上進行維修與完善,保證區域內道路通暢性。

4 高標準農田整體效益

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提高相關地區農田的灌排條件,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水資源。提高了土壤肥力,進一步解決了產業鏈不完整問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地區糧食生產能力、油料生產能力、蔬菜生產能力、新增種植業產值全面提升,人們經濟收入有所提升。此外,還要解決地區季節性缺水和洪災問題,減少防洪搶險費用和洪災損失。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給農民群眾創造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加深農民群眾對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的了解。通過田間道路、水利設施、農田建設,改善地區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地區農田基礎條件,實現灌溉有渠,排水有溝,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改良土壤等農業新技術的推廣、農田土壤肥力變化的監測,增強農業服務功能,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確保糧食生產安全。通過“水、田、路”綜合治理,使項目區形成“渠成網、田成方、路相通”的現代農業格局。有效控制地區水土流失,使地區土壤厚度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同時了改善不合理的施肥結構,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并且也明顯提高了農田水分生產效益,控制土壤硝酸鹽的增長和減少水體富營養化,降低農作物生理病害,促進綠色、優質、無公害農業的發展。同時,還能促進秸稈還田和有機肥料利用,特別是野外焚燒秸稈將得到有效控制,大氣污染和資源浪費能較好解決,生態環境將有明顯的改善,通過渠道整治改善水生態環境。

5 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建設高標準農田對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高標準農田可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的綜合發展,加快農民邁入小康的步伐,大力發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對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對農田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通過現場調查發現,現有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只關注生產能力的提升,沒有關注高標準農田生態功能和生活功能的挖掘,無法滿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導致農業綜合效益依然偏低。因此,需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著力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完善鄉村道路交通設施,改善農業生產設施和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設施等,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引進多元功能的重大涉農項目,撬動社會資金投向農村地區,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

猜你喜歡
田塊高標準農田
“施肥寶” 微信小程序端設計與實現
山西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獲批復
基于時空濾波Sentinel-1時序數據的田塊尺度嶺南作物分布提取
達爾頓老伯的農田
達爾頓老伯的農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標準農田16.89萬公頃(253.34萬畝)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確保按時保質完工
“兩委”換屆發動攻堅——確??械簟坝补穷^”、實現“高標準”
啤酒大麥科學施肥保品質
黑板像農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