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植保技術在設施栽培中的集成應用分析

2021-10-22 07:55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植保害蟲作物

李 杏

(泰興市元竹鎮農業農村局,江蘇 泰興 225400)

1 設施栽培對植保工作的要求

1.1 設施栽培病蟲害發生率高,要求植保迅速控害

設施栽培屬于反季節栽培,具備溫濕度大且通氣性不佳的特征,高溫高濕環境下病蟲大量繁殖,增加了病蟲害發病率。不僅如此,設施栽培需要連續性生產,導致害蟲無法正常越冬、越夏,常年危害農作物。此外,設施作物往往附加值較高,生產周期短,對于病蟲危害非常敏感。為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減少損失,要求植保迅速控害。

1.2 設施栽培農作物,要求有綠色植保理念

和普通作物相比較而言,設施栽培農作物對于產品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設施作物栽培時,要求具備綠色植保理念,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同時要求做好對設施農產品的質檢工作,農藥殘留檢測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檢測內容。不難看出,設施栽培時,需要樹立綠色植保理念,避免出現農藥殘留超標等現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滿足市場及消費者需求[1]。

1.3 設施栽培連續性生產,要求環境安全無污染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農業生產與發展引發了嚴重的環境、水源、土壤污染等問題,不利于農業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污染問題,主要是由于濫用化學藥劑、隨意丟棄農藥廢棄物等問題所導致的,其污染具備隱蔽性和不固定性的特征。設施栽培需要進行連續性生產,對于環境要求非常嚴格,需要確保環境安全無污染,方可更好地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1.4 設施栽培種苗產品流通多,要求做好檢疫工作

設施栽培方式、產品具備多樣化特征,市場流通方向和渠道廣泛,為更好地滿足設施農業反季節栽培和早熟栽培需求,需要頻繁地進行設施農作物的引進與交流,這極大地增加了有害生物的傳播與擴散風險。在此情形下,要高度重視對設施栽培種苗的檢疫工作,防范有害生物的傳播與擴散,確保設施農業良好發展。

2 綠色植保技術在設施栽培中的集成應用要點

2.1 設施綠色清潔技術

設施栽培前,需要做好設施綠色清潔工作,有效防治病蟲害,避免進入病蟲害傳播源。具體來說,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重視種苗清潔,栽培前優選種子,并進行消毒處理,殺菌滅毒,進而培育出無病蟲苗。其次,重視水肥清潔,設施栽培農作物灌溉水源,應保證其無污染,禁止使用一些廢水和污水進行灌溉,同時所應用的肥料,應進行充分地腐熟發酵處理,確保無病菌和病蟲。再次,重視設備清潔工作,針對設施內的墻體骨架、農機具,應及時進行消毒,常用藥物為福爾馬林。夏季氣溫高,需要對設施骨架、農機具、墻體等進行暴曬,能夠起到良好的殺菌消毒效果。最后,重視寄主清潔工作,設施栽培需要常年連續固定生產,會積累大量病蟲,因此需要在作物采收后及時將田間的地膜、殘枝枯葉、秸稈等清理掉,減少寄主,降低發病率。設施作物生長時農戶要密切留意長勢,如發現有病蟲株、病葉、病果,要及時將其摘除并深埋處理,避免引發更大規模的病蟲害[2]。

2.2 設施作物綠色防治技術

設施作物栽培時,應用綠色防治技術能夠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促進作物生長,達到更加理想的產量和質量。具體來說,設施作物綠色防治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做到合理輪作,采取輪作模式,能夠將害蟲食物鏈切斷將其餓死。要控制好輪作時間,一般情況下,輪作2~5年為宜。其次,要優選具備較高抗病蟲害能力、抗逆性的品種,農戶要高度重視選種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合理化的選種,綜合考慮土壤、水文、地質、溫濕度、降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優選優質高產、具備較強抗逆性,抗病性、抗低溫、抗弱光并且適合在冬春季節栽培的品種,降低發病率。再次,應采用抗性嫁接育苗,嫁接育苗時應選用具備較強抗病性的砧木,使其具備良好的抗病性,降低青枯病、枯萎病、霜霉病等多種病蟲害發病率。不僅如此,砧木根系對土壤環境要求并不高,采用嫁接換根的方式,能夠提升植株抗寒性、耐熱耐濕耐旱性,最終達到更高的產量和質量。最后,要精心管理,改善設施生態環境,充分結合不同設施作物合理控制好種植密度,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及水肥管理工作,滿足設施作物生長對于環境、水分、養分等多方面的需求,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提升設施作物產量和質量。

2.3 設施內土壤綠色植保技術

設施作物生長雖然對于土壤并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為降低土傳病蟲害發病率,保證作物正常生長,要積極做好對土壤的綠色植保工作。首先,要重視對太陽能消毒技術的應用,氣溫高于35 ℃時,對土壤進行深翻晾曬消毒,整地時施加適量的稻草、雞糞,并澆灌適量水,然后覆蓋一層透明吸熱的薄膜進行密封,在充足光照、水的作用下,有機肥在土壤中厭氧發酵產生有機菌群,同時也能夠將土壤中的病菌、線蟲等殺滅,為設施作物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當前,太陽能石灰氮消毒技術實現了廣泛應用。其次,重視對熱水土壤消毒技術的應用,將水加熱至75~100 ℃,然后灌入土壤中,利用高溫殺滅細菌病毒。在消毒之前,需要確保土壤干燥,并深翻土壤,然后施加有機肥,整平土壤,接著將滴灌管鋪設于地面使用地膜封嚴,然后注入熱水,要結合設施栽培作物品種、土質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控制好注水量,完成消毒后2d即可進行栽培作業[3]。

2.4 設施內空氣綠色植保技術

設施內空氣、環境質量狀況,是影響作物生長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積極做好設施內空氣環境的綠色植保工作。首先,合理應用臭氧消毒技術,臭氧在常溫及常壓環境下,能夠自動分解成氧和單個氧原子,其活性極強,適宜濃度下能夠迅速將微生物生物結構破壞掉,促使其喪失生存能力,起到良好的殺蟲和滅菌效果。臭氧可以使用臭氧發生器產生。在應用臭氧消毒技術的過程中,由于臭氧穩定性差且易于分解,所以必須要對臭氧使用濃度、時間等進行嚴格地控制,避免對人體及環境、作物造成影響和威脅,滿足設施作物消毒需求。其次,重視對靜電除濕技術的應用,設施作物栽培時,溫度及濕度較高,土壤水分蒸發、植物蒸騰作用下會增加設施內濕度,再加上設施內密封性強,水蒸氣接近飽和狀態,空氣濕度高,極大地增大了設施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影響設施作物生長,因此積極做好濕度調節工作顯得至關重要。通過應用靜電除濕技術,發揮靜電凝結式除濕機的作用,能夠實現對設施內濕度的有效調節,該技術具備低能耗無污染的優勢,當前被廣泛應用于設施內空氣環境調節中,為設施作物生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4]。

2.5 設施作物害蟲綠色植保技術

病蟲害的發生,會對設施作物產量及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農戶要重視對設施作物害蟲綠色植保技術的應用。首先,要合理應用防蟲網,將防蟲網設置于設施入口、通風口等位置,有效阻擋害蟲的進入,降低蟲害發生幾率。防蟲網的功能較多,包括:防蟲、防風、防高溫等等。其次,要合理應用其它多種綠色防治技術,在使用防蟲網的同時,應靈活配合應用下述幾項方法防治害蟲,如:物理防治技術,可利用害蟲的趨色性特征,將黃板懸掛于設施內誘殺害蟲,利用害蟲的趨味特征,調制糖醋液誘殺害蟲,利用害蟲趨光性特征,懸掛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生物防治技術,利用害蟲天敵赤眼蜂、食蚜蠅等進行殺蟲。最后,要合理應用藥劑,保證所應用的藥劑具備綠色、低毒、高效、無殘留的優勢與特征,尤其是在爆發大規模和嚴重病蟲害的情況下,藥劑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在使用藥劑時,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和激素類藥物。針對A級綠色食品蔬菜,可適當使用限定的化學藥劑,但是要嚴格控制好使用量、使用時間、使用方法,避免出現農藥殘留及污染等現象。噴施藥劑時,可應用靜電噴霧技術,不僅防治效果良好,而且具備理想的節能效果,降低成本,保證設施作物的健康生長。

3 結語

綜上所述,江蘇長江中下游地區有著悠久的設施農業發展歷史。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對于設施栽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當前以往傳統的植保技術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逐漸無法滿足設施栽培需求,將綠色植保技術應用于設施栽培中,有助于提升設施栽培作物質量,減少農藥殘留,提高農作物產量,為農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助推江蘇地區設施農業的良好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猜你喜歡
植保害蟲作物
覆蓋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進展
吉林省省級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名單(第一批)
壺關縣:開展2021年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培訓
害蟲的克星
蝸牛一覺能睡多久?
專題性作物博物館的興起與發展
全力以赴“蟲口奪糧”保豐收,天津植保在行動
植保機
寓言二則
地下作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