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硒水稻栽培技術探究

2021-10-22 07:55張德富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江津大田秧苗

張德富

(重慶市江津區儲備糧有限公司,重慶 402260)

1 富硒水稻的營養價值

硒具備抵抗氧化、衰老、癌癥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人體攝取硒以食物所含有機硒為主,而食物里面的硒主要從土壤中來。在富硒土壤中栽培出來的水稻,食用以后硒元素不會沉淀積累在身體里,而是正常轉化和排泄[1]。所以含有豐富營養元素的富硒優質大米(如圖1所示)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富硒水稻栽培顯得至關重要。

江津硒米產于重慶市江津區。該區是我國東北至西南缺硒帶上的富硒地區,擁有豐富的富硒土壤,且耕地總量大,是全國唯一的大型城市城郊型天然富硒區,江津硒米因此而得名。江津硒米粒面光滑,大小均勻,呈清白色,口感綿軟略粘、微甜,冷卻后仍能保持良好口感。大米硒含量在0.0102~0.1937 mg/kg之間,在國家標準硒或富硒含量指標范圍(0.04~0.30 mg/kg之間)內。江津硒米含有豐富的米精蛋白、氨基酸、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尤其富含的硒元素有一定防癌、抑癌、抗衰老等作用。江津硒米是天然的補硒主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深受消費者喜愛,是江津區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生態產業,富民產業。下圖2所示為江津“壽鄉源”牌多維硒米,營養價值高。

2 富硒水稻栽培技術措施

2.1 培育壯秧技術

水稻生產地的土壤含硒豐富,而且空氣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灌溉水質等都要符合富硒水稻栽培要求[2]。然后,合理地審定然后推廣其中生育期適宜、抗逆性強、富硒能力強、豐產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在浸種以前選擇晴天曬種,再利用鹽水進行選種處理,之后再考慮到咪鮮胺、生石灰水等藥劑進行消毒方面的處理。具體而言,用溫水(15~20 ℃)浸種,種子吸水量為重量的25%時催芽,先保持高溫(30~32 ℃)破胸,接下來控制好溫度(大約25 ℃)進行催芽,芽長1~2 mm,并在播種之前進行6~8 h攤開晾芽。在水源方便、地勢平緩、向陽背風,并且疏松肥沃的區域做好對應的苗床,基于1.5 m廂面開廂做好對應的整平欠細,并且灌透水,然后進行擺盤、裝土和播種,本田秧苗需要營養土50 kg/667 m2。播種之前1個月以上用略帶粘性的、肥沃的菜園土,加入1 kg過磷酸鈣和若干人畜糞堆漚15 d以上,接下來風干、打碎、過篩,在開始播種之前,首先就需要1包壯秧劑拌入40 kg的營養土進行裝盤處理,這就是播種的底土,播種時還要有10 kg營養土做蓋種土。

一般選擇在2月底~3月上旬(平壩淺丘)、3月中下旬(海拔600 m)播種,如果種子沒有催芽,播種時間應提早3~5 d。在秧床上,還需要考慮到2個橫放或者是4個豎放的形式來進行對應的擺盤處理,然后裝營養土,輕輕壓實。每1 kg種子播15個秧盤,另外,在種子覆蓋中,也需要利用10 kg的營養土,再通過噴霧器澆透水。對于播種以后的秧盤,要在表面覆蓋一層地膜,然后搭拱蓋膜,當秧苗立針見青時將平鋪膜揭去。通常從播種到出苗前的時間段不灌水,在出苗到2葉之前要合理控制膜內溫度(25 ℃以內),溫度過高時要利用通氣方法降溫;2葉期開始根據天氣進行通風煉苗處理;3葉期徹底揭膜,并在出苗之后根據干旱情況撒清水或者糞水。

2.2 科學移栽技術

培育壯秧以后要及時移栽,適宜在4月下旬(平壩淺丘)、5月上中旬(海拔600 m)進行,即在秧苗長出3葉以后向大田移栽。移栽之前要整理好大田,施足基肥。整地時用廄肥(1000 kg/667 m2)、磷肥和碳胺各(25~30 kg/667 m2)作為基肥,通過平整處理讓大田平如鏡、上糊下實。旱稻秧苗的拋秧在4葉以前進行,大田拋足50片/667 m2小孔秧盤的秧苗;2晚秧苗的拋秧要求在5葉以前落實,并且拋足60片/667 m2大孔秧盤的秧苗。在拋秧時大田水要薄,并且還應該盡可能避開大雨大風天氣,而且在拋栽以后每隔3.5 m留一條工作行。

2.3 水肥管理技術

雖然富硒水稻屬于喜水作物,但生長期不同,需水量的差異也較大,在栽培期間要進行合理的田間水分管理,避免影響水稻正常生長[3]。在分粟期淺水分粟、寸水返青,在苗數達到計劃的80%時就需要進行曬田;另外,在到達拔節孕穗期的時候也需要繼續進行曬田,倒2葉開始露尖就應該做好復水的處理,這樣就可以滿足淺水孕穗打苞;等待到抽穗成熟階段,就需要進行淺水抽穗,然后開展干濕灌漿壯籽,避免過早斷水。除了在播種或者移栽之前將底肥施足,在富硒水稻的不同生長期要進行科學的肥料補充管理,當某種養分供應不足時水稻患病概率會增大,例如施用鉀肥不足會增加稻曲病發生率,必須加強肥料管理。在分粟期要施足粟肥,即栽秧后6~7 d施尿素(7~10 kg/667 m2)、氯化鉀(8~10 kg/667 m2);拔節孕穗期根據水稻生長情況追施促花?;ǚ柿?,如果稻田長勢偏弱,還要施尿素(每667 m22~3 kg);抽穗成熟期施飽粒肥,根據水稻的情況在破口到抽穗前進行飽粒肥葉面追施,用磷酸二氫鉀(0.1 kg/667 m2)、尿素(0.5 kg/667 m2)兌30.0 kg水噴施葉面。在噴施富硒葉面肥時要盡可能在晴天或者陰天的16∶00以后進行,選擇噴灑出比較細小霧狀液體的噴灑器,均勻噴灑施肥。

2.4 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富硒水稻的病蟲草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惡苗病、紋枯病等;稗草、千金籽、水花生等闊葉草與禾本科;水稻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在實際的防治處理中,還需要利用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盡量先考慮到物理防治、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的使用,能夠統一地進行防范,避免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使用,同時,也需要基于農藥安全間隔的規定進行處理[4]。農業防治技術:利用前茬作物治蟲除草、輪作換茬、種養結合、人工和機械除草等農藝措施,同時選擇擁有極強抗性的水稻品種,定期輪換;物理防治技術:在播種以前曬種和浸種,如前所述,以及安插黃板誘捕薊馬,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螟蟲等;生物防治技術:移栽以后安放蜂卡、釋放赤眼蜂,用于防治二化螟。

2.5 收割貯藏技術

為了提高富硒水稻整米率,收割期往往比普通水稻要推遲一些(3~5 d),在谷粒含水量大約20%、枝??蔹S80%~85%、谷粒變黃95%~98%時,其本身就會充分飽滿,這時候需要做好收割與曬干處理。在晾曬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薄攤勤翻,或是直接利用烘干系統,實現收割與烘干的機械化操作[5]。之后做好雜質雜草的及時清除,要求將其貯藏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霉變。貯藏稻谷的庫房要擁有常溫、避光、通風、干燥、無蟲鼠害、清潔等條件,盡可能避免和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有異味、容易發霉發潮的物品混合存放。對于入庫稻谷的水分控制為14%~15%,室內溫度適宜(不超過10 ℃)、濕度適宜(大約70%),保證富硒大米的品質。

3 結語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優質富硒大米備受青睞,富硒土壤資源豐富的地區要依托優良自然環境加強水稻栽培,通過對培育壯苗、科學移栽、水肥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和收割貯藏等栽培技術手段的使用確保富硒水稻高產、優質,提高栽培效益。

猜你喜歡
江津大田秧苗
一山一水皆詩情——重慶市江津區蔡家真開展詩教工作紀實
大田百余名留守兒童有了“愛心家長”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鄉
農民
習慣成自然
小田變大田破解農地零碎化
江津區經信委關工委的愛心籃球板讓山區孩子更快樂
插秧
舍不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