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價少白細胞輸血技術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

2021-10-28 07:43李曉珍曾夢如陳華英林偉華黃明珠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輸血不良反應應用效果

李曉珍 曾夢如 陳華英 林偉華 黃明珠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應用少白細胞輸液技術對降低輸血過程中不良反應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中接受輸血治療的患者100例進行研究分析,患者入院時間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患者輸血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例數相等,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輸血,觀察組患者應用少白細胞輸血,進行兩組患者輸血過程中不良反應的對比和分析。結果:對照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00%,觀察組為4.00%,和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較低,P<0.05。結論:在輸血治療過程中應用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夠有效降低輸血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少白細胞輸血技術;輸血;不良反應;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57.1 【文獻標識碼】A 【DOI】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eukocyte-reduced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in reducing adverse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s

Li Xiaozhen, Zeng Mengru*, Chen Huaying, Lin Weihua, Huang Mingzh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ang guangdong 524037)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leukocyte infusion technology on reducing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blood transfusion.Methods: Select 100 patients receiving blood transfusion in our hospital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equal.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blood transfusion,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eukocyte-reduced blood transfusi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blood transfus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blood transfusion was 1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eukocyte-reduced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blood transfusion therapy has high safety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transfus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eukocyte-reduced blood transfusion technique; 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 application effect

輸血治療是臨床上針對危重患者進行搶救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在因血細胞減少引發的相關疾病中具有顯著療效,近年來輸血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在患者搶救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很多患者在輸血治療過程中容易發生不良反應,例如發熱、休克、過敏以及呼吸困難等嚴重情況,甚至會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需要針對輸血技術不斷改進[1]。相關資料表示,患者發生出血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在于輸出過程中血液存在異常細胞,減少液體白細胞輸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次研究針對少白細胞輸血技術的應用價值進行如下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時段:2018年6月-2019年6月,擇取接受輸血輔助治療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輸血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50例接受常規輸血方式,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上限為74歲,年齡下限為41歲,平均年齡值為(57.69±3.57)歲;觀察組50例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29例,年齡上限為78歲,年齡下限為40歲,年齡均值為(59.63±4.2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基線資料經統計學軟件處理后數據對比無差異性,P>0.05。研究開展之前由醫院倫理委員批準,患者以及家屬具有知情權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此次研究實驗中采用常規輸血技術,進行懸浮紅細胞的輸注,在此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身體狀況,觀察患者在輸血過程中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在出現不良反應后即刻停止輸血。在輸血操作之前進行抗過敏藥物的準備,同時準備好急救藥物以及相關急救器械,一旦發現患者存有嚴重的異常情況,及時給予患者急救措施。

觀察組患者在此次研究實驗中則應用少白細胞輸血技術,通俗來講就是去除白懸液紅細胞、洗滌紅細胞以及機采血小板還有匯集去白血小板,和對照組一直在輸血過程中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根據患者在輸血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實施對癥處理措施,在發生輸血不良反應后即刻停止輸血,同時準備齊全相關的抗過敏藥物,準備隨時急救[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患者在輸血過程中出現皮膚過敏、發燒以及血紅蛋白尿等輸血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涵蓋患者在輸血中的不良反應)檢驗值以%、卡方表示,統計數據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

2 結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輸血不良反應率為4.00%,對照組為18.00%,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輸血治療是一種臨床救治方案中常見的輔助治療措施,針對產后出血、外傷出血以及外科手術出血等患者具有極大幫助,其實輸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對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臨床上輸血技術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輸血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針對少白細胞輸血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3]。

根據目前臨床實際情況來講,輸血流程的嚴謹度較高,在輸血之前需要進行患者血型檢測,避免出現血液不相容導致患者死亡,但是我國輸血患者中很大部分會出現不良反應,目前尚未明確出血不良反應的發病機制,但是與患者自身身體素質、臨床癥狀以及疾病類型具有密切聯系。也有相關研究資料表示患者輸血不良反應和輸血過后存在的排斥反應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血液中存在著一定的異體白細胞[4]。近年來隨著人們獻血意識的提升,獻血事業開展較為順利,但是很多獻血者捐獻的血液中攜帶病毒的白細胞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可造成相關不良反應,不僅會誘發輸血不良反應,還會破壞輸液者的免疫功能。少白細胞輸血技術是指將輸注血液中白細胞取出一部分,減少白細胞攜帶病毒數量以及白細胞數量,在提取血液中白細胞是對紅細胞不會造成破壞或者不良影響的,能夠完成預期輸血治療的效果,同時能夠降低白細胞攜帶病毒所引發的不良反應,還能夠減輕對患者自身免疫造成的損傷[5]。

本次研究數據結果表示:觀察組患者輸血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研究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相較于常規輸血技術具有顯著優勢,能夠降低輸血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艷紅,聶瑩.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3):79-80.

[2]王永臺.少白細胞輸血與常規輸血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方面的差異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7):126-127.

[3]曾代英.常規輸血及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影響比較[J].名醫,2019,2(09):120.

[4]竇廣剛.少白細胞技術輸血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臨床效果[J].名醫,2019,2(08):98.

[5]向艷麗,周曉玲.少白細胞輸血技術降低不良反應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0):158-160.

[6]褚新建,孟慧琴.少白紅細胞技術應用于輸血中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21,33(2):215-217.

[7]李穎.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中的作用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5):51.

[8]張曉博,孫斌斌.少白細胞輸血技術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67-69.

[9]李華林,祝芳瓊,程素華.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患者輸血反應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響[J].大醫生,2020,5(5):31-33.

[10]周玉航,黃玉林,李偉清等.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12):238-240.

[11]韋家壽,楊坤.少白細胞輸血技術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7):55.

[12]吳莉莉.常規輸血與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降低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86):151-152.

[13]安新玲,馬金平.探究少白細胞紅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降低作用[J].大醫生,2020,5(3):15-17.

[14]王永臺.少白細胞輸血與常規輸血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方面的差異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87):126-127.

[15]代曉峰.少白細胞技術輸血與常規輸血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8,24(17):89-90.

[16]楊壽萬.少白細胞技術輸血與常規輸血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7,17(55):65,72.

[17]史萍.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21(30):64.

[18]白偉,李娟.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對提高輸血安全性的作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7):97-98.

[19]孫丙偉.常規輸血與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降低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2):257.

[20]葛文彬.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21,27(10):102-105.

[21]莫水群,曾月婷,蔡肇麗等.常規輸血與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降低作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2):124-126.

[22]孔德瑞.少白細胞輸血技術的應用及對輸血不良反應的影響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7):90,93.

[23]黃勇雪.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中應用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3):278.

[24]張迎奇.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在輸血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5):34-36.

[25]王凱.常規輸血、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影響[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0,9(1):28-29.

[26]吳洋.少白細胞技術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8):128-130.

[27]劉建英.少白細胞輸血技術在降低輸血不良反應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69):67-68.

*通訊作者:

曾夢如,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猜你喜歡
輸血不良反應應用效果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