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的文獻綜述

2021-11-01 01:08羅秋婷
錦繡·上旬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語篇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摘要:近年來,高考強調基于語篇語境深層考查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語篇分析理論應當滲透于英語閱讀教學之中,從而加強學生對語篇的認知能力以及對語篇邏輯結構的把握。本論文客觀公正地歸納整理了國內外關于語篇分析、英語閱讀教學及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狀,許多國內外學者在理論層面和閱讀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研究較少。本文重點闡述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狀,以進一步探討語篇分析理論的應用并為后續的閱讀教學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語篇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1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標(2017年版2020年修訂版)》明確指出,由六要素整合的英語課程內容中的語言知識項目包含語篇知識,學生能夠把握閱讀語篇的主旨要義,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熟悉文章的話題語境,并能夠根據語境和銜接手段合理推測語篇的情節發展,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英語課程內容提出的要求體現了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需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作出新挑戰,因此教師必須要構建與英語課程內容要求一致的的教學方式,以此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此外,“突出語篇、關注語篇”已成為英語學科高考命題的重要原則。學生想要提高閱讀水平,不能僅熟練掌握語篇中的詞匯、短語搭配和語法結構,還要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語篇,從細節處分析語篇,對語篇語境有深入的理解,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語篇分析理論應當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之中,從而提高學生對語篇的認知能力以及對語篇邏輯結構的把握程度。

2語篇分析的國內外研究

國內外學者在語篇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近年來,隨著研究范疇的進一步擴展,學者們主要從語言學角度和將語篇與其他領域結合的視角進行語篇分析。

2.1語篇分析的國外研究

國外學者對語篇分析的內涵有不同的見解。Harris (1952)首次提出語篇分析的術語,他認為語篇具有連貫性,可從語篇整體的層面分析語篇,也可從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方面分析語篇,此外,他嘗試分析語篇內部句子和段落之間的聯系。在此之后,更多學者對語篇分析作出了相關研究。Halliday & Hasan (1976)提出,應從微觀層面進行語篇分析,即從語篇內部的銜接與連貫方面研究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之間的關系。語篇分析的研究對象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篇,這兩種形式的語言既具有語篇的共通性,又具有各自的特點。Gee&Handford(2013)認為語言表達符合語法規則是語篇研究的基礎,語篇分析包括分析語境意義和語法規則。語言表達符合語法規則是語篇研究的基礎,語篇分析包括分析語境意義和語法規則。

2.2語篇分析的國內研究

國內學者對“語篇分析”的概念給出了不同的界定。胡壯麟(1994)認為語篇分析是一種意義產生的過程,讀者通過分析語言在文中產生意義的過程,明確語言結構模式、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思想表達的特點。此外,他認為語篇分析包括理論層面和應用層面的分析,理論上的語篇分析指從理論上闡述語篇的特點,是基礎性的研究,語篇具有銜接、連貫的特征,應用上的語篇分析指通過已得出的理論分析具體的語篇。他詳細闡述了如何運用語篇銜接手段,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應用語篇的銜接,語篇分析應側重于分析語篇的內部結構特征,且語篇分析應研究如何將句子組成更大意義的單位。但是胡壯麟教授進行語篇分析的對象主要是書面語篇,對口頭語篇的關注較少,因此關于口語中的銜接與連貫的運用研究較為缺乏。冉永平和冉志晗(2015)在借助語篇分析的四種研究模式進行元話語識別與分類的研究時,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著重探討了反身性模式對元話語研究的突破。

綜合語篇分析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筆者認為語篇分析是指綜合考慮語篇的結構特征,體裁特點,語言環境,銜接方法,情感態度等因素對語篇進行解讀。國內對語篇分析的研究發展速度較快。在研究的初期,國內學者以介紹和分析國外學者在語篇分析領域的研究成果為主,自主探究和拓展的理論研究成果較少。隨著研究的逐漸開展,國內學者對語篇分析的研究將語篇分析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并逐步將語篇分析的研究與中國的本土教育教學現狀相結合。

3英語閱讀教學的國內外研究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基本手段,在閱讀教學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國內外很多學者提出了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看法。

3.1英語閱讀教學的國外研究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產生了指導閱讀教學的三種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作用”。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產生于二十世紀60年代,代表人物有Samuels和Gough。這種模式強調讀者在閱讀語篇時要先從文本材料中獲取文字信息,然后對獲得的信息進行信息處理,如語義和語法的處理,由于學生過于關注文章細節信息,而忽視對語篇的整體分析,不利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結構和主旨要義。自上而下模式是在二十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產生的,代表人物為Goodman (1967),他認為讀者不需要準確識別和理解文章中的每個詞匯,而應利用己有的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選擇性地捕捉關鍵信息,并在閱讀過程中推理預測和檢驗自己的認知,因此該模式對讀者的閱讀基礎要求較高,不利于語言初學者使用,優點是有利于提高讀者的閱讀積極性,鼓勵讀者主動探索語篇。Rumelhart (1977)提出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該模式強調讀者和閱讀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讀者不是被動接受文本材料的內容,而是通過自身已有知識對語篇信息進行重建。相互作用模式對語篇閱讀教學有重要作用,能幫助拓展學生的背景知識和了解不同體裁的特點,它要求教師既要重視詞匯、短語、語法等基礎知識的講解,也要注重語篇閱讀策略的練習。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英語閱讀教學領域出現了批判式閱讀,語篇反映特定時期的社會價值觀念,是一定社會背景下的文化產物,閱讀過程實際上是讀者自身的思想價值觀念和語篇反映的價值觀念之間的互動過程。

近年來隨著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不斷深化,國外在閱讀策略和方法層面上的研究也逐漸增多。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教育領域學者們的關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性研究已成為新的研究趨勢。目前的研究主要在高等教育階段,基礎教育階段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

3.2英語閱讀教學的國內研究

國內研究英語閱讀教學開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習具體的語言知識,重視學生對語篇中的詞匯、語法結構和文本翻譯的掌握,忽視引導學生理解語篇背景、話題語境和語篇內容的銜接性。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內學者逐漸意識到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弊端,逐漸開展了將英語閱讀教學與英語閱讀模式相結合的研究,為探究英語閱讀方法和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借鑒。王薔(2006)提出英語閱讀教學應注意五個方面:設計合理的閱讀任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鼓勵學生進行有意義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和技巧;減少直接指導,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這五個方面強調閱讀教學不能只重知識而忽略語篇,應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語篇,體會作者在語篇中傳達的思想,恰當使用閱讀策略。賀學勤(2016)提出要構建合理有效的自上而下式的翻轉任務型教學模式,他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習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國內不僅在閱讀策略方面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研究,也逐漸增加對教師的閱讀教學技能和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相關研究。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還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

4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語篇教學是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許多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將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

4.1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展開語篇分析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

實踐方面,Carrell (1985)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25名大學留學生進行對比式教學實驗,對實驗組學生的教學采取語篇結構分析方式,他發現語篇結構分析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閱讀課堂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與語篇文本的互動性。此外,語篇結構模式的變化會影響高中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的理解,因此,他認為語篇結構分析在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理論方面,Wallace (2003)認為,掌握語篇結構能幫助高中生分析語篇的發展脈絡和理解主題語境,他還強調理解語篇語境可以幫助高中生把握文章的背景信息,理解語言的深層含義,因此語篇分析理論有必要應用于高中閱讀教學。García (2014)注重分析語篇中語言文字的選取與語境之間的關系,他在一項教學實驗中發現,當閱讀語篇與社會文化背景的相關性越強時,學生可以更好地記憶和掌握語篇中的詞匯,也更能理解語篇的主旨要義。他認為語篇表達了作者在一定社會語境和文化語境下的觀點或態度,高中生在閱讀時要了解文章主題語境,才能夠更準確地解讀語篇語言的深層內涵,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國外研究表明,用語篇分析理論指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辨別不同的語篇模式,了解文章內容結構,理解語篇的主題語境,分析語篇的銜接與連貫手段,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但是,由于國內外具有不同的社會環境、教育環境和文化背景,要合理借鑒國外關于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成果,要注意結合自身的教育實際情況,恰當應用語篇分析理論。

4.2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將語篇分析理論的研究與教學領域相結合,并將該研究從高等教育階段逐步延伸到基礎教育階段,國內教育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也致力于語篇分析理論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相結合的研究,這為閱讀教學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張獻臣(2009)提出將語篇分析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要加強高中生對語篇信息的理解和內容結構的把握,教師的英語閱讀教學應突破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嘗試把教學活動設計問題化、情境化、活動化、可視化,有利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發展。他在研究中以實證研究的方式分析了語篇分析理論對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積極影響。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語篇分析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值,加強對高中生語篇意識的培養和語篇銜接性的把握。仇青(2018)針對新聞報道這一體裁,在教學實踐中引導高中生應用語篇分析理論來預測、推理、判斷和評價語篇的整體內容,理解語篇語言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他分別從語場、語旨和語勢三個角度設計教學活動來對語篇展開探究與分析,這種較為全面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為閱讀教學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5小結

綜上所述,語篇分析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成果比較豐碩,開展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語篇的銜接與連貫、語篇語境、語篇的結構模式研究、語篇分析指導下的閱讀策略和方法研究,實證研究主要是關于語篇的銜接理論和語境理論與閱讀教學相結合產生新的教學模式的研究。從研究方法上可以看出該領域在理論層面的研究成果較多,定性研究較多,研究者大部分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分析結論和啟示,然而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的研究相對較少,定量研究較少。從研究內容上可看出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語閱讀策略,而在閱讀質量方面的研究較少。從研究對象上可看出研究對象主要處于高等教育階段,相對而言,高中階段關于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閱讀教學的研究比較少。

由此可見,探索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有待通過教學實踐和數據分析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以探討和豐富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拓寬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范圍,以提高閱讀質量,為后續的閱讀教學研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Carrell, P. ESL reading by teaching test structure [J]. TESOL Quarterly, 1985,(4): 727-752.

[2]García.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as alternatives when dealing with text [J]. Profile Issue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4,(2): 101-116.

[3]Gee,J.,&Handford,M.Theroutledgehandbookofdiscourseanalysis.[M]London:Routledge,2013.

[4]Goodman, K.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Reading Specialist. 1967, (4):126-135.

[5]Halliday, M.,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1976.

[6]Harris, Z. Discourse analysis[J]. Language. 1952,(28):1-30.

[7]Rumelhart, E.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8]Wallace, C. Critical reading in language education. [M]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9]仇青. 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上海課程教學研究, 2018(05): 34-38.

[10]賀學勤. 自上而下翻轉任務型英語閱讀教學實證研究. [J]. 外語界, 2016(04): 96.

[11]胡壯麟. 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4.

[12]冉永平, 冉志晗. 語篇分析視域下的元話語研究:問題與突破[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5(02): 38-44.

[13]王薔. 英語教學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4]張獻臣. 加強英語語篇教學,提高英語閱讀效率[J]. 課程.教材.教法, 2009(06): 51-57.

作者簡介:羅秋婷(1997-),女,漢族,廣東梅州人,學生,教育碩士,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

猜你喜歡
語篇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論廣告語篇的體裁互文性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中美領導人演講語篇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