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態勢探析*
——以廣西為例

2021-11-02 06:59周家金孫慶彬唐遠金
體育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競技少數民族協同

張 強 周家金 孫慶彬 唐遠金

(玉林師范學院體育健康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協同發展即協調與共同發展,共存共榮[1]。自1995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確立“促進各類型體育協調發展”的體育事業發展基本方針以來,政府體育工作重心開始向多重心轉移,2008 年北京奧運會后提出了向體育強國邁進的口號,2019 年《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了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及措施,“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成為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2]。在此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正面臨著如何更好的促進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難題,而準確研判多元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態勢,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是解決協同發展難題的前提,但目前鮮見相關研究報道和可供參考的經驗。廣西是少數民族地區中傳統體育文化豐厚且現代競技體育曾經輝煌的民族省區,具有典型的范本意義。本文通過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文化發展進行田野考察,分析研判其多元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態勢,以小見大,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1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態勢

發展態勢,即發展形態與趨勢。為掌握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發展的真實情況,課題組深入廣西6 市12縣域少數民族聚居地進行考察調研,重點考察其多元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形態和亮點(見表1),以此分析研判其基本態勢。

表1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發展考察調研地及亮點

1.1 體育文化形態呈多元一體共存

考察發現,民族傳統體育、現代競技體育、大眾體育、學校體育、新興特色體育等5 種體育文化形態,是目前廣西多元體育文化的基本形態。為便于分析,筆者對各種體育文化形態分別進行了界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指“在中國近代社會之前產生發展,由中華民族世代實踐并流傳或影響至今的體育文化?!盵3]可分為民俗表演類、民族競技類、民族健身類體育文化;現代競技體育文化是以西方現代奧林匹克文化為主的競技體育精英文化,可分為優勢競技類、潛優競技類、弱勢競技類體育文化;大眾體育文化是指以健身娛樂為主的體育文化,包括企事單位類、城鎮社區類、農村村落類體育文化;學校體育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內外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活動場所的一種群體文化,可分為幼小學校類、中等學校類、高等院校類體育文化;新興特色體育文化是指受時尚文化傳播的影響而流行的時尚特色的體育文化。各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各有其主要參與人群,這些人群又往往有交叉關聯,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人群主要是各民族人民,他們中既可參與民俗表演類和民族健身類體育文化活動,其中的佼佼者又可參與民族競技比賽,甚至參與現代競技體育和新興特色體育文化活動等,以家庭、鄰里、同事、朋友為主形成的非正式體育文化群體,是實踐和體驗多元體育文化的主要人群。

1.2 體育文化趨勢呈多頭強弱不一

1.2.1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廣西民族競技類體育文化發展勢頭強勁,逐漸規范成規模走向賽場,其中搶花炮、板鞋競速、拋繡球、龍舟等10多項為競賽項目;而民俗表演類、民族健身類體育文化發展相對弱勢,但在“促進各類型體育協調發展”方針和《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推動下,“民俗體育活動增多,形式多樣”[4],主要分布但不限于廣西百色、河池、柳州等地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有螞拐節、盤王節、依飯節、布洛陀等民俗體育文化成為當地活動亮點(見表),復興的融水苗族拉鼓節更被人民日報譽為扶貧生力軍[5],民族健身舞活動在城市社區逐步開展,在全民健身戰略實施和健康中國建設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6],少數民族運動會的價值觀已由“錦標主義向中華民族一家親轉變”[7],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物質、制度、精神價值層面逐漸走向協同,初具“民族文化生活的初級現代化形態”[8]。

1.2.2 現代競技體育文化

廣西雖屬競技體育水平弱勢地區[9],但一直對“體操、跳水、技巧、田徑、舉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優勢項目抓的有聲有色”[10],以“靈、小、短、水”為代表的優勢競技類體育項目發展強勁,具備“爭金奪銀”實力,強勢地位牢固,而且各市縣各有側重的優勢項目、運動員、教練員、場館設施等等,例如南寧武鳴的射箭、舉重、跳水,百色平果的田徑、河池都安游泳、潛水等,是廣西“奧運爭光計劃”的金牌大戶,其它潛優勢弱勢競技類體育項目發展緩慢,尚不具備競爭實力,而隨著國家“奧運爭光計劃”項目布局的調整,廣西新增攀巖、輪滑、沖浪、皮劃艇、賽艇、空手道6 個奧運、全運項目,并與國家體育總局、企業、協會共建一部分運動項目,創新和做實“強強聯合”訓練體系,寄望假以時日重振廣西競技體育雄風。

1.2.3 大眾體育文化

我國大眾體育文化以群眾體育文化為代表,其發展形勢是城鎮好于農村,企事單位好于社區街道,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大眾體育文化發展也與全國類似,企事單位類和城鎮社區類大眾體育文化發展動力較足,具有協同管理優勢,企事單位類和城鎮社區類大眾體育文化正朝著更有組織化發展、嵌入式方向發展,以提升單位凝聚力、社區幸福感;農村村落類群眾體育文化以民族、民間、民俗體育活動形式出現,為初始發展水平,隨著新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河池、百色等少數民族地區村落風貌有了較大改觀,“融合鄉土文化、時代要求等多種要素推動社區體育文化的普及和發展”[11],成規模的大眾體育競賽活動如城鄉萬人籃球賽、氣排球賽等已形成影響力。

1.2.4 學校體育文化

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體育文化的發展主要通過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等積極傳播和發展。從筆者調研的廣西各類學校體育文化情況看,高等院校類體育文化發展較好較強勢,各民族地區所屬地方高等院校都努力打造適合本校的學校體育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體育制度政策實施、學生體育觀念和體育鍛煉習慣等全面向好發展;幼小學校類、中等學校類體育文化發展相對較弱,體育設施建設、體育制度政策實施、學生體育觀念和體育鍛煉習慣差強人意。隨著學校教育和體育改革的推進,體育項目入列中、高考內容的呼聲日高,在“進一步強化問題意識、責任意識”[12],狠抓學生體質健康及學校體育政策的落實之下,大中小學體育文化協同發展、體教融合發展有望加速提升。

1.2.5 新興特色體育文化

全球化下世界流行的時尚體育項目“如臺球、網球、射箭、散打、拉丁舞、野營、攀巖、瑜伽、保齡球、拳擊、跆拳道, 甚至潛水、漂流、沖浪等”[13],也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流行,成為各少數民族地區新興特色體育文化。例如,融合了壯族繡球和現代競技排球文化的繡排球運動,風靡全區并成為廣西區運動會比賽項目[14];再如,南寧馬山縣的民族節會與現代攀巖、旅游特色小鎮文化,桂林資源縣的竹竿舞與現代漂流、體育特色小鎮文化,河池都安的盤王節與現代潛水漂流文化各有特色,既能充分開發當地人文地理資源,又契合和滿足人們崇尚個性及從眾的心理,為當地帶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 主要問題與基本對策

2.1 主要問題

2.1.1 協同程度低動力弱

調研發現,協同程度低動力弱是廣西各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發展存在的首要問題。從物質文化層面上看,同一類型體育文化之間、不同類型體育文化之間、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體育之間,在體育場地設施等物質產品及體育環境方面協同建設共享較少,尚缺少協同規劃發展的動力支持;從制度文化層面上看,同一類型體育文化之間、不同類型體育文化之間、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體育文化之間,在體育文化組織、制度等層面協同發展的程度低缺乏動力,即使處于強勢的競技體育文化內部各項目之間的制度規范層面也缺少協同力;從精神文化層面上看,同一或不同地區各類體育文化之間明顯缺少協同一致的具有導向性的價值觀或體育精神,例如“重振廣西體育雄風”,也只被看作是促進廣西競技體育發展的口號,究其成因,主要是“舉國體制”模式下非均衡發展的馬太效應導致動力源不足。

2.1.2 目標不明理念不清

目標和理念具有導向性和引領性,沒有目標理念的發展會流于盲目、無序。筆者查閱新世紀以來廣西體育4 個五年發展規劃,都沒有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目標理念,其中“十三五”規劃提出主要目標“深化體育重點領域改革,促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各領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體育發展邁上新臺階”,首次提出體育文化發展目標是“培育運動項目文化,力爭打造一批高質量的體育文化精品工程,辦好一批社會效益顯著的體育文化品牌活動,把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理念融入到體育事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為精神文明建設增添力量?!盵15]而筆者對廣西6 個少數民族地區的考察,也沒發現各市縣制訂出明確的體育文化發展目標理念,希望這一問題能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

2.1.3 機制不全保障不暢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我國先后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合稱“一法兩綱”,是少數民族地區多元文化協同發展的帶有根本性、綱領性的制度,但具體落實和推進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各種機制,卻需要各地與時俱進的不斷完善,才能為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提供保障。調研中,我們發現廣西各地普遍缺少體育文化協同發展機制,目前除了“一法兩綱”根本制度的象征性引導,各地政府體育、廣電、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都沒有建立組織管理機制,也沒有制訂政策、資源、服務等協同保障機制,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尚處于無序發展中,競技體育市場培育不足、民族體育文化產業開發不高、體育文化品牌不多、體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落后,等等。

2.2 基本對略

2.2.1 制定戰略布局全面挖掘提升協同發展動力

從區域空間上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合理的戰略布局,是經濟發展戰略和國民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提升全社會參與的力量。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動力和協同程度的提升,取決于所在社會的政策、經濟、教育以及文化本身的能量支持,是內外動力協同作用的結果。政策支持、經濟支撐、教育感召是文化發展的外在動力;文化認同、文化自覺等是文化發展的所需的內在動力,要發揮這些力量,形成良好的協同發展合力,需要高度重視和研究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布局,高屋建瓴。廣西可按照現有行政區劃的14 個地市,或是根據區域經濟文化差異,按桂中、桂東、桂西、桂南、桂北地區劃分,從全局實際出發盡快制定好全區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布局,為各地區各縣域確定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重點和要點,以全面挖掘和提升協同發展動力。

2.2.2 明確發展定位構建協同發展總體目標理念

廣西多元體育文化發展已由非均衡發展向多元協同發展方向轉變,需要有一個由區政府制定的可引領廣西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總體目標,用來指導各地市制訂符合自身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具體目標,這個總體目標必須圍繞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共存共榮”的目的定位,以及廣西經濟社會實際及其價值追求來構建,為廣西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指明方向,以維系多元體育文化系統之間的均衡協調關系;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科學理念能為目標的實現提供先進的方法論,為實現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廣西應確立“新發展理念”為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必須堅持的理念,并在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實踐中,積極探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路徑。

2.2.3 打破行政壁壘健全協同發展組織保障機制

《全民健身計劃計劃綱要》強調通過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除了需要合理的戰略布局挖掘提升協同發展動力、明確發展定位構建協同發展總體目標理念,還需要打破行政壁壘健全協同發展機制,最重要的是組織協調機制和資源保障機制。組織協調機制是指為協調體育組織管理機構開展工作而建立的運行機制;資源保障機制是指為保障體育文化發展協同發展所需的資源合理高效使用而建立的運行機制,其中打破行政壁壘、突破行政區域的限制,是充分發揮組織保障機制的關鍵,包括建立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組織協調機構(領導小組)和具體的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資源分配機制等,廣西可由區政府牽頭,體育局負責建立由各級體育管理部門和社會體育組織參與、覆蓋全區、通暢各地市縣的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協調機制,積極探索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新模式。

3 結論與建議

綜上分析,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多元體育文化發展呈多元一體非均衡發展的基本態勢:體育文化形態呈多元一體共存、體育文化趨勢呈多頭強弱不一;主要存在協同程度低動力不足、目標不明理念不清、機制不全保障不暢等問題。建議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政府體育管理部門制定戰略布局全面挖掘提升協同發展動力、明確發展定位構建協同發展總體目標理念、打破行政壁壘健全協同發展組織保障機制等建議,積極探索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新模式,不斷提升本地區多元體育文化協同發展的水平。

猜你喜歡
競技少數民族協同
創造力的“陰暗面”與“創新—保新”的協同論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電競種植記
少數民族的服裝
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向縱深推進
京津冀協同發展
花與競技少女
同臺競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