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學內容整合優化研究

2021-11-02 06:59蘇嘉俊
體育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運動評價

謝 琴 蘇嘉俊

(寧夏大學 體育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化學等課程屬于體育本科專業開設課程。其均屬運動與人體關系的課程,在內容、方法、實踐等方面具有邏輯聯系?;谡n程群內涵[1],將以上三門以上課程統稱為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仡欝w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發展歷程,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體系借鑒蘇聯,其母學科源于生物學和醫學。當前的單一課程授課,存在內容重疊、相似、缺失、知識碎片化、實踐特色不突出,課時少、內容多、難理解,課程內容排布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匹配等問題[2,3]。打破課程壁壘,對課程群內課程加以整合,重新規劃設計,形成結構合理、層次清晰的課程體系,有利于獲得課程群整體教學優勢[4]。借助整合,重點凸顯課程內容的運動特色和綜合性,有利于滿足學生服務社會的知識和技能需求[5,6,7],是體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課程改革策略和專業內涵式發展的根本途徑[8,9]。

1 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內容整合優化依據和原則

1.1 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認為[10],傳統教育存在“學生知識不完整、空乏,無法在需要時靈活運用,不能在新的或類似的情景下遷移”的弊端,伴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知識會被不斷的更新和發展。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需要針對實際情景對知識進行抽取、重組和再創造。單一課程知識不完整,理論不能和實踐銜接,是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學存在的問題。因此,通過課程群教學內容的取舍、編排縮小課程知識與運動實踐間的差距,保證學生實踐能力提升,這一做法與建構主義主張相吻合。

1.2 整合優化原則

1.2.1 系統性原則

當前單個課程教學,忽略了運動中知識應運的綜合。因此,在進行課程內容的優化時,以系統性為原則,立足運動實踐,注重知識間的銜接和聯系,理論知識實踐化內容的設計。目前,各高校受限于師資或者學時,不開設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營養學等課程,但在健身或競技訓練中,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因此有必要把這些未開但實踐應用性強的知識納入到課程內容中,確保學生知識構建的系統和完整性。

1.2.2 創新性原則

對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內容的增、刪、整合,不是簡單的表層的知識的精簡或擴充,而是基于知識間的邏輯聯系及實踐應用,對群課程內容的整合和優化,更深層次的是要突出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將課程知識傳授與深層次的學生能力、素質提升一體化,實現人才培養知識、方法、目標上完全的先進性和前瞻性。操作中,理論知識要與實踐緊密結合、實驗內容要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使理論知識實踐化。

1.2.3 以人為本的原則

教師是課程內容整合及教授主體,學生是課程內容受教者,在整合中都需要給予特別關注。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對教材內容和資料的篩選、教師,課程負責人外,要將課程群教師納入到師資團隊中,建立相應的培訓體系、激勵機制,制定獎勵制度,根據任課情況,承擔工作難易、多少做好分工、做好培訓和經費調控,形成能勝任、可協作教師團隊。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體驗、學生知識和能力發展、關注學生學習體驗以及未來就業需求,以此作為教學內容知識甄選、難點知識教學設計依據。如果可以,最好能夠吸納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加入課程建構團隊,以學生的視角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

2 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內容整合優化實施步驟及工作要點(圖1)

圖1 課程內容整合優化實施步驟及工作要點

第一步:根據學校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單個課程目標,確定課程群教學的知識、技能及情感目標;

第二步:打破原有單獨課程內容體系,根據實踐中知識應用順序組織課程內容,將課程內容分類整合??砂椿局R模塊、實驗實踐模塊,對解剖生理、營養與能量代謝、運動技能學習和工作狀態、運動疲勞和運動醫務監督等知識進行細分。各專業根據專業側重對模塊知識進行選擇。

第三步:依據知識模塊確定章節內容,并根據章節內容編制教學大綱,明確時數、重難點,并邀請專家對編制的教學大綱進行審核評價;

第四步:編制教學計劃,立足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課程章節內容課時數。各專業根據本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培養目標,自主確定課時數。

第五步:根據學習效果及學生反饋、教學目標達成度對課程內容編制進行調整。

3 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內容整合優化措施

3.1 建立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教學團隊

課程內容的整合優化,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內容整合,一是整合后的實施。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涉及多學科知識,教學內容具有多學科交叉特征。因此,在整合時需要教師立足課程知識、能力目標挑選和整合教學內容、挑選課程資料;在教學時還需要進一步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設立例證、類比以及語言解釋,也即明確重難點及教學策略、授課深度等。以上方面,依靠單一的課程教師顯然是不能實現的。通過建立課程團隊,打破教師傳統的單一課程教學思維,使課程群教師對單一課程授課在學生知識建構、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制約性和不足,以及整合教學優勢達成較高共識,積極組織參與教研活動,整合課程內容,研討教學方法,形成教學合力,這將是此項課程改革能否有效實施的首要條件。

3.2 精編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材

教材是制定教學大綱、開展教學的依據,更是學生的學習資料。課程群課程內容整合,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根本立足點,以學生知識建構和能力提升為歸宿,對課程內容和資料精挑細選,在科學性、專業性的基礎上,對原有教材內容刪增取舍、重新排序,難度要適度,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規律。同時,注重教材的配套性,理論教材、實驗教材、習題庫、有試卷庫等,甚至是部分章節的視聽教材,形成體系化的教材及其配套資料,最大程度的充分發揮教材服務教學的作用。

3.3 實現實驗課、理論課的實踐化

研究表明,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實驗課、理論課當前都存在實踐、實用性特色不突出、考核時實踐技能所占分值,最終學生不會應用所學解決實踐問題等問題[3]。對標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在遵循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教學基本規范基礎上,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一方面理論知識講授時,要結合運動實踐,講知識的應用,通過理論知識對實踐問題的解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需要教師在課前對學生已有的運動經驗有所了解,也即課程實踐案例要與學生已有的運動體驗緊密結合。一方面理論作業或理論測試設計時,要結合現實問題進行設計,比如把青少年兒童肥胖問題、老年人骨折問題、馬拉松跑階段性訓練、膳食及營養補劑的問題、脫訓期間的訓練安排問題等等,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綜合應運知識能力。再一方面實驗課注重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實驗的設計,比如讓學生為某一運動隊做訓練方案,并自行設計體能、機能檢測方案,并進行跟蹤評價,這樣做的優點在于很好的聚焦于常規訓練或運動中必須的實踐技能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常用的技能操的機會,實現理論或實驗方法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效銜接,有利于學生系統性思維的培養和知識的綜合性應運能力的整體性提高。

3.4 構建有效的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學評估體系

評估是對實施的教學最直接的反饋,也是改善教學、促進教師發展、課程發展的根本保障。當前各高校對于課程評價常用的以課堂教學評價為主的四位一體評價體系。所謂的“四位”指的是課程評價由“教師的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同行評價、教學督導評價”四個方面的主體多元化評價體系[11]。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學在評價方面,可以以“四位一體”評價體系為評價框架,充分考慮到課程內容理論、實驗、實踐和多名教師開展教學特點,在注意分類考核、注重開放式和封閉式指標體系構建基礎上,具體需注意如下幾個方面:教師自評,需要注重教師教學思想和理論、優良教學產出、本人的教學材料、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評價;同行及督導評價,需要注重師生互動、學生參與、學生思維啟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相比于教師自己、專家、同行,是教師教學的主體,也是全程體驗教師教學的唯一主體,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更具有發言權,學生評價作為評價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需要關注課程內容設置、編排合理性、內容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挑戰性、課程內容講授清晰度、發言得到鼓勵、作業有利于課程內容的學習等方面。同時,評價作為教學改善的依據,要注重教學過程的評價,也即做到即時評價。當然,關于目前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學評價方面研究比較少,各體育院校有必要立足本校課程教學實施情況研究構建科學化、特色化的評價體系,推動運動人體課程群教學質量的提高。

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課程內容有交叉且聯系緊密,就其課程知識的獨立性而言,對于學生在體育運動實踐中綜合應運知識能力要求顯然是極為不利的。但對于課程群內容知識整合,在現實教學中,受制于任課教師知識背景、協同課改意愿、能力和認知水平以及學校教改導向的影響,開展也同樣有難度。因此,需要學校、任課教師深刻領會教育部關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及高校本科專業質量標準相關文件,加大課改引導力度、提高認知,切實立足于一流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做好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優化工作。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運動評價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日本中學家政課中的勞動教育——基于“技術·家庭”課程內容分析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不正經運動范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