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就業問題綜述

2021-11-03 14:54李亞東
就業與保障 2021年24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畢業生新冠

文/李亞東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但在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時,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基于此,有必要對其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索。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宏觀經濟和就業現狀分析

(一)經濟現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會給國家的宏觀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以2020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例,造成該疫情的病毒有著極強的傳染性,在防疫措施方面的要求較高。而采取各種嚴格的防疫措施勢必會影響經濟的增長。在往年,春季一般是消費旺季,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居民普遍在家隔離,極大程度地沖擊了餐飲、住宿以及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除此以外,部分企業的復工復產并不順利,產業鏈出現中斷,部分企業甚至直接破產。相關調查表明,我國GDP在2020年第一季度產生負增長,呈現出較高的下降幅度。

(二)就業現狀

經濟變化會對就業產生直接和顯著的影響,結合2019年末的相關統計數據可知,我國整體城鎮就業人員的總數為44.247萬人,而失業人數為2427萬人,其中有著5.2%的占比。疫情的暴發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經濟增速明顯降低,勞動力市場需求下降,進而作用到就業上便出現了失業率較高的問題。此外,與以往相比,我國畢業生的規模正在持續增加,2020年高校畢業生的人數為874萬人,與2019年相比有著40萬人的增長。自2012年以來,我國2020年的就業人數達到了最大值[1]。而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就業造成的影響極大,甚至遠超過非典的影響程度。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國際經驗

在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社會經濟問題,進而滋生大量的就業問題?;诖?,國家在針對就業市場展開援助工作時,不僅要全面考慮疫情發生時期社會經濟的具體需要,還要保障其能與國家長期發展的戰略需求相適應。

(一)宏觀層面

當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往往會出現極為嚴峻的就業形勢,在這種形勢下通常會優先采取增加就業、控制裁員以及有效促進就業等相關舉措,同時從國情出發研究就業問題,在此基礎上制定宏觀就業政策。首先,政府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干預力度,通過對財政政策的應用,開展對基礎產業以及公共事業建設的投資,從而達到增加就業的效果。其次,政府會采用稅收政策,支持企業的發展。當前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會基于行業影響所具有的緊急程度,采取直接減少稅收的措施或推行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針對本身對社會發展有著重大貢獻的企業。最后,通過銀行信貸達到推動經濟發展的目標,采取降低存貸款利率的措施,激活私人股本資本,實現對現有公司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拓寬,加速實現企業的優化轉型,最終達成促進就業的目標。

(二)微觀層面

各個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文化背景以及國情等方面存在不同,在遭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所采取的措施也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有的國家政府將精力放在服務業及制造業等本身有著更為廣闊就業空間的產業上。以德國政府為例,主要采用技術支持、政府支持、銀行信用貸款以及個人集資等形式,強化發展其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服務行業。有的國家政府大力開展就業培訓工作,推動勞動力結構性轉化,在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影響下,就業市場的產業結構一般會產生極為顯著的變化,政府能從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人才發展規劃,既要發揮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作用,有針對性地為勞動力提供就業指導培訓服務,還要強化政府、學校、行業以及企業之間的聯合,進一步提升就業以及擇業能力的培訓力度。還有的國家政府為那些積極吸納就業的企業提供支持。以意大利政府為例,其采取了諸多措施,從政策層面著手為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就業崗位的公司提供支持,具體包括實施勞動補貼以及減少社會保險等。除此以外,各國政府都會關注著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針對社會底層的一些兜底保障機制。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就業政策

1.就業精準支持政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相對于往年,我國高校2020年在就業政策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由原本的線下求職轉變成線上招聘。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政府頒布就業精準支持政策,在線上招聘的基礎上促使人力供需雙方展開充分對接,落實相應的幫扶就業。與此同時,政府鼓勵企業開放一些見習崗位供大學畢業生選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畢業生見習規模的擴大。此外,通過發放求職創業補貼以及延長應屆生身份等措施,達到對大學生就業的精準支持效果。

2.后疫情時期就業精準幫扶舉措

在后疫情時期,高校提供的就業服務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和局限性,應積極對疫情期間產生的就業服務問題采取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首先,應強化開展同校外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形成更加健全的合作共享機制,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校企合作的程度及規模,高質量實現資源共享,提前對接就業需求;其次,對相應的就業信息化平臺展開優化調整。如今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正在持續平穩發展和融合階段,但這在為高校開展就業服務工作提供方便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在就業工作中表現出一定的缺陷,高校在開展精準就業服務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要綜合考慮線上校企對接的相關經驗和教訓,積極建設線上就業信息平臺,促使企業加入其中,切實保障該平臺的交互作用;最后,要改進現有的就業服務方式,高校就業服務機構必須加強思想觀念的創新,真正做到深入市場,引導畢業生對企業實際的人才需求以及市場規律產生更為深入的了解[2]。

(二)就業問題

1.就業市場受到干擾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國許多行業面臨極大的風險,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在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我國有高達78.5%的疫區企業員工難以回到原有的工作崗位中,還有超過半數的制造業企業遇到物流運輸問題。與此同時,有61.4%以上小微企業面臨著較突出的固定成本壓力,具體包括房租以及人工等,尤其是在以往春節期間比較火爆的行業,更是受到重創。我國高達85%的企業都受到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如房地產、商業貿易以及休閑服務行業等。有將近一半的企業為了降低經營成本,選擇對部分生產設施進行關閉,采取延遲發放或是降低薪酬的方式;還有一些企業直接將原本的招聘計劃取消,企業崗位需求量大幅度下降。而仍進行招聘的企業則會進一步提高就業門檻,對人才的來源、學歷以及年齡等條件進行嚴格限制,影響了高校應屆畢業生的順利就業。

2.就業渠道受限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各地人才市場取消了原本的大型招聘會,推遲了各種就業技能培訓以及就業指導,嚴重影響了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環境。從實際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人才服務中心使用的還是比較傳統的就業指導服務模式,沒有靈活使用線上平臺開展工作,畢業生難以更好地發布求職信息,團隊以及個人也不能更加完整地獲得其需要的就業信息,就業渠道嚴重受限。

3.就業指導工作不科學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著較高的易傳染性,其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是極為致命的,地方各級政府為了能實現對疫情的有效控制,開始禁止公共活動的組織并禁止大規模的聚集活動,此舉使線下就業服務的開展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生源短缺,如泉州市從疫情開始到2020年3月,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方面能夠現場進行的工作量是零,而以往此時正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相對集中的時期;另一方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選擇延期開學,難以在這一關鍵時期開展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三)應對策略

1.調整就業政策

為有效應對就業市場混亂的問題,地方政府應綜合考慮就業市場的各種實際情況,加速出臺能夠服務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舉措。

首先,地方政府應出臺相應的人才儲備方案,立足于地方產業的實際狀況,適當擴充相關就業崗位,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工作機會。其次,政府應有針對性地出臺增加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招生的政策,從而有效緩解當前普遍存在的社會就業壓力。最后,應對當前已有的網上商品交易平臺展開相應的完善與優化,切實推進企業產品的市場擴展。加強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以及消費能力,第一時間為相關人員提供當下國內外市場的各種需求。合理調整網上就業機制,實現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

2.拓寬就業渠道

除了要調整就業政策以外,還需要對現有的就業渠道進行深化、拓寬。高校應建立起政府、高校以及企業三者的多方合作機制,提升對畢業生就業渠道的創新效果。

一方面,高校應在各個方面積極地協調,保障基層項目的有效組織實施,鼓勵高校大學生自覺投入到基層創業以及就業中。例如,可以積極組織大學生支援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以及崗位教師計劃,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投身于國防事業中。此外,還可以加大力度實施基礎就業學費補貼政策,全方位做好保障工作,助力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高質量開展。另一方面,搭建起完備的校企合作平臺,深化推動地區、項目以及人才的供需匹配,更好地落實精確匹配、視頻招聘以及遠程面試等多種服務。通過上述新型的人才對接形式,組織相應的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效率。

3.創新工作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高校應轉變以往使用的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模式,充分結合當前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形成疫情防控階段高質量的就業工作應對計劃和方案,提升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有效消除疫情在畢業生就業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首先,應合理構建就業信息發布平臺機制,高效落實就業信息的全方位共享,進一步完善在線就業指導服務,緩解線下指導不足的問題。其次,應切實展現出社會保障體系的實質性作用,加大力度開展對特殊群體就業的援助工作,妥善處理好就業救助的各項事宜,為存在困難的特殊大學生提供“一對一”形式的就業幫助。最后,高校需要對以往繁雜的畢業手續辦理流程進行簡化,從而更好地提升其服務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需要面對面進行就業手續辦理流程出現的可能性,加強對網絡、傳真或者是快遞等形式的應用,完成對于畢業生就業材料的高效收集工作[4]。

4.建立應急機制

一旦發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地區各行業的發展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極大程度上造成大學生難以就業?;诖?,政府需要事先建立相應的就業預警機制,做到更加及時地啟動和實施科學合理的就業方案。如果失業人員的數量超出了警戒數值范圍,應及時報告給有關部門,結合各方面影響因素和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應急預案,具體包括開展公共工程建設、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以及為大學生就業困難群體提供援助等,起到緩解就業難的作用。此外,政府應將注意力集中在就業能力弱的大學生群體,采用社會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等形式向其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給予其一定的財政撥款補貼。除此以外,政府需要積極同各部委聯合,繼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更高整體性、協同性以及高效性的領導機構,對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實際情況展開全方位的核實工作,形成科學、有效的應急預案。構建起相應的專家咨詢團隊,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進行實時動態的評估分析以及答疑解惑。就業工作隊伍需要針對性地解決當下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一方面,應建立起有效的心理疏導機制,將側重點放在受到客觀原因影響而存在求職困難的學生身上,積極化解由于求職未果而存在的壓力較大以及焦慮心理等問題。充分調動起導師以及輔導員,采用個體咨詢的形式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心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進一步提升就業能力。另一方面,構建起相應的精準幫扶機制,針對存在困難的畢業生實施“輔導員—導師—學生干部”三重幫扶機制,從多方面以及多維度著手為學生就業提供方便,通過定向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真正達到精準幫扶的效果,對學生進行就業補助,有效緩解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畢業生新冠
9歲的高中畢業生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最“叛逆”的畢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