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2021-11-03 13:41馬志廣
科技風 2021年29期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課程體系

馬志廣

摘要: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職業教育要想實現高端發展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是必然選擇。為了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增加職業教育質量,必須創新改革新的培養模式。而基于崗位要求、技能大賽能力要求、“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的有效途徑。本文紹了“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內涵,并就如何構建“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習領域課程體系,以適應現代企業對“懂原理、會操作、勇擔當”的高素質大國工匠的培養要求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崗課賽證;工業機器人;課程體系

《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規劃,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關鍵抓手就是工業機器人。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制造業正在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1]。隨著機器人技術在企業的應用,企業生產模式、工作管理與組織等方式發生眾多變化,要求員工具有更高的素質,這就需要職業教育方式作出改革以適應企業的需求[2]。企業培養“懂原理、會操作、勇擔當”的高素質大國工匠,職業教育應從教授專業知識到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轉變[3]。因此,需要打破現有學科課程體系,構建新的以培養綜合職業素質為目標的課程體系。

一、“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是符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的課程體系

“崗課賽證”融通是指“專業課程與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與‘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通、課程與技能大賽融合”[4]。專業課程與崗位對接,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從企業崗位的工作要求出發,從而讓學生培養學生從事本專業崗位的知識與技能;課程與“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通,是指將本專業“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課程內容中,學生學完課程,可參加考核并取得證書;課程與技能大賽融合,是課程內容中引入職業技能大賽內容、融入大賽評價等,通過這種“崗課賽證”融通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競賽意識,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整合問題的能力,全面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有利于學生可持續全面發展。

“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應基于真實的工作過程對課程進行重構[5]。真實的工作過程是企業員工通過完成某項企業任務所進行的工序[6]?;谡鎸嵉墓ぷ鬟^程構建的“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應該是根據企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能力要求來設置專業課[7];課程內容應以企業真實的工作項目為載體,并融入技能大賽內容、“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能力遞進式重構。學習情境的實施過程與真實工作過程一致,來培養學生崗位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工作組織與管理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8]。

總之,基于真實工作過程的“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能將崗位技能與課程知識的學習融會貫通、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教、學、做一體化,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能感受職業氛圍,不僅培養了學生以后所具備的崗位工作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職業遷移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9]。所以說,“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是符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的課程體系。

二、“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構建途徑

“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構建的分為三個步驟。首先要調研專業所對應的就業崗位,其次是召開“專家研討會”,討論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對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化、分解、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能力。根據梳理出的能力,總結出工作行動領域,將工作行動領域轉換成學習領域。最后,根據“專家研討會”討論的結果,專業課程開發小組綜合考慮崗位能力、技能大賽能力、本專業“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要求,確定專業課程。課程確定以后,完成課程的學時分配和排序。課程的排序應按照簡單到復雜、由新手到能手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進行。

三、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構建

(一)崗位分析

首先,我們通過企業調研、畢業生回訪、問卷星調查等方式[10],了解到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就業崗位有: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運行維護;自動化控制系統安裝調試;銷售與技術支持。

其次,召開“專家研討會”[11],討論工業機器人專業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對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化、分解、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思維能力、社會能力。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是: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裝調、操作、運維的能力;機械和電氣圖紙的識讀、繪制能力;氣動和液壓傳動設備的操作能能力;機械系統裝配和功能調試能力;電氣系統裝配和功能調試能力;系統操作與編程調試能力;機械系統檢查與診斷能力;電氣系統檢查與診斷能力;運行維護與保養能力;常用檢修工具、儀器儀表的使用能力。工業機器人設備的營銷、售后和技術支持的能力。應具備的思維能力是: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整合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應具備的社會能力是:溝通與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

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行動領域,包括圖樣的識讀與繪制、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運行維護;自動化控制系統安裝調試;銷售與技術支持。

(二)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相關“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析

國家正式發布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相關“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業技能等級標準》《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工業機器人裝調業技能等級標準》;《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應的工作領域有:工業機器人操作安全保護、工業機器人安裝、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示教編程、工業機器人數據備份及恢復、工業機器人系統維護;《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應的工作領域有:工業機器人參數設置、工業機器人操作、工業機器人示教編程;《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應的工作領域有: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設計、工業機器人集成系統安裝、工業機器人集成系統程序開發、工業機器人集成系統調試;《工業機器人裝調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應的工作領域有:安全與規范、機械裝置裝、電氣裝置裝配、整體調試。

猜你喜歡
工業機器人課程體系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老年大學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淺談工業機器人的安全生產
基于力傳感器的工業機器人力控試驗系統的研制
基于虛擬樣機的工業機器人末端液壓夾持器的設計
工業機器人模擬仿真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淺析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工學結合課程開發
基于SolidWorks的工業機器人離線仿真系統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