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運用

2021-11-03 01:09向曉春
教育界·A 2021年10期
關鍵詞:音樂活動運用幼兒園

向曉春

【摘要】奧爾夫節奏教學法是一種較為獨特的教學模式,主要側重于對人創造能力的培養,讓人能夠形成健全的人格。這一特點剛好與我國的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幼兒音樂教育對幼兒綜合素養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將奧爾夫節奏教學法有效運用到音樂課堂中。

【關鍵詞】奧爾夫節奏教學;幼兒園;音樂活動;運用

一、奧爾夫節奏教學概述

對于不同聲音的節奏,人們的聽覺會各有不同。節奏是一種聽覺心理,人們根據節奏能夠對聲音的長短及規律有明確的了解和認識,將音樂中的時值表現完整地記錄下來。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音樂節奏有準確的把握,充分重視幼兒的音樂學習,對幼兒的音樂感知進行全面的培養,使幼兒能夠對音樂形成長久的記憶。在奧爾夫節奏教學理論中,節奏教學主要是借助聲勢與節奏性樂器來完成的。

第一,節奏性樂器。在實際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運用奧爾夫節奏教學法,主要指借助精致的打擊樂器進行教學。一般而言,奧爾夫節奏樂器分為固定高音并且能做出旋律的音條樂器、沒有固定高音且只能做伴奏用的打擊樂器[1]。因為音條樂器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所以在幼兒園教育期間,教師比較習慣使用打擊樂器。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會將舞蹈、朗誦等內容與打擊樂器融合在一起,利用節奏性樂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節奏,有效提高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

第二,聲勢。在奧爾夫節奏教學當中,所謂的聲勢,主要是借助幼兒的身體作為樂器,通過扭動身體等來發出聲響。在實際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聲勢具體包括跺腳、拍手、拍腿等,利用身體動作來強化對節奏感的把握,以增強幼兒對音樂節奏的敏銳性[2]。

第三,語言節奏練習。語言的語調具有明顯的差別,而音樂的音高和音色也有著明顯的不同。奧爾夫對原始民族音樂活動進行深入的研究,在音樂教學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語言,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具有典型的表現。奧爾夫在開展語言節奏練習時,會合理利用朗誦和游戲這兩種方式。對于嗓音游戲來說,其可以發出多元化的聲音,使人們的嗓門被充分利用起來,然后以節奏為基礎,進行合理的組合,形成嗓音打擊樂。節奏朗讀內容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以詞語、兒歌等為主。不同幼兒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語言能力及理解能力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針對幼兒園音樂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對幼兒的年齡特征有明確的了解和認識,采取合理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對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進行全面的鍛煉。

二、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運用特點分析

通過深入分析奧爾夫節奏教學法,能夠明確該方式的獨特性很強,理念也較為先進,優勢頗多。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期間,科學運用這種方式,將教師與幼兒等有效銜接在一起,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效果。

第一,側重“原始性”,倡導綜合性的音樂教育。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奧爾夫節奏教學法比較注重“原始性”,需要將舞蹈、語言動作等相融合。所以,培養幼兒綜合性的音樂教育非常有必要。經分析,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剛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應用奧爾夫節奏教學法能夠將幼兒的音樂天性全面挖掘出來,對幼兒音樂素養的形成有很大的促進作用[3]。

第二,側重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著力促進幼兒創造力的提高。在組織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奧爾夫節奏方式加以運用,會格外注重幼兒的主體性,能夠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4]。并且,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快速掌握樂感和節奏。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幼兒,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更深刻地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含義。同時,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幼兒的創造能力可以得到良好培養,能夠有綜合性的創造體驗,對其整體音樂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好處。

第三,側重本土文化,彰顯民族特色。通常情況下,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在組織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期間,應用奧爾夫節奏教學法能夠適當地將當地文化融合其中,保證本土文化得到良好傳播。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的開放性極強。在幼兒音樂活動中,可以結合本土文化、語言等特色,與教學理念相銜接,讓幼兒更加快速地接受,在短時間內內化所學的知識。

三、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具體運用分析

奧爾夫節奏教學法能夠將幼兒的內心世界打開,將其應用到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具有現實意義。

(一)聲勢與舞蹈、律動的融合

在實際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若想科學合理地應用奧爾夫節奏教學法,教師需要將聲勢、律動與舞蹈有效融合在一起,加大對幼兒節奏的訓練力度。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親自示范的方式,高效地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并且,在練習動作期間,應該強化幼兒對音樂節奏的感受能力,保證幼兒能夠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且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5]。

比如,在講解歌曲《套馬桿》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幼兒,讓幼兒利用手或者腳來拍打節奏,也可以借助舞蹈的方式強化幼兒對歌曲節奏的感受。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幼兒對音樂的學習有了深層次的感受。

總之,在開展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融入相應的舞蹈,能夠逐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把握能力,進而實現提高幼兒園整體音樂教學質量與水平的目的。

(二)引導幼兒傾聽生活中的節奏

大自然中有十分豐富的節奏,甚至在我們的身邊也能夠發現各種節奏。這些節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時時都會有所體現。所以,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若想保證活動順利進行,充分激發幼兒對節奏的學習興趣,強化幼兒的音樂素養,應該深入分析和觀察,積極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各種節奏,科學地對幼兒進行引導,鼓勵幼兒用心傾聽,認真感受節奏的美[6]。

比如,在夏天下雨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聆聽窗外的雨聲,并讓幼兒感受下大雨和小下雨時雨點打在玻璃上的節奏有怎樣的不同。再比如,在組織開展戶外活動的時候,教師引導幼兒傾聽跳繩等運動所發出的聲音的節奏。當然,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與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設計互動游戲,讓幼兒感受到實際活動的節奏,比如讓幼兒利用聽診器來聽同伴的心跳聲等。

通過參與一系列活動,幼兒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節奏,不僅可以促使音樂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而且能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音樂素養。

(三)在音樂作品欣賞過程中體會節奏的變化

音樂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音樂作品。無論是藝術表現力還是音樂感染力,音樂作品都能很好地將其表現出來。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音樂作品是音樂欣賞的基礎,對培養幼兒節奏感有促進作用。所以,在組織開展音樂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音樂作品,讓幼兒進一步欣賞并體會音樂節奏的變化,增強幼兒的節奏感。

比如,樂曲《鴨子拌嘴》屬于打擊樂合奏曲,融合了很多傳統的打擊樂器表現手法,諸如叩擊等,很好地模擬了自然的節奏,并將鴨子嬉戲的歡快場景表現了出來。幼兒在對這首樂曲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會體會到樂曲節奏的明顯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手來敲打節拍,也可以借助小鑼來演奏。在反復的欣賞中,幼兒能夠精準地掌握樂曲節奏變化,增強節奏感。

(四)借助動作與語言表現節奏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想要借助語言將節奏表現出來,教師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最大限度地迎合幼兒的喜好和特征,選擇有針對性的內容。比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童謠等作為教學內容,為幼兒進行示范,合理地對幼兒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地滲透。在利用動作表現音樂時,教師可以將身體作為打擊樂器,隨著歌謠的節奏來打擊身體。

教師也可以將舞蹈動作和音樂相融合。比如在音樂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播放一些比較熟知的音樂,例如《吉祥三寶》,合理指導幼兒,并引導幼兒通過拍手或者跺腳等動作表現節奏。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學活動輕松愉快,幼兒的學習興趣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體會到音樂的節奏,對于增強其音樂感很有益處,更有利于自身良好音樂素養的形成。

四、結語

綜合而言,在具體的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合理地運用奧爾夫節奏教學法,除了能夠為音樂活動注入更多的活力之外,還能強化幼兒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全面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確保幼兒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因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質量,教師一定要科學運用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并結合幼兒的實際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徐照惠.淺談奧爾夫音樂在幼兒醫音樂活動中的運用——由一則大班音樂欣賞活動《小白船》引發的思考[J].幼兒教學研究,2018(01):21-22.

胡一茹.以《小鼓咚咚》為例淺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設計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7(10):158-159.

張琳琳.淺談奧爾夫節奏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作用[J].動漫界(幼教365),2020(16):80-81.

李文娟.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農村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運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9(04):236.

顧曉婷.淺談奧爾夫節奏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05):225.

林潔怡.淺談奧爾夫節奏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運用[J].兒童發展研究,2019(03):47-49,53,26.

猜你喜歡
音樂活動運用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淺談游戲教學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
在音樂活動中升華幼兒科學素養
創新音樂教育 同構藝術知識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