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

2021-11-05 02:45徐青
贏未來 2021年1期
關鍵詞:古詩文古詩詞傳統

徐青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坎山小學,浙江杭州311243

傳統文化的滲透目前得到了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成為了教師需要滲透的主要內容。通過傳統文化滲透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落實傳統文化滲透呢?本文就傳統文化滲透意義和具體的滲透策略進行全面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夠給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一些啟發和參考。

1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因為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往往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學生的成績上面,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但是忽視了傳統文化滲透。另外很多教師無法真正的挖掘出小學語文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所以在滲透的過程中效果并不是特別的理想。所以就出現了一種現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但是自身沒有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導致了傳統文化滲透沒有能夠引起高度的重視。素質和教育不斷地改革創新和進一步深化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的密切,使得很多外來的思想和文化正在嚴重侵蝕著我國的傳統文化,所以人們的意識形態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這些都會對小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教材進行深度的挖掘,能夠及時的發現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借助有效的手段來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鑒于目前的形勢有必要落實傳統文化,同時傳統文化的滲透還能幫助學生建立起愛國情感,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更需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滲透和落實傳統文化。

2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沒有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重要性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沒有能夠充分的認識到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傳統文化教育一直受到了忽視,很多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往往對傳統文化教育保持一種否定態度,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不可行的。其實小學生是傳統文化未來的傳承者,在小學階段落實傳統文化教育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如果教師缺乏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滲透,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傳統文化出現斷層的情況,不利于傳統文化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作為學校的領導、教師還有學生和家長都應該認識到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意義。

2.2 傳統文化滲透強度有待提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課文基本都是白話文,雖然目前古詩文的篇幅有所增加,但是和現代文相比,占據的比例還是相對較少。而且即便是針對小學生落實古詩文教學,學生也缺少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無法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從而影響到了學習古詩文的質量。還有就是一些教師的自身素質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很多時候在傳統文化知識傳播中會容易出現偏差,從而使得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強度偏低,不能起到很好的滲透效果。

3 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有效策略

3.1 借助教材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對于什么是傳統文化這個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存在著偏差,一些學生可能覺得我們學習的古詩文就是傳統文化。其實傳統文化蘊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古代的文學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了在課堂中更好的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容,教師要挖局教材中的元素,通過教材建立起學生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親切感,拉近彼此的距離,提升滲透的效果。[1]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端午粽》時,教師就可以借助這節課的主題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滲透,讓學生了解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習俗,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包粽子的活動中,借助豐富的活動來提升傳統文化滲透的效果。又比如在學習《嫦娥》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嫦娥奔月的經典故事,鼓勵學生自己去搜集更多的民間故事,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去探尋傳統文化的內容,培養學生探究熱情,更有效的完成傳統文化的滲透,提升滲透的效果和質量。

3.2 開展古詩詞教學,融入傳統文化

目前對于古詩詞教學小學階段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在新的部編版教材中也增加了古詩詞相關的篇幅,而古詩詞本身就是培養學生傳統文化意識一種有效的方式,作為教師一定要善于借助古詩詞教學來完成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不僅僅可以掌握古詩詞基本的含義和一些基礎的知識,同時能夠體會古詩詞當中優美的意境和深遠的思想,了解古詩詞中反應出來的文化和社會現狀,體會其中蘊含的傳統美德,這樣的滲透往往能夠獲得更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竹石》這首故事時,教師可以借助古詩的內容讓學生去了解堅韌不拔的品格。又比如在學習《示兒》時,可以體會詩人表現出來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這樣的滲透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各種傳統文化思想,也可以全面的提升傳統文化滲透效果,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有效的實現德育教育滲透。[2]

3.3 借助國學故事完成傳統文化滲透

國學在我國傳統文化和文學領域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利用國學完成語文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也可以更好的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國學故事,比如《守株待兔》還有《鐵杵成針》等等,這些小故事可以增添課堂趣味性,也可以讓學生去體會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各種思想,是教師滲透傳統文化很好的途徑。比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牛郎織女》教學中,這個神話故事傳遞出了古代人對于愛情的一種憧憬。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故事的內涵,并且可以以這個故事為中心去了解更多我國傳統節日相關的故事,還有在學習《將相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歷史故事去了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培養學生寬容的一種品格和處事態度,從而提升傳統文化滲透的效果。

3.4 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滲透傳統文化

在傳統文化教學中僅僅依靠課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拓展第二課堂,而且本身語文的學習就需要課外知識的補充。像是我國的四大名著其實就是傳統文化當中的精華,其中蘊含了我國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還有文化的內容,這些都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3]在部編版教材中我們會學習到課文《草船借箭》,教師可以以此進行拓展,鼓勵學生閱讀名著《三國演義》,去體會其中的人物,了解各個人物身上具備的美好的品質,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了《景陽岡》之后閱讀《水滸傳》,通過課外閱讀的拓展延伸體會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和思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樹立愛國情懷,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提高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所以教師要注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滲透,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猜你喜歡
古詩文古詩詞傳統
踏青古詩詞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古詩詞中的新年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