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物理情境,探索深度教學

2021-11-18 08:55涂盛明
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 2021年3期
關鍵詞:鋼球深度創設

涂盛明

一、 創設生活化情境,誘發深度學習,喚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師引入亞里士多德關于力和運動關系觀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情境:為什么日常生活中用力推課桌上物體,推即動,不推就停?為什么冰壺撤力后能繼續滑行?在勻速行駛高鐵上豎直向上跳,將落在何處?進而引導學生通過聯想、論證“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維持”。如此設計,意在讓學生從原有的真實生活經歷、經驗水平出發,把復雜的現象融入熟悉、生動形象的情境中,讓學生體驗物理與生活、社會的關系,感受物理學習的意義與作用。

二、 創設實驗情境,引導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教師創設分組體驗實驗的情境,運用自制雙斜面裝置進行對比實驗,探究介質阻力對鋼球運動的影響。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觀察記錄實驗鋼球爬升高度,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實驗結論:介質阻力越小,小球上升高度越接近釋放高度。如此設計,意在為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認知的需要,提升學生尋找證據意識和質疑能力。實現從知識解析到促進認識轉變。

三、 創設探究實驗情境,引導深度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

教師利用自制裝置引導學生探究無阻力條件下鋼球爬升的位置,探究漸減小右側上升斜面的傾角,鋼球運動情況;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推理得出:“在無阻力條件下,每次減小,鋼球都能爬升到釋放高度”。并思考、討論:理想實驗是以哪些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經過哪些合理的推理?理想化的條件是什么?什么是極限思想?接著,教師創設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對比思考笛卡爾與伽利略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如此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模擬、體驗科學家進行科學發現、發展的探索過程。充分挖掘原始真實中的人文蘊涵,重溫科學發展的“心智歷程”,培養其邏輯推理能力、建模創新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

四、 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深度感知,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教師創設體驗情境:慣性利弊教學中,播放駕駛員模擬駕駛汽車計算機軟件,如果汽車突然啟動、突然剎車、突然左右轉彎,你身體怎樣表現?鼓勵學生進行小品表演并進行推論、研討。接著播放勻速水平向前的飛機向下空投炸彈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研討。如此設計,意在滲透STSE教育,彰顯物理教學的實用性。讓物理觀念在更深的心理層面得以確認,樹立對科學、技術應用的正確態度和責任感。

五、 創設交流情境,激發深度理解,弘揚科學態度與責任

教師創設交流情境:伽利略在否定亞里士多德的觀念時提出科學運動觀念,是否意味亞里士多德的研究無意義?任何正確評價牛頓成就?牛頓第一定律能否被實驗驗證?如此設計,意在讓學生用批判,發展眼光審視現有科學知識,認識科學是人類創造性勞動成果,是科學方法實踐的結果。

猜你喜歡
鋼球深度創設
四增四減 深度推進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淺談鋼球用鋼的推廣使用和發展
創設未來
簡約教學 深度學習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巨型鋼球里的奧秘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鋼球磨煤機鋼球補充量的研究
健身奇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