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基礎性與走向標準化
——我國中職公共課程改革的政策導向

2021-11-25 13:18
現代交際 2021年5期
關鍵詞:教學大綱中等職業課程標準

(湖南農業大學教育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28)

中等職業學校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公共課程系列,其指向具有普遍性,相當于一個中職版本的通識教育課程系列。中職公共課程的改革是一個持久的政策議題。從2001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到2019年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國家一直在對中職公共課程的改革進行政策引導,整體上呈現出兩個特征,一是回歸基礎性,二是走向標準化,這也是中職公共課程改革的一個現實效果。

一、從文化基礎課程到公共基礎課程

1.中職文化基礎課程概念的使用

2001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以下簡稱《原則意見》),其中課程設置及要求提出: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設置分為文化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類。對“文化基礎課程”進行闡釋,首先要對“文化”一詞做出解釋,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內涵兩種,廣義的文化指的是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人類通過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被理解為狹義上的文化[1]。而本文所研究的“文化”概念更為狹窄,僅指在學校學習到的基礎理論知識。關于“課程”的定義相當繁多,比較傳統和權威的解釋是把課程定義為所有學科的總和,或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活動的總和[2]。綜上所述,文化基礎課程主要是指學生在學校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綜合能力素養為目的,學習除專業課程以外的各種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課程的總和。

關于中職文化基礎課程功能定位以及改革的問題曾激起學界一場持久的熱議,比較極端的觀點是取消獨立設置的文化基礎課程,把文化知識簡單融于專業課程中學習,這種觀點把文化基礎課程存在的價值完全否定掉了。大多數人是堅決抵制這一做法的,其原因是:雖然職業教育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專業課程,文化基礎課程相對來說可以處于次要地位,但絕不可再否定掉文化基礎課程現存的地位了。這種觀點在最本質的意義上,還是未能徹底擺脫傳統的普通教育思想的影響,對文化基礎課程懷有滲透到潛意識中的樸素情感。這是一種對基礎教育的回歸,正是這種情感成了中等職業教育中維系文化基礎課程地位的最原始的力量[3]。

2.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概念的提出

2001年《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開啟了我國中職公共課程改革的序幕,8年之后,教育部2009年再次頒布《原則意見》,這樣提道:“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盵4]在這一文件中,文化基礎課程正式更名為“公共基礎課程”且沿用至今,相比于2001年出臺的《原則意見》,此次對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的相關描述中,“國家規定”“國家統一制定”等詞表述的頻率也增多了,且在文件中還特意強調:“公共基礎課程必修課的教學大綱由國家統一制定?!?/p>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該文件的發布與實施,不僅表明公共基礎課程在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發生了重大改變,還標志著國家中職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已經日趨成熟?!肮不A課程”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高等職業院?;虼髮W本科課程體系中,在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使用這一概念,表明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經歷了前期的艱難探索后,其功能定位已逐步清晰明了,其意義與價值不再僅僅依靠人們潛意識中對傳統教育的樸素情感,而是從國家頂層文件的設計對中職公共基礎課程進行科學有效的標準化建設。標準體系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工作,為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發揮著基礎性建設作用。

二、從原則意見到課程方案

1.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

2001年和2009年教育部都先后頒布過中等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兩次教學大綱頒布之前教育部都發布《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作為鋪墊。然而,在2019年的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出臺之前,教育部都沒有再像前兩次那樣頒布《原則意見》,而是緊隨其后發布了《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隨著此次文件的生效,之前的《原則意見》立即停止執行。

兩次頒布的《原則意見》中,國家對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的設置比例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例如2001年的《原則意見》中提出“文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程的課時比例一般為4∶6”,針對該要求,專家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文化課的比例過大,沒有必要開設這么多課時的文化課,這從本質上也能反映出中職文化基礎課程的地位不明晰,現實中的文化課課時比例正面臨著不斷縮小至邊緣化的境地。中職學校學生的文化素養普遍偏低導致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遭遇阻礙,且教師對該課程的不重視態度也會相應地影響該類課程的教學實施。2009年新頒布了《原則意見》,對公共基礎課程的課時比例進行了重新規定:“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三分之一?!边@就給了許多想要縮減公共基礎課程課時比例的中職學校找到了一些可靠的政策依據。

2.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方案、課程標準都是國家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依據,三位一體,缺一不可[5]?!吨械嚷殬I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以下簡稱《課程方案》)是我國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改革第一次單獨派發的文件,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

《課程方案》對公共基礎課程進行了全方位的設計,課程結構由三大模塊構成,模塊內容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這是一個非??茖W合理且周密的課程結構設計?!墩n程方案》還要求課程內容的確定必須遵循基礎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夯實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共同基礎?!盵6]這是中職公共課程回歸基礎性的重要依據。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相對于之前的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的開設做出了細微調整,例如把德育調整為思想政治,計算機應用基礎改為信息技術,且新增加了歷史這門必修課程,這在中職教育里是一次創新之舉,也是新時代對人才培養質量的總體要求,更是我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邁向標準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三、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

1.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推行

2000年教育部組織制定并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語數英、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應用基礎、物理化學等七門文化基礎課程的試行教學大綱。中職學校文化基礎課程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出現了不同的問題,且所開設的課時比例也都遠低于2000年教學大綱所規定的,但該大綱在規范中職公共課程總體方向和統籌指導方面還是發揮過重要作用。原大綱施行8年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形勢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原大綱進一步的修訂工作被提上日程,直到2009年年底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正式頒布實施。

教學大綱是以綱要形式來展現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這就意味著教學大綱是從“教師的教”層面出發,對于教師該如何教、教什么、怎樣教都進行了具體的規定。這樣一個從國家層面設計來指導教師的基本教學規范的藍本,固然可以為廣大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師提供很好的教學引導作用,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束縛了教師的教學發揮,陷入教學大綱過于具體詳細且剛性的教學建議和指導中,無法突破舒適圈去尋找新的方向,以更加廣博的視野投入到教學事業中去。教學大綱的課程目標也主要是通過三維目標進行闡述的,其目標的表述方式也可以看出行為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傮w而言,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雖也發揮著其重要的指導作用,但存在它自身的局限性。

2.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的實施

2017年,教育部開始啟動了中職公共基礎課程國家標準的修訂,將過去沿用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課程標準也正式替代了教學大綱而成為一個基礎性的職業教育課程論概念。其后不久,教育部陸續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等10門公共基礎課程標準。中職公共課程教學的標準化程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每一門課程標準都有其對應的學科核心素養,中職語文課程標準就是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統領進行系統設計的,其課程內容主要由三個模塊組成,結合課程目標還規定了15個學習專題內容,每一門課程標準都對課程目標和內容做出了較為規范統一的要求,這是中職公共課程回歸基礎性、走向標準化的重要體現。

課程標準主要是用來指稱對課程計劃所設置的每一門具體課程進行總體規劃和說明性的課程文件[7]。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都是為了落實課程計劃而制定和頒發的綱要性文本,但課程標準并不會像教學大綱那樣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具體詳細的規定,而是在大課程觀的觀照之下,將課程與教學有機融合在同一標準體系之中,更像一個注重課程理論的建設與應用的靈活機制。從這個意義來說,課程標準是關于課程的基本規范,而不是關于教學的基本規范;課程標準把教師看作課程方案的開發者,而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

關于課程標準、課程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理解:“課程是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之間的中介,課程標準通過課程作用于課堂,課程成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基本載體?!盵8]課程標準更關注課程建設的問題,從宏觀角度出發去設計和開發課程,且把學校和教師都當作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共同建構一個健全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這是國家教育意志的重要轉向,是課程教學目標的系統升級[9]。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的轉變,不僅是一個簡單的詞語置換或是形式上的變化,它承載著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理論與制度的創新,這都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有較強的專業素養與教學實踐能力,深刻把握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的內涵與框架,全面推動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深入改革。

四、結語

中等職業教育的公共課程系列一直以來備受關注。進入21世紀之后,國家試圖通過政策導向的方式來介入中等職業教育的公共課程的改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中職公共課程的基礎性和通識性得到了強化,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回歸,與此同時,國家也在試圖促成中職公共課程教學的標準化。中職公共課程教學的標準化可以看作我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疤岣咧械嚷殬I教育發展水平”是當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中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的改革對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具有特殊的意義。在回歸基礎性和走向標準化這一主題下,各中職學??梢栽诠舱n程教學領域進行多樣化的探索。

猜你喜歡
教學大綱中等職業課程標準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權威出版
博物館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淺談如何進行初中數學總復習
新加坡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比較分析
自治區近年將建65所標準化中職學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