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擇一行愛一行:兩次生命的起點
——山西古交市非遺項目“岔口道情戲”自然傳人王谷喚訪談

2021-11-25 17:20采訪人閆慧芳受訪人王谷喚
非遺傳承研究 2021年3期
關鍵詞:道情劇團師傅

采訪人:閆慧芳 受訪人:王谷喚

“岔口道情戲”自然傳人王谷喚,是目前山西省古交市岔口道情劇團中最為年長的,也是岔口村第一批學習道情戲的人。作為當地的道情戲名角,他深悉道情戲的起源發展與傳承脈絡,為道情戲的傳承與保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王谷喚癡迷于道情戲,奉獻于道情戲,從第二批學徒開始,他負責傳授唱腔與表演技藝;他通過自身的努力保留下了珍貴的道具箱,并集齊各方力量記錄和整理了幾十本道情戲的劇本。隨著非遺保護的不斷推廣與深入,“岔口道情戲”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本土民眾也逐漸意識到非遺傳承的意義與價值。2009年,岔口道情戲成為古交市第一批非遺項目,王谷喚徒弟馮玉娃被列為古交市非遺項目“岔口道情戲”代表性傳承人。

在這次自然傳人口述史訪談中,筆者著重以自然傳人主體的學藝史和生活史為切入點。通過訪談認知口述對象,把握自然傳人的人物個性,捕捉其記憶深刻的經歷和體驗,從而為自然傳人建立文化檔案,讓自然傳人能夠在非遺傳承與保護的過程中實現自我身份的認同。

一、從咂手鑼到學唱道情戲

閆:“岔口道情戲”作為一種民間戲曲,在當地具有標志性和代表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據了解,您是岔口道情劇團中最為年長的,也是岔口村第一批學習道情戲的。那么,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到道情戲的?

王:我1938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排行老五,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哥哥姐姐們,他們都不幸夭折了。從小家貧,沒上過幾年學。8歲才開始上學,只念了兩三個冬天。夏天沒功夫念,因為要跟著大人下地干活兒。在我10歲的時候,村里就有道情戲了,還有專門的道情房。我是11歲不上學的,白天勞動完,到了晚上閑下來的時候就和同伴們跑去道情房看他們排練、匯演。每次我都是守在演員身邊,把腦袋湊過去,偷偷地將看到的、聽到的記在心里。因為年紀小,有時候也不太能聽懂師傅講的東西。起初,我對樂師手里的手鑼尤其感興趣,總是想過去敲一下。樂師聽到后從炕上下來,二話不說就往我腦袋上敲幾下,接著又上炕繼續排練去了。唉,于是“摔給兩逼斗(按:“逼斗”指巴掌),揉上兩眼眼”就成了家常便飯。像這樣因為淘氣被打的次數,手指頭都數不過來了。

后來師傅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和樂師說別打這孩子了,看他真的是“愛見”這手鑼,要不讓他試試吧。再加上當時班子里學手鑼的學徒總是拿不下來,聽到師傅讓我試試的話后,樂師也就同意了。他們排練“紅場”的時候就讓我咂手鑼,令他們意外的是,我一咂居然都能對在他們的點上。師傅驚喜地說道:“這是一個‘苗苗兒’,孩子愿意學的話咱們就帶上吧?!睅煾祮栁沂欠裨敢?,我馬上就回答愿意。但是,師傅告訴我還必須得到父母的允許才可以。開始的時候,父母并不同意我去學,擔心我因為年齡小,吃不了這份苦。我記得父親還嚇唬我,如果我跟上戲班子了,以后就是戲班子的人了。但我當時也沒有害怕,依然堅持要去學。父母拿我沒辦法,慢慢便答應了。

13歲那一年的冬天,我正式進入了道情班子,最初學習的就是咂手鑼。當時我是班子里年紀最小的,他們都比我大七八歲?,F在想想,那個時候的我也確實是因為愛這個東西愛得厲害,才敢在父母的反對下堅持要學。

閆:您是從咂手鑼開始學習道情戲的。您當時拜師學藝的時候有拜師儀式嗎?如今,您唱道情很有名氣,從咂手鑼到學唱道情戲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王:我們那時已經沒有拜師儀式了,但是在出去演出前,師傅(當時也是班主)會給班子里的所有人下跪,和我們說“這次去演出就靠大家伙兒了”,這不是簡單的下跪,這一跪意味著從這一刻起,我們所有人一切都要聽班主的。

我拜師、進團,只排了一個臘月的戲,正月就出臺。我第一次出臺是去婁煩(按:指太原婁煩縣)演出,正月和二月兩個月,開春了我們就回來了。在婁煩,我的手鑼是很出名的,看戲的人經常說:“看外(按:“外”指“個”)孩兒,人倒不大,耍得可是不賴啊?!边剖骤屛乙恢弊龅绞司艢q,好天氣還好說,遇上那壞天氣,手指頭凍得都要掉下來了??粗思椅枧_上唱道情戲的演員唱完就可以回去烤火,我心想,他們可以唱,我咋不能唱了?我也能學啊。于是,我就開始邊咂手鑼邊偷偷地往心里記他們的唱詞。后來有一次,唱小丑的演員因為身體原因不能上臺演出,我就主動提出我上去頂,開始班主還不太相信,但是沒辦法,就讓我上去演了。這次演出后,就經常讓我幫著頂一下這個,幫著頂一下那個了。后來,咂手鑼和唱道情輪換著來,哪里缺人我就去哪里。

從那個時候開始唱道情戲,一直到現在,一輩子都在干這行。多次演出后,不論是在當地還是婁煩一帶,一說到我的名字,愛看戲的人基本都知道。

二、癡迷于道情戲

閆:道情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歷史悠久,表演形式豐富,極具地方色彩。岔口道情戲發展至今,頗受歡迎,這一地方戲曲最初是如何流傳到岔口一帶的呢?

王:小時候,我聽師傅聊到過,道情戲的發源地在陜西。道情戲這個劇種是道人發明的,也就是道人念教的道歌,后來傳到民間,民間喚為“道情戲”。有段時間,道情戲被認為是迷信。

首先,企業的資金結構不合理,地方性債務較為嚴重。目前,我國很多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市場變化能力較弱,并且很多產品處于產業鏈的中低區段,經營模式過于粗糙。并且大型國有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多數偏重于大規模的投資,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來進行融資,這就容易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杠桿率較大[2]。

我們村的師傅是從婁煩請過來的。當時正趕上古交南龍溝村七月里鬧紅火,師傅在那里帶著道情班子唱戲。我們村里有倆人去南龍溝看戲,邊看邊和南龍溝村的人說,這戲種真是不賴??!對方問,你們想學嗎?這里就有個師傅,你們要是想學,就讓師傅跟你們去。這倆人直接就答應下來了,把師傅從南龍溝帶回了村里?;卮搴?,召集村里的年輕人,只要愿意學都可以跟著師傅學。

就這樣,從1949年的冬天開始,岔口村的道情戲出世了,道情戲班子也開始成立了。

閆:您是1938年出生,13歲時正式進入了道情班子,也就是說1951年開始學習道情戲的。您說“過去道情戲被認為是迷信傳統”,那么岔口道情戲是否經歷過傳承的中斷?

王:岔口村的道情戲從1949年冬天出世,一直唱到了1966年,然后就停止了,沒有人唱了。道情戲當時被認為是迷信,村里的紅衛兵商議要燒掉道情戲的道具箱。因為我當時任貧協主任一職,紅衛兵的連長提前找我商議燒箱子的事情,我一聽就急了:“瘋了嗎?以后村里的年輕人再想繼續,沒有道具怎么辦?大家伙兒攤錢也攤不起??!”當年置辦這些道具都是我們自己花錢,在過去,出去演出掙的都是米,只能是用賣米的錢來買牛,再把牛賣到煤窯,這樣才攢夠錢到省城去買服裝和道具。道具箱子就是這樣置辦回來的,所以我很不愿意毀掉這些箱子。于是,我就偷偷做了個決定,把道具箱子悄悄地藏起來,放在庫里不再出露了。

那段歷史結束后,道情戲又出來了。從那個時候開始,老一輩的不能繼續唱了,因為他們裝扮出來不像那回事了,也不好看了,所以就叫年輕人來學,我們負責教。當時是農業社時期,招了一批孩子掙上工分學道情戲。孩子們都特別愿意學,因為他們都不想在大冬天又凍又餓地去地里干活兒。教了40天左右就出戲了,正月里到婁煩演出。婁煩人愛道情戲,師傅又是婁煩的,所以道情戲在婁煩一帶很受歡迎。

閆:道具箱能夠被保留下來,多虧了您當時的這一舉動。岔口道情戲有了物,又有了人,這中間離不開您對道情戲的真愛。聽說,您說過“我13歲就開始學上道情戲了,一輩子就喜歡這個,你就不要攔著我唱道情戲了,我要活到老唱到老”。您的婚姻生活和家庭瑣事等是否對您的這一愛好產生了影響?

王:我是21歲結婚成家的。剛開始,我愛人的家人不支持我們在一起,覺得我是唱戲的,當時民間總說“王八戲子”。但是我愛人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和我在一起,她覺得我有一門技藝,憑本事吃飯,跟著我不會吃苦。

我原本有6個孩子,其中5個女兒和1個兒子,兒子是最小的。但是,兒子18歲那年遭遇事故離開了我們。中年喪子,我整整躺了一年,這一年里我什么都不想去想,什么都不想去干。后來劇團里的幾個人來開導我:“谷喚啊,你不能就這樣躺著了,你躺著咱們的道情戲怎么辦,孩子們還等著呢。日子還得繼續往下過,起來吧,一起把咱們辛辛苦苦搞起來的道情戲撐下去?!睅状蔚膭裾f,讓我爬了起來,這次是道情戲救了我,我又重新開始唱道情戲。

閆:興趣、天賦、信念,使您在道情戲中得到新生。通過與您的交談,我深深地體會到,您將道情戲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為了道情戲,您付出了很多,但也收獲了很多,幾十年如一日,依然癡迷于道情戲?,F在,岔口道情戲成為當地的非遺項目,這對您而言,也是一種堅持的回報吧。

王:回想過往,其實我就是愛“這個東西”愛得厲害。實際上,過去我們的路很艱辛,后來好不容易保住了道具箱,這么多年里也不斷地新換了服裝、道具。眼看著一切都齊全了,但是,2016年正月從婁煩演出回來的那天晚上,道具箱被偷了,我們的心血沒了。后來我們幾個老演員商議,決定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去和村里做生意的老板拉贊助。沒想到,對方一聽我們的來意,爽快地答應了我們的請求,出錢為村里道情戲劇團重新置辦了道具箱。但是好景不長,2017年9月的一個晚上,道具箱又被偷了,這次我們也不好意思再去開口請求幫助了,就這樣,道情戲劇團沒辦法再去演出。后來,還是之前那位老板聽說了道具箱丟失的事情,主動找到我們,并出錢置辦了最好的、最齊全的道具箱。

經歷了兩次道具箱丟失的風波,劇團的人開會商量要派專人好好看住這些寶貝,也一定要把“岔口道情戲”熱熱鬧鬧地傳承下去。

三、傳承之“變與不變”

閆:“岔口道情戲”發展至今,與過去相比,如今的傳承有了哪些變化?

王:過去,“岔口道情戲”都是師傅口傳身授,沒有本子。排戲的時候,首先是師傅和學徒一起圍坐在道情房的炕上,師傅會教每一個學徒每一場戲的唱詞,等到學徒們在炕上都會念詞了,就下地排練動作。師傅在地上念著調兒,邊唱邊擺動作,我們叫這是“黑場”,也就是“黑拉兒”;“黑場”結束后開始“紅場”,也就是把樂器加上,等到“黑場”和“紅場”都熟悉了,這場戲就算是排完了,然后就開始排下一場戲?,F在則變成了口傳和書寫。劇團會帶上一個專門寫的人,師傅念,這個人都寫下來,然后演員們就各自拿上屬于自己角色的詞來學。當今人們的文化層次提高了,演藝人員有了這樣的變化,也很正常,當然,道情戲的核心沒有變化。

道情戲傳承有序,譜系清晰,演員有了新變?!安砜诘狼閼颉钡浆F在已經是第六批了,我是第一批學的。第一、第二批道情戲學徒都是男性,第三批開始也招收女性,但是這批閨女們,學會以后唱了三年就出嫁了,演員湊不齊了,導致無法演出。第四、第五批的時候還是有閨女們想學,當時并沒有考慮太多,還是繼續教了,可是演員湊不齊無法演出的情況再次發生。眼看著道情戲劇團越來越辦不起來,所以從第六批開始不得不改變了收徒方式,只收男性和兒媳(按:已婚女性)。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不愿意學的兒媳們,我們就會給她們做思想工作,她們也逐漸接受了道情戲?,F在和過去不一樣了,以前會說“王八戲子”,一般不會讓學唱戲、響工,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也開始學習這些了。

記得以前我們演出的時候,臺下看戲的人覺得我們唱得或者演得精彩的時候,他們從臺下扔上來煙或者錢,這是一種臺上臺下互動的方式,我們臺上的演員遇到這樣的情況,表演也都會更賣力。而現在,年輕人大都喜歡上網、看電影、看電視等,都沒有多少人喜歡看道情戲了。

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劇團年輕成員大都進城打工謀生,春節期間才返回家鄉;同時,道情戲的演出具有節日性,只有春節和村節演出才更為頻繁?,F在還有人主動來學習“岔口道情戲”嗎?

王:現在,老百姓也越來越重視民間文化,特別是春節和村節期間,劇團成員會自發組織起來,義務在本村演出。因此,“岔口道情戲”才能一直傳承下來。

現在選演員也是和過去一樣,主要看個人意愿,而且農村劇團和國家劇團在選人上也是有區別的。這個人只要愿意,如果嗓子不行,就換到武場,武場不行就換到文場,就這樣來回調換。

我有兩個女兒是第六批跟著學道情戲的,雖然她們是閨女,但是女兒和女婿為了方便照顧我們老人,兒子走后,他們就搬來岔口村和我們一起生活了。也正是由于他們長期住在我身邊的緣故,所以也就收女兒為徒了?!安砜诘狼閼颉敝羞€有一個重要的規矩:花戲原則。比如我雖為女兒們的師傅,但還是有講究的,作為父親,我不能教她們道情戲中的花戲,她們需要向其他的師傅拜師學習。

閆:雖年事已高,但您的嗓音依舊這般鏗鏘有力,渾厚自然,動作也是靈活自如。對于“岔口道情戲”,您熱愛著,堅持著,是位樸實的文化傳承者,非遺傳承的初心不變,實屬珍貴。請問您對“岔口道情戲”的發展有什么期許?

王:我從小沒讀多少書,也沒什么文化,但就是一輩子愛“這個東西”愛得厲害。道情戲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重新站起來了,我不希望“岔口道情戲”就這樣中斷了?,F在我的想法也很簡單,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把我一生學到的全部教給孩子們,給他們置辦好演出道具,盡力幫助孩子們把道情戲繼續傳承下去。我想,我的過往經歷無非就是擇一行愛一行,秉承這份熱情和堅持。非遺發展也應當如此吧。

猜你喜歡
道情劇團師傅
河南太康道情戲及其生存現狀
“回歸人民”與“走向城市”:山西城鄉兩棲戲曲劇團生態模式初探
師傅開快點兒/你笑起來真好看
義烏道情:道不盡情長
金華道情的藝術特征及生態現狀研究
只會一種
只會一種
戶思社副會長會見日本新制作座劇團一行
英國 布里斯托爾老域劇團
民營揚劇團再登高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