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的農民思想教育芻議

2021-11-29 03:13
關鍵詞:革命農民思想

劉 亮

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引言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維護最廣大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切身利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美好藍圖,響亮地吹起優先發展農村農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號角。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育是思想的前提,要真正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哪繕艘?,必須重視和加強農民教育,補足補齊農民思想意識的短板。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視農民教育,凈化農民思想,開創性地認識到農民在革命中的主體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對農民進行教育,并對農民教育思想展開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借鑒吸收這一時期毛澤東的農民教育思想,對當前實施鄉村振興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農民思想教育產生的原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也稱為“十年內戰時期”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主要指從1927 年8月由周恩來、賀龍和劉伯承等領導的南昌起義的爆發到1937 年7 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期。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國內階級矛盾下降,民族矛盾上升,國共兩黨由對峙轉向合作,拉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序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宣告結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清醒地認識到農民是革命的主體,是可以團結的重要力量,始終堅持一心為民的初心和宗旨,切實為農民群眾謀福利。但在革命中,農民階級也暴露出其固有的弱點和局限,農民現實的思想狀況與革命發展的思想要求之間存在著差異。為壯大革命隊伍,充實革命力量,淬煉革命思想,真正改造農民、團結農民,必須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因此,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革命隊伍的壯大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成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農民思想教育的重要原因。

1.1 克服農民階級自身局限性的需要

農民階級天然存在著一些固有的、無法克服的弱點和局限性,首先表現為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偏低。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深刻指出:“中國歷來只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中國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這個里面,最大多數是農民”[1]39。由這些論述可以看出,農民是可以被改造的,農民自身的局限不是它自己決定的,而是地主剝削了農民的受教育權。因此,對農民進行教育實現其自身的自我改造是能夠實現的,也是必要的,經過改造后的農民可以成為堅強的革命力量。早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毛澤東就強調,農民是“革命戰爭的主力軍,然而他們的小生產的特點,使他們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一部分失業群眾則具有無政府思想)”[1]18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農民教育的現實狀況不僅造成了農民思想僵化、民主意識缺乏,更阻礙了農民參加革命、謀取自身利益的積極性。想要帶領農民干革命就必須以滿足農民對土地的需求為前提,而要科學合理地帶領農民開展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運動又必須對農民進行革命理論的熏陶與引導。也就是說,受傳統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和封建宗法思想制度的束縛,廣大農民缺乏相應的獨立性,依賴性和盲從性嚴重,成為農民革命路上不容忽視的障礙,也迫使革命者必須加強農民思想教育。農民階級有著革命性和妥協性的雙重矛盾性格,使得他們既急于希望獲取土地資源、改變貧苦生活,但又沒有革命的決心與勇氣,缺乏堅定的革命信念。這種自我矛盾思想更加劇了農民思想教育的必要性。農民階級的這些特點和現實,迫使革命者必須將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必須擺在前面,以便克服農民小生產者狹隘的政治眼光和階級局限性,讓接受教育的農民真正成為革命的主體,發揮農民群眾在革命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1.2 壯大革命隊伍的需要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就是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的關鍵又在于對農民的教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白色恐怖蔓延,革命前途渺茫,悲觀失望情緒蔓延,再加上國民黨的瘋狂圍剿,革命力量驟減,革命隊伍亟需擴充,而人口最多的農民自然成為革命隊伍爭取的對象和主力之一?;蛘哒f,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無產階級的革命要成功,就必須獲得農民的支持,工農形成“合唱”,否則就會成為“孤鴻哀鳴”[2]。正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清醒地意識到農民的力量,主動走進農民、聯合農民、發動農民、帶領農民,實現工農聯合,增強了革命力量。換句話說,農民問題是革命的中心問題,中國革命必須得到農民的支持和擁護,否則“國民革命不會成功”[3]。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通過一系列文章,深刻揭示了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特殊地位,大力稱贊農民運動“好得很”,支持農民革命運動。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革命隊伍的壯大,急需對農民進行教育改造,推動農民參加革命。從道路選擇上看,面對強大敵人占領和統治的中心城市,為了保存革命的火種,只能放棄攻打城市,根據我國國情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之路,而農村包圍城市就必須聚集、團結廣大農民。從革命愿望上看,廣大農民受地主剝削壓迫最深,一直飽受欺凌,在整個社會中處于最無權地位,有改變自己悲慘生活的強烈愿望,接受黨的領導的革命性堅定。從農民自身來看,農民作為無產階級的天然同盟軍,是共產黨真正的朋友,為了獲得土地翻身當家作主,愿意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因此,革命形勢的發展,革命隊伍的壯大,決定了必須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

1.3 保持中國共產黨性質的需要

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就將實現共產主義、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為全體人民謀福利的初心和宗旨始終未變。我國自古以來以農業為主,農民占人口的絕大多數。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指出,“鄉村人口中,貧農占百分之七十,中農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農占百分之十。百分之七十的貧農中,又分赤貧、次貧二類”[1]20,深刻地揭示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比重龐大、農民人口基數占據主體的現實。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廣大農民飽受欺辱與摧殘,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毛澤東親眼目睹了人民特別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生活的疾苦,指出“農民受到的壓迫和壓榨世之罕見”。為此,中國共產黨就勇敢地肩負起帶領農民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個自由、平等、民主、富強人民政權的重任,并在革命中突顯“以農為本”思想和“為農服務”意識,讓農民切身感受到利益和實惠。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毛澤東在多次實踐調研(包括《寧崗調研》和《永新調研》)中,通過對農民的性質和現狀的分析,認識到農民的利益訴求與黨的宗旨存在一致性,指出農民是可以聯合的階級。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廣大農民對革命的支持,需要對農民進行教育進而改造農民、團結農民。另一方面。農民為更好地參與革命實踐,也有接受科學理論教育、提高自己思想覺悟的渴望。這兩方面因素的存在為農民的思想教育提供了現實可能。同時,中國共產黨來源群眾、依靠群眾的工作方式,決定了黨的政策、方針必須回歸群眾、反哺群眾,維護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的可能性。

2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農民思想教育的內容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按土地占有和經濟情況,可以將農民分為貧農(含雇農)、中農和富農。其中,貧雇農是農村的半無產階級,受壓迫最深,自然成為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中農是農村中的小資產階級,同樣受到官僚勢力、封建地主和帝國主義的壓迫和掠奪,因而也可作為無產階級爭取的對象;占農村人口最少的富農,不僅沒有受到威脅和壓榨,反而經常壓迫剝削他人,害怕革命威脅到自身利益,革命性最弱。因此,本研究中的“農民”主要是指貧雇農和中農這一受剝削壓迫的群體;“農民思想教育”主要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貧雇農和中農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方面進行的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滿足革命形勢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

2.1 開展政治教育提升農民政治覺悟

政治教育是農民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務,重視農民的政治教育是毛澤東農民思想教育最突出的特點。毛澤東主張用共產主義對農民進行政治教育,以圖喚起農民的革命意識,自主投身民主革命。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毛澤東對農民中存在的各個階層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進行了科學分析,重點論述了在革命中組織和依靠農民的重要性,并熱情洋溢地論述了普及政治宣傳的意義與方法,駁斥了當時對農民運動的各種懷疑和指責的論調,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進行的宣傳工作、教育工作等都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性。毛澤東清醒地認識到,農民受到封建宗法觀念的束縛,盲目性、自發性較強,必須加強對農民的政治教育。毛澤東在《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明確指出:“紅軍的打仗,不是單純地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并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才去打仗的,離了對群眾的宣傳、組織、武裝和建設革命政權等目標,就失去了打仗的意義,也就是失去了紅軍存在的意義?!盵1]86因此,毛澤東親自率領戰士在街頭巷尾向群眾宣傳窮人要革命的道理,刷寫標語宣傳共產黨的革命主張,挨村逐戶開展宣傳,訪貧問苦,多次召開群眾性大會。毛澤東在農民運動講習所工作期間,還曾用“楊先生”的名義對農民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通過教育和學習,廣大農民的理論水平不斷提高,逐漸認識到農民運動的重要性,同時增強了實踐能力,掌握了開展農民運動的方式方法,堅定了開展農民運動的信心。但農民本身所固有的組織紀律缺乏、封建迷信盛行、斗爭目標盲目、片面貪圖享樂等非無產階級屬性,不僅阻礙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建設與發展埋下了隱患。因此,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農民、灌輸農民,最大程度地占領農村政治思想陣地,提升其政治覺悟,努力幫助克服農民階級的狹隘性,把廣大農民群眾真正團結起來。

2.2 開展經濟教育確保農民生存之本

經濟教育是農民思想教育的核心。毛澤東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結合著經濟工作一道去做,不能孤立地去做”[4]。思想政治教育要講大目標、大道理,但不是空的,要以滿足農民經濟需求為根本。也就是說,解決思想問題要通過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來進行,必須從實際出發,從關心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入手,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給群眾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土地是農村的命脈,更是廣大農民的生存之本,不僅關乎農民的經濟生活,也直接關系著農民的政治態度。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十分注重發展生產保障民生,改善農民物質生活。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寫道:“我們要勝利,一定要做很多工作。領導農民的土地斗爭,分土地給農民,這樣,廣大群眾就必定擁護我們,把革命當作他們的生命,把革命當作他們無尚光榮的旗幟?!盵1]136自幼生長在農村的毛澤東,耳濡目染農民生活的困頓和地主的剝削壓榨,深知普通農民對土地的強烈渴望,意識到無產階級要帶領農民干革命,必須首先滿足農民對土地的渴求?;蛘哒f,只有引導農民通過軍事斗爭擺脫封建地主和土豪劣紳壓榨,摧毀地主豪紳武裝,建立農民自己的政權才能保障革命成果。因此,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帶領農民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取消苛捐雜稅的土地革命,以此保障農民生產之本,推動農村生產力發展,增加農村物質供給,解決農民實際生活困難,改善農民生活狀況。獲得土地后的農民革命熱情高漲,紛紛投身革命事業??傊?,經濟工作尤其是經濟教育讓農民獲得了利益,確保了農民的生存之本,為戰爭的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思想后盾。

2.3 開展文化教育促進農民意識提高

文化教育是農民思想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大革命慘敗后,中國革命運動的中心由城市轉向敵人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的山區,革命運動在農村形成了一片星火燎原之勢。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清晰地意識到,要在農村進行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就必須把占據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歷史和實踐也充分說明,要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必須用先進的理論教育群眾,提升其政治覺悟,提高其理論素養。對農民的文化教育,不僅是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技術教育、軍事理論教育等的基礎,更是對農民進行革命理論教育、政策主張宣傳的重要手段。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指出,“紅軍成分,一部分是工人、農民,一部分是游民無產者”,“能找到游民補充已屬不容易。在此情形下,只有加緊政治訓練的一法”[1]63。他深刻認識到農民在黨員成分中所占比重較大的現狀,指出無產階級思想領導問題的重要性,強調“若不給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其趨向是會要錯誤的”[1]77。毛澤東這里所說的“政治訓練”“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顯然包括了馬克思主義觀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從小生于農村、長于農村,來自農民家庭的毛澤東早就意識到農民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農民是“現階段中國文化運動的主要對象”,要“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政治和文化水平”[1]126。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的農民絕大多數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這給黨的政策和革命思想的宣傳帶來了嚴峻挑戰,能否做好農民的文化教育,不僅關系到蘇維埃政權的鞏固,更關系到革命勝利與否。從土地革命開始,“蘇維埃政府用一切方法來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給予群眾政治上與物質條件上的一切可能的幫助。因此,現在的蘇維埃區域......已經在加速度地進行文化教育了”[5]。但舊中國農民文化思想落后,普遍低下的文化知識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這一現實結果更迫使必須抓緊對農民進行掃盲教育,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農民革命自主意識,促進革命理論和革命思想的深入廣泛傳播。

2.4 開展軍事教育提高農民軍事技能

軍事教育是毛澤東農民思想教育的重點。吸引農民加入革命隊伍,加大對農民進行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教育,在農民利益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是擴展革命隊伍、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對農民的軍事教育主要從軍事思想教育和軍事技能教育兩個方面進行。在軍事思想教育方面,毛澤東注重政策與策略教育,將政策與策略看作“黨的生命”“行動出發點和歸宿”。毛澤東深刻地指出:“不注重政策與策略的教育,不使這種教育貫徹到底,使全體指戰員充分明了,不加檢查,讓單純軍事觀點占了統治地位,不尖銳全面徹底地反對單純軍事觀點,向這種錯誤觀點讓步妥協或者隱瞞這些現象不向前委或軍區反映,而前委或軍區則不向中央反映,只將戰績向上級及中央反映。如果是這樣,那就是不對的,是或多或少離開了黨的路線,必須認為是極端嚴重的現象,應當立即加以檢討?!盵6]可見,毛澤東十分重視政策與策略教育對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意義,要求主動根據實際情況及其變化制定黨的政策策略,強調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同時,毛澤東還通過軍事思想教育,動員農民推翻封建地主的剝削統治,建立農民自己的革命武裝政權。比如在北伐戰爭期間,毛澤東對農民運動給予了熱情的歌頌和支持,并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宣言中指出,“民團、團防必須解除武裝,紳士的政權必須消除,鄉村自治政府,必須以鄉村民權勢力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組織農民自衛軍以保障革命”[7]。毛澤東在革命實踐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對農民進行實戰性的軍事技能教育,才能真正捍衛革命政權。因而,毛澤東親自制定了軍事訓練方法,向農民傳授各種軍事技巧,比如距離測量、自我救護、武器運送、裝備維護等技能;向農民普及軍事常識,如戰時遇到飛機不要亂跑、學會遇敵隱藏身體、開挖防空洞、正確使用梭鏢等技能。這些軍事教育提升了農民的軍事技能,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帶領農民武裝奪取政權、打土豪分田地、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時期毛澤東農民思想教育的現實啟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視農民教育,通過開展政治教育提升農民政治覺悟、開展文化教育促進農民意識提高、開展軍事教育提高農民軍事技能、開展經濟教育確保農民生存之本,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思想覺悟、政治意識、生存技能、軍事能力,成為我國農民思想教育的典范。當前,我國正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深化農村改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科學借鑒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農民教育思想,汲取經驗,重視農民思想教育、提高農民思想覺悟,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持。

3.1 思想是先導,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

理論是革命的指導,科學理論的指導是革命勝利的前提。思想凝結于理論中并為行動提供導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真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思想素質的高低至關重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黨人將農民教育擺在突出位置,認為“農民教育是最嚴重的問題”[1]1477,意識到只有重視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用先進的思想和文化教育農民,掃除其思想上固有的狹隘性和矛盾性,才能穩定革命的同盟軍,進而保證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但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的現實不容忽視。農村普遍存在著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低下、傳統小農思想根深蒂固的現實,特別是當下,受各種因素影響,農村不良社會風氣蔓延、農民盲目攀比浪費嚴重、農村土地閑置問題突出等現象有所回頭,這些都逐漸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攔路虎。因此,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借鑒土地革命時期我黨農民思想教育的精髓理念,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意識教育廣大農民,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抵制各種不良思潮的侵襲。特別是要用精神文明、科學文化來教育農民,改變其思想落后、文化偏低的現狀,從而保障我國農業現代化科學、合理、有效地發展。

3.2 現實是要求,農村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短板不容忽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ヂ摼W、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加速了世界地球村的實現,同時也加劇了各種錯誤思潮對農民的侵蝕??茖W文化素質長期落后的農民,其思想上固有的封建性和狹隘性,導致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并不能自發地讓其催生出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目前,農村陋習普遍、思想混亂、道德滑坡等現象越來越嚴重,引人憂思。究其原因,對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對農村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短板現實的忽視,是當今農村不良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結合我國農村面積廣闊、農民人口眾多的現實,清醒地認識到應將“掌握政治思想教育”作為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指出“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8]。結合歷史經驗,面對嚴峻現實,只有不斷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意識教育農民、灌輸農民,塑造新型農民,才能克服農民固有的自私狹隘、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想。農民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短板的嚴峻現實,更加劇了對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今后,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農民,幫助廣大農民認清新形勢、新變化,正確實現自身的價值,真正推進鄉村振興向前發展。

3.3 土地是基礎,重視農民利益需將思想教育與物質激勵相結合

土地是農民生活的基礎,更是農民生存的命根子。毛澤東曾尖銳地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盵9]對農民的土地需求的滿足程度,是中國共產黨對農民進行思想教育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就深刻地意識到土地的重要性,把對農民的關心付諸到對農民土地需求的滿足上,讓農民切身感受到了真心實意的關懷,發揮了以物質利益促進思想教育的巨大作用,引領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革命,用行動表達對革命的支持和擁護。當下盛行于農村傳統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弊端也越來越凸顯,小農耕種增收困難的窘境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其高強度、大投入、低效率換來低收入的尷尬局面更發人深思。黨中央充分認識到農村發展的問題,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鼓勵農村發展多形式、多樣性的規?;洜I,建立集約化、專門化和市場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面對當前農村普遍存在的農民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短缺、農田大片閑置的現實,黨中央提出了農村土地流轉的創舉。通過大力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充分利用農村閑置土地資源,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實現了增加農民收入和荒置土地使用的“雙贏”。土地是基礎,必須結合當下實際,充分利用土地這一農村最寶貴的資源,高度重視農民利益,把思想教育與物質利益相結合,積極探索用土地資源為載體實現教育農民的目的。

3.4 人才是核心,高素質人才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關鍵在于人,核心在于思路。人才為農村發展提供思路,正確思路指引科學發展??梢哉f,農村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10]。當前,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其核心和關鍵都在于人才,特別是高素質人才隊伍。要擴大農村人才隊伍,對政府而言,必須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農村人才吸收機制。從社會的角度看,善“筑巢”方能多“引鳳”,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激勵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能;從人才發展的角度看,留住人才比引進人才更重要,因此必須完善獎勵和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和重大創新的人才大力給予獎勵,穩定農村人才隊伍;從個人情感的角度看,既要留住人才的“身”更要留住人才的“心”,因此應給予農村優秀人才更多的情感關懷,增強人才的歸屬感,提升其投身農村、奉獻才智的信心。同時,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保障廣大農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此外,更要在文化環境上下功夫,營造公平、合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讓人才在農村這片沃土上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傊?,要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充分挖掘人才,積極調動社會各界人才投身鄉村、奉獻自我;必須大力重視人才,充分鼓勵各類人才回歸農村、貢獻力量。一句話,只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匯世間人才而留之,才能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健康向前發展。

4 結語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開創性地認識到農民力量的偉大,堅持把農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終重視農民思想教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方面用實際行動教育改造農民,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意義的教育理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把鄉村建設擺在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面對當前農村意識形態教育相對薄弱、農民文化素質普遍落后、農業增收陷入瓶頸的現狀,當前必須科學借鑒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開展農民思想教育的經驗,在思想上重視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克服農村思想道德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短板。同時,努力加強農村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力量投身鄉村振興行動,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鄉村振興才會早日實現,農村面貌才會早日改觀。

猜你喜歡
革命農民思想
耕牛和農民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農民
中國的出行革命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