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改試驗中本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

2021-11-30 20:21裴秀芳趙飛虎李鑫潔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問卷創新能力人才

裴秀芳 趙飛虎 李鑫潔

(1.山西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9;2.中北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3.晉中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6)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中共山西省委也強調面向轉型發展新征程新使命,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于人才工作重要論述,深入推進人才興市省戰略,本研究結合山西省的發展實際,強化本土化創新人才的培養,形成適應本土化創新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當前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存在的問題

以本省和上海高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為對象,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對山西省創新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調研,并梳理了我省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存在的問題。調查共涉及上海交通大學和山西省5所高校,共10個院系。調查采取整班抽樣的方法,以學校為單位,以大一、大三、研二為測查對象,共發出問卷670份,回收問卷649份,回收率為96.87%,有效問卷為612份,有效率為94.30%。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人格、創新實踐能力、合理的知識結構,并能夠通過相應的創新能力取得創新成果的人才[1,2]。本次調查采用兩個問卷:問卷一為自編問卷,該問卷包含合理的知識結構、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創新實踐能力、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一些現狀、影響創新的因素等維度。其中,合理的知識結構、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總共分為高、中、低三個水平。經實測驗證,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為0.91。調查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對本研究所涉及的變量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結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22個,且第一個因子解釋的變異量為26.18%(臨界值為40%),說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明顯。問卷二創新人格問卷采用的是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CPA)。調查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

(一)高校對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重視不夠

學生認為學校對創新人才培養不重視占10.5%,比較重視占64.0%,重視占25.4%。高校對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大多處于中等水平。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更多停留于課外實踐活動,書本自學,課堂學習,較少形成系統的、專業性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部分高校未能為大學生營造出“倡導自主、鼓勵探究”的學習環境,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比較薄弱[3]。

(二)高校教師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不注重占14.7%;偶爾注重占59.7%,注重占25.6%;老師對學生的質疑,應對方式為不予回應的占6.8%;立馬反對質疑的占10.9%;與學生進行深入探討的79.3%。教師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強,在教學中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部分教師雖然在教學科研上有較強的創造力,但卻無法將其轉化為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教學能力;不少教師長期處于相對封閉的教學工作環境中,形成了經驗定勢、書本定勢、從眾定勢等相互滲透的定勢思維,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具備高水平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比例較低

上海交通大學和山西省5所高校,共10個院系,共發出問卷67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612份,有效率為94.30%。參與調查的山西高校大學生知識結構高水平占6.1%,中等水平占74.5%;創新意識高水平占22%,中等水平占75.9%;發散思維高水平占13.2%,中等水平占82.8%;直覺思維高水平占6.4%,中等水平占70.8%;創新思維高水平占9.0%,中等水平的占86.1%;創新實踐能力高水平占30.3%,中等水平的占67.4%。綜上,我省大學生在知識結構、創新意識、發散思維、直覺思維、創新思維、創新實踐能力等方面多數都處于中等水平,有少部分處于高等水平。

學生在創新人格方面為優的占4.3%;在冒險性方面,為優的占0.6%;在好奇性這一維度,為優的占13.7%;在想象力方面,為優的占4.0%;在挑戰方面,為優的占7.7%。綜上,我省大學生在創新人格方面表現一般,缺乏冒險性、好奇心、想象力與挑戰意識。結果表明,本省大學生具備一定創新基礎,但具有高水平創新能力的比例較低,所以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3]。

(四)家庭經濟水平制約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調查在創新思維的總體水平方面,高水平家庭經濟狀況學生的創新水平顯著高于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家庭經濟狀況學生。訪談發現家庭經濟水平高的學生從小享受到的物質及教育資源更加豐富,其思維更靈敏、視野更開闊,相對于家庭經濟壓力較大的學生,更有底氣和膽量去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在創新能力方面形成了相對優勢[4]。我省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家庭經濟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五)學習投入制約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

調查顯示學習成績中等的大學生創新水平更高。在創新人格這一維度平均學習成績位于班級前75%和選擇“其它”的學生的創新水平顯著高于平均學習成績位于班級前15%、30%和50%的學生。課題組分析,成績好的學生由于過度重視學習成績,在投入更多精力適應考試要求的同時,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性實踐的投入都相對減少,最終影響了他們的創新能力的開發與提升[5]。對分數的過度重視,影響了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創新實踐投入,一定程度制約了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六)創新育人實驗設備條件有待提高

調查數據顯示:兩個地區大學生的創新水平在不同專業下進行比較出現了不同的情況。與上海地區材料與工程專業大學生各方面創新水平相比,在知識結構、創新意識、創新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總體水平、發散思維、直覺思維、創新人格總體水平、冒險性、想象力維度上,山西與上海地區材料與工程學院學生的創新水平表現出統計學差異,山西地區的創新水平顯著高于上海地區。但化學化工專業山西本土大學生各方面的創造水平卻不及上海地區大學生,與上海地區化學化工學院學生的各方面創新水平相比,在上述各個維度上海地區的創新水平顯著高于山西地區。

原因為:相對于材料與工程專業,化學化工專業對實驗設備等硬件條件要求更高,而上海交大具備更好的硬件條件,所以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專業的學生比山西地區的學生各方面創新水平更高;而材料與工程專業更看重實地考察,山西地區的工程目前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所以山西地區材料與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各方面創新水平更高[6]。進一步的調查顯示,山西高校為學生創新實驗配備的優質實驗設備普遍較少,創新實驗設備整體條件有待提高。

(七)創新育人的整體環境有待改善

數據顯示社會層面尚未形成有利于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長效機制、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社會對高校創新教育、創新成果轉化等給予的關注扶持和資源投入還較少,校企合作形式比較松散,產學研用的融合發展機制有待完善。在影響創新的因素方面,接近50%的大學生認為最重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團隊成員和指導教師,36.4%大學生認為學校創新育人的環境最重要。

二、針對問題的對策

創新人才是深化轉型綜改的硬性指標,是深化山西綜改試驗的第一動力,高校擔負著培養創新人才的責任和使命。而目前我省高校大學生高水平創新人才缺乏,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作為綜改轉型的重要人才來源,高校需要針對影響創新人才培育的短板,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和新技術的賦能,加強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一)提升創新素養

我省對創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創新”上 ,對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個性品質的全面系統的關注還不夠。所以,應建立全面、科學的創新人才新理念,全面關注創新人才的人格、心理、認知、實踐能力等方面,以及各個方面的內在聯系及相互促進作用。提升學生創新素養,可以從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人格、創新實踐能力、合理的知識結構五方面進行[7]。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是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創新意識的培養應從培養大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兩方面著手。要積極構建良好的學習場景和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著力提升教師素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構建教學相長的學習實踐環境。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要與實際應用場景深度結合,通過教師啟發、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環境激發、應用場景激發等方式,在長期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增強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人格。要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首先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不僅有利于個體創新性能力的養成,也有利于個體創新能力的正向應用,進而通過富有成效的成功反饋,進一步強化個體的創新動機和實踐。本研究發現,我省大學生的創新人格處于一般水平,大多數大學生極其缺乏冒險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戰性。學生的教育背景、職業發展環境、家庭教育背景、學校教育環境等方面對學生人格養成有重要作用的系統優化方面直面現實問題,點面突破,找準切入點,形成系統合力,共同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冒險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戰精神,以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實踐是創新的源泉,要大力加強創新實踐平臺的建設,大力培養優秀的實踐指導教師,培育優秀的實踐訓練項目,不斷完善實踐認證和評價激勵制度,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將社會實踐、科研訓練與科技學術文體競賽和學生社團參與、社區服務及教育實踐活動統一納入學分制,堅持校企合作、產學研用的高度融合、統籌規劃,制定相關管理辦法,鼓勵學生個性發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培養大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學校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從學習評價、人才招聘等終端環節入手,切實打破應試教育的局限性,為學生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優化現有人才培養體系。結合人才個性化成長需要和市場人才需要,從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優化。

(二)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要充分認識、高度重視本土化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不僅要關注學生整體的主體性,還要關注學生個體的主體性,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人才培養策略及模式。一要優化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二要注重培養創新型的教師;三是在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方面,應堅持將人才培養目標由應用型人才調整為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四是構建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從以知識發展為導向的學科中心模式轉向以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學生中心模式,著力加強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綜合素質養成等“三大培養體系”的創新;五是實施以通識教育為基礎,以實踐教育與創新教育為重點,以專業特長培養為特色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六是把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實踐能力、職業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等能力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促進人才創新素質培養制度化;七是通過實施“產業人才培養實驗計劃”,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等;八是在高校開設創新人才實驗班,通過創新人才潛能測試,制訂培養方案,發現人才并重點培養,使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九是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總之,高校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擔負起創新人才培養的重任,在滿足于完成常規人才培養任務的基礎上,更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重大項目創新需求,在充分尊重企業核心利益訴求的基礎上牽頭構建協同育人聯合體,主動邀請企業深度參與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創新需求為根本目標,在教育實踐中檢驗、創新、完善,全面創新人才培養過程。

(三)完善創新環境

政府是創新人才培養的管理者和服務者,應以轉型發展需求為牽引,以綜合社會效益評價為核心,出臺更多創新激勵政策和措施,引導、鼓勵廣大企業和高校積極投入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適當增加省屬高校數量,真正賦予高校辦學自主權,并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優化資源配置來引導和督促高校用好用活辦學自主權;優化省內資源配置,集中力量支持優勢學科、優勢高校扎實開展“雙一流”創建工作,引領、帶動全省教育改革的推進。高校直接擔負著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的決策和實施重任,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主導者,應高度重視校園創新文化的建設。社會媒體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參與者,要積極營造推崇創新、扶持創新的氛圍來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加大對創新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建立均衡發展的校企合作、校社合作機制,要積極推動形成政府牽頭主導,高校落地實施,企事業單位實踐、檢驗、助推,全面參與的創新育人共同體。

(四)搭建綜合創新平臺

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創新實踐平臺的引入,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實踐創新過程,才能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疫情環境下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實踐表明,依托人工智能匯聚網絡學習資源,建立多渠道供給,多途徑獲取,個性化匹配的綜合學習資源平臺,輔以相應的實踐平臺和輔導學習方案,有利于減少基礎教學領域的傳統教學活動,釋放教育資源用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輔導的需要,并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為個體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打造更加靈活、豐富的學習環境,值得借鑒。

猜你喜歡
問卷創新能力人才
集聚類型、城市創新能力與高質量發展
人才云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策略初探
人才的開發和使用是一門科學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薦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