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提升紅色家書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探析

2021-12-02 07:24張成鳳白金鳳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21年11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途徑功能

張成鳳 白金鳳

摘? ? 要:紅色家書是不可再生的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和積累的寶貴財富。紅色家書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財富,先進文化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新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紅色家書的政治導向功能、情感感召功能和道德示范功能,積極探索實現紅色家書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的路徑,對涵養高校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紅色家書;愛國主義;功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11-0003-03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2020年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的《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都明確提出通過打造有效載體,加強學校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從感性到理性、從自在到自為,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盵1]紅色家書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和積累的寶貴財富,是不可再生的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背景下,以紅色家書為愛國主義教育新的載體,融入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深入挖掘其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探索紅色家書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途徑,對厚植大學生家國情懷,培養其成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時代挖掘紅色家書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的意義

大學生是黨和國家的未來,是民族復興的希望,肩負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盵2]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良好文明素養的基本構成內容,在大學生人生“拔節孕穗”期挖掘紅色家書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對拓展愛國主義教育載體,實現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挖掘紅色家書愛國主義教育功能,認識其歷史傳承的必然性

紅色是新時代大學生最鮮亮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盵3]紅色家書作者是中國共產黨員或追求進步的人士,屬于紅色文化,書寫于烽火年代,承載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皻v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了解今天的中國,要從了解她的昨天開始?!敝挥型ㄟ^學習歷史,把古與今貫通起來,才能真正弄清中華民族從哪里來,將往哪里去。紅色家書雖是作者書寫的家信,但字里行間體現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和影響下,中華民族追求獨立自主的革命斗爭史,展現的是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人及進步人士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的家國情懷,是一封封記錄革命先烈為謀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手史實資料,而這些思想與情懷,統一于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二)挖掘紅色家書愛國主義教育功能,呈現其鮮明的時代性

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盵4]紅色家書產生于民族深難之際,是家書作者在革命實踐中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而形成的思想成果,體現的是中華兒女嚴謹家風、熱忱愛國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一脈相承。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紅色家書的精神內涵與愛國主義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將大學生培養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優秀接班人,就必須挖掘紅色家書的時代特征, 將紅色家書的時代特征統一于新時代教育之本——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之中。

(三)挖掘紅色家書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體現其教育載體的延展性

載體在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教育內容的拓展、教育形式的開展、教育成效的延伸、教育目標的完成都離不開有效載體。目前,愛國主義教育載體有紀念日、重大節日、景觀及重大工程、紅色資源等,紅色家書隸屬于紅色文化載體。目前對紅色家書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鮮為罕見,而紅色家書是融內容、人物、信息、史料為一身的教育載體,見證了家書作者自強不息、奮發有為、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精神,蘊含著家書作者深厚的家國情懷。品讀紅色家書,跟隨家書作者穿越時空,在新時代背景下重溫中國革命歷史,能夠進一步加深大學生對黨、對人民、對中國革命的正確認識,引導大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自在到自為,將理性愛國厚植大學生心中,因此,紅色家書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

二、新時代紅色家書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羅榮桓給女兒的信中說:“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盵5]革命烈士吉鴻昌在遺書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6]品讀紅色家書,透過時光,我們可以看到革命先烈們滿腔的愛國熱忱和不屈的革命精神。紅色家書展示出的豐富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強大的政治導向功能、情感感召功能與道德示范功能。

(一)政治導向功能

紅色家書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先進文化產物,是革命先烈奉行的道德準則與人生價值觀。通過學習紅色家書,可以深化大學生對國家陷于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人為建立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所擁有的神圣責任感和強烈愛國情,可以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強大學生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從而進一步堅定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自覺統一于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實踐中。

(二)情感感召功能

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小家”與“大國”緊密相連、同命相依。紅色家書中字字流露出革命先烈崇高的家國情懷。任何時代,最能打動人心的就是貼近生活、真實而平凡的品質和精神,通過品讀紅色家書,感受家書作者字里行間的真實情感,體悟家書作者為國家民族的獨立、為他人幸福舍生取義、無私奉獻的英勇獻身精神。紅色家書的真實性、鮮活性,充滿了人性的光輝,相較專業理論灌輸,更易被大學生接受與認同,更能引起大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產生巨大的情感感召力,激勵大學生樹立家國情懷,融個人、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感于一體,引導大學生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黨的事業和祖國建設統一起來。

(三)道德示范功能

紅色家書是革命時期真實斗爭場景的第一手史料,其中蘊含著作者艱苦奮斗、精忠報國、仁愛誠信的優秀品質,具有強大的道德示范作用。例如,革命烈士家書中說道“我滿意我為真理而死”,這句話折射出家書作者追求真理、求真務實的革命精神,通過紅色家書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更能加深大學生對革命先烈和先進分子光輝事跡的了解,深切感受家書作者的人格魅力。愛國主義教育中,榜樣和鮮活事例的思想沖擊遠大于理論的講述,大學生在家書側寫這些榜樣和鮮活事例中,潛移默化地強化了對真善美道德的認知,堅定了對真善美道德的追求,同時也在紅色家書的文化熏陶中,實現了真善美道德品質的塑造。

三、新時代紅色家書愛國主義教育功能實現的途徑

“愛國主義”這四個字,其中“愛”是人們內心深處的體驗和情感,表達的是對黨、對國家的信任和忠誠,是政治認同的體現;愛國主義這一思想,在本質上呈現出感性和理性兩方面;“主義”這一詞是愛國情感從事實上升到價值的體現,是愛國行動到理論系統的升華。因此,新時代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理性科學的愛國主義思想,必須遵循紅色家書的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統一原則、政治性和道德性相統一原則、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原則,積極探索實現紅色家書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用好紅色家書傳播渠道,提升大學生對紅色家書的感性認知與理性認知

當代大學生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生活中無網不在、無網不歡,因此必須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身體力行的體驗來增強紅色家書的傳播力,提升大學生對紅色家書的認知度。一是用好網絡平臺宣傳渠道,擴大紅色家書文化傳播的覆蓋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兩微一端、抖音等大學生熟知常用的網絡平臺發布有關紅色家書故事的微視頻,引發學生對紅色家書探究追尋的興趣,同時鼓勵大學生將追尋紅色家書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悟發布到網絡平臺,引導大學生既成為紅色家書的受眾者,又成為紅色家書的傳播者。二是打造青年“網紅”,講述紅色家書故事,用“網紅”效應引領家書文化傳播。大學生將網絡平臺、微課堂作為陣地,深情講述家書故事,講述過程中,不僅可以使青年大學生產生強烈的愛國共鳴,還可以以講述者的形式感染聽眾,最終形成“要我聽故事”轉變為“我要講故事”的氛圍。三是設置以紅色家書為主題的理論研究項目,深化大學生對紅色家書的理論認知。將紅色家書研究納入高校思政理論研究專項,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實現大學生對紅色家書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再到理論研究的突破,增強大學生對紅色資源的文化自信。以上紅色家書的傳播渠道,不僅激發出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還深化了大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進一步堅定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和價值認同,將個人行為自發自覺統一于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實踐中。

(二)用新高校課程建設,深化紅色家書融入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

課程建設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基礎。培養具有愛國情懷的大學生,系統的課程教學、高標準的理論講授是最重要的一環。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必須加強教育載體進課堂,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一是注重思政課程建設,將紅色家書內容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合,列入兩課教學。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一課堂,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紅色家書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為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趣味性提供了素材,結合黨史國情教育,找準紅色家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融合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形成從紅色家書原文到教材再到研究理論不斷深化的教育路徑。二是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紅色家書蘊含的家國情懷教育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大學生學好專業課程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紅色家書字里行間充斥著革命先烈為國家富強而奔走獻身的真摯情感,兩者目標具有一致性,因此,紅色家書具有跨越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三)用足校園文化建設,拓寬紅色家書融入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方式

校園文化作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是最能潛移默化地激發大學生愛國情感的空間,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將紅色家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一是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設,學??梢蚤_設校園廣播專欄,每天定時講述紅色家書故事,讓大學生跟隨廣播講述,走進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受革命先烈為中華民族解放作出的勇敢抉擇,從思想上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共鳴。二是將紅色家書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增添“紅色家書”文化景觀。大學生漫步于校園中,在享受校園優美環境的同時可以了解紅色家書,閱讀紅色家書,受到紅色家書的文化熏陶,潛移默化中,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四)用活紅色家書文化實踐,增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說服力

實踐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堅持教育與實踐相結合,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紅色家書作為歷史史實,本身就是革命先烈實踐的成果,因此要結合紅色家書的文化特征,積極開展實踐育人。一是利用暑期社會實踐,以紅色資源為基礎,開展戶外追尋紅色家書的活動。跟著家書作者的步伐,走進紅色紀念館,了解革命歷史,傾聽家國故事,升華自己的愛國情感。二是對家書作者、后人及紅色家書收藏者進行專訪,走進家書作者的舊居舊址,傾聽他們講述那段戰爭歷史和親情故事,與鄰居街坊共同回憶那段崢嶸歲月,暢談祖國發展,讓大學生在家書作者成長的環境中體悟當時的情景,促進愛國主義情感入腦入心。三是加強紅色家書文化的宣傳實踐。利用“三下鄉”活動和“陽光支教”活動,組織紅色家書宣傳隊伍,以紅色家書主題展、紅色家書故事會等形式為山區、鄉村傳播紅色家書故事,在傳播過程中,加深對紅色家書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認同,傳承革命先烈的愛國情、報國志。

紅色家書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統一,承載著中國革命真實歷史故事的第一手史料。新時代,將紅色家書與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融合是社會主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方式。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深刻體悟紅色家書中所蘊含的愛國情懷,還要挖掘紅色家書中蘊藏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充分發揮紅色家書激勵大學生、感化大學生、教育大學生、引導大學生的功能,最終涵養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愛國情操,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1.

[2]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80.

[3]陳永剛.紅色文化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現路徑[J].未來與發展,2020(3).

[4]侯惠勤.試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1).

[5]《紅色家書》編寫組.紅色家書[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207.

[6]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心.紅色家書背后的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1.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途徑功能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關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幾點思考
愛國主義教育
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1例
辨證施護在輕度認知功能損害中的應用
愛國主義教育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