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東南州旅游空間結構評價及優化策略研究

2021-12-06 07:51王換茹姚云貴尹華光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客源黔東南州空間結構

王換茹, 姚云貴, 尹華光

1. 凱里學院 旅游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2. 廈門大學 南洋研究院,福建 廈門 361005;3. 吉首大學 旅游與管理工程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旅游空間結構是一個地區旅游活動的主體和客體在空間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聚集程度和聚集狀態,它體現了旅游活動的空間屬性和相互關系,是旅游活動在地理空間上的投影[1].科學合理的旅游空間結構,可以促進區域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區域旅游要素得到優化配置.學術界對旅游空間結構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國外學者對空間結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在理論方面,Christaller[2]、Hills等[3]和Butler[4]分別提出了中心地理理論、核心—邊緣理論模型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實證方面,Weaver[5]以加勒比海地區的安提瓜和巴布達群島為例,利用核心—邊緣理論模型對其進行了實證研究;Bevilacqua等[6]、Thomas等[7]、Pearce[8]則分別以意大利威尼托地區、比利時瓦隆地區、巴黎地區等大中尺度區域為例,對其旅游空間結構特征進行了研究.國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空間結構演變模式、分布特征、影響因素及優化等方面.陸林等[9]以桂林—漓江—陽朔旅游地為例,系統分析了旅游地空間演化的基本模式;郭向陽等[10]、王宜強等[11]分別以云南省和山東省的農業旅游為例,運用交通優勢度模型和空間分析方法,探究旅游空間結構的演變模式.對空間結構的分布特征的研究,王洪橋等[12]利用多元模型和GIS空間分析對東北地區旅游空間格局的分布特征和演化機制進行了量測分析;王新越等[13]運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資源、交通、經濟等旅游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構建合理的旅游發展格局.對旅游空間結構影響要素的研究也是諸多學者關注的焦點,陳建設等[14]、許賢棠等[15]、王新越等[16]分別以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為樣本,認為旅游資源、旅游市場需求、交通區位等是影響縣域旅游空間布局的重要因素.劉大均等[17]認為旅游微博空間分布受人口規模、信息化程度、旅游資源稟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在空間結構的優化策略研究方面,楊仲元等[18]以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為基礎,分析了皖南旅游區空間演化過程,并提出了旅游區未來的發展方向;王兆峰[19]以武陵山區為例,提出武陵山區旅游交通系統空間結構要構建“六中心四軸線”的旅游發展格局.

國內外學者對旅游空間結構的理論、分布特征、演化規律、機制及優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但是,關于旅游空間結構的計量評價研究較少,尤其缺少欠發達地域的相關實證研究,對于黔東南地區的研究尚屬空白.鑒于此,本文以黔東南州為研究對象,運用層析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等計量研究方法,探討地區旅游空間結構分布特征,提出優化策略,以期為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指導.

1 研究區概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簡稱黔東南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生態環境,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黔東南州山光水色、飛瀑流泉、奇石異洞,自然生態特征明顯,擁有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云臺山,此外還擁有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9個,國家級地質公園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黔東南州歷經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如少數民族的建筑、服飾、飲食、醫藥、體育以及民族節日等,充分展示了黔東南苗族和侗族豐富厚重的民族歷史文化.

黔東南州依托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把旅游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大力推進實施“旅游活州”戰略,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成效明顯.據統計資料顯示,2012-2018年黔東南州旅游總收入由198.5億元增長到937.23億元,旅游接待總人數由2 409.9萬人次增至10 807.5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占GDP比重從2012年的41.55%增加至2018年的90.41%,黔東南州旅游產業對區域國民經濟的貢獻力在不斷增強.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各市縣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較大,且發展極不平衡,很多優勢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發展的整體優勢沒有得到發揮.因此,本文對黔東南州的旅游空間結構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以期為實現地區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2 研究方法及指標體系的構建

旅游空間結構的四大要素包括旅游資源、旅游交通、旅游接待服務設施和旅游市場.本文在遵循系統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原則的基礎上,將旅游空間結構評價指標體系分為旅游資源、旅游交通運輸、旅游接待服務設施、旅游客源市場、旅游經濟5個指標(表1).

表1 旅游空間結構評價指標體系

2.1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

2.1.1 構造判斷矩陣

向黔東南州內政府機關、高校和旅游業界研究領域的專家發放咨詢問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由專家對評分表中的指標項分層次進行兩兩比較判斷,并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打分,通過整理分析,得到指標層相關元素的判斷矩陣A為

2.1.2 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

針對一致性檢驗,采用和積法[15],具體結果如下:

則所求特征向量

W=[0.382,0.131,0.351,0.057,0.079]T

第三,由AW得到

(AW)1=2.088 (AW)2=0.548 (AW)3=1.926

(AW)4=0.291 (AW)5=0.426

因此,判斷矩陣A的最大特征根λmax為

所求指標層屬于5階判斷矩陣,查表可知RI=1.12,因此,CI=λmax-n/n-1=0.035,CR=CI/RI=0.028<0.10成立,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以同樣的方法求出因子層各指標的權重,且通過一致性檢驗.由此確定各層次指標的權重值,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黔東南州旅游空間結構評價指標各因子權重

2.2 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通過運用模糊集合運算,對事物內部各個因素進行評判,從而對該事物做出綜合評判結果.

2.2.1 建立評價因素集合U

根據上文建立的指標體系,建立黔東南州旅游空間結構評價因素集合U,記為U={X1,X2,X3,X4},其中X1={X11,X12,X13,X14,X15};X2={X21,X22,X23,X24};X3={X31,X32,X33,X34};X4={X41,X42,X43};X5={X51,X52,X53,X54}.

2.2.2 建立評價集V

參考相關文獻,結合相關專家的意見,建立黔東南州旅游空間結構評價集V={V1,V2,V3,V4,V5}={優,良,一般,較差,很差},并分別賦值為V={5,4,3,2,1}.

2.2.3 確定隸屬度矩陣R

邀請黔東南州旅游學界的20位專家對各指標進行評價,得到相關指標的綜合評價等級,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黔東南州旅游空間結構指標體系各因子模糊評分

2.2.4 模糊矩陣復合運算

根據模糊評價集F=WR,將數據代入公式,指標層各項指標綜合評價計算如下:

同理,得出指標層

F2=(0.089,0.264,0.477,0.108,0.063)

F3=(0.034,0.127,0.279,0.443,0.116)

F4=(0.042,0.229,0.469,0.166,0.095)

F5=(0.050,0.259,0.479,0.155,0.057)

目標層

F=(0.088,0.258,0.342,0.247,0.065)

則指標層各項指標綜合得分

N1=F1V=3.509N2=F2V=3.212N3=F3V=2.439

N4=F4V=2.957N5=F5V=3.090

目標層綜合得分

N=FV=3.057

3 結論與討論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黔東南州旅游空間結構綜合評價得分為3.057,隸屬于一般等級,表明其旅游空間結構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3.1 旅游資源要素分析

旅游資源指標綜合得分為3.509,隸屬于良好等級.由表3可知旅游資源空間分布集散程度、旅游資源結構、旅游資源開發多元化對指標層所占權重分別為0.468,0.233,0.148,綜合評價等級為良,表明黔東南州旅游資源結構較單一,差異化不明顯,在空間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現象.調查發現,由于地理位置的趨同性,州內開發的自然旅游資源大都以喀斯特地貌山水風光觀光為主,人文旅游資源是以苗族、侗族民族文化為主題開發的民族歌舞、農家樂、民族工藝品等為主,形式單一,產品雷同.黔東南州旅游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呈集聚狀態,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及地區發展的差異較大.對2015年和2018年黔東南州國家A級旅游景區的空間分布研究發現,A級旅游景區呈現西北、東南分布密度高,東北、西南分布密度低的格局,形成以凱里西南部,麻江、丹寨、雷山縣交界一帶以及鎮遠、劍河和黎平縣為中心,其他地區零星分布的態勢,如圖1所示.

審圖號:黔S(2019)007號(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監制).

3.2 旅游接待服務設施要素分析

旅游接待服務設施指標綜合得分3.212,隸屬于一般等級,距離良好還有一定的差距.由表3可知旅游設施空間分布均衡度、旅游設施數量和質量等級對指標層所占權重分別為0.525和0.261,綜合評價等級為一般,表明黔東南州旅游接待設施建設整體狀況一般,空間分布不均衡.現有的接待設施總體上條件較差,高星級酒店數量少,住宿以經濟型酒店、家庭旅館為主,自主經營,標準化程度低.據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黔東南州3星級以上酒店共計44家,其中5星級1家,4星級9家.旅行社方面,國內旅行社總社30家,國際旅行社分社7家,旅游直接從業人員11多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30多萬人,且很多工作人員是無證上崗,文化水平較低,高層次人才匱乏.且現有的旅游設施在空間上呈現出不均衡的分布狀態,對2017年黔東南州旅游酒店、旅行社的空間分布調查發現,區位條件好、交通連接性較好的西北部和東南部旅游設施分布數量較多,集聚現象較明顯,如凱里、施秉、鎮遠、雷山、黎平等地,而區位條件差、交通網絡不發達的中部和東北部地區的旅游設施建設落后,數量少,如圖2所示.

審圖號:黔S(2019)007號(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監制).

3.3 旅游交通要素分析

旅游交通運輸指標綜合得分為2.439,隸屬介于較差等級.由表3可知旅游交通網絡體系、景區(點)之間的交通連接性對指標層所占權重分別為0.534和0.275,綜合評價等級為較差,表明黔東南州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景區之間的交通連接性不強.在公路建設方面,雖已實現村村通公路,但很多地區的公路等級低、質量差,且回路少,交通通達性差;鐵路運輸方面,雖有黔桂鐵路、湘黔鐵路復線貫通全州,但覆蓋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外交通接口主要集中在凱里、鎮遠、榕江和從江,中部很多縣市還沒有鐵路,進入性很差;航空運輸方面,黎平機場、黃平機場與杭州、昆明、廣州、重慶等城市建立了飛行航線,但目前航線有限,機場建設落后、建設規模小,在實現快捷交通、提高可進入性方面還有待改進和完善.

3.4 旅游客源市場要素分析

旅游客源市場指標綜合得分2.957,接近于一般等級.由表3可知旅游客源市場集中度、旅游客源市場地域結構對指標層所占權重分別為0.583和0.313,綜合評價等級為一般,表明黔東南州旅游客源市場地域結構分布較單一,市場分布集中.從黔東南州“十二五”期間接待游客的情況來看,黔東南州旅游客源市場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且國內游客客源地比較少,在空間分布上較集中,主要集中在省內及周邊距離較近的重慶、四川、湖南、云南和廣西等省市,其他省市游客接待量較少.入境旅游客源市場主要以港澳臺、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為主,其次是歐洲的英國、法國以及北美的美國,輻射能力弱,空間分布上較集中.而國內外客流在行為空間分布上存亦在差異性,主要集中在凱里—鎮遠西北以及黎從榕沿線,而州內其他城市的旅游流分布較少.

3.5 旅游經濟要素分析

旅游經濟指標綜合得分3.090,屬于一般等級.由表3可知國內旅游收入、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對指標層所占權重分別為0.427,0.310,0.144,綜合評價等級為良、一般和良,表明黔東南州國內旅游收入和國內旅游人數情況較好,旅游外匯收入還有待提高.查詢2016-2018年黔東南州旅游業發展相關資料可知,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2016年黔東南州共接待國內旅游者6 672.87萬人次,占該年旅游總人數的99.5%,國內旅游收入548.02億元,占旅游總收入的98.97%,2018年黔東南州接待國內旅游者10 802.95萬人次,占旅游總人數的99.95%,國內旅游收入935.97億元,占旅游總收入的99.86%.從2016年到2018年,黔東南州國內旅游人數和國內旅游收入在旅游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入境旅游人數和旅游外匯收入所占比重較低,對旅游業的貢獻度低.

4 優化策略

4.1 整合旅游資源,完善旅游空間格局

結合“點—軸”系統理論,本文認為黔東南州旅游資源開發可以構建“一個龍頭,三個核心,三條軸線,四大旅游區域”的旅游發展格局(圖3).

審圖號:黔S(2019)007號(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監制).

一個龍頭:凱里是黔東南州的交通樞紐,位于成渝、大湘西、珠三角城市群的交通幾何中心,且處于黔東南州旅游資源富集帶,旅游業發展基礎較好,因此,可以將凱里作為全州旅游產業的龍頭,打造成為兼具旅游集散與綜合服務、原生態文化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名城.三個核心:鎮遠、劍河、黎平旅游資源等級質量高,民族文化特色明顯,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大,可以將這3個縣培養成為旅游發展的次級中心.三條軸線:以G320國道、S308省道以及S202省道沿線形成3條旅游開發軸線,帶動周邊縣市旅游產業發展.四大旅游區域:雷公山世界苗文化旅游區,以凱里、雷山為旅游集散中心,以雷公山自然保護區、西江千戶苗寨、朗德苗寨、下司古鎮、云谷田園為依托,構建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的世界苗族文化旅游區.鎮遠古城與舞陽河旅游區,以鎮遠、黃平為旅游集散中心,重點建設黃平飛云崖、舞陽河風景名勝區、施秉云臺山、鎮遠古城,打造山水生態文化旅游走廊.黎從榕世界侗文化旅游區,以黎平、從江為旅游集散中心,以肇興侗寨、小黃侗寨、增沖鼓樓、岜沙苗寨為核心,建設世界侗文化旅游區.劍河溫泉文化旅游區,以劍河溫泉為核心,深度挖掘仰阿莎民族文化,構建集文化、體驗、觀光游覽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區.

4.2 推動“旅游+”,優化旅游產品結構

黔東南州通過推動“旅游+”,充分挖掘旅游資源的潛在價值,優化旅游產品結構.黔東南州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因此可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開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采摘和特色農家樂,推動“旅游+農業”形式的發展.如凱里云谷田園、麻江藍莓生態園、烏卡坪等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現代農業園區,保護和傳承農耕文明的同時,可以推動傳統農業向創意農業轉型升級;其次,黔東南作為苗族、侗族生活聚居地,民族原生態性強,可以依托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與手工藝,開發文化旅游商品,以工業化的理念來打造銀飾、刺繡、蠟染、醫藥,延伸產業鏈條,推進“旅游+工業”的發展;此外,西江“旅游+扶貧”實踐的成功,為旅游大扶貧提供了示范和引領作用,之后總結推廣出丹寨萬達旅游小鎮“企業帶縣”、卡拉村“旅游+民族技藝”以及黃平縣川心村“大手”拉“小手”等一批旅游扶貧新模式.因此,大力推動“旅游+”,把貧困山村的特色優勢產業與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結合起來,實現旅游發展與脫貧攻堅精神雙贏.

4.3 完善旅游接待設施空間布局,提升旅游服務功能

旅游設施的合理配置是衡量一個地方旅游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首先,黔東南州要強化凱里、鎮遠、黎平、雷山等節點城市及重點景區附近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提升酒店服務檔次,滿足高層次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并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推動服務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其次提升景區道路、通訊、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旅游公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標準,強化旅游服務,同時開發苗、侗家特色菜系,建設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旅游功能的飲食街區,培育一批本土特色餐飲集團,實施品牌連鎖和標準化經營;最后加強對城市周邊及其他市縣旅游設施的建設,如錦屏、麻江、丹寨等縣近年來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但酒店分布數量少且檔次低,應根據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和發展水平,加強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優化區域旅游設施的空間布局.

4.4 優化旅游交通,完善交通網絡體系

旅游交通是連接旅游客源市場與旅游目的地之間的紐帶.因此黔東南州要加快交通干線建設,形成完善的立體網絡交通體系.首先,凱里、鎮遠、黃平和黎平作為游客集散中心,要加強城市交通樞紐的建設,優化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客運站等進出口設施的建設,實現區域公路、鐵路和航空的有效銜接,同時盡快完善凱里、黃平、鎮遠、黎平等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專線及通往景區的道路建設,提高各旅游景區與城區之間的通達度,合理規劃建設配套的加油站、停車場等綜合服務設施;其次各市縣要加強交通道路的建設,提高公路等級,核心景區的進出通道應達到一級公路的標準,重要的景區及游客進入量大的景區要規劃建設二級公路,重要的鄉村旅游點應以三級以上公路連接;最后要拓展黃平、黎平機場通航范圍,加強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聯系,提高遠程客源市場的可出入條件.

4.5 明確旅游目標市場,強化旅游宣傳營銷

黔東南州各縣市首先要進行明確的市場定位,層次分明地進行開發.國內旅游市場方面,將貴州省內游客確定為一級客源市場,進行重點開發與鞏固;湖南、重慶、四川、云南、廣西等周邊城市群距離近,客流量大,可確定為二級客源市場,積極開展旅游合作,加大宣傳營銷;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環渤?!眳^域,距離較遠,但經濟發展水平高,游客出游意識強,可作為三級客源市場,制定優惠政策,降低游客出行成本,拉動旅游消費;港澳臺游客距離近,重游率高,可作為一級客源市場.國外旅游市場方面,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因地緣因素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近年來旅游人次增幅明顯,可作為二級客源市場,通過強化民族文化營銷,拓展客源;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潛力較大,可作為三級客源市場,利用中西文化差異,開展研學旅游、商務旅游等提升知名度.其次創新營銷渠道,與其他遠程客源地區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推進帶薪休假和獎勵旅游,穩固客源市場;借助《魅力中國城》和央視春晚等電視節目提升知名度的契機,全方位地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等,通過影視拍攝、博客微信、網站推薦等手段進行旅游宣傳促銷,加大廣告投放力度,樹立高端品牌形象,擴大影響力.

猜你喜歡
客源黔東南州空間結構
捕魚節上捉魚忙
客源外移,農村站咋賣油
格絨追美小說敘事的空間結構
補妝
淺析延邊旅游客源市場現狀及對策
沙家浜風景區客流時空特性
黔東南州廣場體育文化探析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間結構有限公司
關于促進黔東南州微型企業發展的研究
基于社會空間結構流變的統戰工作組織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