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學研背景下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以宿州學院食品專業為例

2021-12-07 22:24張東京張興桃王海潮段騰飛韓方凱李書慧
農產品加工 2021年10期
關鍵詞:產學研應用型實訓

張東京,張興桃,王海潮,段騰飛,韓方凱,李書慧

(1.宿州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安徽宿州 234000;2.廣州匯標檢測技術中心,廣東 廣州 510663)

以服務地方為宗旨,以“實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根據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突出工程應用性特點,凸顯農產品深加工及資源利用、質量控制等應用方向,探索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服務區域建設和發展需要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踐體系。構建一支專業更扎實、素質更全面、結構更合理、隊伍更穩定的“雙能型”師資團隊,使之更能夠適應本科層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性人才教育培養的需要,在食品科技開發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及較好社會經濟效益的標志性成果;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建立健全有利于專業持續發展的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切實培養知識、能力、素質融于一體、志愿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1]。

1 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工程教育觀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以現代工程教育觀為指導思想,強化體現工程能力的模塊化課程建設。模塊化課程體系分為通識課程模塊、學科基礎模塊、專業模塊、素質拓展。課程體系通過工學結合遞進實施,實現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實訓與生產實踐的良好結合,初步形成較完善的能體現工程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2]。

對相關課程進行優化整合,壓縮限定課內總學時,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壓縮總學時的同時,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如“項目驅動”“問題探究”“工程設計案例分析”“產品導向”等模式,探索“互聯網+”網絡教育新模式,如“互聯網+課程設計”“互聯網+生產實習”,進一步加大教學改革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

對專業主干課程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增加“果蔬軟飲料生產、藍莓組培及綜合加工”等實際案例,使傳統課程為地方產業服務;引入企業核心技術標準,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核心課程標準。以省校兩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與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為示范引領;課程建設成為省級精品課程、校級精品課程或優質課程,積極探索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的建設,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嚴格課程建設質量標準,加強年度檢查與結項驗收評估,確保課程建設取得實效;對專業主干課程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建成教學資源庫網絡學習平臺,出版特色教材,實現特色課程與教材建設的重點突破,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和發展。

2 師資隊伍建設[3]

繼續采取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相結合的辦法,盡快提高教師隊伍的高職稱、高學歷比例和工程素質,同時加強青年教師的培訓,打造一支具有培養應用型人才能力,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和產學研合作能力的“雙能型”教師隊伍。具體措施包括:

(1)多舉措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職稱層次和“雙能”素質,加強工程背景訓練。針對專業師資隊伍目前的薄弱環節,加大師資引進力度,注重引入高學歷或高職稱或工程實踐背景的人才。鼓勵專職教師通過企業掛職、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產學研項目合作、出國學習、工程類課程培訓等,在實踐中提升工程應用能力。通過校內研究平臺建設,與有實力的食品企業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提升教師的工程設計能力與開發應用能力。引進具有企業工作背景的優秀科技人員充實教師隊伍;組建研究方向明確、人員穩定、競爭力強的學術團隊;鼓勵現有教師轉型,特別是年輕教師進修,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學歷層次。

(2)加強骨干教師及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選拔或引進具備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作為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具有行業企業相關實踐經歷或行業資格證書的骨干教師。通過多種方式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素質,參與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主持或參與教科研課題,具有社會服務能力,能面向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重點支持上述人才承擔省級以上教學科研項目,開展學術交流和進修提高,更新專業建設理念,提高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綜合業務素質、科研能力、學術水平。

(3)注重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強綜合素質教育。制定長遠規劃和近期培養計劃,通過脫產或攻讀在職博士學位、訪學等多種方式,提升其學歷及職稱層次;堅持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培養責任制度,發揚“以老帶新”的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堅持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賽、教壇新秀選拔賽、優秀教師公開課、示范觀摩教學、教學研討等多種形式教學活動;堅持利用教學信息反饋、學生評教、同行聽課、領導聽課等活動,掌握課堂教學動態,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和提高;全面提升其教學科研水平與立足行業企業服務能力,持續推進青年教師能力建設,不斷增強應用型大學發展后勁。

(4)穩定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人才培養的需要,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工程師(食品質量控制工程師、營養師、食品機械設備類工程師)、客座教授、行業大師等作為專業兼職教師。制定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及工作制度。充分發揮他們實踐能力強、生產經驗豐富的優勢,促進食品專業及專業群的發展。

(5)進一步加大全體教師教育思想與觀念的大轉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展開深層次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同時,配合學科專業調整工作,深入實施教師轉型培訓及進修計劃,加速傳統學科專業師資向應用型學科專業的轉型,全面推進素質和能力教育。

3 課程和教材建設

加大精品課程的建設力度,實施“課程建設工程”。建設期內,打造校級精品課程和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鼓勵教師聯合企業出版產學研教材,或與企業聯合編寫相關實習實訓講義。

4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4]

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構架全過程(從入學到畢業,實踐教育不斷線)、多層次(基礎層、工程認識層、綜合層、創新層)、模塊化(實驗教學、實習教學、工程訓練、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綜合性實踐環節和設計性實踐環節的內容,集中突出了實踐教學環節的課時比例,并把實踐教學體系化,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積極探索“情境體驗”“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多種符合應用型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改革,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

加強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整合現有實驗室,進一步完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校內實驗實訓條件,逐步形成集教學-科研-創業訓練于一體的實驗實訓平臺。

高度重視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同時加強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內外實踐教育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既是學生實習、就業的基地,又是教師掛職鍛煉、技能訓練、技術革新、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的場所。積極探索和推進“工學結合”為主的教學改革,校企合作編寫實習實訓指導和管理手冊,建立校企合作共建課程、共建實訓基地等方面的長效機制,建立校企雙重管理制度,對學生實訓期間的工作態度、工作業績、業務學習、安全等方面實行嚴格的管理與考核,保證學生實踐教學的教育教學質量[5]。

5 加強科學研究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圍繞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和行業支柱產業,申報各級各類項目,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和學術活動。以科研促教學,促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之路,引導教師把科學研究致力于社會現實問題和生產實踐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將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為地方經濟服務。

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提高服務地方的經濟實力。打造支撐科技攻關、學科發展和服務地方的科研平臺,帶動科技創新團隊的形成和穩定科研方向的建立,獲取原始創新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研究和解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和難點問題,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提升與地方相關企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走研發領先、專利驅動、企業中試、產業化跟蹤的推進之路,把應用研究與生產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學科優勢、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與廣州匯標、華洋啤酒廠、海升果業等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的原則,聯合申報科技計劃項目,聯合進行科技攻關和產品開發,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果轉化中心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實現科技成果向企業的轉化。同時,充分利用現有實習實訓平臺的作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達到縮短崗位距離,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充分發揮在食品行業、區域經濟建設中的技術服務和技術創新能力。

6 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控[6]

以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健全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程度,保障教學的有序進行。制定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要求及標準,加強對教學過程(課堂教學、課程考核、畢業設計或論文等)質量的監控,保證課堂教學和工程訓練中心實習實訓有序地進行。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學管理隊伍,不斷提升管理隊伍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學理論和協調溝通能力。

(1)健全和完善教學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和管理制度。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健全課堂教學、教材選用、實踐教學、考試及成績管理、畢業論文、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等主要環節的質量標準和管理制度。

(2)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加強教學管理。本著“既重視目標管理,又重視過程管理”的思路,學校成立了教學督導組,學院成立了教學檢查小組,全面實施校、院、教研室三級教學管理、質量監控與考核體系,保證教學目標的全程控制。每學期舉辦1~2次教學管理培訓研討會,舉行2次教學質量分析例會,召開2次學生教學信息員會議,集中3次檢查教師教案、作業批改及教學進度執行情況;建立教學督導員隨機聽課、院領導隨機聽課、同行教師聽課、教研室集體評課等制度,將教學檢查與評估列為教學管理的日常工作,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等制度,依據教學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嚴把教學質量關。

(3)強化學風、考風建設。重視班風、學風、考風建設,長期堅持開展優良學風班風建設活動。首先,通過“先進班級體”經驗介紹,積極開展創優爭先活動,表彰一批優秀學子、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獲得者,促進優良學風和班風的形成;其次,重視黨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引領作用以及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最后,落實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條例,狠抓班主任和輔導員建設與管理工作。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正面教育和嚴格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考風,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積極性,自覺增強對社會經濟建設工作的適應力。

7 結語

產學研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是提高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將人才培養模式與產學研相結合,打造具有地方院校特色和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的體系。在產學研合作模式的背景下,宿州學院食品專業培養模式初見成效,可為地方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產學研應用型實訓
推行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建設
基于產學研三位一體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價實訓課程教學探索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基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針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應用型高?;旌鲜叫滦途W絡課堂教學改革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項目驅動的啟發式程序設計實訓探索與實踐
現代通信實訓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