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1-12-07 22:24李亞娟徐思思宋曉冉劉亞楠
農產品加工 2021年10期
關鍵詞:產教校企融合

李亞娟,徐思思,宋曉冉,劉亞楠

(寧波大學 食品與藥學學院,浙江寧波 315800)

0 引言

民以食為天,隨著我國食品行業的崛起,培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也成為了高等院校專業建設的目標之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社會輸送集營養師、工程師、研發員和質檢員于一體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的戰略目標也隨之顯現出來。

黨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戰略[1],當前在高校實行新辦學理念的大背景下,高校必須創建新型的辦學體制才足以適應大環境的發展,如何有效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經成為目前我國高等院校辦學理念的根本目標。為此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進一步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辦學思路,即施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培養學生。

1 實踐教學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的意義

經常有學生說,大學生畢業以后就會發現上學時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基本用不到;也有學生抱怨學校并沒有教會他們什么東西。然而,用人單位也時常抱怨大學生什么都做不好。事實上,問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學校沒有好好去教,也不是學生沒有認真去學,而是由于學生的實踐教學較少,跟不上企業在實際應用上的需求。究其根本原因,是學校有些課程并沒有安排實踐或者實訓設備不足等問題導致的。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傳統的工科專業,故在專業課教學中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這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專業技能訓練和未來職業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然而,現在的高校更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有些許忽視了實驗操作和實際應用的傳授。因此,筆者認為理應按照教學計劃適當安排學生進行實踐學習,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同時,進行討論和演示,在課后有針對性地對此進行生產實習,是工科專業課教學的最佳形式[2]。

2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的特征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現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各高校從自身專業特點出發,通過與企業和行業以各種形式的合作,有效促進人才教育和產業創新等環節的有效連接,實現高校人才供給和企業人才需求的完美銜接[3]。

“產教融合”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升級形式。其講究的就是一個“產”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前提是真實的產品生產和技術應用,在生產實踐的教學中,必須以真實操作為基礎,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和氛圍中學到理論知識和實操本領。所說的以“產”為基礎,并不是單單指企業中的實際操作,而是應當與教學緊密相連,形成新的“產教”模式。當產教融合模式較為成熟時,再向“產、學、研”方向發展,以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的形式促進生產發展和教育提高。通過“產、學、研”的相互配合和協同發展,使高校教育與社會和市場的需要相適應,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

3 基于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3.1 合作模式:以科研項目為結合點

從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著手,以學校的科研項目為結合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生產設備和信息技術等資源的不同優勢,在技術探討、科研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這種相對開放和自由的模式,使高校教師與企業合作承擔企業委托的橫向課題或者申請縱向課題成為可能。教師申報的課題和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一一對應,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讓食品專業的學生在參與課題項目研究當中,培養創新思維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為學校營造出良好的創新氛圍,為企業帶來落到實處的經濟效益,目前這種人才合作培養模式在高校中較為普遍。

3.2 培養模式:“訂單式”培養

“訂單式”培養是指高校利用教學及人才資源的優勢,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制定與之相對應的培養方案,并設置相關的課程和培訓,培養所需的人才。部分企業在學生入學時就已經下好“訂單”,學校便根據企業的崗位需要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使“訂單”學生更早地接觸新工藝和新技術。通過提前介入的方式,應屆畢業生可直接上崗,大大節省了企業在培訓環節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減少了培養期的同時,企業也能更好地選拔到其所需的專業人才[4]。

3.3 合作模式:實訓基地和科研平臺

3.3.1 建立實訓基地

工科院??衫米约旱男^k企業、生產基地等現有資源,建立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工程實驗室等,讓學生切身參與實習、實訓,在模擬或實際的生產環境中學習專業技術。事實證明,該方案對于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非常有效。

3.3.2 建立科研平臺

學校擁有人才資源和先進的儀器設備等優勢,和企業共同建設科研平臺,面向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和攻克新領域承擔國家重大攻關課題,在解決企業疑難雜癥的同時也為高校師生提供思維鍛煉的機會和平臺,使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實現學??蒲信c企業生產的無縫銜接,為用人單位培養拔尖人才,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益。從目前的教學模式來分析,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改把教學重心轉移在教學和生產實踐當中。例如,將加強實驗和實際操作的技能,作為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教學改革策略之一。掌握實驗和實習操作技能僅僅是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方面奠定基礎。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學生仍然缺乏創新創造力,很難把所學的理論和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用于解決實際生產中發生的問題。此外,“產、學、研”脫節也是當今社會就業難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和人民需求的快速發展,高校的求變意識也開始逐漸增強。然而,培養出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不相適應,學校的學科建設相對滯后、“產、教、研”結合程度不夠、工程教育實踐環節相對較差等問題相繼爆發出來。因此,不斷深化校企“產、教、研”深度合作,促進人才、產業和創新的有機結合與銜接,是當前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推進人力資源改革的迫切要求。

4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入思考

4.1 政府發揮制度保障作用

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的建立中,政府起主導作用,必須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這樣才會在促進企業和學校共同構建聯系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如果沒有政府的保障作用,學校和企業很難持續深入融合,很多企業和學校構建合作后都紛紛夭折。所以政府的積極引導在校企合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4.2 行業指導委員會發揮指導作用

高校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給社會和企業輸送人才,是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行業指導委員必須發揮其指導和溝通的橋梁作用,將企業的人才需求、企業的發展狀況及時反饋給學校,同時也把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動向反饋給企業,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為溝通協調橋梁的作用,讓高校的人才培養和與企業的發展相融合,讓人才培養真正落到實處,為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4.3 校企發揮聯合作用

4.3.1 完善管理體系

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根本就是互利互惠,然而目前由于管理體系不完善,使產教融合不夠深入,故要想辦法形成長期的互利共惠合作模式。首先,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準則,這有利于解決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利益爭端;其次,校企雙方要加強溝通,確定適合雙方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互利互惠的模式[5];最后,“產教融合”的制度要易于操作,在保障雙方的利益的同時,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的新常態。

4.3.2 建立溝通平臺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校企合作新平臺,高校和企業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對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將企業、學校、教師、學生聯系到一起,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開辟產教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從人才培養、社會培訓、技術服務3個方面體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格局的巨大優勢。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促使高校培養專業的人才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傳統食品科學與工程課程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的弊端已浮現出來。近年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的提出有效解決了這一弊端,學校和企業的相互溝通,在節約學校和企業培養成本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培養食品類專業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歡
產教校企融合
百萬擴招下高職校企合作演化穩定性分析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融合菜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農學類專業校企協同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