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城市書房建設研究現狀及思考

2021-12-17 16:08張學福梁斌王雪梅
蘭臺內外 2021年32期
關鍵詞:服務創新圖書館

張學?!×罕蟆⊥跹┟?/p>

摘 要:近年來,城市書房成為圖書館轉型和發展的新形態。為了解城市書房研究進展,以CNKI收錄的相關期刊論文為依據,從城市書房的涵義、文獻年代趨勢、期刊分布、主題內容等方面,揭示我國城市書房建設的研究現狀與熱點,并思考、總結存在的問題,為當前城市書房建設浪潮提供一定的經驗和思路。

關鍵詞:圖書館;城市書房;服務創新

近年來,國內圖書館打造城市書房風生水起,作為圖書館轉型和發展的新形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成效,被媒體譽為居民家門口的“精神糧倉”。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9月,全國130多個城市已建立了1700多家城市書房,發展勢頭迅猛。同時,城市書房的研究成果也逐漸豐富起來。本文旨在厘清城市書房的研究現狀,探討當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來的努力方向,推動城市書房的可持續發展。

一、城市書房的涵義

書房,顧名思義是藏書、閱讀、寫作的房間,是傳統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生活空間之一。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承載著人們的向往和追求?!俺鞘袝俊边@一概念出自溫州市圖書館的創意,征集而來,辨識度高,自2014年以來在國內廣為人知和接受,而后又經過各地學習效仿、賦予新含義,于是城市書房在不同城市衍變成不同的名稱和特色,如揚州“24小時城市書房”、上海嘉定區“我嘉書房”、洛陽“河洛書苑”等。吳蛟鵬將城市書房定義為選定布置設計一個場館,運用新技術實現自助服務、自習和舉辦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的24 小時無人值守自助實體圖書館。黃安妮、陳雅則高度概括了“城市書房”是利用信息化和RFID技術,實現無人值守和讀者自我管理服務的全開放、不打烊、高品位的24小時自助實體圖書館。鹿賀進一步提煉出城市書房是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匯集了信息、空間、文化等資源,滿足人們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間,并通過新技術應用確保圖書館服務的連續性、自助性、多元化,是建設城市“15分鐘閱讀文化圈”最經濟高效的服務方式,是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延伸和創新。由此可見,對城市書房的定義及理解都大同小異,基本達成共識。

其實,從形態上來說,城市書房的建設源于24小時自助圖書機,但是城市書房具有閱覽座席、借閱區等場館空間,明顯區別于單一的圖書ATM機設備。從時間上來說,受臺北誠品書店推出的“24小時不打烊”服務啟發,城市書房服務時間延長至24小時。從機制上來說,城市書房是圖書館總分館制的新嘗試。在功能上,城市書房具有閱讀服務、互動交流、教育服務、城市宣傳等功能。

二、研究現狀

1.數據來源和年度趨勢

文獻調研以中國知網(CNKI)作為數據庫,以“城市書房”“圖書館+書房”和“24小時圖書館”等作為主題詞進行檢索,時間截止到2020年,剔除與圖書館無關、與城市書房概念相關度低的文獻后,共檢索到有效文獻93篇(檢索日期2021。2-10)。研究論文最早出現在2014年,這與張家港圖書館2013年推出第一家24小時“圖書館驛站”、溫州市圖書館2014年推出24小時“城市書房”項目的建設發展趨勢相一致。隨著《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2015)、《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6)、《全民閱讀促進條例》(2017)、《公共圖書館法》(2018)等法律法規的出臺施行以及連續多年“全民閱讀”寫進政府報告,為城市書房提供了法理依據,有力推動了城市書房的建設速度和數量增長。2019年5月,中國圖書館學會在溫州市舉辦全國圖書館總分館制暨“城市書房”建設研討班;2020年9月,全國十城攜手發起建立了“城市書房合作共享機制”。圍繞著城市書房的創新與研究呈增長態勢,從2014年1篇起步,2016年達到9篇,在2020年更是爆發性的達到44篇之多。城市書房在實踐上的旺盛需求驅動,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和理論指導,促成城市書房研究的不斷升溫。

2.期刊分布

通過文獻統計,發現城市書房研究的93篇期刊論文分布在49種期刊上,其中20種為圖書情報類專業期刊,載文44篇,占研究期刊文獻總數的47.31%,這說明由于城市書房興起時間短,圖情期刊收錄率低,關注力不夠。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期刊《新閱讀》載文最多,達到16篇,主要是該刊在2020年第8期策劃了“溫州城市書房:引領公共文化服務新創舉”專題。在專題中,溫州市圖書館的同人分享了溫州城市書房實踐經驗和不足?!逗幽蠄D書館學刊》(8篇)和《圖書館研究與工作》(7篇)分居二三位,正好與之所在省份城市書房的建設熱度密切相關。

3.作者和區域分布

首先,收集的93篇論文出自80位作者(僅統計第一作者),從地域上看,來自溫州市的作者最多,有15位作者,發文23篇,占文獻總數的24.73%,說明來自溫州市圖書館的吳蛟鵬、胡海榮、魯方平等作者是發文主力,成果突出,對推動城市書房的理論研究和經驗推廣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揚州市的作者有6位,發文6篇,占比6.45%;最后,洛陽和鄭州各4位作者,發文4篇,占比4.30%。由此也反映出作者來源較為集中,研究力量的地區分布有待均衡,城市書房實踐上也存在客觀差距。

三、主要研究內容

1.城市書房的建設模式

建設模式是城市書房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胡海榮介紹了“溫州模式”,即溫州“城市書房”建設是圖書館與社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合作,采用連鎖運營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我國圖書館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效應。張潔將揚州市城市書房建設模式概括為分館改造和多方合作共建模式兩種。郭纓、劉漢鑫認為城市書房形成了溫州、昆明的“對外傳播”、揚州、重慶的“便民服務”和洛陽的“書房+大型活動”等典型發展模式。研究者都不吝惜筆墨,多贊以“xx模式”“xx經驗”和“xx樣本”等,體現出創新的自信和底氣。一言以蔽之,城市書房的建設模式就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模式,既有各縣(市)區自主建設,也有與社會力量合作建設。社會力量參與合作是城市書房發展的重要支撐,社會參與的主體多元化,包括網咖、民宿、企業、茶館、銀行等,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同時,社會參與的路徑也很多,如志愿者服務、業務合作、購買服務等,使城市書房真正成為共建共享空間,改變了圖書館唱“獨角戲”的局面。

2.城市書房的管理標準

推進城市書房的標準化是構建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從當前文獻研究中可以發現,各地均將城市書房納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從圖書資源、人員管理、服務流程、標識系統等進行要求和界定,探索建立相應的標準體系。比如,溫州市制定了地方標準《城市書房服務規范》,建立了“七個統一”建設管理標準體系,有效支撐了城市書房建設和管理;揚州市實行管理與服務的“六統一”,打造“精神食糧的快餐連鎖店”;洛陽構建了三層四級總分館體系,建設管理“八統一”?!翱偡逐^制”建設的經驗與理念移植入了城市書房建設,規范了運維程序,提升了城市書房的服務效能。

3.城市書房的服務創新

在服務模式上,一般將城市書房的服務模式分析歸納為公益性服務、全天候服務、智能化服務、自助式服務、體驗式服務等,呈現出服務程序公共化、主體多元化、范圍基層化、定位人性化、維護專業化等特征。其中,自助式服務主要滿足讀者自助借還、自助辦證、數字閱讀、計算機檢索等,是城市書房服務的顯著特征。智能技術在城市書房的管理和服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書房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人臉識別、信息化技術和RFID技術等,實現智能化管理。在服務內容上,城市書房主要提供借閱服務、空間服務以及閱讀推廣等,堅持內容為王,實體+虛擬的多元化服務供給。在服務成效上,研究者普遍認為,城市書房促進了圖書館各項服務(包括讀者服務人次、數字訪問下載量、辦證人數等)指標大幅提升,實現了公共閱讀服務的便利化、均等化,成為城市的文化名片。

4.城市書房的布局設計

在布局選點上,胡海榮強調要采用網格化嵌入式方式,科學計算每個城市書房的輻射面,建設裝修堅持以“耐用、經濟、綠色、美觀”為原則。李娜指出城市書房的空間構建是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結合空間共享人群的特性,通過介入城市其他功能分區的互利共生。王逸夫從空間布局角度,總結揚州市城市書房的分布具有均衡性、可辨識性、疊合性等特點??傮w而言,各地建設城市書房建設都充分考慮人口密度、布點便利性、服務半徑、人文環境、館舍面積、裝修設計等因素,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城市書房研究的評價及思考

1.評價

(1)研究成果

從研究數量上來看,當前對城市書房的研究成果明顯較少,與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相比,明顯處于實踐繁榮,理論滯后的境地。城市書房在我國屬新生事物,研究時間跨度短,尚處于初始上升期。

(2)理論緣起

“城市書房”是國內城市公共文化建設的政策工程,是國內圖書館公共閱讀推廣的首創。從理論基礎上看,目前很多城市書房采取了總分館模式,并將城市書房的建設作為圖書館的延伸服務。城市書房的研究還往往與“社會參與力量”“公共閱讀空間”“自助圖書館”“第三空間”等相關概念主題的研究交織滲透在一起,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3)研究內容

研究多以本館或某地研究討論,偏重于現象描述,缺乏對城市書房的整體考察以及宏觀視野下的審視和剖析。由于城市書房建設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時期,在建設網點、合作主體以及用戶量等日益增加時,必然產生許多問題,但是相關對策建言鮮有新意,內容同質化嚴重。還有,由于涉及學科交叉,城市書房智能化的研究并不深入,不過這也展示了圖書館對新技術的敏感性和行動力。

(4)地域分布

從地域上看,研究具有地域不平衡性。目前雖然城市書房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但是大多數研究者仍主要聚焦于溫州、揚州、洛陽等東中部的幾家“明星”圖書館,更多的中西部城市書房研究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乏人問津。

2.思考

(1)研究視角進一步豐富

在以后的城市書房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可以運用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視角對城市書房進行多角度的考察和全方位的評價。另外,后續研究應該深入城市書房開展用戶調研,提升城市書房的使用滿意度,構建并完善服務評價體系。

(2)研究區域擴大化

城市書房熱在全國已經掀起,不同地域、不同層次、不同語境下,城市書房發展面臨的問題各有不同,必然要經歷一個長期培育與發展的過程,城市書房研究熱度將會提升,所以全國范圍來看可供研究的空間很大,有待繼續深耕。

(3)研究內容向縱深發展

隨著圖書館的轉型發展,研究內容要從城市書房常規的建設模式、運行監管、參與主體等,由表及里,深入至智慧空間、智慧服務、應急機制以及治理困境評估等方面,進行更多主題的闡述。

(4)不斷完善城市書房的服務規范

目前國內城市書房缺乏統一的法規政策保障,只有溫州、揚州、洛陽、威海等極少數城市出臺了地方性標準,且政策傾斜、量化考核、配套管理等存在著細則簡略以及具體操作問題,亟需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陸 遙,應忠彭,邵晨嬋.城市書房為何這樣火[N].浙江日報,2020

[2]吳蛟鵬.城市書房——“都市15分鐘文化圈”建設的探索和實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

[3]黃安妮,陳 雅.我國城市圖書館“城市書房”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9

[4]鹿 賀.山東省公共圖書館服務新模式研究——以山東“城市書房建設”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0

[5]胡海榮.城市圖書館服務體系新模式——溫州“城市書房”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圖書館雜志,2016

[6]張 潔.關于揚州市城市書房建設及管理模式的探討[J].圖書情報導刊,2018

[7]郭 纓,劉漢鑫.城市書房的發展現狀及模式探析[J].新閱讀,2020

[8]章亦倩.以標準化為引領推進城市書房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J].新閱讀,2020

[9]池 沁.書香城市建設中的“揚州實踐”——以揚州24小時城市書房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8

[10]張小雅.公共圖書館與書香城市建設——以洛陽市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

[11]滕 偉.城市書房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0

[12]傅紹磊,陳曉曠.全民閱讀時代城市書房服務模式與機制創新[J].中國出版,2020

[13]楊賢林.城市書房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

[14]胡海榮.點一盞燈 暖一座城——溫州城市書房創新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探索實踐[J].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

[15]李 娜.互聯網背景下城市共享教育空間——城市書房[J].城市建筑,2019

[16]王逸夫.揚州市城市書房空間布局特征研究[J].建筑與文化,2020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中區圖書館)

猜你喜歡
服務創新圖書館
圖書館
氣味圖書館
歡迎到圖書館做客
新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互聯網+”的業擴雙向服務研究與探索
汽車維修服務中心發展連鎖經營模式的相關建議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發展
油田礦區物業服務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