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課程交互協作化的在線教學思考

2021-12-29 12:13
科學咨詢 2021年38期
關鍵詞:實務協作評估

曾 薇

(樂山師范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在網絡技術普及的影響下,教師開始把熟悉的傳統教學課堂轉為在線教學方式授課。許多老師在過往的教學經歷中沒有線上教學的經驗,直接從完全的線下教學轉變為完全的線上教學,無法很快了解線上教學的特點。大多數老師還是無法摒棄傳統的授課模式,直接將課堂教學以直播的方式展現出來,事實上,直播課和真實的線下授課時有很大區別的,師生硬件質量和網絡問題條件等不確定因素、師生互動溝通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此時,有效地開展在線教學模式就展示了它本身的重要性。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是社會工作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之一,其教學分配在《社會工作培養計劃》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一點是,青少年群體是該領域社會工作的主體,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預備軍,另外,本專業的學生也是青少年,他們不僅是該領域社會工作的主要服務方,而且也會在未來承擔該領域的社會工作服務。青少年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一個分支領域,也非常關注“人與環境”的協調性,提出“人在情境中”這個概念,指出應當把人置于環境中來進行觀測與研究。和以上概念相呼應的是,“人在情境中”這一理念也被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課程的教學運用與貫徹,致力于開展情境教學,即基于客觀現實的生活,挖掘且將學生帶進到現實的教學環境當中,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與社會實踐的開展,進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其合作探討研究能力,由此協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和方法,以此加強專業認同與歸屬感。本文結合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課程之前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在教學期間做相應地調整,提供一個交互協作化的在線教學案例,思路以供參考。

一、慕課系統支持下的交互協作化在線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

(一)交互協作化的教學策略

交互式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的觀點早先是在1982年由一位美國教育心理學家Palinscar 提出的。意在運用教學互動的方法,調節教師、學生、教具三者之間的關系,改善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自我監控技能的教學方法[1]。

隨著教育模式的轉變,教育者們開始采用協作學習的方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在協作學習情境中,學習者需要具備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技能,共同完成真實任務,協作解決復雜性問題,積極參與協作對話和集體的探究過程,以應對技術發展所創造的復雜情境。交互協作學習的關鍵問題在于“情境”“會話”“協商”“意義建構”。學習者要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以協商或共享的方式參與協作交互,將新知識納入集體的知識結構中,促進集體知識的革新和增長。交互協作學習的意義在于團隊成員之間共同構建共享的任務理解、目標和策略,以及通過共享元認知、動機、情感和行為的監控來調節學習的過程。

(二)慕課系統支持下交互協作化的教學策略

慕課系統支持下的交互協作化教學策略采用智慧職教和云課堂技術支持來提供服務,借助信息智能采集推送和即時數據分析功能,促進課前、課中、課后課程資源跟人員互動相融合,分別采取合作學習、協作學習、自主學習,通過個性化的資源推送、實現教學過程有效互動和實時全方面教學評價,從而搭建診斷學習者小組交流平臺、引導學習者知識整合、評價學習者遷移應用能力3個互助平臺,實現針對性、層次性、實踐性的教學交互,基于師生間學習共同體構建,創新課程教學設計、賦能高效課堂交互、實踐知識點理解力,從而促進溝通與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教學實踐與應用——以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為例

1.課前組建小組,搭建交互協作學習平臺

利用超星學習通發布課前任務,學生利用青少年資源庫里的資源進行課前預習。本部分實施策略體現較優良的線上溝通效果。首先運用討論區模擬交流,大家在預習某單元課業內容之后,分享自己的在學習過程中的想法,拋出自己的感到困惑的問題。例如“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一節是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學科的主要構成內容。這一部分詳細講述了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為我們從各個方面了解青少年展現了研究依據。學科教育的主體本身就歸類于青少年,該群體處在青春期的中后階段。他們在進行此章節內容學習的階段,易于引起共鳴和同感,該部分有關青少年心理層面的常識為他們預備完成校園生活、踏入社會奠定了基礎[2]。青少年的相關內容,常常聚焦于同學與同學間的溝通階段上,不必要由老師來回答。同時規劃課程在線教授前的調查,及時跟進同學們已獲得的常識和遇到的阻礙等。

團體式互助學習是老師為完結固定的課程目標,把一個班的學生排列組合成相互學習的小群體。就實務教育教學來講,其關注學生的求知狀態需要的是一種互助交流式的討論和研究?;ブ侵竷蓚€或兩個以上人相合作達成指定的目標。對本專業來說,社工需要鏈接和發掘各種相關資源,在互動溝通中實現助人自助。社會工作實施過程中,社工會預備與囊括案主相關的各個層面主體進行協調。因此,互助是專業社會工作的重要概念之一。另外,青少年社會工作也可將團體工作作為重要策略之一。例如“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的學習目標是利用團體互動來談到“青少年身心特征和其對我們成長的啟發”。探討方式為“團體之內探討、團體間交流”。組成學習團體會有益于同學們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和把握團體工作方法與技巧。探討交流中,成員之間會以自身實際為基礎,共享個人的生長歷程,同時分享成長過程中的阻礙和問題等。

既然分組是必要的,那么該如何分組呢?隨機排列是分組的一個必要條件,例如依照學號的順序進行分配,避免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合作伙伴。因為一些不擅長溝通交流的成員可能被某個小組孤立。小組規模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人數應盡量維持在12人左右。當團體組建成立后,小組組長應由本地的成員內推選出。這樣能夠更好地本地化服務于小組,更好帶領組員達成的學習目標。

2.課中結合實際,互動指導,角色扮演,領悟專業理論

利用超星學習通的“活動”板塊進行課堂教學互動,可以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成果、進行考勤、提問討論、小組比賽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同時也可以利用資源庫內的教學案例引入教學內容和展開討論,資源庫內的微課便是很好的教學資料。例如:為了更深刻剖析有關青少年的關注的熱門話題,更好地把握和了解專業技能和知識,本人以團體為基本單元,帶領學生利用相關技巧去關注和解剖社會焦點問題。接著在討論區引入案例,如 2014年暑期相繼出現的女大學生失聯事件。讓學生結合當節課所學的不同理論分組進行討論:若根據復演論,基本因素則在于女大學生所在的生長期間;根據社會化理論,對于身心遭受重大打擊者來說,身心康復訓練可以利用特殊社會化來予以指導等。同時老師應及時跟進討論區的情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復;概括探討的大致情況,進而供應更深層次的材料,帶來更細致長遠的探討。

3.課后合作完成任務,互評反饋,增加專業認同

利用超星學習通布置作業,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反饋。并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測和管理。通過交流探討、小組協作、成果分享等方法鞏固網絡學習效果、掌握習得的技巧、夯實基礎能力。學業評價的主體包括教師和學生,評價能夠為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為教師獲得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饋。以上反饋可以協助老師即刻改變課程計劃,確保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課程的學科評估涵蓋學習過程性評估、終結性評估[3]。評估主體由獨立的教師評估,朝教師評估、學生自我評估、團隊成員互評以及組間互評構成的綜合性評估轉變。討論到這兩者評估方法之間的權重比例,其規定的標準和依據是由課程的特點與內容來作為主要支撐,其中權重比例較高的一般是過程性評估。

(1)過程性評價

在線上視頻教程中設計實操訓練、階段性測試亦或是在每堂課后設置特定的檢查作業,這些都可以歸類于過程性評估。

一是課堂測驗:為強化學習的關注程度,線上視頻教學中植入了測驗環節,學生能夠及時在線上學習期間收到測驗指令,在解答問題之后,教學視頻才能恢復播放。測試成績由機器自動評估打分。

二是課堂后的跟進檢驗,當每個章節模塊作業發布之后,有時會利用學習同伴互評模式,評價結束后,答案才會在系統中得以公布,隨即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探討。這種植入式的隨堂測驗和積極引導學生“反芻”知識,檢驗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三是線上和線下相互溝通探討學習效果,計入過程性評價。

(2)總結性評價

經過學科內容的學習,學生參與最終測驗或遞交最終作業作為最后的學習成果。期末測驗也可以運用傳統授課當中的技能測試。

當前,中國社會工作本土性進展獲得了極大的收獲,但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與此同時,對于專業的低認同度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學生的專業認同度也很低。針對專業認同度,意指針對社會工作專業的技巧和理論的認同與支持。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內力增強,即學生自身會潛移默化地評估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這個學科的理論和技巧是否可以回應自己的成長性疑問、探索與解決社會熱點問題,這在現實上是學生自己在提升對本專業的認同感;另外,指教育工作者通過過程性和結果性評估的方式去促使學生逐步深入學習,強化專業認同感,這屬于外力增強。

二、應用價值

目前,社會工作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嘗試,在實務教程與學科構建中運用的視頻授課、專題探討、小組活動、角色扮演、分享經驗等都早已累積了豐碩的履歷成果,也存在相對成熟的模式來奠定基礎,但如何對課程階段主題和內容相呼應,重組優化以上實務教育方式,最終呈現教育教學成果最大化呢?本研究以對應的科目為例,試圖設計出如下教學思路:

1.超星學習通環境滿足教學組織結構轉變:利用超星互動教學環境模擬“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翻轉課堂學習模式適應教學組織結構轉變;

2.交互協作模式確保教學結構流暢性:學習者沿著教師課程設計思路,利用平臺支持實現預設的學生自主、合作交互,生生、師生協作交互等交流模式,避免了交互活動散亂、交互主題不夠聚合、交互過程易于脫離課堂教學等網絡教學中的常見的交互失效問題,使學生獲得流暢的學習體驗;

3.鏈接重組對應的工作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團體訓練。在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課程中理論知識的學習目標是既要知道何為社會工作理論,最重要的是要回利用對應的理論去解釋剖析社會現實生活問題。為更深刻地把握社會工作理論,本人運用了團體活動的方法,比如符號互動論,它強關注“自我”是通過與他人溝通交互階段中慢慢滋長而成的,如米德的主我與賓我、庫利的鏡中我?!白晕摇钡母‖F,一方面是來自于自身的自我認識,另一方面也來自他人對自身的評價。關于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主要采取了“自畫像”的方法。在相互小組中,首先,需要每個同學在白紙上畫上自己的“形象”;然后,要求每位學生把自己的“自畫像”在團體成員內部進行共享;最后,再依次邀請團體成員真誠地說出自己的“優點”。之所以突出“優點”,目的是為了每一個成員都具備自身特有的長處,隨即應該繼續發掘案主的優勢,也就是也別認為“鏡”,培育出“優勢”的自洽體系,進而個人的效能感得以提升;最終,總結梳理關于符號互動論的內容。

可利用反復的操練增加對于實務方法的熟悉度和穩健度。之前所構建的實踐教學方法統統是在試驗基礎上的,從訓練的層面來看是必需的環節,但如果要實現實務教學效果在質上的飛躍,在真正的實務過程中運用知識和理論,學會舉一反三、隨機應變,最后達成綜合實操技能層面的提升,這就需要干預老師授課環節,拓展線上教育平臺,使得與當地相關社工機構的溝通和連接得以鞏固,豐厚介入手段,拓展業務范圍,最終達成教育教學與實踐實訓雙豐收的效果。

猜你喜歡
實務協作評估
關于《民法典》中不動產登記實務要求的新變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產重整實務中的機會
不同評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第四代評估理論對我國學科評估的啟示
魯渝扶貧協作進行曲
扶貧協作中的山東力量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加保兌貼現信用證處理實務
監督橋 溝通橋 協作橋
協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