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背景下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涵育分析

2021-12-29 12:13曾憲達
科學咨詢 2021年38期
關鍵詞:精神時代疫情

曾憲達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8)

當代青年學生正處于信息紛雜、受多元文化影響的大數據時代,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得大學生在此過程中極易形成認知偏差和造成價值觀歪曲,這種價值觀混亂進一步導致部分青年學生出現了對本國文化產生文化自卑,對外國文化則盲目崇拜的錯誤心理認知。重塑新時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既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身的傳承和弘揚,又助推了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有信仰、有行動,讓民族文化走進現實生活,走入國民心中,是新時代深入認知中國文化,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的必然要求。這次新冠疫情的有序應對,帶給新時代大學生們的,不僅是一次直觀面對疫情的人生體悟,更是一次促使大學生成長實現成熟化、穩重化的精神洗禮。

一、新時代大學生精神涵育概述

一個勤勞、勇敢的偉大民族,總是能夠在風險與挑戰中,不斷進步與成長。祖國在應對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精神的深刻內與涵磅礴力量,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精神涵育、心靈洗滌、思想升華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只有經過深入學習,感受民族文化的寶貴及其對民族精神傳承的重要作用,才能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堅定的政治信仰,加強對文化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肩負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將文化自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傳統文化的命運前途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充滿信心。通過青年大學生的影響力、凝聚力、引領力,為整個社會營造出樹立文化自信,培養文化自覺,堅定政治信仰的良好氛圍。

(一)通過精神涵育使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得到升華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推展中,中華兒女之所以能飽經滄桑而不衰敗,歷經磨難而愈加堅韌,就在于其以愛國主義為內核的民族精神,已經深植并內化于每名中華兒女自身的基因中,抹不去,也磨不滅。這種傳承并非是規劃與強制性的,而是在共同價值理念的認同與孕育、民族情感的積累表達過程中持續升華養成。面對新冠疫情,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砥礪前行,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推進了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已然成為了在疫情防控中凝聚與團結人心,建構全體人民精神堡壘與思想壁壘的偉大力量。新時代的高校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向前推進的見證者、實踐者與筑夢者,樹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堅定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環,更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千秋偉業的基礎性工程,應通過高校青年大學生的行動來帶動整個社會。因此,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精神涵育蘊含有厚重深沉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從這次應對新冠疫情的歷程中,引導大學生進一步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予以充分認識與深刻理解,讓“四個自信”厚植于心,堅定堅決的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偉大的祖國,牢牢樹立民族意識、國家意識與擔當意識,在實踐過程重塑家國情懷,在奉獻社會、貢獻祖國、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青春奮斗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通過精神涵育使大學生開拓擔當精神得到升華

“祖國以艱苦奮斗為興,人以艱苦奮斗為榮”。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中國人民美好生活,更需要長期奮斗、艱辛奮斗、共同奮斗。翻開偉大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史冊,每一個篇章都刻寫著艱苦奮斗的足跡、載承著艱苦奮斗的力量,奮斗精神是文化基因與精神密碼。在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需要我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勇前進。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成才與成長的偉大夢想,與實現人生出彩契機的價值追求,和“兩個一百年”的奮斗任務及目標高度一致,要將國家民族和個人理想緊密結合,將奮斗作為個人青春最為閃亮的底色,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對于奮斗精神的涵育,就是這一目標獲得有序實現的最為基本的前提條件。敢于擔當、堅持夢想、開拓進取是新時代背景下奮斗精神的時代要義。在應對新冠疫情的過程中,無論是與時間賽跑醫治患者、或是夜以繼日的研發藥品攻堅克難,以及從容應對世界范圍互聯網絡中的各種危機性輿論,無處不在彰顯中華民族敢于斗爭、迎難而上的擔當與奮斗精神,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奮斗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

二、新時代大學生在后疫情時代精神涵育得以實踐的渠道

我國在應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所交出的“中國答卷”和“中國方案”,給新時代的大學生帶來了一堂深刻化、生動化的人生大課和思政大課。高校大學生要以疫情應對為切入點,將抗疫精神逐步轉變為自身成長發展的內在動力,努力在大學校園學習中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滋養、在投身工作實踐過程中使精神涵育獲得有效增強,并使精神品質與境界得到持續提高[2]。

(一)通過思政教育促使大學生的精神認知得到培育

高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及鑄魂育人,新時期大學生的精神涵育也就是全面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鑄魂功能予以發揮,通過價值引導、理念傳導、思想教育等途徑使大學生精神品格得到培育,使其精神認知認同獲得提升。首先,需要高校全面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培養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及涵養的主陣地作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鑄魂育人,將其作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精神涵育的“必修課”,以全新的論述、要求及思想作為涵育內容,進校園、進課堂、進宿舍,充分發掘疫情防控過程中所出現的感人故事、先進事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素材,在全球抗疫的比較過程中講述好“戰疫”故事,引領大學生在對比視角中推進自身對于中國精神的認同與認知。同時,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作用予以優化及強化,發揮黨政干部與共青團員干部、班主任、輔導員等教育隊伍的引導作用,努力應用多元化手法將高校大學生在思想及精神兩方面的培育,導入到大學生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全過程中來。隨后,充分挖掘其他哲學類社會性科學課程、專業課程、通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及育人功能,將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滲透入高校教學各個環節中來,建構成融通契合、協同育人的“思政大循環”工作格局[3]。

(二)在實踐中鑄魂熔神使精神文化得以弘揚踐行

精神能夠輔助于實踐,其能夠逐步轉化成實踐所需的內在動力,對大學生的精神進行涵育,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對精神的價值予以確認,將精神進行熔鑄,使其成為大學生的內在行為習慣與價值理念。一方面精神的涵養需要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領悟、感知,這樣才能夠逐步進入到大學生的內心,激起他們強烈的價值認同感與情感共鳴,促使其在思想認識上從初步認同到實際踐行。首先,需要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熔魂鑄神,親自參與到專業見習與實習等實踐活動中來,才能夠真切感受到各專業領域所蘊含的職業精神、敬業態度與使命責任感,激發學生勇于擔當責任、敬業愛崗的邏輯思維認知及意識。其次,需要大學生在志愿者服務過程中將其意志品質及奮斗精神予以錘煉。近些年來,志愿服務方面的理念與精神已經深植人心,成為文明涵養風尚、推進社會治理的有利渠道。大學生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實踐活動,有益于其自身涵養、熱心公益、奉獻社會、濟困扶危等精神品質的養成,有益于大學生樹立堅定地為社會,為國家建功立業的理想與追求。最后,需要大學生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磨礪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得以有序實現,需要一代又一代具備創新精神的青年學生前赴后繼,接力傳承。改革創新是新時代的主題,也是高校大學生投入到實踐鍛煉,對自身精神予以熔鑄的核心途徑。高校大學生要踴躍投身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在鍛煉與實踐過程中使創新的精神獲得激發,使其創業的思維意識得到培育,繼而使其奮斗精神與夢想精神獲得有效熔鑄。

(三)通過環境浸潤使精神涵育情境得以創設

人創設了環境,同樣的,環境也在影響人。大學生在精神品質與情感心理等方面尚不夠完善,優良的成長環境能夠使其心靈得到浸潤、精神得到升華,能夠推進高校大學生人格的健康成長與完善,因此,家庭、社會及高校要共同努力為高校大學生構建良好涵育精神的氛圍。首先,需要創設優良的家庭環境,努力培育良好家風家教,經由學生家長的情感交流、引導談心、以身示范等柔性手法來對大學生的精神品質與思想認知意識展開有效影響。其次,建構優良的大學校園環境,高校校園內的各類場館、建筑物、橫幅廣告、塑像等具有隱藏的文化元素,蘊含著豐富的隱形育人功能,大學校園內在優美的育人環境與生態也為學生自身的精神長成提供了舒適的、和諧的物化氛圍,高校師生的精神面貌、情感態度、人際關系、校園制度、學風校風等精神文化因素對高校大學生的精神涵育,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要努力創設具有美好人文底蘊及美好生態的大學校園環境,以此讓高校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健康化、完整化得到提升與推進。最后,良好社會輿論環境的建設同樣關鍵,要大力落實與宣傳《新時代愛國主義施行綱要》等法規政策,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弘揚,加大對于時代先鋒、模范榜樣及英雄人員的報道與推介,建構大眾認可、廣泛傳播、主流推崇的輿論正向能量,勇于對那些不良的思想輿論與行為予以批判,鮮明旗幟的、立場堅定的、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涵育精神,營建優良的氛圍環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關乎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未來。學校教育不僅需要傳授學生書本中的知識和方法,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品德和素質,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通過青年大學生的精神涵育,使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開拓擔當精神得到升華;通過思政教育使大學生的精神認知得到培養;并在對其予以文化蘊養的過程中,厚植家國情懷;通過在實踐過程中,鑄魂熔神讓中華傳統精神文化得到弘揚與踐行;通過良好環境的浸潤,使大學生在精神方面得到涵養,使精神情境得到有效創設。引導大學生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進國家的榮辱興衰過程中,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增強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和政治信仰,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助于培育更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歷史重任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精神時代疫情
戰疫情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