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珠本草》的植物學價值

2021-12-31 20:24李加太
關鍵詞:藏藥果酸植物學

李加太

(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 青海西寧 810008)

植物界已經在地球上生存和演化了30多億年,其主要特征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使得動物界在地球上進一步生存和演化。因此,植物界是地球動物生存需要的基礎。人類在發展演化的過程中,同樣依靠植物誕生和進化,首先人類的食物從古至今就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植物,其次人類在發展歷程中,為解除各種病痛,植物又成為人類防病治病的源泉,到目前植物已存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植物在食用和防病的過程中,從古代開始人們積累了許多關于傳統植物學的知識,通過這些傳統植物學知識,植物的利用和研究范圍不斷擴大,為人類自身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青藏高原腹地的廣大地區,植物學的研究和應用在食用和藥用兩個領域比較廣泛,其中研究較為豐富的應是藏藥學領域。人們通過食用和防病治病來認識植物、識別植物。雖然在古代藏學中未曾出現過專門研究植物學的著作,但是,古代藏本草在發展和逐漸成熟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傳統植物學的內容。

公元8世紀以后,藏本草的研究不斷發展成熟,需要識別、研究、應用的藥用植物愈來愈多,到18世紀藏本草出現了許多不同版本的著作,同時在植物藥的應用方面出現了不規范的現象,這一時期著名的藏醫藥學家丹增彭措以查閱歷代藏本草與實際考察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歷經20多年完成了藏藥學巨著《晶珠本草》,這一著作的誕生標志著藏藥學中的本草學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

《晶珠本草》作為一部藏藥物學巨著,其中記載了豐富的傳統植物學知識,不但是藏藥學發展的結晶,也體現了藏藥學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從中可以尋找出藏族傳統植物學發展和提高的軌跡。從18世紀至今從事藏醫藥工作者都以其為教科書,來識別和利用植物藥。其主要特征是將植物學知識融合于本草學,為植物藥的準確利用和藥物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傳統的植物學知識至今在現代藏藥學的考證和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從這層意義上講,《晶珠本草》不但可以成為藏醫學院的藥用植物學的教科書,而且可以作為農學、師范院校相關植物學專業的參考書,對學習和研究高原植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晶珠本草》中的植物學分類法

從藏本草的發展歷程來研究植物藥物的分類法,《晶珠本草》獨成體系。首先它將植物藥在《四部醫典》的基礎上,按照植物的自然屬性進行了分類,把植物藥分成樹類、濕生草類、旱生草類和作物類等四大類。樹類的子目有果實類、樹花類、樹葉類、樹干類、樹枝類、樹皮類、樹脂類藥物等七類;旱生草類的子目有根類、葉類、花類、果實類、葉莖花果類、根葉花果類等六類。

(一)植物分類標準

從上述分類法則來看,首先以自然演化的系統來進行分類,其次是按藥物的生長環境、質地和用藥部位等作為標準進行了分類,按現在植物學的概念來說,植物藥分成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兩大類。

木本植物包括喬木類,如山楊、核桃、高山櫟和榆樹等;藤本類,如刀豆、藜豆、榼藤子、酸藤果、粉枝莓等;灌木類,如余甘子、大托葉云實、胡椒、決明子、錦雞兒、山豆根、杜鵑花等。

草本植物分為濕生草類、旱生草類和作物類,這一分類是生長環境、質地和用途作為分類標準。在藏漢大辭典中說:“平壩藥,主要不產于片石、巖石、雪嶺等高山頂上,生于平壩河谷地區的藥用植物。根部發達,地上莖、葉年年更新,入冬凋植,留地下莖。葉青綠,如青木香及大黃等?!盵1]這一類藥統稱為濕生藥,是以生長環境和適應性的強弱來進行分類,如普蘭獐牙菜生長在田邊或河邊;鐵虎耳草生長于水邊、河灘、草坡;白飛簾,山川河灘皆生;刺果酸模,生長在陰山草坡,澗水山水流過的溝槽;蕁麻生長在山灘交界處;菊葉千里光,生長在低地山溝;黑垂頭菊,高地不生長,生長在低地的石巖、土溝、沙地;牛蒡生長在田邊地頭和園中。

旱生草類在藏漢大辭典中認為:“草藥,地下莖纖細的藥用本草植物?!盵2]按照這種論述,筆者認為這類植物一般生長在高海拔的干旱之地,平川地區一般沒有分布,如蘇木產自上部山地;叢菔生長在雪線下側和林間;金腰子生長在險峻的青石山;鐮形棘豆生長在干旱的山坡、河灘;紫苞風毛菊生長在涼爽的高山;白花龍膽生長在草山坡;點地梅生長在土石相雜的地上;珠芽蓼生長在陰面山坡和灘地。

作物類,是指通過人類馴化,廣泛種植,作為糧食和蔬菜類的植物,如稻谷、谷子、野谷、稷子、早熟青稞、白青稞等。以上的分類方法并非有嚴格的標準,旱生類中有河邊、田邊生長的植物,反之濕生類中也有山地生長的植物,與現代植物分類不可比擬。但是,本草將植物以生長環境、分布情況、自然演化系統等為依據進行歸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創舉,這種分類不但給從事藏藥學工作的醫生的采集和識別有了依據,而且為采藥和用藥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雖然這種分類是一種古老的人為分類法,但也遵循了生物演化的規律。這種分類至今仍然是藏醫藥工作者和藏族人民廣泛采納的分類法則,并且在藏藥研究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晶珠本草》的分類法對藏藥學的發展和研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植物的命名特色

植物的分類都是以植物的命名作為基礎,人們在利用和認識植物的過程中,首先給每一種植物起了一個相應的名稱,以此來識別不同的植物。在植物學的發展過程中,人們認識到不同的地區對同一種植物有不同的名稱,為了統一種類繁多的植物名稱,便產生了植物的雙命名法。雙命名法使得全世界的植物有了一個統一的命名方法。通過命名,世界范圍內的植物學工作者,能夠準確認識已經被命名的植物,并且首次發現的植物也按命名法則予以命名。因此,大大推進了植物學科的發展。藏本草也同樣采取了上述研究方法,通過研究發現藏藥的植物命名獨具特色,從植物學的角度來分析,命名中出現了總名,這種名稱具有顯著的分類學意義,“總名類似植物分類學上的屬名。此種名稱主要在植物藥中常有出現”[3]。如吉杰嘎布、吉杰那布,分別是麻花秦艽和粗莖秦艽,藏語中“吉杰”是總名,“嘎布”和“那布”為形容詞,是白色和黑色之意,兩種植物都是龍膽科植物;又如絲嘎、絲那、絲溫、絲買、絲賽、拉瓦絲瑪、西絲瑪、都絲等都是豆科植物,其中的“絲”為總名,“嘎、那、溫、買、賽、拉瓦、西、都”等都是以花的顏色冠以形容詞。從這類植物學的命名來看,將同科植物,即親緣關系相近的一些植物藥有了統一的屬名,然后冠以形容詞用來區分不同的植物,這一命名與現代植物的命名法有些類似,即屬名+形容詞組成植物的名稱。通過屬名可以區分兩種及更多的植物藥,實際上就起到了雙命名法的作用,從這種命名方法來看,筆者認為丹增彭措對植物的命名采用的方法與近代植物學使用的命名法已經非常接近。丹增彭措在《晶珠本草》中使用的植物名稱,在各種本草及現代藏藥中普遍采納,到現在已成為正式的藏藥名稱。

二、《晶珠本草》對植物形態特征的描述獨具特色

《晶珠本草》在記錄植物藥物的過程中,采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語言,科學細致地描述了植物的形態特征,于今后對藏藥植物的考證、植物藥的學習、認識和利用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價值?!毒е楸静荨穼χ参锲鞴僖约胺N子、果實等的著生部位、種子的形成、葉有無光澤、外部形態、大小、顏色、數目、生長狀態、氣味等都進行了詳細描述,并且做了比較學研究,如對葉的形態描述,有“葉如酸模葉”“葉如牦牛尾下垂”“葉細針狀”“葉皺而厚”“葉黑,厚,狀如鷂翅”“葉緣鋸齒狀帶刺”等等。通過對比或狀態描述,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處,再用多、厚、圓、青色、黑色、綿軟、大、長、微黃等特征指出其間的區別,用以識別。

(一)植物特征的描述

對植物器官的形態特征和生長方式等作了形象的論述,如藜豆條“莢果心形,種子腎形,表皮有黑色花紋。種子形狀半月形,上面有突起的黑色種臍”,巴豆條“葉柄和莖中空,從地面至尖端直立。葉九深裂或五深裂,花白色,在花梗頂端總狀疊生,角果象三龜相對,里面有黑色種子”,白莨菪條“根粗狀,無莖,葉皺而厚,平鋪于地面;花白色,微黃;莢果象白布小袋,種子黑色,細小,腎狀”,牛蒡條“花紅色,果穗球狀總苞,被鐵鉤狀刺。頂生頭狀花序”等。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現代植物學形態描述術語,并有地方特色的描述特征。

對植物主要特征的歸納形象逼真,出現了描述植物主要特征的口訣,這種口訣以簡單明了、生動形象、表述逼真的語言魅力,使人從描述中可以聯想到植物的形態特征。如廣酸棗條:“廣酸棗形如人心”;刀豆條“:形如腎狀”;臘腸果條:“臘腸果色如黑色血腸”;小葉蓮條:“小葉蓮果實如血囊”;廣木香條:“黑白木香象脫落的鹿角”等。這些描述語言,用漢語讀起來沒有韻味,但是,藏本草中是以偈頌體寫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成為識別植物的口訣,在從事藏藥學工作領域廣泛應用。

對葉、花、果實、種子等的著生狀態有了專門的術語,如繡線菊條“花白色,簇生”,粉枝莓條“果實紅色,聚生在一個膨大的花托上”,紫堇條“葉多數,互生”,狼毒條“果實中空,三枚,聚生”,紅花一把香條“莢果狀如山羊乳頭三個或四個簇生,著生于枝頂”,烏奴龍膽條“葉對生,重疊,四角八面,狀如寶塔”,瓦松條“葉基生”,白苞筋骨草條“葉輪生相疊,每輪四葉,……葉腋中開出花朵”等。

(二)植物形態的鑒別

《晶珠本草》對植物藥物的真偽鑒別作了詳細考證。比如肖芒的種類古本草都沒有分類描述,丹增彭措根據生長環境、有無髓、花色、葉的形態、莖的高矮等特征對肖芒作了細致的鑒別:

褐毛囊吾,《圖鑒》中說:“褐毛囊吾,生長在沼澤地帶;莖較大,紅色;葉扁平,青綠,油潤,花紅色,粗糙;果實狀如菱角。味甘,苦、功效治諸瘡?!比缟纤?,褐毛囊吾莖紅色,中虛有髓,較大,有節,油綠;花粗糙,有紅黃兩種;果實狀如菱角。

劍葉囊吾,《圖鑒》中說:“劍葉囊吾生長在藏地河溝水渠。亦名曲肖巴生態同其他肖芒,味微酸?!北酒反笮煞N。大者,莖較長,莖如大黃莖,紅色,較細,中空,花黃色,簇生;葉大,圓形,狀如亞大黃葉。小者,葉如褐毛囊吾葉而略小,無莖。

腎葉山蓼,《痘疹治療寶庫》中說:“腎葉山蓼解瘡熱,托出黑痘內陷。生長在草山、河灘松軟土地。葉厚,淡綠色,狀如鏃頭插在地面,很少有莖;花黃色,花瓣四片,十字形?!币陨厦枋龊芮宄?,不需多述。

皺葉酸模,《甘露滴串》中說:“皺葉酸模益瘡,解骨熱?!薄秷D鑒》中說:“皺葉酸模生長在園中。葉大,綠紅色,植株叢較大,根黃色狀如亞大黃,功效治瘡癬、中毒病?!北酒钒ㄔ谏鲜鰜喆簏S類,但比亞大黃略大。[4]

對三種刺果酸模,丹增彭措根據生長環境和葉、莖、花、味等的特征進行了認真區分。刺果酸模條“刺果酸模分為三種:大刺果酸模、小刺果酸模、長刺果酸模。

“大刺果酸模,《如意寶樹》中說,‘大刺果酸?;ɡ麣??!屸x多吉說,‘大刺果酸模性輕、涼?!秴f據》中說,‘大刺果酸模味辛,清膽熱,治頭痛病?!秷D鑒》中說,‘大刺果酸模治膽病。大刺果酸模亦名夏哇布通,生長在陰山草坡、澗水山水流過的溝槽。葉厚,油綠,狀如母鹿耳朵;莖長,有彈性;花黃色。味苦、辛,功效治培根病、毒病、一切疼病?!比缟纤?,折斷后莖腔有毛狀絲。

“小刺果酸模,《如意寶樹》中說,‘小刺果酸模解毒,治食肉中毒?!度缫鈱殬洹分姓f,‘小刺果酸模生長在河灘。葉、莖青色;花黃色,狀如紅花。味苦微澀,功效解食肉中毒?!比缟纤?,小刺果酸模亦名嘎瓊賽爾高,生長在河灘,單莖,葉厚而細,花黃色,狀如旋復花。

“長刺果酸模,《無畏獅典》中說,‘長刺果酸模生長在河溝灘地。葉狀如母鹿耳朵,莖中空,狀如箭桿;花狀如金十字,老后絨毛如兀鷹絨羽散飛。味苦、辛、甘,性糙,為草藥刺果酸模類最長的一種,為瘡藥銳藥。瘡如母虎口,藥如無畏獅,骨頭被打碎,一敷即愈合?!?/p>

丹增彭措引用《如意寶樹》《圖鑒》等歷代本草著作的記載,通過分析、研究,得出正確結論,以正本清源,消除了藥物種類的混亂現象。書中關于類似植物間的鑒別材料非常豐富,值得不斷研究考證。

三、《晶珠本草》突出了植物與環境的關系

丹增彭措認為一種植物的產地與其品質以及治療效果有密切的關系,比如榜間(龍膽花)條:“生長在草山坡的是白花龍膽,功效治熱性時疫。生長在非常潮濕的沼澤草灘的是藍花龍膽,與白花龍膽同效而性涼。生長在高山草甸的是黑花龍膽,治黑疤痘疹”[5];韃箭菊條:“上等韃箭菊生長在陰面的沼澤草地和草山坡,次等韃箭菊生長在低地?!盵6]這說明丹增彭措認識到了植物品質與環境密切關聯,不同的生長環境產生的同種植物有不同的生態種,隨之其功效也有所不同。在其他植物的品質方面類似的論述還很多。

《晶珠本草》在描述植物的生長習性方面,有鋪地、叢生、攀援、匍匐等術語。根據其生活環境又分為樹生、水生、沼澤生、藤生、山生、巖生、田生、園生、灘生等,莖的形態分為直立、纏繞、鋪地、攀援等形式,從以上描述說明丹增彭措已經在植物的生長習性描述上運用了與現代植物學類似的專業術語。

丹增彭措還注重通過簡單易行的實驗來認識植物藥的品質,如高山辣根菜(白叢菔)條:“本品性涼,若先在兩個容器中注入一樣多的水,把兩個容器中的水燒開,一個容器的開水中投入白叢菔。當另一個容器中的水還未涼時,投入白叢菔的水已很涼”[7];蘇木條:“紫褐色,肉絲狀,味苦,口含多時舌微麻”;瑪合條:“白瑪合狀如純凈的生面粉;紅瑪合狀如蕨麻粉。二品均微澀微寒?;鹬袩龝r膨脹發泡,煮時如膠堅硬?!盵8]丹增彭措認識到要了解植物藥的品質不但要注重其生長環境,還進一步通過各種方法去驗證,這樣能更加準確地認識到植物品質的優劣,通過實驗認識和驗證植物品質的方法,也是丹增彭措的首創。

四、結果與討論

綜上所述,丹增彭措在深入研究各種高原植物的形態特征、生長環境、生態習性、植物產地、植物鑒別、特征歸納、品質實驗等各個領域都有許多創新,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毒е楸静荨窂膯柺乐两?,有力地推動了藏藥學的發展?!毒е楸静荨防^古代各種藏本草學中的植物學知識,使藏本草的傳統植物學知識不斷豐富,時至今日也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毒е楸静荨分嘘P于植物學方面的描述與現代植物學的描述相差無幾。如報春花條:“報春花生長在山坡草甸、沼澤灘地?;t色,有紅寶石的光澤,花粉囊狀,如禽目上看;植株連成片,使地變成紅色;葉細小,蓬松零亂,深裂?!盵9]又如麥朵浪納條:“麥朵浪納生長在高山草甸。根莖單一;花細小,紫紅色,柱頭如象鼻;葉薄,紫色;氣味芳香?!盵10]對植物的描述語句不多,但對主要特征的描述恰到好處,觀察細致,比喻恰當,從中可以看出,對植物的描述與現代植物學十分接近,并有很多相似之處。

《晶珠本草》作為藏本草的一部巨著,其中蘊含的現代植物學的知識,在藏藥學的發展歷程和現代藏藥學的鑒定考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歷代藏本草無法比擬的。近代以來,植物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經進入分子水平,而《晶珠本草》仍然是藏本草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作為藏本草的重要文獻,今后還會受到藏藥學研究領域的廣泛青睞。

猜你喜歡
藏藥果酸植物學
色季拉山瀕危藏藥植物資源狀況與保護
四川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水楊酸聯合果酸治療輕中度痤瘡的臨床療效觀察
果酸美容 真能換膚嗎
讓人又愛又恨
關于“植物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思考
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改革初探與實踐
青海省中藏藥種植業現狀及其發展對策
藏藥的采集加持、炮制
如何挑選果酸“煥”膚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