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

2022-01-15 22:13倪穎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教學

倪穎宏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完善語文德育,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走進社會,在完善學生個人公德的前提下,使更多學生學會與理解社會公德,從而強化德育效果,為培養出色的社會人才打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新時代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教師在開展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秉持從小打基礎的傳統理念,小學時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開展德育工作不僅能使學生領會中華傳統美德,還能激發學生潛力,使其立志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一、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產生的影響

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學科,同時也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同樣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教學項目。從當下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上來看,小學教師對小學生專項德育重視度不足,而小學生卻正處于思想觀念與道德素養形成的基礎時期,也是關鍵時期,如果在小學階段得不到有效且充分的思想教育,那么就會對小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從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上來分析,該門學科的靈活性相比較數學、英語等學科更高一些,并且其中的部分課文也非常適合開展德育,因此在德育廣受重視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德育有效開展。

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階段的教育強調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小學語文的教育目標也是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小學語文的教材中處處都蘊含了德育教育的教學元素,教師要帶領著學生共同通過語文教材課本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學習?,F代社會需要的是知識與道德兼備的綜合型人才,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沒有開展德育教育,那么語文教學是片面的,語文教育沒有對學生起到應有的育人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與思想高速發展的時期,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開展德育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推動學生能力與思想的全面發展。

三、德育是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基本前提

從根本目標來看,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多樣性的語文知識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愛國教育和思想教育,促使學生的思想受到啟迪,心靈得到凈化,從而實現全面發展和良性發展。而德育的滲透恰好能夠滿足思想教育的實際需求,通過德育,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能夠得到規范,道德素養和愛國情懷也能顯著增強,這對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是極為有利的。為此,語文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中的德育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充分發揮德育的價值引領和思想啟迪的作用,將德育滲透到語文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能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以《小英雄雨來》為例,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素材,這篇文章的德育價值巨大,因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學生了解愛國主義精神的本質內涵,并提出有效問題,如“你認為哪些行為是愛國的表現?”“小雨來的哪些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樣便能在無形中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從而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在課堂活動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課堂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優化了教學方式,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加注重課堂氣氛的調動,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活動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教學環節,學生能夠在教師創設的情境與課堂氛圍中感悟文章中所傳遞出的精神品質,從而受到啟迪。如《詹天佑》這篇課文,帶給學生心靈上指引的是詹天佑對祖國滿懷一腔熱愛之情以及立志為祖國發展做貢獻的思想感情及詹天佑不畏困難、勇于前進的決心與勇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京張鐵路肇建百年電視專題片以及詹天佑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學習氛圍,從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詹天佑吃苦耐勞、一絲不茍、身先士卒、勇于創新、熱愛祖國的思想精神與道德品質。

五、在寫作學習中滲透德育

在寫作學習中滲透德育,這不僅是實現德育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教學途徑。作文是小學生對生活感受的最真實反饋,因此,教師能夠通過這些文字與思想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德育意識狀態。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在寫作學習中滲透德育的實踐中,教師不能像傳統寫作教學一樣給學生規定寫作模式、篇幅或者是數量等,因為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德育意識的思考。寫作課堂中滲透德育理念,需要努力實現德育課程理論邏輯逐漸向生命生活邏輯轉變。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堅持相應的正確的思想導向以及教育導向,結合新時代的社會需求以及社會發展趨勢增強其內容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并在此基礎上將課程與教育環節在最大程度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心理需求,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共鳴心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寫作學習中滲透德育,教師則需要讓學生進行“隨記式”寫作,這樣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保證小學生寫下的經歷、感觸都能夠更具情緒、思想的真實性,這樣也能讓德育滲透更具針對性。

總結

綜上所述,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從教學效果的層面,還是從學生能力發展的角度來看,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必須發揮自身的引導優勢,充分挖掘語文教學中的德育資源,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德育的整體效果,以便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袁淑會.芻議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滲透[C]//2020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三).[出版者不詳],2020:152-156.DOI:10.26914/c.cnkihy.2020.036356.

[2]陳學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探索[C]//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0:579-581.DOI:10.26914/c.cnkihy.2020.030928.

[3]朱麗華.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實踐途徑探究[C]//2020年中小學教學改革創新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0:486-488.DOI:10.26914/c.cnkihy.2020.056462.

猜你喜歡
德育小學語文教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