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與勞動教育融合的策略

2022-01-15 22:13汪國柱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滲透策略勞動教育道德與法治

汪國柱

摘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就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體系提出建議,加強中小學教育新時代勞動教育,規定教師要深刻認識新時代共產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塑造過程中的意義,從意義、理念、標準、目標、對策等多個層面明確提出規范性建議,并規定教師要根據各學段特點,運用以大中小學德育課程內容為載體,建設符合時代特點的勞動教育課堂,系統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規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重點方法是設立勞動周、勞動項目教學、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活動。塑造青年人的勞動精神,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同時普遍開展家庭、學校、社會發展等多種勞動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落實勞動教學目標,完成勞動教育價值。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勞動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勞動教育,簡而言之,就是“上移”勞動主題式活動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在實際勞動中的勞動技能,使學生與課程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并產生熱愛勞動的感覺。由于勞動教育會對學生的三觀、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教師應高度重視,整合勞動主題和風格的課程內容,實施勞動教育,合理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

一、培養學生積極的勞動意識與情感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勞動教育的前提與關鍵在于從小培養學生積極的勞動意識與情感。當代小學生生活條件優越,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很多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事事有人包辦替代,從小缺乏動手勞動的意識,更難體會勞動的情感與價值。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學生,更缺乏勞動體驗。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尤其要注重從低年級開始就致力于學生勞動意識與情感的培養,其關鍵在于從情感與意識層面深化小學生的勞動觀念。首先,可以通過情感教育來激發小學生的勞動意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可以通過情感策略的激勵作用,讓學生樹立勞動義務與責任意識。

比如,一年級下冊《我愛我家》這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情感策略進行導入:“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給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都是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地忘我勞動,有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父母是怎樣辛勤勞動的嗎?”

生1:“我媽媽每天六點就起床了,給我準備早餐,送我上學,然后才去很遠的地方上班?!?/p>

生2:“我爸爸周末都要加班,甚至連吃飯都顧不上?!?/p>

生3:“有次我睡覺后起來上廁所,發現媽媽還在忙著拖地,做家務。我一看時間,已經是凌晨一點半了……?!?/p>

師:“其實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在很辛苦的勞動,那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能做很多事情了,是不是應該給爸爸媽媽分擔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通過情感化策略的激勵,學生們在情感上深受震動,其勞動意識與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其次,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是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才有中國社會經濟的騰飛。比如四年級下冊《生活離不開他們》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各行各業的辛勤勞動、敬業奉獻的榜樣來激勵學生。

二、提升教師勞動教育意識,促進教學過程勞動教育的有效滲透

就教育行業來講,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思考格外重要,若是教師不能對教學中所融入的措施進行有效的思考并進行自己意見的提出,那么這一策略即便是被提出來也終究是無意義的,因為就結果來講,教師并不能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種種表現進行分析,也就無法在之后的教學中針對性地向學生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所以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師勞動教育的意識格外重要。

如:在“同伴與交往”這一單元中,如何在明確的主題之下,滲透勞動教育這一議題是我們值得去思考與實踐的?;趧趧咏逃归_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一項促進家校雙方共同了解孩子、教育孩子極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孩子還未完全成長為具備獨立意識的個體之前,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是格外重要的。

就“同伴與交往”這一單元來講,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同伴入手,在進入集體生活之前,孩子從出生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個人,到上學之前接觸的最為親近的人大多是與其具有血緣關系的親人?;赝覀兊募w生活,這些特殊的“親人”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幫助,相互禮讓,友愛包容。那么,在對待陪伴我們更久的親人,我們的家庭生活中不可分隔的部分時,我們又應當如何展現我們對家庭的愛與擔當?

從“愛”的形式來講,可以是貼心的問候,更可以是力所能及的掃地刷碗等勞動,那么我們教師便可以順勢要求孩子們每日在家中都要適當地做一做家務活,這樣的勞動意識滲透在培養學生做家務的良好習慣以及培育學生為家庭分擔的責任意識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綜合評價,助力勞動習慣養成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評價建議中指出:既要關注過程,又要追求多元。有效的、合理的評價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重要的反饋和激勵、導向等作用。因此,教師應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著眼于學生在整個勞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和解決問題的態度、方法、能力等進行評估,借助綜合評價激勵與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與行為習慣。

仍以《干點家務活》一課為例。我們組織學生通過圖片、文字、圖文小視頻等形式,展示勞動成果,并依托成果展示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如學習干家務的興趣和熱情、解決困難的耐心和勇氣、能主動分擔家庭責任、學會的干家務本領等八項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包括自評、互評、家長評、老師評),充分體現道德與法治課程注重過程評價和質性評價的理念。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和提高了做家務的基本技能,變成了干家務活的“小能手”,而且在承擔家務責任、提高家務勞動技能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樂趣,成為家庭里的“小主人”。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落實勞動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需要。教師應結合各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以道德與法治學科為載體,充分將勞動教育融入其中,積極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在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基礎上,鍛煉其勞動技能,發展其勞動精神,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勞動教育有效性之探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20,36(02):33-39.

[2]謝林燕.情到深處自然行——《道德與法治》勞動主題教學例談[J].中小學德育,2019(03):54-55.

猜你喜歡
滲透策略勞動教育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