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構、引導、融合與評價模型的構建
——大班幼兒跑竹馬項目化學習的實踐研究

2022-02-01 04:38江蘇省邳州市機關幼兒園胡化梅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邳州竹馬素質教育

江蘇省邳州市機關幼兒園 胡化梅

“雙減”政策絕非單純指向中小學群體,也絕非單純指向學科類培訓,其背后所釋放的信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家教育的意識形態更加開明化,更加堅定地高舉素質教育的大旗,試圖從根本上解放幼兒被“囚禁已久”的“生產力”。發展素質教育、培養素質人才、傳承文化自信,已被迫切地提上日程?!敖逃獜耐尥拮テ稹?,幼兒園必成為國民素質教育革命的主戰場。

項目化學習是開展幼兒素質教育、提高幼兒文化自信的決勝法寶,即以具體的“項目”為核心,帶領幼兒圍繞“項目線索”,展開“項目實踐”,教師予以引導,將“項目線索”轉化為“知識線索”,將“項目成果”轉化為“知識成果”。

試想,如將“素質教育”“項目化學習”與“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結合起來,打出一套精彩并頗具文化動勢能的組合拳,勢必更能體現素質教育內涵,勢必更能提升幼兒的文化自信力。

一、溯源與復興——“非遺”文化的秉襲與嬗變

邳州跑竹馬又稱為竹馬舞、竹馬會,是一種色彩鮮明、酣暢淋漓的民間民俗舞蹈,主要流行于邳州灘上、八路以及徐塘等鎮。邳州跑竹馬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宋代時期,內容取材于女真族跨馬游春的故事,后經歷代民間藝人將其內容形式不斷地傳承、嬗變與革新,邳州跑竹馬已經形成相對形式化與標準化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2008年,邳州跑竹馬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邳州地區獨具一格的文化形象符號。

邳州跑竹馬體現著邳州民間藝術的魅力與風情,兼備傳統文化的優質積淀與人文內涵,極具藝術觀賞性、文化傳承性以及實踐參與性。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將其作為項目化教學項目,基于家鄉資源情況,展開幼兒項目化學習實踐研究,將具有深度的教育意義。

二、開展與記錄——“探究學習”與“意見領袖”

(一)“先行組織者策略”,事件催化

幼兒普遍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傳統民俗文化表演形式難以充分調動天性愛玩的幼兒的參與熱情。故在項目互動之前,為了解幼兒所需所想,在多個幼兒園大班展開邳州“跑竹馬”參與意向的調查,根據問卷反饋,將幼兒的意向等級劃分為“A+”“A”“A-”“B+”……“D”(意向等級從強到弱)。為方便計數,將等級量化表現為從1—10分,1對應“D”,10對應“A+”。調查顯示,引導之前,幼兒的意愿程度遍布集中在2—4分。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對幼兒展開非結構式訪談,重點關注幼兒對邳州文化資源和對跑竹馬的了解、基本印象等,歸納幼兒所存在的認知偏見,對癥下藥。根據“先行組織者策略”,筆者給出多個邳州文化資源的表現形式,不突出跑竹馬的主題優勢,通過媒體材料引導幼兒從獲取信息中產生興趣或疑問,如“麒麟為何出現在跑竹馬中?”“彩色的馬是什么樣的?”調動幼兒的疑問思維活性。

通過“先行組織者策略”引導,催化事件,幼兒對跑竹馬項目學習的參與意向有了明顯提高,集中在了5—8分。

(二)“帶著問題找答案”,實踐參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贝呋录?,引導幼兒對跑竹馬項目的興趣與疑惑后,帶領幼兒參觀邳州灘上的跑竹馬非遺傳承館,與邳州民俗文化展開面對面的交流探討,帶著疑問從中尋覓答案。參觀之前,幼兒根據自己的問題想法及興趣點,規劃自己的參觀目標與參與形式,如向館內講解員咨詢跑竹馬的形式內容、發送語音請求工作人員的細致答復……有的幼兒欲了解跑竹馬的歷史起源與文化發展,有的幼兒欲了解跑竹馬的制作步驟和道具使用,有的幼兒則要欣賞跑竹馬的表演效果……教師引導,講解員互動,半結構化學習非常成功。

(三)“道爾頓探究學習”,體驗互動

所謂“知行合一”,在實踐參觀中尋找到答案的幼兒應當從體驗互動中進一步感受跑竹馬的文化魅力,未找到答案的幼兒更應當從體驗活動中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綜合提高其對民間民俗文化的通識能力。為方便幼兒進行項目化學習,筆者協同傳承館的工作人員,設置跑竹馬項目材料投放區,給予幼兒充分的體驗互動機會。

美工區:探索跑竹馬服飾,嘗試竹馬制作。幼兒根據前期對跑竹馬服飾特征的調查,自由選擇紅、黑、白、綠四色卡紙,嘗試裁剪與學習材料中四匹馬相匹配的跑竹馬服飾。有的幼兒選取陶泥,通過揉搓、塑型、雕刻、上色、晾曬等步驟,趣味嘗試四種顏色的竹馬制作。

科學區:探索馬鞭制作方法。幼兒根據調查的馬鞭的特征,與伙伴一起選擇紅、黑、白、綠四種顏色的繩子、木棍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測量、纏繞、打結等方法制作出匹配四個妃子的馬鞭。

表演區:探索跑竹馬服飾道具的使用。幼兒拿來紅顏色的兩個馬殼,左顧右盼不知如何穿系,這時同伴找來一根繩子系在腰間,先拿起其中一個馬殼別在胸前,然后在另一同伴的幫助下將另一個馬殼別在身后,緊接著頭戴鳳冠,揚鞭跑躍,好不威武。在此場景中孩子們互幫互助,探索出跑竹馬服飾的穿脫技巧。

探索化妝步驟:幼兒根據跑竹馬演員的妝容,篩取所需的粉、眼影、口紅等化妝品,找到合作的小伙伴按照探索而來的化妝步驟相互配合,一步步上妝。在此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化戲曲妝的步驟,還感受到了給同伴在臉部涂畫的樂趣。

探索演奏方式:幼兒根據播放的民間音樂,找到鐵盒當作大鼓、筷子當作鼓槌、瓶子當作嗩吶,隨著敲打而出的音樂律動,感受民間音樂的魅力。孩子們通過觀看跑竹馬表演的媒體資料,畫出了長蛇陣、梅花陣、八卦陣等,有的孩子還原創出了三環陣、七色花陣等。在此探究的基礎上,師幼共同探討繪制出一些具有個性的跑竹馬陣勢,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讓幼兒在參與體驗中高度發揮探究性學習能力,這便是“道爾頓制”探究學習的魅力。

(四)“意見領袖的發揮”,總結升華

項目活動的開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幼兒對跑竹馬項目化學習活動進行持續、深入的探究,獲得對跑竹馬這個民間傳統文化的初步認識和體驗。通過“梳理問題清單—尋找問題答案—在互動中持續學習—分享高潮事件”,在整個過程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支持下,不斷地反思、討論、修改項目網絡圖。孩子們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哪些問題得到了解決、是怎么樣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接下來準備怎么做。幼兒在反思、交流中,自身解決問題、觀察記錄、藝術表演、文化自信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些知識經驗基礎都指引著項目課程的行進方向,項目課程的網絡圖也在討論交流中不斷地豐富和完善。

三、探索與哲思——解構、引導與素質融合

(一)解構要“細”,內核價值的審視

大班幼兒跑竹馬項目化學習的實踐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順利開展的原因,離不開基于家鄉資源因地制宜地展開“游學式”項目化教學?;诩亦l資源環境,巧取項目案例,可借助幼兒“文化本位”的認同感,增強對家鄉文化的認同,繼而提升文化自信力。至于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家鄉資源的幼兒項目化學習實踐研究”,其目的在于將幼兒教育立足于地方形勢,提升地區人才素質建設,項目化學習則又是素質教育、體驗式教育的根本方法。因此解構此次項目內涵核心,便是“素質教育”與“文化自信力”。教師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幼兒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關注的首要內容并非“項目內容”的本身,而是“文化”與“素質”的本身。

(二)引導要“潤”,教學關鍵的手段

邳州跑竹馬曾經一度瀕臨消亡,改革開放以后,才得以恢復生命活力,發展至今雖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作為地方色彩的傳統民俗文化符號,其發展之路還有很多的艱難阻礙需要克服。無論是完成此次幼兒跑竹馬項目化教學實踐,還是完成其他立足于家鄉資源的項目化教學,教師均需要對幼兒加強對家鄉文化內核認知的引導,引導應當由微入淺、由淺入深,遵從“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幼兒最具想象力的高潮,引導其自行展開探究性學習,避免刻板教學的“八股化”。引導,是項目化教學的關鍵手段,幼兒教育體系的發展必將著力于“引導”上,讓“單向灌輸”退出舞臺。

(三)融合要“廣”,素質教育的成果

培養幼兒的文化自信,是素質教育開展的主要目標。教師開展項目化教學,幼兒進行項目化學習,根本目標并不局限于單一的項目內容,而是項目參與全過程中對幼兒各項素質能力的鍛煉,諸如文化知識掌握、創想思辨、探究學習、動手創造、藝術鑒賞等能力。與此同時,幼兒跑竹馬項目化教學展開互動交流式非線性學習模式,因此幼兒在參與體驗中,可鍛煉親社會能力、交流溝通等能力。后續開展的跑竹馬項目,抑或是其他舞蹈類、表演類文化資源,還都能夠提升幼兒的身體運動智能。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實現幼兒德智體全面發展,融合形成豐碩的素質教育成果,避免幼兒教學出現短板效應。

四、項目評價——“6A”評價模型的初級構想

由上述項目哲思的觀點可以得知,項目化學習的本質并非在于項目化學習的指向性案例學習的本身,縱橫項目教學全過程,可拓展性極強。在開展幼兒跑竹馬項目化學習前,未能從錯綜復雜的素質教育構架中,選找靶向目標,因此跑竹馬項目化學習的開展存在時間上的局限性。當前,國內外之于項目化學習尚未制定相關的評價模型,基于此,筆者欲從跑竹馬項目化學習的感悟中創想項目化學習的評價模型,為此次大班幼兒跑竹馬項目化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以及為眾多項目化教學活動的開展與評價提供借鑒和參考。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化學習6A評價模型的創想

項目化學習6A評價模型,基于素質教育的核心,設置六大評價指標,分別為“學習性評價”“文化性評價”“社會性評價”“游戲性評價”“體育性評價”以及“探索性評價”。每項評價設置“優”“良”“中”和“差”四個等級,分別對應3分、2分、1分和-1分,最高18分,最低-6分,最高分和最低分跨度24分,12分為及格分,即滿足及格分,最少拿到4項評價指標的“優秀”評價,避免過于側重單一評價指標,而疏忽對幼兒其他多項綜合素質的考察。

基于大班幼兒跑竹馬項目化學習,筆者展開了幼兒自我評價、專家評價及教師自評的三位一體的項目評價打分,幼兒自我評價占比40%,專家打分占比40%,教師打分占比10%,此次項目化學習的綜合評價得分為14.5分,達到優秀水平。

基于邳州跑竹馬的文化特色,通過“先行組織者策略”“道爾頓制探究性學習思維”、催化事件、引導幼兒展開自主而深入的項目化學習,并讓幼兒充分發揮“意見領袖”作用,升華了此次項目化學習實踐的效果,有效通過了創設的“6A”評價模型的檢驗。最后,望此評價模型的創意創想,能夠不斷豐富完善,不斷改革創新,不斷發揮其統籌性的教育教學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邳州竹馬素質教育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書救回絕境“竹馬”
郎騎竹馬何處來
邳州消防出實招 打通“生命通道”
最美的風景
——江蘇邳州老年大學校歌
邳州走出一條特色養老服務之路
竹馬舞的社會文化功能探微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憶江南·家鄉美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